
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要有效运用乡土资源.doc
5页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要有效运用乡土资源 内容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当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我觉得作为一名农村幼儿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农村优势,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将孩子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和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蔬菜、水果交朋友,创造性的组织和开展幼儿园活动来满足他们的劳动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环境意识等综合能力发展的需要关键词:农村资源 幼儿园 一 、农村资源与幼儿园环境 让环境与孩子们说话是我们追寻的目标之一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为环境创设提供了丰富的源泉看,从藤上摘下的丝瓜、葫芦,枝上摘下的辣椒、茄子,地下挖出的土豆、大蒜头-------我们把它们一串一串地挂起来,配以红色的盖塑板,上书大大的"丰"字一幅秋意浓浓的秋收图挂满了盖塑板孩子们用从路边采摘的小花、小草、装扮教室、活动室、宿舍就连小小的狗尾巴草在孩子们的手中,一会儿变成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一会儿又变成一只小狗,一会儿又变成小人,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条腾云驾雾的飞龙--------只要你走进我们的幼儿园,你就能充分的感受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制作的物件挂满了幼儿园的每个角落。
孩子们在活动中进一步地亲近大自然,从认识农作物的外形,到介绍的文字,无处不体现农村的特色从中孩子们懂得了水、阳光、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性我们还引导孩子们将小麦分别种在土里、沙子里、锯末里、小石子里比一比,看一看,小麦在这些材料上会先发芽,又会在何种物体上长的高又壮,并引导孩子们设计测量标尺及时观察、及时记录观察的结果由此,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力,以及对数的认识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其中蕴涵的教育意义与教育价值则更加久远 在夏收的季节里农田里到处都在燃烧麦草给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对于这件发生在幼儿身边的环境事件,我及时的抓住时机组织幼儿讨论麦草燃烧后给环境造成了什么破坏?给身体造成哪些伤害?麦草该不该燃烧?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麦草?通过集体讨论幼儿明白了燃烧麦草会给空气造成污染,让人们得呼吸道疾病,农民不应该在田里燃烧麦草等一些道理,纷纷表示要回家劝阻爸爸妈妈不在田里燃烧麦草 这样我们利用农村常见的一次燃烧麦草的事件,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亲身感受到了环境污染的破坏性和环保的重要性,知道了保护环境是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 二、利用农村自然材料,培养幼儿的美术表现力 美术活动在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特别是美工活动很受幼儿的喜爱。
因为它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表现力可是老师有时却要为美工活动的开展准备很多操作材料,费时又费力但在我们农村幼儿园只要你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就会发现许多取之不尽的美工材料,如野花、野草、树叶、稻麦草、种子等教师通过引导幼儿收集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加工拼贴,就能创造出一幅一幅美丽的美工作品来如:在各种野花竞相开放的春天,把幼儿带到幼儿园周边的田野中、马路旁,采摘野花野草,回来经过擦洗、压平、修剪、拼贴后一幅一幅的"花草名信片"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让幼儿准备各种不同种类的种子如菜子、豆类、瓜果的种子,巧妙的运用不同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少的不同,粘贴到在卡纸上画出的各种物体的轮廓上,这样一幅一幅的种子贴画就做出来了用马莲编草绳、蛇,扎小人、动物等看着这些运用农村常见的自然材料创造出来的作品,你会情不自禁的为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而感到惊叹! 在操作过程中既发展了幼儿剪、粘、贴、画、构图等技能,锻炼幼儿手指的灵活性,又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农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只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心人,树立起乡土观、整合观,大胆的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这个迷人的世界去扩大视野,去自由的感受,就一定能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利用较小的教育投资让幼儿获得较大的发展,并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在大自然中发现、探索科学的奥秘大自然蕴含着无穷的科学教育素材,它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我们可以根据农村特有的优势,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认识、探索,获得科学知识比如春天和孩子一起去田野里捉蝴蝶,去草地上捉西瓜虫……这些仅凭几张图片很难介绍明白的知识,我们可以在实地观察中去发现蝴蝶的特征、西瓜虫的长相等,从抽象到具体,加深幼儿的直接经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仔细观察的能力总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幼儿从中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多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寻找一些值得探讨的、有教育价值的、对幼儿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自然资源,提升幼儿的探索兴趣和探究能力让我们一起好好珍惜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吧!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摘 要] 我们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我园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精心营造出具有浓郁生态特色的室内外环境,使园内的环境自然化、生态化、动态化,将幼儿园的环境资源作为一部真实、形象、生动的教材纳入幼儿园的全部活动之中,让孩子们真实地了解和感受幼儿园的特色。
