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选修一专题研究.ppt

27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7654730
  • 上传时间:2018-07-03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68.65KB
  • / 2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考历史选修一专题研究康杰中学:刘建荣 : 948622014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程标准内容要求1、商鞅变法 2、北魏孝文帝改革 3、王安石变法 4、俄国农奴制改革 5、明治维新 6、戊戌变法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 的基本脉络不拘泥于教科书:脱教材(第45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生成新结论古今贯通:同类事物的纵向联系 例:24、30、35、40题中外关联:历史的横向联系 例:41题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线索 例:40题高考命题原则1.(2010新课标全国卷)(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 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 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 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 而人不知责”。

      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 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 过半”——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8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7分)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 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意 义: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历年高考题n(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n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n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 n(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n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n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n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n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n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2.(2011新课标全国卷)(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n n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 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 相互仇杀。

      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 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 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 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 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 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 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 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复习重点:李悝变法 、王莽改制、两税法、张居正一条鞭法、张之洞湖北新政、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国民政府币制改革大化改新、彼得大帝改革、日本、德国战后民主化改革、现代 企业改革特点:1、依纲不依本,不拘泥于教科书 2、考查内容以中国的改革尤其是中国古代改革为主3、设问方式为两问(8、7分或5、10分)4、考查方式以对比、比较为主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无夺民时,则 百姓富 ——《国语 齐语》 材料二:“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贱则国贫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 塞私门之请,一楚国之俗------ ——《史记 蔡泽列传》请回答 (1)这三则材料分别反映的是哪三次重大改革?(2)材料二说明的是哪一项改革措施?(3)这三次改革有何共同的作用?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政治特征?答案:(1)管仲改革,李悝变法,吴起变法(2)“平籴法”(3)促进各个诸侯国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

      特征: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 不断增强,新的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经典模拟题2.(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 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即恢复井田制具体措施为: 其男口不盈八, 而田过一井者, 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 分当受田者如制度借以 实现一夫一妇田百亩同时又废“奴婢”之名, 一律改称为“私属”,如有违抗者,则以刑治罪 公元10 年,王莽又颁布实行五均六莞令,“命县官酤酒, 卖盐铁器,铸钱,诸采取名山大 泽众物者税之,又令市官收贱卖贵, 赊贷予民,收息百月三” ——摘自施丁《汉书新注·王莽传》 材料二 “王莽行政,重礼制,恤民生,着眼于社会经济,其本原皆出于王(吉)贡(禹) ,而其病则在拘古富民豪族之兼并,贫富之不均,社会经济所形成之阶级,起而代古 者封建贵族之世袭惟此一事,厥为西汉二百年最大待决之问题 ——摘自钱穆《秦汉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王莽改制的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莽改制失败的原因9分)(1)实行“王田制”;禁止买卖奴婢;实行五均六筦每点2分,共6分) (2)改制严重违反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托古改制缺乏应有的创新;新制度本 身的不成熟,触及了统治阶级利益,产生新的社会矛盾。

      每点3分,共9分,其他表述 言之有理也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9分)3.(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莽曰:“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 作此唐、虞之道,三代所遵行也秦为无道,厚赋税以自供奉,罢民力以极欲,坏圣制 ,废井田,是以兼并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今更名天下田曰 ‘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卖买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 党故无田,今当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如皇始祖考虞帝故事——《汉书·王莽传》材料二 太和九年冬十月丁未,诏曰:“朕(孝文帝)每览先王之典,经纶百氏,储畜 既积,黎元永安爰暨季叶,斯道陵替富强者并兼山泽,贫弱者望绝一廛,致令地有遗 利,民无余财,或争亩畔以亡身,或因饥馑以弃业,而欲天下太平,百姓丰足,安可得哉 ?今遣使者,循行州郡,与牧守均给天下之田,还以生死为断,劝课农桑,兴富民之本 ”——《魏书·高祖纪》(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促使王莽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土地制度的相同因素以及他们各 自采取的措施10分)(2)王莽改制失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了。

