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制度探讨.doc
3页完全学分制下高校教务管理制度探讨【摘要】学分制是具有较大灵活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学分制改革已成为高等 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拟通过从课程设置、选课制度和信息化管理儿个方面 分析完全学分制对高校教务管理制度的影响关键词】高校学分制教务管理【作者】许子乾(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 南京210037)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完全学分制已成为诸多高校教育的一 种选择从学年制到学年学分制,再到完全学分制,既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体 现了教育观念的改变学分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体制,它的全面实施必将 引起教务管理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后勤服务管理体制 等一系列变化其中教学教务管理制度的改变最为繁杂,有必要对如何转变传统 的教务管理制度以适应完全学分制的发展需要作一个全面的分析一、完全学分制的内涵及特征学分制教学管理是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 阶段的必然学分制起源于19世纪美国的哈佛大学,20世纪后流行于其他国家 高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学分制改革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 了显著的成果完全学分制是--种把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种 教学管理制度,它要求按照培养H标和教学计划中各门课程及教学环节的学吋 量,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准 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
它是以学生取得的学分作为衡量其学业完成情况的基 本依据,并据此进行有关管理工作学分制的主要特征两个特征为:1、教学教 务管理更加灵活和复杂学分制强调FI标管理、对师生的教学活动的管理具有很 强的灵活性,不单单针对某个教学过程同吋使得学生学习生活个性化,随之带 来的教学教务管理难度增加2、人才培养多样化和学习吋间的弹性化完全学 分制要求选课制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得以实现多种的人才培养规格同时 衡量学业的进展是学分修满与否,因此学习的时限因个人的时间和经济状况等选 择可长可短二、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教学计划是学校中最重要的教学文件,是按照专门人才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 养的“设计总图”它是实行学分制的基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是实行学分制的 核心进行课程设置时,要强调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计划性,乂要体现学生所选 其他专业的相关课程的灵活性,使学生既有坚实、宽厚的知识储备,乂能重点掌 握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在弹性教学计划中,一般规定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7()%〜80%,选修课学分占学生达到毕业总学分的20%〜30%,非限定性选修课 一般占总学分的10%左右这样,从教学计划上保证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既有较深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又掌握某一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对课程体系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综合化,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 的需求;对专业基础课进行必要的整合,体现层次化、模块化的要求对部分课 程如体育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等,可实施分层次教学,将课程分成几种不同 类型、不同教学方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血开设,由学生根据己的情况酌情 选择,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耍,突出了因材施教,又最大限度地利用了 学校有限的教学资源三、实行灵活的选课制度选课制是学分制实施的基础,在学分制下,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计划、教学要 求及自身的智力情况、身体状况选择课程高校应优化课程整体结构,开出高质 量选修课,文、理互相交叉渗透、门类齐全的系列分组选修课程或模块化课程, 供学生选择;其次,积极推进本地区高校跨校选课,互认学分的进程;最后,组 织、指导学生(尤其是新生)选课,在入学第一学期,教务处将其所在年级的教 学计划指导书发到他们手上,便于学生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自己的学习计 划,避免选课的盲H性和随意性完全学分制下的选课可以引入本科导师制,1872年,美国率先在本科教育 中实行导师制,进而推动导师制在欧美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发展随着我国高等教 育的不断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行学分制的学校也开始实施导师制。
导师制 中导师可以向学生宣传学分制及其他教学管理制度的功能、内容和要求,指导学 生制订个人发展计划,指导和组织学生按教学计划进行选课和合理计算学分、学 分绩点,并结合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任选课,督促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从而 更好的促进选课制度的完善避免出现盲选,乱选的状况四、髙效、系统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打破传统的教学运行模式,实施全天候排课要从全校的课程安排、教室使 用、上课时间这三个方面重新设计,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全天分散排课,使 学生能充分利用不同吋间选课,科学安排自己的学习与生活H前大多数高校采 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课程安排和教务管理完全学分制导致课程分散、门数众多 给课程安排带来很多的困难,因此实现信息化的排课于段是很好的解决途径必 须有先进、高效、配套的教务管理系统,才能保证教务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我校 的教务管理系统,包括课程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排课系统管理、选课管理、教 室资源管理、教师管理、选课管理、学籍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实践教学 任务安排、学生网上评教等等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可自动生成每学期的开课 计划,各学院就能根据开课计划落实教学任务,通过排课系统排定课程在规定 的吋间内,学生通过输入学号和自己的密码可以进入教务网自行选课,通过考试 后,记入相应的成绩,获得相应的学分。
学生也可以进入教务网浏览自己的专业 教学计划、所选课程、课表、各科考试时间、各科成绩还可以利用系统进行网 上查看或借用教室、网上评教等等,并可以进行各种数据统计各系统既能独立 操作,又互成因果关系熟练运用教务管理系统还可以解决口常教学所需的各种 资料,这样既保证了教务管理的有序性和连贯性,减弱了教务管理工作的复杂性, 也大大提高了管理工作的运作效率五、 总结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管理制度、 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等等方面,教务管理由于其长期处于管理的第一线,必 须适应完全学分制带來的冲击只有加快教务管理制度改革、利用现代化的技术 手段建立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发展的需要六、 参考文献[1] 张扬、李孟辉 学分制下教务管理的思考.教学改革与管理,2006.5 (17)[2] 徐建新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教冇与职业•理论版,2007[3] 高校实行学分制后教务管理模式小国会计网[4] 雷应朝、曾朝庆.学分制下教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5.7 (4)[5] 蔡先金,宋尚桂等.大学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