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物理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9页2025学年河北省衡水中学物理高一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机械臂铁夹竖直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小球在空中处于静止状态,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A.小球没有掉下去,是由于摩擦力大于小球的重力B.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与重力相等D.机械手臂受到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2、下列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的动作时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点是一样的C.凡是小的物体,皆可以看成质点;凡是大的物体,皆不能看成质点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C.力、速率、位移、加速度D.位移、路程、时间、加速度4、一个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大小分别是4v和v,所用时间为t,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经过ab中点时的速率是C.在时刻的速率是 D.这段时间内的位移为5、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中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木块B,使两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则两木块间轻弹簧的伸长量是( )A. B.C. D.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滑动摩擦力B.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桌面上的物块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D.一个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合力等于零7、把重物压在纸带上,用一水平力缓缓拉动纸带,重物跟着纸带一起运动;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就会从重物下抽出,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在缓缓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摩擦力大B.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摩擦力大C.在缓缓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D.在迅速拉动纸带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8、从高度为125m的塔顶,先后落下a、b两球,a球比b球早释放1秒,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距离得越来越远B.在a球接触地面之前,两球的速度差恒定C.两球运动过程中相对静止,落地时间差为1秒D.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的速度为40m/s9、某物体从45 m高的地方做自由落体运动,g=10m/s2。
则A.物体从开始下落到中间位置所用的时间为1.5 sB.物体在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5m/sC.物体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3∶5D.物体在第1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4∶910、某电梯中用细绳静止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由此可以判断此时电梯的情况是( )A.电梯可能是加速上升B.电梯可能是减速上升C.电梯可能匀速上升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向上11、如果广清永高铁修通,连州至清远有望由过去的3小时车程缩短至35分钟,广清永高铁运营长度为397公里,设计时速达350km/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5分钟是指时间B.350km/h指瞬时速度C.397公里指的是位移D.为了精确测量列车完全通过短隧道的时间,列车可看成质点12、一运动员进行三米板跳水运动,其质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t=0时刻是其向上跳起的瞬间,规定竖直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运动员从跳板起跳到入水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设运动员的头部入水之后即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其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运动员A.t2时刻离水面最高B.0~t2时间内加速度不变C.从跳板起姚到最高点的运动距离约为1mD.入水后受到的阻力大小约为3mg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14、(10分)三、计算题要求解题步骤,和必要的文字说明(本题共36分)15、(12分)如图,质量m1=4kg的物块C悬挂在绳OA和OB的结点O上,OA偏离竖直方向α=370,OB沿水平方向,且与质量m2=30kg的木块B相连接,木块静止于倾角为θ=370.的固定斜面上,g取10m/s2,试求:(1)绳OA拉力大小;(2)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16、(12分)某高速公路单向有两条车道,最高限速分别为120 km/h、100 km/h.按规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辆的最小间距(单位:m)应为车速(单位:km/h)的2倍,即限速为100 km/h的车道,前后车距至少应为200 m.求:(1)两条车道中限定的车流量(每小时通过某一位置的车辆总数)之比;(2)若此高速公路总长80 km,则车流量达最大允许值时,全路(考虑双向共四车道)拥有的车辆总数17、(12分)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以初速度v0=10m/s、加速度a=0.6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在10 s末的速度大小;(2)汽车在10 s内的位移大小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C【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进对竖直方向上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详解】AC、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小球受重力、两侧铁夹的弹力以及摩擦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可知,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错误,C正确;B、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重力,大小不变,故B错误;D、小球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方向上,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机械手臂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摩擦力的性质,要注意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静摩擦力作用,注意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无关2、D【解析】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忽略,物体可以看成质点【详解】A.跆拳道比赛中运动的动作是否规范是评委打分的依据,其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A错误;B.质点和几何点不同,质点有质量,几何点无质量,B错误;C.物体的大小不是能否看成质点的依据,取决于所研究的物理问题,C错误;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成质点,D正确;【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关键看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能否忽略3、B【解析】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详解】A、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A错误B、加速度、位移、速度变化量、平均速度都是矢量,故B正确C、力、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而速率是标量,故C错误D、位移、加速度是矢量,路程和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关键要知道矢量与标量两大区别:一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二是运算法则不同,矢量运算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标量运算遵守代数加减法则4、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解中间位置的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推论求出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平均速度求解这段时间内的位移【详解】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故A错误;中点的速率为,B错误;在时刻的速率为:,C错误;t时间内的位移大小,故D正确.故选D.5、B【解析】考虑两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整体分析,即可求出两物块的加速度,再对A单独分析,即可求得弹簧拉力,即可得弹簧伸长量【详解】对AB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2ma=F-2μmg ①则物块A的加速度为a对A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a=T-μmg ②联立①②,约去μ得弹簧拉力弹簧伸长量x=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难度不大.注意要熟练掌握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分析方法,在解题时要快速约去无关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6、C【解析】A.静止的物体也可能受滑动摩擦力。
例如物体在地面上滑动时,静止的地面受滑动摩擦力,选项A错误;B.由于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重力加速度可能不同,则同一物体在地球各处所受重力大小不相等,选项B错误;C.桌面上的物块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桌面形变产生的,选项C正确;D.一个作用力与它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能合成,选项D错误;故选C.7、BC【解析】水平力F慢慢拉纸带,重物与纸片间是静摩擦力;若迅速拉动纸带,纸带会从重物下抽出,重物与纸片间也是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大于静摩擦力,故A错误,B正确;纸带对重物的合力等于摩擦力,慢拉时滑动摩擦力作用时间长,故慢拉时纸带给重物的摩擦力的冲量大,故慢拉时,纸带给重物的冲量大,快拉时冲量小,故C正确;D错误8、ABD【解析】AC.设b球下降时间为t时,b球下降的高度:,a球下降的高度:,两球离地的高度差等于下降的高度差:随时间的增大,位移差增大,故A正确,C错误;B.设b球下降时间为t时,b球的速度:vb=gt,a球的速度:va=g(t+1),则:△v=va-vb=g与时间无关,是一定量,故B正确;D.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解得:a球接触地面瞬间,b球的运动时间为4s,故速度:vb=gt=10×4m/s=40m/s故D正确。
故选ABD9、BD【解析】A.根据可知即从开始下落到中间位置所用的时间为2.12s,故A错误B.根据 可知即3s落地,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C.根据v=gt知,物体在第1s末、第2s末、第3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故C错误D.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ls内、前2s内、前3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是1:4:9,故D正确故选BD10、AD【解析】某电梯中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说明绳子的拉力增大了,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由此可判定电梯运动状态【详解】某电梯中用细绳悬挂一重物,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突然发现绳子断了,说明绳子的拉力增大了,说明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说明电梯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则电梯可能是向上做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下做减速运动,故BC错误,AD正确故选AD点睛】首先要会判定超重和失重,其次要够由超重和失重判定物体的运动状态,重点把握加速度的方向11、AB【解析】物体能否看成质点由物体的大小形状是否可忽略决定,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从形状的直和曲、矢量和标量区分,时间指的是一段,时刻指的是一个点.【详解】A.35分钟是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间隔,故A正确;B.设计时速达350km/h,是某时刻的速度,指瞬时速度,故B正确;C.397公里指的是经过的路线的长度,是指路程,故C错误;D.研究列车完全通过短隧道的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