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压模具常见官问题分析.doc
25页问题点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1.废料跳穴 a.冲头长度不够 按冲头刃口切入凹模一个料厚加1mm更换冲头 b.凹模间隙过大 割入子减少间隙或用披覆机减小间隙 c.冲头或模板未去磁 将冲头或模板用去磁器去磁 2.废料堵穴 a.落料孔小或落料孔偏位 加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b.落料孔有倒角 加大落料孔去除倒角 c.刀口未放锥度 线割锥度或反面扩充孔减小直壁位长度 d.刀口直壁位过长 反面钻孔,使刀口直壁位缩短 e.刃口崩,造成披锋大,堵料 重新研磨刃口 3.披锋不良 a.刃口崩,造成披锋过大 重新研磨刃口 b.冲头与凹模间隙过大 线割入块,重新配间隙 c.凹模刀口光洁度差 抛光刀口直壁位 d.冲头与凹模间隙过小 重新省模,配间隙 e.顶料力过大,反向拉出披锋 换弹簧,减小顶料力 4.切边不齐 a.定位偏移 调整定位 b.有单边成型,拉料 加大压料力,调整定位 c.设计错误,造成接刀不平 重新线割切边刀口镶块 d.送料不准 调整送料器 e.送料步距计算有误 重新计算步距,重定接刀位 5.冲头易断 a.闭合高度过低,冲头切入刀口部位过长 调整闭合高度 b.材料定位不当,造成冲孔冲头切单边, 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因受力不均断裂 c.下模废料堵死刀口,造成冲头断 重新钻大落料孔,使落料顺畅 d.冲头的固定部位(夹板)与导向部位 修配或重新线割入块使冲头上下顺畅 (打板)偏移 e.打板导向不良,造成冲头单边受力 重新修配打板间隙 f.冲头刀口太短,与打板干涉 重换冲头,增长刀口部分长度 g.冲头固定不好,上下窜动 重新固定冲头使之不能上下窜动 h.冲头刃口不锋利 重新研磨刃口 I.冲头表面拉伤,脱料时受力不均 重新换冲头 j.冲头过细,过长,强度不够 重新换冲头类型 k.冲头硬度过高,冲头材质不对 更换冲头材质,调整热处理硬度 6.铁屑 a.压筋错位 重新计算压筋位置或折弯位置 b.折弯间隙过小,挤出铁屑 重新调整间隙,或研磨成型块,或研磨成型冲头 c.折弯凸模太锋利 修R角 d.接刀口材料太少 重新接刀口 e.压筋太窄 重新研磨压筋 7.抽芽不良 a.抽芽底孔中心与抽芽冲子中心不重合造 确定正确中心位置,或移动抽芽冲子位置,或移成抽芽-边高-边低甚至破裂 动预冲孔位置,或调整定位 b.凹模间隙不均匀,造成抽芽-边高-边 修配抽芽间隙 低甚至破裂 c.抽芽底孔不符合要求,造成抽芽高度及 重新计算底孔孔径,预冲孔增大或减少 直径偏差,甚至破裂 8.成型不良 a.成型模凸模太锋利,造成材料拉裂 成型凸模修R角,刀口处适当修R角 b.成型冲头长度不够,造成未能成型 计算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成型要求 c.成型冲头过长,成型处材料压变形,甚 确定冲头正确长度,调整冲头实际长度以达到要求 至冲头断裂 d.成型处材料不够造成拉裂 计算展开材料,或修R角,或降低成型高度 e.定位不良,造成成型不良 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f.成型间隙太小造成拉裂或变形 调配间隙 9.折弯尺寸 a.模具没调到位造成角度误差导致尺寸偏 调整闭合高度 不良或角度差不良 b.弹力不够造成角度不良导致尺寸偏差 换弹簧 c.材质不符合要求造成角度不良导致尺寸 换材料或重新调整间隙偏差 d.材料厚度偏差引起角度不良导致尺寸偏 确定料厚,换材料或重新调整间隙差 e.定位不当导致尺寸偏差 调整定位使尺寸OK f.设计或加工错误造成折弯公拼块间有间 補焊研磨,消除拼块间的间隙 隙,导致折弯尺寸小 g.成型公无R角,在角度及其他正常情况 成型公修R角 下折弯高度偏 小 h.两边折弯尺寸偏大 加压筋 I.单边折弯拉料造成尺寸不稳定 加大弹簧力,调整定位 j.间隙不合理,引起角度不良和尺寸偏差 修配间隙 k.折刀高度不够,折弯冲头合入折刀太短 增加折刀高度,使折弯冲头尽可能合入折刀部队位 造成角度不良 多一些 l.