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柏拉图的正义思想.doc
9页1透过透过《《理想国理想国》》解读柏拉图的正义思想解读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摘摘 要:要:《理想国》为世人构建了一座理想国家的蓝图,反映了柏拉图一生的理想与追求它以讨论“什么是正义”为开端,并围绕这一中心议题展开思辨性的对话柏拉图的正义理论主要包括国家正义和个人正义两个方面,以及如何实现和维持理想国家的正义关键词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 ;正义观;国家正义;个人正义AbstractAbstract::The 《Republic of Plato》 make a blueprint of the Ideal Nation to mirror the dream and pursuit of Plato.The writing use the discussing of the question “what is the justice ”as the beginning and open a debate around the core topic . The justice theory of Plato includes two parts that personal justice and national justice,addition how to realize and maintain the justice of nation.柏拉图是西方第一个系统地论述正义的哲学家。
在柏拉图眼中,现实世界是不完满的、不真实的,只有理念才是真实的、完满的现实的国家也是不完满的,所以他要构造一个理想国,要人们向这个方向努力柏拉图所设计的理想的城邦国家是以“贤人政制”作为标准模式的这种政制以理念论为指导思想,以正义为根本原则,以智慧、勇敢、节制为伦理基础,以善为最高目的在《理想国》一书中,正义始终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可以说正义是“理想国”建立的基础,也是一个真正完美城邦必不可少的特质柏拉图是想通过哲学,把国家变为理想的美好国度在他的理想国里似乎从头到尾都在讨论“正义”的问题什么是“正义”? 怎样做才算是“正义”的行为?似乎柏拉图是想建立一个美好的“正义”的国家,一个社会伦理向善的国家,探讨了公民的生活、工作、教育、各个方面在这里正义既起着规定、限制的作用,规定着城邦及公民的行为准则,又是一切行为的归宿,建设理想国的最终目的2即是所有的人都达到正义的水平,整个城邦都是正义的一、柏拉图对三种一、柏拉图对三种““正义观正义观””的驳斥的驳斥翻开《理想国》第一卷,柏拉图便借苏格拉底之口抽象的讨论了什么是正义,直接进入本书中心为了找到真正的正义,为了回答“正义的人、正义的国家以及正义人里的正义和正义国家里的正义各是什么”柏拉图首先对当时三种传统正义观进行了批判。
1、克法洛斯(cephalus):正义就是“有话实说” 、 “欠债还债”第一个流行的正义观念是以克法洛斯为代表的理论,一种强调传统道德的正义观,即正义就是说实话和有债照还尽管克法洛斯要追求欲望和钱财,但是他还是有节制,讲诚信的,他所追求的是一种朴素的正义钱财是克法洛斯达到正义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它也只是一种外在的正义还有一个内在的正义就是要摆脱对死亡的畏惧和害怕地狱的报应对此他解释道:当一个人有了钱财就用不着存心作假或不得已而骗人了,当他死去的时候,也不会为亏欠了神的祭品和人的债务而胆颤心惊了可以看出,克法洛斯的正义是外在正义和内在正义的结合体柏拉图反驳说,“有话实说,拿了人家东西照还这不是正义的定义”因为这样做有时是正义的,而有时却不是正义的他说,当债主头脑不清楚的时候,你把欠他的武器还给他还是正义吗?总之,这种正义毋宁说是一种正义,不如说是一种人伦规则因此,柏拉图不同意“欠债还债就是正义”的观点2、玻勒马赫斯(Polemarehus):正义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 “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玻继其父亲克法洛斯之后提出“欠债还债就是正义” ,并将这一观点更正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 。
苏格拉底便追问到:“什么是正义给予的适如其分得报答呢?给予什么人?”于是玻又提出““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 ”玻勒马霍斯认为:“病人生病时候,医生最能把善给予朋友 ”正3义的人“在战争中联友而攻敌的时候最能连友而害敌” ,就是说“把恶给予敌人”玻勒马霍斯不同意这样的结论,认为正义在平时也是有用的柏拉图又在此基础上推出“正义平时在满足什么需要,获得什么好处上是有用的”和“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的悖论也就是说,若正义和技艺没有任何关联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正义在城邦中就是没有用的,因为正义不能建房、不能治病、又不能做其他的事情因而,玻勒马霍斯关于正义的定性也是不可取的3、色拉叙马霍斯(Thra-symaehus):正义是“强者的利益” “当时政府的利益” 当苏格拉底和玻勒马霍斯谈到“助友攻敌的观点是......这些僭主”的时候,色拉叙马霍斯突然暴跳起来,对苏格拉底进行攻击和反驳,提出了“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一种激进主义的正义观,即所谓的强权正义观柏拉图是这样反驳的:(1)对强者有利的东西有时对弱者也有利如像牛肉这样的美味对身体强壮的运动员有好处,所以是正义的,但对身体弱的人又有好处,难道就不正义了?(2)正义是强者的利益,也可能是强者的损害。
因为统治着并不是一贯正确的,有时也会犯错误3)一个真正的治国者追求的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而是老百姓的利益他说,统治是一门技艺,而技艺本身是完美无缺的,技艺除了寻求对象的利益外,不应该去寻求对其他任何事物的利益因此“在任何政府里,一个统治者,当他是统治者的时候,他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属下老百姓的利益,他的一言一行都为了老百姓的利益” 所以,认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是不能成立的实质上,这三者代表的传统正义观都认为正义是人的外在面,而柏拉图的正义观与之不同的是,他认为正义是人的内在面,来自于人的灵魂在他看来,上述观点在现实中并不能够实现真正的正义因为无论哪种观点都隐含着一个基本的价值准则—利己性原则按照这一原则,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会只照顾自己的利益,所谓的正义只不过是博得好名声的工具42 2、、理想国的正义理想国的正义————柏拉图的正义追求柏拉图的正义追求什么是正义呢?