[关键词]乡土资源 因地制宜 环境《纲要》中也明确指出 :"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这里所指的因地制宜,是指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本园的农村本土资源作为幼儿生活和学习的教材我们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财富,我园通过合理的规划与建设,精心营造出具有浓郁生态特色的室内外环境,使园内的环境自然化、生态化、动态化,从而给予幼儿丰富的学习、生活体验,使幼儿的学习、生活回归自然诸如开辟种植地,设立动物饲养角,建立各班自然角等这样的氛围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并培育他们的爱心、陶冶他们的情感并以此为突破口,将幼儿园的环境资源作为一部真实、形象、生动的教材纳入幼儿园的全部活动之中,让孩子们真实地了解和感受幼儿园的特色,十分有意义那么,做为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充分利用幼儿园现有环境与与乡土资源对幼儿实施教育呢一、充分利用乡土资源,渗透生态式环境教育为了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我利用幼儿园内的种植区让幼儿进行探究春天来了,我们在种植园中种些么呢孩子们在讨论之后决定种西瓜,于是我把种子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培育小苗孩子们兴高采烈地种下种子,可是一个星期后,种子仍然没有发芽,孩子们着急地去问后勤的老爷爷,原来是室外的气温太低了,种子被冻死了。
我问他们:“那哪里比较暖和呢?”孩子们立即想到了把种子种在盆里,放到室内,又过了一个星期,有的种子长出了小芽,可有的盆里还是空空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把发芽的和没发芽的花盆放在一起,幼儿发现没发芽的盆里土特别干,是浇水太少了在活动过后,我带领孩子们总结经验:“想一想,我们的西瓜种子开始为什么没有发芽?”幼儿说“是温度不够是水太少了我又说:“那温度和水对植物和动物还是哪些影响呢?”在我的提示下孩子们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查到了大量关环境对动植物的影响的资料并了解了当今社会人类在不断追求利益的同时,自然资源被大量浪费,森林被砍伐,水质和空气被污染,自然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萌发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和初步的环保意识二、充分挖掘幼儿园现有资源,构建特色主题活动幼儿园课程最重要的是符合幼儿的求知需要,与幼儿的生活经验有关,活动应该围绕幼儿周围的世界展开,这样有利于使幼儿的原有经验得到运用,知识得到升华当课程内容取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为幼儿所注意时,他们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热情,更积极地运用自己的心智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陈鹤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主要的知识来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应该得到充分的体现”。
这时教师就要善于观察发现,支持孩子们的探究欲望,使他们的探究活动得到发展三、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园室内环境在特色主题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把幼儿的问题及活动中的照片布置在主题墙上,孩子们看到自己的照片和作品,总是情不自禁地向同伴、教师、家长介绍,与大家交流、分享他的收获为此我们应尽可能将所开展的每个幼儿园活动的相关教育活动都与墙饰相互呼应,把墙饰变成幼儿学习过程和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让每一墙饰都成为孩子学习和发展道路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我们还把与主题相关的具有农村特色的活动材料投放在活动区中供幼儿操作如在“好吃的红薯”主题活动中,我把红薯秧投放到美工区,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红薯秧“藕断丝连”的特性,并根据这一特性制作了“项链”、“手链”等在红薯成熟后,我把它投放到美工区,幼儿尝试制作印章,并了解了阴刻、阳刻等方法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幼儿学到了知识,发展了多种能力四、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探索多种活动形式多元智能观认为:孩子的智力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每个人各具特色,只要给予适当的环境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几乎每个人的所有多元智能均能获得相当高度的发展孩子生活环境不同,他们的生活经验也有较大的差异。
因此,我们不能期望任何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对同一活动感兴趣,应相信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基于这种认识,在一日生活中我们都充分利用本园的自然乡土资源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努力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如幼儿园中有很多树,有柿子树、柳树、杨树……,秋天,树上的叶子纷纷变色了,落下来了,我带孩子们一起捡拾落叶,观察树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并把捡到的落叶制成了拼贴画,我帮他们压膜塑封,保存起来幼儿园的玉米成熟了,在户外体育活动中,我们利用这些玉米开展了“小熊运玉米”的活动,运用各种布袋、塑料袋等穿越各种障碍运玉米,培养合作精神,同时也让幼儿感受了劳动的艰辛和生活的丰富多彩在餐后的散步环节,我们引导幼儿欣赏幼儿园中自然美景,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总之在一日生活中,我们都尽可能的利用本园的乡土资源,使幼儿的生活丰富而有意义五、积极利用家长资源,使活动取得更大成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园地处农村,家长以中得祖辈多是农民,对动植物及节气的认知比较丰富,是对幼儿进行各领域教育取之不尽的资源。
家长资源的合理利用,将有助于幼儿的健康和谐的成长如:在一次种植活动中,家长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种子,有豆角、丝瓜,还有比较少见的怪葫芦可是什么时候种合适呢?我让幼儿回家向家长请教,很快他们就带回了答案,很多家长都告诉孩子一句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就是说种植活动要在谷雨节气前后进行,就幼儿在活动中还了解到了有关节气的知识可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豆子不发芽怎么办?我们请来了一名幼儿的奶奶,她告诉我们,可以先用水把种子泡一下,这样更容易发芽,在小苗长出后还可以用塑料袋把它罩起来,这样既能防风又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小苗能长得更快更好就这样,在家长的参与下我们的种植活动取得了成功总之,我们农村园的乡土资源就是一部活的教材儿童既然喜欢玩耍,大自然、大社会中都可以找到很多好玩的东西来作活教材和活教具必须让儿童到大自然、大社会中,通过“现代”的活教材研究到“过去”的死知识上去教师要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