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六韬三略》战略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pdf
3页论《六韬三略》战略思想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当今社会市场全球化,竞争全球化,伴随而来的新的机遇势必面临新的挑战,如何让一个企业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是领导者需要攻克的难题, 而领导者 要从哪些方面来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己的才能, 培养好的组织、 优秀团体和 杰出人才, 则是该难题的核心所在, 从《六韬三略》 这一军事著作中汲取战术和 策略精髓不失为一大解决法宝关键字 :企业管理、六韬三略、领导者、战略战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流传下来的文化结合了五千多年的智慧和精 髓,蕴含丰富哲理, 其触角遍及社会各个阶层, 渗透社会各个方面, 而军事这一 块的著作勘称一绝, 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板块, 至今仍有警示作用和战略意义现 代社会,一句话耳熟能详,“商场如战场”,可见当今的企业管理也如同将领带兵 打仗,要有谋略有战术 而要用到谋略与战术, 则不得不提及 《六韬三略》 一书, 说起《六韬三略》,估计有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其实妇孺皆知的成语 “文韬武略” 也正是出于此《六韬三略》并不是一部完整的书,而是后人将《六韬》、 《三略》 两部书和二为一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 、 《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 牙)所著。
姜太公是中国兵家之祖,他辅周灭商,谋宗一代,功盖群辅,以首功 封齐,建都营丘他入齐之后,虽然遇到的是“五谷少而人民寡”的自然经济条 件,然而由于他实行了务实、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度势危行,从而使经济迅 速恢复、发展,只用了六年的时间, 便使齐国成为东方富强之国,这充分表现了 他在经济管理方面超凡的才能和谋略,为历代史家称颂 他的军事政治思想保存 在《六韬》 一书中,这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 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六韬》共分六卷:文韬——论治 国用人的韬略; 武韬——讲用兵的韬略; 龙韬——论军事组织; 虎韬——论战争 环境以及武器与布阵;豹韬——论战术;犬韬——论军队的指挥训练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著名兵书,与《六韬》齐 名此书侧重于从政治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 它是一部 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南宋晁公武称其:“论用兵机之 妙、严明之决,军可以死易生,国可以存易亡 在相对于社会和谐的当今, 《六韬三略》中的某些思想可能在军事战争中无 法体现地那么明显, 但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六韬三略》 依然以其独有的思考角度和方法策略给现代人以启示。
一、个人修养——领导者需贤良、以德服众 在《六韬三略》盈虚第二当中提到了“夫王者之道,如龙首,高居而远望, 深视而审听 示其形,隐其情若天之高不可极也, 若渊之深不可测也”; “ 大 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 “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 搏,弭耳俯伏;圣人将动,必有愚色”这几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君主的贤德在 统治国家方面的重要性 在企业管理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贤德的领导者在对 待公司员工工作时一定是无理而苛刻的,往往只会狭隘地顾及自身眼前的利益, 而将他人抛之于水深火热之中不管不顾没有贤德的决策人, 他的谋事和视野必 然是局限的、狭窄的,往往漏洞百出,顾此失彼,易引发各种矛盾和冲突,最后整个组织支离破碎, 外患未除, 先起内忧 没有贤德的管理者, 认识不到一个组 织核心力量是什么, 不能很好的发挥员工的作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士气一旦 衰落,整个企业的成败只在顷刻之间总而言之, 管理者应做到韬光养晦、 威而 不猛、胸怀天下、清净无为 二、人心战略——领导者需公平,赢取人心 正如国务第三中所说“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 勿苦,喜而勿怒”,好的领导者应该“爱民” 、 “施行仁政”待自己的员工要像一 家人一样, 不仅在工作上, 也要在生活上多多与其交流,方能得到员工们最忠诚 的心。