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调查报告.docx
10页本文目录今年暑假我对农村的宗教信仰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个 人能力的缺乏,我所调查的范围只限于我家周围的村庄我国是一个多种宗教的国 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东正教以及一些少数民 族特有的宗教和地区性的民间信仰等等在我周围的村庄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有人信 教教徒中 80%以上是妇女,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她们绝大局部信仰的是基督教, 少局部信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几乎没有,所以我重点调查了在农村关于基督 教的信仰情况一、农村基督教的信仰状况二、产生信仰的原因绝大多数人入教的动机是为了求平安,因此,大多数人认为信教后自己及家人 身体有好转,或做生意顺利,这都分人就最为虔诚此外,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建设 跟不上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这也是宗教信仰在农村日益壮大的客观原因我们 发现那些失业的中青年农民尤其是妇女到聚会点参加活动也是成了他们跟人交流、 交际的一项生活需要,这时宗教俨然成了农村文化生活的一种有效“补充〞特别 是基督教信徒以兄弟姐妹这种平等形式出现,无形中提升了宗教在广阔信徒中心目 中的地位在我调查的已婚女性中,没有发现丈夫或其他家人反对的现象在当地 那种男权还明显高于女权的气氛下,如果家人反对,很难想象女人还能坚持下去。
教徒及家人普遍相信:一人靠主,全家得福所以,如果妻子信教,一般男人都会 支持妻子的三、基督教对农村生活的影响有的人觉得信教后心里踏实了,有了平安感,也不再为一些鸡毛蒜皮、邻里争 分这类事生闷气了,精神有所寄托,身体也好了,心胸变得开阔了我看到他们性 情都比较平和,精神也比较乐观,这种精神面貌的养成与信教有一定关系农村的 教堂在宣讲教义时,还结合本地风俗习惯,针对百姓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编成 通俗易懂的诗句,作为小灵歌来唱这些小灵歌大多劝人和睦相爱、不要贪财耍滑 教人信主得福其中也有一些提到要爱国、爱教,走正道语句通俗易懂道理浅显 明白如原来一些妯娌不和,婆媳吵架的事经常发生,而现在却脾气变好了,对一 些原先不能忍受的事能看开了,与他人的关系也和睦了对大多数农民来说,他们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日为生计奔忙,很难再行修养之功但信教的农民由于宗 教仪式和教义要求教徒反省自己的行为,并在觉得做错事后进行忏悔,这些信教的 农民从而也养成了反省的习惯,学会了自我反省宗教组织和活动也成为农民自发 的自助互助的载体共同的信仰和定期的聚会及礼拜活动,使原本松散的农民成为 自觉地密切互动的有组织、有共同的归属感的成员。
他们在一起不仅交流各种社会 信息,而且还彼此分享情感,分担忧愁,并在必要的时候有一定的经济上的互济互 助这不仅密切了彼此的关系,也使教会组织成为令教徒有归属感的群体当然基 督教的传播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封建迷信思想的传播,又有的教徒过分依 赖所信仰的主,产生了看病不要吃药的错误思想,还有基督信徒一些不同于当地风 俗习惯的举止与当地文化产生的强烈冲突等四、关于农村宗教信仰状况的建议我国正逐步转变为一个法治国家重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根本权 利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一项根本国策这也涉及到我国的国际形象问题,所以必 须严格贯彻执行与此同时,政府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的精神文化 是相当贫瘠,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势在必行,否那么就会出现信仰的真空,引 起不必要的后果政府也要加大科学宣传力度,反对封建迷信活动加大教育投入 力度,由于成年人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够重视国家加大教育 投入力度,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下一代,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始终认 为,宗教信仰需要一种理性,而宗教又是人类社会开展过程中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 做一个有知识、有思想、有道德的人,我想是可以很好地面对这一问题的。
关于民族民间信仰调查报告信仰调查报告〔2〕| 返回目录民间信仰是由传统沿袭下来的根植于民间“尊神崇圣〞和“功施于民那么礼之〞 的具有宗教色彩和特征的较低层次的信仰和崇拜,是长期以来社会经济文化比较落 后情况下所产生的与当地民情、民俗相融合的历史文化现象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 策的落实和群众思想文化活动的多元性,民间信仰已经成为局部群众在五大合法宗 教之外的信仰选择如何研究新世纪新阶段宗教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 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促进社会和谐,是宗教工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3 月 2 日至 3 月 26 日,县民族宗教局会同公安局等单位联合组成专班深入全县17 个乡镇,对民间信仰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根本情况我县民间信仰渊源长,种类多,分布广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多数活动场所被 挪作他用或被拆毁、关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 全县大局部乡镇有一定历史渊源的活动场所在当地群众的自发组织下又重新开展活 动1、我县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数量据初步调查统计,目前我县公共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有100 多处,信众约5 万 多人,远远超过信仰佛教和伊斯兰教信众人数。
2、民间信仰活动主要种类及表现形式我县民间信仰活动主要可分 6 类:一是信仰关圣帝在县城及乡镇很多商铺、 厂店都供奉关帝的神像,店主常年焚香供果,敬拜关公,祈求生意兴隆二是供奉 “菩萨〞有的乡村建有小庙,供奉土地、财神、送子娘娘等被老百姓通称为 “菩萨〞 的神像每月初一、十五,信众自带香、表敬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六畜 兴旺,早添贵子等等三是供奉门神、灶神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大门上都贴门 神像,祈求门神镇守门庭,阻挡牛鬼蛇神入户作乱灶神也称“司命神君〞,传说 他每月三十日上天庭汇报主人家的善恶事,于是人们习惯在灶头立香炉,初一、十 五上香叩拜,祈求灶神向上天多言好事四是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及人物神祗 如宝丰镇女娲山的“女娲娘娘〞,附近老百姓每月初一、十五上山朝拜,祈求好运、 平安、桔祥竹坪乡金花洞内供奉的“金花娘娘〞,周边及陕西边境老百姓每月初一、十五前来求仙水、求子疗疾的上百人,鞭炮声震耳欲聋,焚香化纸烟雾腾腾 五是自然物崇拜如官渡镇驴头峡山顶的百年古树等,都因历史悠久传说纷纭,常 年有人朝拜,祈求树神显灵保佑六是崇拜伟人,祈求平安有的公共场所及工地 时常插挂着伟人像,祈求避邪平安,出租车、私家车的驾驶室内也经常可见悬挂伟 人画像,祈求保佑行车平安。