柏拉图从国家的组织结构与个人的心灵结构两个方面探讨了真正的正义在于那既定的、永恒的和谐与秩序,即“有个人的正义,也有整个城邦的正义” 1 1、国家的正义、国家的正义柏拉图的国家正义是建立在统治者、辅助者和被统治者(或笼统地成为生产者,柏拉图有时候又将其称为生意人)三个等级划分的前提之上的。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否健全、是否合乎理想,主要看国家是否建立在正义的原则上,而国家的正义原则就是“每个人必须在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 柏拉图提出一个健康的国家应该按照其智慧、勇敢和节制三方面德性来分层治理,相应的国家的组织结构也就有三个等级,即哲学家和统治者是理性的代表;辅助者(包括武士和国家的护卫者)是意志的代表;而广大民众(包括农民、工匠等)则是欲望和本能的代表节制是一种协调、和谐,是“一种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与欲望的控制” 它并不是专属于某一个等级,而是要这个国家的所有人们都有所节制,做好自己的事情:统治者能够正确统治,护卫者可以很好地保卫国家,广大民众愿意接受统治和保护,那么这种节制就可以使整个国家和谐一致,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正义2.2.个人的正义个人的正义同样的,柏拉图认为,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他就是正义的,即也是做他本分的事情的” 据此,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也具有三个部分,即理智、激情和欲望,相应的具有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德性理智是智慧的,起着领导的作用激情服从于它,并且成为它的助手,通过音乐和体育的教化就可以加强理智并且平稳激情欲望是占每个人灵魂的最大部分,并且是最贪得无厌地,因而必须受到理智和激情的控制,能使5快乐和痛苦服从理智控制的激情便是勇敢,能够识别这三个部分各自利益的便是智慧。
当人的这三个部分彼此友好和谐的时候,理智起领导作用,激情和欲望服从而不违反它,这样的人便是有节制的人他能够自己主宰自己,使自身内秩序井然,从而是正义的在柏拉图关于正义的原则中,尽管把国家正义与个人正义看作是一回事,但是在“大我”与“小我”的价值取向上,他是倾向于“大我”的他认为建立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个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 因此,对于身处社会共同体中的每一个人来说,只是注意个人道德上的自我完善是不够的,在关心每个人心灵上的完善同时,更应该积极探寻一种合理的、理想的国家制度,首先实现国家的正义3 3、、理想国的实现与维持理想国的实现与维持————城邦正义与公民个人正义之统一城邦正义与公民个人正义之统一柏拉图《理想国》中探讨的正义包括城邦的正义与公民个人的正义并认为,只有在城邦的正义和公民个人的正义之间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他所设计的理想国家的蓝图才能最终实现这是因为:理想国的实现必须依靠正义的实现,只有在正义的城邦里,公民个人才有真正正义的德性,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另一方面,城邦的正义不是空洞抽象的,它体现于城邦这个共同体的成员中,城邦的正义是通过公民个人正义得以实现的。
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 透过柏拉图对正义的探寻,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理论意图,即无论是国家正义,还是个人正义,柏拉图都努力地把他们安排在一种秩序之中在城邦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履行自己特定的职能对国家而言,就是统治者、护卫者和民众之间的分工;对个人而言,就是理智、激情和欲望之间的分工这种正确的分工表现为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其不同的部分天然的分别具有理性、勇敢和节制的德性,正义就是要这些不同的部分去努力实现各自的德性但是,柏拉图认为这种分工并不是人为的,而是天赋的、自然的例如,在国家中作6为理性和智慧代表的统治者从一开始就被加人了黄金,而作为激情和勇敢代表的护卫者则被加人了白银,作为欲望和节制代表的民众只是加人了铜铁正是由于这种天赋材质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之间的高低贵贱和各自所有的德性他要求国家和个人的不同部分能够遵守他所设定的这种秩序,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情并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不去兼做别的事情,这样每个部分就可以实现其各自范围内的正义及其快乐和幸福,这个城邦就是实现了正义的城邦由此可以看出,城邦的正义与公民的正义是统一的实现国家正义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除非哲学家成为我们这些国家的国王,或者我们目前称之为国王和统治者的那些人物,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二为一;那些得此失彼,不能兼有的庸庸碌碌之徒,必须排除出去。
否则的话,对国家甚至我想对全人类都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我们前面描述的那种法律体制,都只能是海客谈瀛,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已——《理想国》499B-C在柏拉图看来,进行了正确的分工之后,实现国家正义的关键在于哲学王的统治,哲学王统治是必要的和合法的,同时又是很困难的哲学王统治对于实现国家正义是完全必要的哲学王统治的必要性在于:实现国家正义的关键在于统治者拥有相关的知识,而只有哲学家才掌握这种知识一方面,正义国家的缔造者必须是一个智慧者,而只有拥有知识才能使人有智慧;另一方面,正义国家的缔造者必须是个正义的人,而只有拥有关于正义知识的人才可能是正义的政治领域同别的领域一样,同样需要专门的知识拥有治国知识的人显然比拥有治国意见的人更能治理好国家所以,国家权力应该掌握在拥有治国知识的人士手中同样,要建立正义国家,实现国家正义,也必须依靠拥有相关知识的人士的领导他们必须能够对正义本身有正确的认知,必须能够在诸多形式的国家中识别出来正义国家的形式,并且对如何建立正义国家和实现国家正义也具有必要的知识而具备这些知识的前提,是拥有关于善的知识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关于正义等等的知识只有从它演7绎出来才是有用和有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