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 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 “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 “无取 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这 就是民心的力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心向背, 皆说明了人心的重要性 怎样 才能获取民心? 《六韬三略》 明传第五章中是这样指明的,太公曰: “见善而怠, 时至而疑, 知非而处,此三者,道之所止也 柔而静,恭而敬,强而弱,忍而刚, 此四者,道之所起也故义胜欲则昌,欲胜义则之;教胜怠则吉,怠胜教则夭 只有认清并正确处理道义和个人欲望、谨慎和怠惰之间的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够 有资格担任企业中的重要职位,才能够使企业发展繁荣 一个好的领导者对待员 工也应具有“两面性” 比如:一面严厉督导,一面温暖关怀;一面鞭打快牛, 一面奖励提拔 在策划阶段要求慢工出细活,在实施阶段就要求质量和速度以 最人性化的方式来博得员工的尊敬,将员工的能力也发挥到最大化在企业中办 事,做到了公平、理智、通达、关爱,员工自然而然就会服从你,顺从你的安排 和指示,整个企业的和谐稳定发展不在话下、 三、人才战略——领导者需独具慧眼,任人唯才 现代企业中, 经常能够看到、 听到有人借自己的权势为自己的亲人谋职或谋 利, 《六韬三略》中就提倡要正确处理好人情关系,克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不管 再亲再近,工作方面的雷池是不可逾越的,执行命令要理智、要坚决、不走样, 要排除来自于自身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干扰。
此外,《六韬》还提出了人才的标准 以及鉴别人才的方法,并详尽列举了各种品行不良的人富之而观其无犯,贵 之而观其无骄, 付之而观其无转, 使之而观其无隐, 危之而观其无恐, 事之而观 其无穷” ; “知之有八征:一曰,问之以言,以观其辞;二曰,穷之以辞,以观其 变;三曰,与之间谍, 以观其诚; 四曰,明白显问, 以观其德; 五曰,使之以财, 以观其廉;六曰,试之以色,以观其贞;七曰,告之以难,以观其勇;八曰,醉 之以酒,以观其态”在选人、用人上,《六韬》中说 :“一曰仁 , 二曰义 , 三曰忠 , 四曰信 , 五曰勇,六曰谋 , 是谓六守”强调的是选拔人才必须符合 “六守”的标准, 也就是说作为人才应具备以上六种德性会看人,会用人, 知人善任, 这样的领 导者才可以运筹帷幄, 谋划于千里之外, 而企业的整个组织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成 效 四、道德战略——赏罚分明,诚信守诺 汉朝黄石公在《六韬三略》赏罚第十一中谈到:“凡用赏者中贵信,用罚者 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夫诚,畅于天地,通 于神明,而况予人乎?” 赏罚是治理国家、 管理人事所必用的有效措施,凡是颁 行奖赏,贵在诚信守诺,施行惩罚,贵在言出必行。
企业管理者若是坚持诚,便 能使你与他人长相来往, 让你和员工一起长短互补, 共同解决危机若能坚持信, 便能助你的事业做大做强 没有诚信的人, 很可能得势于一时一事, 但他终归是会走向失败的 没有诚,这个团队就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没有信,众人就会 从心里远离他、排斥他,就会产生阳奉阴违、派别林立、推逶扯皮、互不团结的 局面文件会成为一纸空文, 指示会成为一句空话 在罚的方面, 企业应该强调 不能情感用事 例如不能对自己有冲突的人加重处罚,对自己有亲情的人从轻发 落另外漠视执行处罚规则,这种做法是更可怕的,它很可能使你的团队解体, 也可能使你的事业坍塌因此,使用遵守诚、信、罚,是成就大事的根本基础 从以上可以看出,《六韬三略》阐述了延揽人心、控制四方、富国强兵、分 化瓦解敌人等政治谋略, 其观点之深刻、 议论之丰富,在先秦兵书中无出其右者 而一个企业的规划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发展,所以得从各方面确立企业 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不可以草率行事《六韬三略》所归纳的策略和战术非 常符合现代企业生存所需, 如果领导者能够参透其中的奥秘并恰当应用,那么企 业要想在其行业中脱颖而出绝非难事参考文献: [1] 刘宝宏 . 企业战略管理 [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2] 杨应杰、曹金臣 . 浅析孙子兵法与企业经营管理[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6,(3):28-30. [3] 唐书文 . 六韬三略译注 [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4] 周游、牛雄鹰 . 孙子兵法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启示[J].管理观察, 2010(23):133-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