3、民间信仰的主要特点我县的民间信仰有6 大特点:一是客观性民间信仰源于历史文化,不管人 们接纳与否,都是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客观存在,它有着不完全依赖于经济开展、 政治变革的相对独立性和自发开展的不可扼制性,不会因为人们认识事物能力的提 高而消亡二是普遍性我县的民间信仰群众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商贸不兴旺、 文化较落后的乡镇信众信仰观念和信仰习俗多以家族、宗亲、村庄为根基,在社 会地位较低、文化程度不高的民众当中传播较广泛三是复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 道教教义相互交织、相互融合,在农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根底和普遍的认可度局 部场所“一庙多神、一神多教〞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双台乡的学堂洞,本是一个天 然石洞,传说圣人孔丘的弟子颜回、子路曾在洞内传授过儒教,后人便将此洞称为 学堂洞,供奉几十个各路神仙及仁人志士、英雄伟人,逐渐形成了一个什么神仙都 有,求什么事都行的道场,香火旺盛;四是松散性民间信仰是繁衍于民众当中的 非宗教信仰,其组织形式大多都没有独立于社会之外的组织机构,有庙就有庙会, 各庙各自为战,只是在开展比较重大活动的时候,借助现有的家族组织或村镇组织 组成临时专班举行相关活动五是多样性信众崇拜的神灵多种多样,但凡被认为 有神灵的事物,都会成为他们信仰的对象,大多不分佛道,更谈不上教别,当地民 众只知道供的是“老爷〞,见老爷就拜。
六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信众很多都带有较 鲜明的功利目的,只要身体有些许不舒服、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有可企及或不可 企及的愿望,就会朝拜二、存在主要问题从总体上看,我县的民间信仰态势是稳定的,民间信仰活动是正常的但是,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信仰盲从由于民间信仰没有教义、教规,与封建迷信相掺杂,信众只是 盲从地参与,很容易上当受骗,加之活动内容和形式混乱复杂,一定程度上给境外 敌对势力渗透留有可乘之机,存在着不稳定因素2、管理难度大有的场所由住在附近的1--2 名老人看管,并收取微薄的香火 钱;有的是由1 名信徒自发到庙里居住,维护场所正常活动,靠场所收入维持生活;还有局部场所无人管理,这种场所一般规模较小,如设在村头、路边的小土地庙等, 占 30% 左右由于场所点多、面广,给监管工作造成相当难度3、平安隐患较大大多数场所地理位置偏避险要,交通不便,信众参加活动 过程中,特别在大雪封山,雨、雪路滑时,极易发生平安事故 ;在大年三十、初一、 十五等朝拜人员较集中时,燃放烟花炮竹、上表烧香都极有可能引发人身伤害和山 林火灾,存在很大的平安隐患三、对策与建议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传播封建迷信、社会陋习的消极的一面 也有排解群众心理压力,促进底层社会稳定的积极一面,如何加强民间信仰的引导 和管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建议:1、积极引导,分清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一是加强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等宣传阵地,采 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党的宗教政策、国家法律法规,使广阔信众分清合法 宗教、民间信仰与封建迷信的区别,搞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引导他们自 觉地接受党委政府的领导,开展正常活动二是倡导科学文化,反对封建迷信对民间信仰中掺杂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 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同时要加强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 和战斗力,增强为群众效劳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大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崇尚科学 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特别要淡化民间信仰的神秘色彩,科学解释一些奇异的自然 现象和生活中的巧合现象三是大力开展农村文化事业,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从调查情况看,民间信 仰升温主要是农村精神文化匮乏的表现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建设 和社会生活的快速开展,农民物质生活极大提高,但是农村精神文化开展却严重滞 后,投入缺乏,设施不多、农村专业文化传播者很少,特别是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太 少因此,要大力开展公益性农村文化事业,积极构建覆盖农村的比较完备的公共 文化效劳体系,要把重心放在村一级的文化阵地建设上,将公用的文化场地纳入到 村镇建设开展规划中;要加大对农村播送站(室)、文化站(室)、体育场地的投入,建 设一些集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村级活动场所,满足农民群众的 需求,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促进农村文化工作健康开展。
2、标准管理,建立法制化长效管理机制,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加强对民间信仰管理工作的领导要建立民间信仰管理工作协调小组成 员由宣传、统战、综治、民政、公安、文明办、宗教、土地、城管等部门组成,经 常研究民间信仰政策、法律法规的落实情况,及时处理民间信仰活动中的重大问题 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网络,强化责任,上下左右联动,在机制上保证民间信仰 问题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同时实行党政领导负责制,属地管理,责任到单位、 到人二是积极探索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的管理方式要加大对民间信仰场所责任人的 教育力度,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其必须在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要健全和 完善管理制度催促指导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 人员、财务、治安、消防、档案、环保等制度,并接受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监督 和检查;要加强登记报备等工作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在举行大型民间信仰活动前要 向当地政府宗教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提出申请和登记备案,并严格按照宗教管理部 门作出的批准或者不予。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