      依据材料概括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5 分)(1)因素:土地兼并严重;(2 分)借鉴先代经验;(2分)力图使百姓富裕,国家强盛( 或巩固统治)(2分) 措施:王莽:恢复井田制,实行土地国有;(2分)孝文帝:实行均田制(2分) (2)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3分)改革是否符合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2 分) b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北宋和明朝进入中叶后,都面临着“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和张居正就 是在这种相近的背景下各自进行了变法与改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州之民,贫富不均,风俗不齐,版籍之高下不足据今一旦变 之,则使之家至户到,均平如一,举天下之役人人甩募,释天下之农归于 畎亩,苟不得其人而行,则五等必不平,而募役必不均矣 ——摘自王安石《论五事札子》 材料二 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 岁之役,官为佥派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 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 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故谓之一条鞭法 ——摘自张廷玉等《明史》卷七八《食货二》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的免役法对北宋的职役 制度作了哪些主要改革?(4分)其目的何在?(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条鞭法在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改 革史上的重要意义。

      7分)(1)改革:将原来按户等到州县政府轮差的衙前等职役,改由 州县政府出钱募人应役;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也要交纳一定 的役钱4分,各2分) 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保障农民的生产时间4分,各2 分) (2)一条鞭法的意义:一条鞭法将赋役征收合则为一,一律征 银,使赋役征收的办法简单化,形成了一个简单明了、行之有效 的财税征收体系;以银代役,农民可以到城镇自谋生活,为手工 业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赋税征银,又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 货币地租的兴起;为清朝全面实施“摊丁人亩”奠定了基础7 分,回答其中3点可得6分)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梁启超在其主编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一书中,将张居正与管仲、商鞅、诸葛亮、王安石 、李德裕同列为中国的六大政治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张居正改革自万历初年开始的他在改革中,着力整顿吏治,裁撤冗官昏吏, 政治为之一新在此同时,他不怕得罪豪强勋戚,下令清丈全国土地,经多年努力,恳田 达七亿亩,较前增加了二亿八千万亩(《明史?食货志》)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 强地主兼并掠夺农民土地的势头,多少缓和了农民的恶劣处境在丈量土地的基础上,张 居正又实行赋役制度的改革,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基本特点是赋役合 并和赋役征银这样就使贫无立锥之地的农民多少减轻了有关丁役的负担,并减少了地方 官吏对农民刻意剥削的机会在田赋征银的同时,也允许农民交纳代役银,无疑又相对松 弛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凡此一切,虽然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农民的负担,但在当时封建专 制的条件下,能自始至终从“安民”“宜民”“政以人举”出发,不忘故训以民为本的理念,在 他所能行使权力的范围内,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实属难能可贵——魏昌《从时代的高度评价张居正改革》 材料二:尽管张居正身正令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太仓所储,足支八年”(《张文 忠公全集?文忠公行实》),但他死后不久,即遭灭门辱身之祸,改革之功也毁于一旦, 酿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这一悲剧,不仅是张居正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 剧张居正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干一番的事业,不得不依靠年幼的万历皇帝,更不得 不借助宦官冯宝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宦官是封建社会的毒瘤,小皇帝明神宗是一个奢侈 淫逸、昏庸无能之君,根本不可能支持张居正改革——魏昌《从时代的高度评价张居正改革》(1) 根据材料一,概括张居正改革的背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课件】有理数的加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课件】有理数的减法(第二课时)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上课课件(27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4-1《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优质课(29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公开课(33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原创课件(35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优秀课件(25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秀课件(46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精品课(2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优质课(21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上册第4课《喜看稻菽千重浪—袁隆平》公开课(28张PPT)课件.pptx 【系列】高一(46)班《最强大脑 解密记忆——学习方法类》主题班会(18张PPT)课件.pptx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3铁凝《哦香雪》精美课件(33张PPT)课件.pptx 【新教材】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公开课(30张PPT)课件.pptx A0002【统编版】2025年高一语文秋季开学第一课《“语”你相遇遇见美好》公开课 (31张PPT)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第1节 机械能》精品课件.pptx 苏科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第3节 功》精品课件.pptx 享受青春拒绝早恋+主题班会说课课件.pptx 人教版(2024)新教材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五章《第3节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精品课件.ppt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