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贵阳中医学院易经与传统医学讲座.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宝路
  • 文档编号:52754605
  • 上传时间:2018-08-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01.82K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贵阳中医学院,易经与传统医学讲座主讲人:麻福昌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会长主任医师 教授主持人:科研处郑亚玉 张敬杰两位处长教授2010-11-26,贵阳中医学院,易经与传统医学讲座主讲人:麻福昌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会长主任医师 教授主持人:科研处郑亚玉 张敬杰两位处长教授2010-11-26,贵阳中医学院,易经与传统医学讲座 主持人:科研处郑亚玉 张敬杰两位处长教授 主讲人:麻福昌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会主任医师 教授嘉宾暨参与人:贵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贵州省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会长田光辉;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原贵州省国土厅副厅长麻绍玉;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常务理事著名易经专家孟师白;贵阳中医学院老师、研究生、本科生、第六人民医院龙继塔医生等院外爱好者志 士仁人2010-11-26,多谢您的关注和参与谨祝各位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贵州省易经研究会理事长主任医师 麻福昌,1,第一部分 从中医学院走出去一)大本营的故事:念念不忘过去的故事: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列宁说),所以我要回顾历史,数数家珍不过说起这些故事是难免会挂一漏万的,仅仅举例子而已贵阳中医学院曾经是贵州医易的策源地,大陆第一个省级易经法人学术社团贵州省易经研究会曾经由此起步。

      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中医药事业像各行各业那样重新迈步当时的袁家玑院长(省政协副主席,全国著名的伤寒学家)、许玉鸣教授、乔晓波副书记暨其后朱凤堂书记兼院长、沈冯君院长、王祖雄教授、陆鸿滨教授、姜开文教授、罗冬秀教授、杨再常部长、李兆惠处长、龙泰思主任、赵邦柱教授、罗克聪教授、王继道副院长、邱德文副院长、刘尚义院长、吴邦才、黄自元、周学智、戴永生等都对于医易学术感兴趣和支持并且差不多都在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任职务1987年,在贵州省未来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继泽等的支持下,我和周学智老师等在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举办全国易经学习班,吸引国内众多学者参加,当时的贵州省政协惠世如主席、侯哲安教授、穆琨副书记、吴雪俦、陈福桐、侯存明等都在积极支持和参与进来,并任职务不仅如此,省外的诸多易学家,诸如霍斐然大师、邵伟华先生等都在贵州省易经研究会任过职务2,2004年,在贵阳中医学院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曾经挂靠贵州省文史研究馆的贵州省易经研究会遂挂靠到贵阳中医学院,走回到自己的家无疑,这与孔德明书记、梁光义院长、董湘玉书记、吴晓黎副院长、吴志刚副院长、苏玉水副院长,第一附院的张培琴书记、朱广旗院长、中医学院院办公室于浩主任、张庭副主任,科研处处长郑亚玉、副处长张敬杰、郑曙光,针灸推拿系主任崔瑾教授等全体党政领导专家教授的支持密不可分。

      在此特向这些为中医学院兴旺发达而殚精竭虑的劳谦君子再次表示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今天在座的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理事长博士生导师田光辉教授、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原贵州省国土厅副厅长麻绍玉、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孟师白专家,贵阳中医学院科研处郑亚玉处长、张敬杰副处长等领导、老师、师兄弟妹们,朋友们,如此关注易经与传统医学讲座,体现出你们博大的胸怀,这不但是易经与传统医学事业之幸,更是我个人的荣幸和力量的源泉!谢谢你们!愿师长们健康长寿,愿领导和年轻的师兄弟姊妹们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二)易经的影响和价值“在世界文化史上,易经影响也相当深广考古告诉我们,早在三千二百年前,易经就已经传播到古希腊(例如,在美国易经考古学会会长洪天水氏收集的宝物中,便有三千二百年前古希拉遗留的陶盆河图,底部有中文古篆铭文:“连山八卦图,中国的历数,在遥远的东方”)从那以后、它就更加厂泛地传播并影啊到西方特别是十七世纪以来,易经曾先后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传向世界各个地方,引起国际上众、多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启迪他们的智慧,开发他们的智力3,例如,从易经那里获益良多的,便有象莱布尼兹、波尔、爱因斯坦等那样的科学巨人。

      莱布尼兹在创造二进位制时得力于易经的启发,波尔在量子力学理论方面的成就便因从易经得益而把太极图刻在国王授于他的勋章上作为他家族的族徽和他科学成就的象征和标志可见,易经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相应的地位,它是东西方文化联络的纽带,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我们再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的例子在刚刚结束不久的“中国水书易经三都论坛”上,西蒙娜·德拉图尔(巴西籍,中巴学术交流中心主任)、凯文·德拉图尔(美国籍,中巴学术交流中心执行主任):运用多媒体作的题为《——早期儒家的形上学与意识进化学》专题发言指出:“在中国古代,客观地把握人性及人与宇宙交互作用的自觉与努力业已发生作为世界最古老的著作之一,《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套符号系统,是用于解释宇宙运行的形而上的原则这部书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地位,它一直吸引着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其进行研究,尤其是意识学之类的当代研究领域《易经》的发展及其在西方的传播,正说明了这一点意识学研究人性,思考存在的其他领域在这些方面,西方意识学与《周易》是相通的将意识学(指西方意识学)同中国古代思想相比较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意识学的最早证据在中国古代思想中早已有之。

