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ppt
14页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安徽财经大学社科部: 李永山教授课程号:0090439-4井岗山革命道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石,它决定了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发展方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这条革命道 路指引的结果这条革命道路的实质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毛泽东是把马克思主 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的杰出典范无论 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还是说毛泽东思 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都 不能否认这个事实:毛泽东思想不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一般(或 简单)运用和发展,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 体实践一般(或简单)的结合,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中国的实际问 题为中心,突破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不符合中国实际的陈规和 框框,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创新的中 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赢得中国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法宝,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武器一、农村包围城市理论的基本内容 1.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3.“工农武装割据”1.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革命新道路,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为 全党所认识和接受。
围绕着革命的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当时党内思想认识很不一致一方 面,坚持“左”倾思想的人,受“城市中心”论的影响,热衷于发动城市暴动,看不到农村革 命根据地的重要地位,甚至命令已经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立足的工农红军离开根据地去攻 打城市,结果造成新的失败和革命力量的再受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根据地艰苦的物质生 活条件,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和不断“围剿”,给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困难,致使 一部分红军将士产生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因此,革命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成为 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为了回答革命道路和前途的问题,1928年10月到1930年5月, 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 火,可以燎原》和《反对本本主义》等著作,从理论上对中国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深 刻论述毛泽东认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 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而其存在和发展,亦必有相当的条件这些原因和条件是:(1)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 不平衡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这一基本国情,是红 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可能条件 。
经济发展不平衡表现在:没有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经济中占优势地位的是自给自 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中国的城市不能完全控制农村换言之,农村可以不依赖城市而独 立存在同时,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也不在城市而在农村,这就为红色政权在农村的存在 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表现是:强大的反动势力长期占据中心城市, 广大农村是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而农民又是革命主力军,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和发展 提供了深厚的阶级基础同时,由于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以划分势力范围的形式间接 统治和相互争斗,加上帝国主义分别扶植封建军阀势力所造成的军阀之间长期的分裂和混 战,使红色政权获得了存在和发展的机会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和其后各根据地的发展就是利用了军阀混战的有利时机 (2)国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客观 条件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长期存在的地方,一般是国民革命时期工农运动蓬 勃兴起的地方,如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等省这些地方都曾经建立过党的 组织和工农群众的组织,开展过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这里的群众有较 高的政治觉悟,也有一定的斗争经验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这是 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 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新军阀政权,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对内实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它不仅没能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相反却使各 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激化蒋介石政权成为各种矛盾的渊源,成为新时期革命 的主要目标由于存在着深刻的革命根源,中国革命的形势必然继续向前发展 ,从而有利于根据地红色政权的建立和巩固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 这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拥有相当规模的正式军队,才能 对付各种类型的反革命军队,才能造成革命根据地的长期割据发展的局面5 )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的不错误这是保证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 展的最重要的主观条件上述几条固然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但仅有这些条件而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和实行正确政策,红色政权 即使能够建立,也很难长期存在和发展而只有当根据地普遍建立起各级党组 织以及党组织在根据地建设中实行一系列正确政策,才能给根据地的存在和发 展提供重要保证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 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在1936-1939年间,毛泽东又在先后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 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中,进 一步阐明了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综合这些著作,毛泽东对于走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必 要性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 命的主要形式中国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外部没 有民族独立因此,中国革命不能走经过长期合法斗争,积蓄力量,最后一举夺取政 权的道路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组织形式是军队要通过建立红色 政权来创造红军,使之成为夺取全国政权的主要工具2)中国革命的力量构成决 定了发动农民开展土地革命是必要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 绝大多数,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所以无产阶级要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 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而要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就必须满足农民对土地的愿 望和要求因此,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才能进行 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以战胜武装的反革命开展土地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 下的农民斗争的最好形式3)中国革命的国内环境决定了以农村为重心,建立农 村根据地是必要的中国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并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而广大农村则 是其统治的薄弱地区因而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只能首先在广大农村聚集力量,即把 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在农村积蓄和发展力量,把农村建成巩固的革命基地,以形成与 城市敌人的对垒,借以反对敌人的进攻,借以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城市,进而取得全国的胜利。
3.“工农武装割据”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 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的红 色政权建设思想三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 首先,武装斗争是“工农武装割据”的最强有力的工具只有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和进行 武装斗争,才能有效地保障土地革命的成果,确保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存在和发展其次,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只有进行土地革命,才能广泛动员和组织农民主 力军参加红军和革命战争,农村根据地才能得到巩固和扩大再次,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革命根据地是进行武装斗争和实行土地革命的可靠依托,只 有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才能与占据着中心城市的敌人进行长期的有效的斗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如何选择革命道路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 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种种束缚,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 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 革命的实践上,还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由城市向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农村 包围城市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提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最后胜利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独创性 的贡献;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 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对于中国进行社 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迪意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发展道路的理论及其实践,自始至终 贯穿的基本思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这对于 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启迪意义二、“实事求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遵义会议之前,就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以中心城市武装 暴动为宗旨,掀起的风起云涌的武装起义不计其数,但大都遭受挫折而失败了其原因 何在?是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在中国行不通,还是在中国不易搞城市暴动?在众多的 起义领导者中,唯有毛泽东最为冷静和清醒当他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几经挫折后 ,毛泽东审时度势,在战友们的支持下,他“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地分析了敌 强我弱的军事形势,果断地放弃了攻占长沙的计划,运用了避实击虚的战术,向敌人统 治力量薄弱的罗宵山脉中段进军,把部队带上了井岗山,建立了红色政权,开始把党的 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谈何容易?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重点被认同以后,党内容易被教 条主义者所恪守;第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兴起的,俄国十 月革命的模式示范作用非常大;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存在着组织上的领导与被 领导的关系,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必须接受和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这些客 观事实构成了中国共产党长时期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应该走自己的路的问题;第四,20 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内盛行的以把马列主义、共产国际决议和苏 联经验神圣化为特征的错误倾向,对敢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辟中国革命蹊径的正 确意见和方法的同志采取非难、打击,甚至迫害的现象这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缺 乏解放思想和理论创新的状况,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如:李立三、瞿秋白、王明 等三位“左”倾教条主主者,他们都抱着“城市中心论”这一点不放在他们看来,城市武装 暴动是俄国革命过程中的正确认识,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结论,即使拿到中国来,也 不需要再重新加以认识了在这里,他们都犯了没有把“实事求是”当作一个过程来看待的 错误。
他们不懂得真理是一个过程,随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在改变着它的真理 性的道理,所以他们碰了壁而毛泽东则不然,他认为“城市中心论”在俄国革命过程中是正确的但在中国革命当 中就未必行得通,需要重新加以认识最后,在实践的客观要求之下,抛弃了“城市 中心论”而选择了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取得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里,毛泽东已 经把“实事求是”,即理论与实际具体地历史地结合这个问题当作一个过程来对待了 正因为如此,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才在民主革命的反复探 索中创造出了内容十分丰富,并有着科学内涵和严密体系的伟大理论━━毛泽东思 想进而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使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从而 他的理论也就在中国革命过程中成为了真理;第五,大革命遭受挫折后,中国共产党 独立领导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当时占据中国共产党 人的主流思想无疑是俄国十月革命模式,以城市为中心,以工人运动为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