      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意识学的起始处研究意识学”,也体现真正沟通联结的例子4,这种影响和价值这种沟通和联结就是文化的软实力千古胜负在于理,它不是强硬的武力的而是柔性的非强硬的非武力实力一手硬一手软,两者不可缺一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样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第二部分 易经与内经易经是人类的生存智慧,是人类思维高度发展的产物易经是探讨宇宙“万物至理”的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是华夏先民的生存智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二十三年前,我应邀出席1987年12月5日至9日在山东济南胜利召开的,由我国首次组织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这是继美国、日本等之后的第四次国际易经学术讨论会会后笔者发表在1988年《国医论坛》第三期的“方兴未艾的易经研究──参加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巡礼”中指出:“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在这光辉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创造出世罕其匹的灿烂文化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这就是绵延到今天并正以其雄伟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以世界文化为背景的我国文化赖以再次起飞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古老文化体系。

      5,一 )易经与内经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总源头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在这光辉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智慧勤劳创出世罕其匹的灿烂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这就是绵延到今天并正以其雄伟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以世界文化为背景的我国文化赖以再次起飞的、具有悠久传统的古老文化体系水有源,树有根在此,当我们探讨这个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究竞在哪里时,我们会很自然地认为:那被冯友兰氏称为“《周易》哲学可以称为宇宙代数学”“任何数目字都可套进去”的神奇的易经,就是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易经囊括天地人,含蕴极其深厚广大它堪称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相结合的百家经典它的厉史十分悠久,是我国文化的总源头它形成的时间很早,远在诸子百家之前,因此对各家各派的学说都发生过深刻的影响,成为它们各自的源泉,奉为神圣经典它渗透到我国古代所有学科领域,从而形成宏大深邃的独特文化思寻想科学技木体系,这便是以易经为核心的我国传统文化体系”(麻福昌:方兴未艾的易经研究─参加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巡礼,1988年第3期《国医论坛》)易经为六经之首贵州大学田光辉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哲学史学会会长、贵州省易经研究会副会长在“中国水书易经三都论坛”发言肯定地指出“易”在国学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

      解析“《易经》在国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称《易经》经典内容广大而精微,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和核心我们今天正处在二十一世纪新时代,应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发挥创造力,将《易经》智慧在新时代发挥作用这就是我们的历史使命6,在此,我国古老文化的各个方面和所有学科都能在易经的基础上得到统一易经是我国古老文化的重要体现者(我国古老文化差不多都打上易经的烙印,而这正是我国文明的象征和标志之一),又是我国古老文化的核心,它使整个中国文化产生着强大的向心力和内聚力,任何邪恶势力都难以使其离分《国际论坛》1988年第三期,麻福昌:方兴未艾的易经研究──参加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巡礼)易经穿越数千年的时空,贯穿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携带着历史的信息,我们在这里学习探讨祖先为我们留下宝贵的遗产是多么的快慰啊易经作为我们民族的生存智慧,而历史上演易图存的当以文王、阳明为代表文王拘而演易,阳明被贬贵州龙场筑玩易窝而演(玩)易易经经历过符号-文字的飞跃,到孔子作易传后,基本上分为义理象数俩家,前者在朝,后者在野而流落民间或江湖术士手里,难以传播洁体现绝境中的生存智慧历代封建王朝并不重视和贯彻易经传统文化,易经文化的传播没有相应硬件和软件条件的。

      史称华夏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归藏易,因为秦简的出土而得定,而水书易是否就是所谓的“连山易”,传说连山易为神农所创,神农本草经托名尝百草的神农所作,是否就是创连山易的那位神农呢?为什么会有“医易同原” 说呢?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连山易已佚失水书易的发现和秦简归藏易的出土具有同等重要的价值,是华夏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7,今天易经蕴涵的深邃的辩证思维和“万物至理”,万物至道老子说的“道”就是对于易经的解读阐释道家的鼻祖老子易经被各家各派捧为各自的经典各家各派对其核心价值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十分具有说服力一 )人天合一,和谐统一:不论是易经或者内经都讲究人天合一,和谐统一《系辞下传》中说:“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仰观俯察,近取诸身观天察地就产生天文历法地理之学,近取诸身就产生医学,人体科学人文之学易经研究天地人之学,探万物至理,《黄帝内经》也是结合天地人而有“善言天者必应于人”之论两者都离不开人以人为本,人天合一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与易经在这里是统一的。

      我在21年前所写的《易经与传统医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第一版)里专门有论说(第一部分 理论体系第一编医易同原说第一章第三节),“《黄帝内经》就是易经的注本”(麻福昌:《易经与传统医学》)“《内经》之理论,就是易经之理论”(上书引恽铁樵语)一阴一阳之谓道”,医易相通, 中医内经是用易的典范传说在俞跗晚年的时候,黄帝派仓颉、雷公、岐伯三人,用很长时间,把俞跗的医术整理出来,纂成卷目”,仓颉造字,也整理医书仓颉就是蚩尤的部下,苗族的祖先《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都论阴阳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也8,《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阴阳,调於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於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於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於世,被服章,举不欲观於俗,外不劳形於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像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在这里,内经把人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贤人这四种达到理想境界的人,那么,古代的圣贤有孔孟张仲景等人,真人则有药王孙思邈孙真人,丘真人等人这是人类进化、人自身所期盼的理想状态按照王阳明的说法,“人人皆可为圣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总之《黄帝内经》强调的就是“阴平阳秘”和谐,就是以人为本,人天合一人是大自然的精英,是宇宙之子,我们务必要着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我们实践科学发展观,我们今天搞低碳经济,发展生态文明,难道不就是符合以人为本,人天合一的理念吗?在此,我们已经大略探讨过易经和内经这两部经典的密不可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十七大五中全会的精神鼓舞下,“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就在眼前,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在和谐的阳光下,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引下,让我们继续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为实现贵州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为我们民族文化的辉煌未来,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而共同努力奋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