折弯时速度太快,造成折弯根部变形 调整速比控,选择合理转速 m.结构不合理,折刀未镶入固定模板, 重新铣槽,将折刀镶入模板 冲压时,造成间隙变大 n.成型公热处理硬度不够,造成压线崩或 重制成型公 压线打平 10.不卸料 a.定位不当或送料不当 调整定位或送料装置 b.避位不够 修磨避位 c.内导柱拉伤,造成打板活动不畅 更换内导柱 d.冲头拉伤或表面不光滑 更换冲头 e.顶料销摆布不合理 重新摆布顶料销位置 f.顶料力不够,或脱料力不够 更换顶料弹簧或脱料弹簧 g.冲头与夹板打板配合不顺畅 修配打板和夹板使冲头配合顺畅 h.成型滑块配合不畅 修整滑块与导向槽使之配合顺畅 I.打板热处理不适,冲压一段时间后变形 重新研磨打板,矫正变形 j.冲头过长或顶料销长度不够 增加顶料销长度或换用长度合适之冲头 k.冲头断 更换冲头 l.模板未云磁,工件往上带 给模板去磁 11.送料不顺 a.模具没架正,导致料带与送料器及模具 重架模具或调整送料器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b.料带不平 调整校平机或更换材料 c.不卸料造成送料不顺 参照不卸料解决对策 d.定位太紧 调整定位 e.导正销太紧或直壁位太长 调整导正销 f.冲头固定不好或太长与料带干涉 换长度合适之冲头重新固定 g.顶料销太短,料带与成型入块相干涉 调整顶料销长度,避免干涉 h.浮升块位置排配不当 调整浮升块位置 12.铆合不良 a.模具闭合高度不当铆合不到位 调整闭合高度 b.工件未放到位,定位偏差 调整定位 c.铆合前工件不良 确认抽芽孔,参考抽芽孔不良解决对策处理 确认铆合孔是否倒角,如无倒角则增加倒角 d.铆合冲头长度不够 换用长度合适之冲头 e.铆合冲头不符合要求 确认并用符合要求之铆合冲头 13.漏装或装错冲子a.不小心 组立时细心 b.冲子无方向标记 有方向性的冲子做上记号 14.装错螺丝 a.不知道模板的厚度 了解模板的厚度 太长或太短 b.不够细心,经验不足 选用适当的螺丝 15.拆装模具时容易损坏a.销钉孔没有擦干净 将销孔,销钉擦干净,拆模时应先拆定位销, 装模时,应先用螺丝导正,后打定位销 销钉孔 b.装拆模具程序不对 打落销钉时不要碰伤销钉孔 16.定位销打不出来a.孔壁拉毛,刮伤致使太紧 组模时,细心检查销钉孔是否拉毛,否则应将销孔重新铰孔 b.销孔偏位或下面没有逃孔 追加定位销逃孔 17.弹簧太长无法下压到下死点a.没有注意弹簧孔深度 量好弹簧孔深度,算好弹簧的压缩量,重新选择 b.不够细心,经验不足 合适的弹簧 冲压是大批量零件成型生产实用工艺之一。
在冲压生产过程中,模具出现的问题最多,它是整个冲压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成本影响到产品的交货周期模具问题主要集中在模具损坏、产品质量缺陷和模具的刃磨方面,它们长期困扰着行业生产只有正确处理这几个关键点冲压生产才能够顺利进行 1 模具故障 模具故障是冲压生产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常常造成停产,影响产品生产周期因此,必须尽快找到模具故障原因,合理维修 1.1 模具损坏 模具损坏是指模具开裂、折断、涨开等,处理模具损坏问题,必须从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和模具使用方面寻找原因 首先要审核模具的制造材料是否合适,相对应的热处埋工艺是否合理通常,模具材料的热处理工艺对其影响很大如果模具的淬火温度过高,淬火方法和时间不合理,以及回火次数和温度、肘间选择不当,都会导致模具进入冲压生产后损坏落料孔尺寸或深度设计不够,容易使槽孔阻塞,造成落料板损坏弹簧力设计太小或等高套不等高,会使弹簧断裂、落料板倾斜.造成重叠冲打,损坏零件冲头固定不当或螺丝强度不够.会导致冲头掉落或折断 模具使用时,零件位置、方向等安装错误或螺栓紧固不好工作高度调整过低、导柱润滑不足送料设备有故障,压力机异常等,都会造成模具的损坏。
如果出现异物进入模具、制件重叠、废料阻塞等情况未及时处理,继续加工生产,就很容易损坏模具的落料板、冲头、下模板和导柱 1.2 卡模 冲压过程中,一旦模具合模不灵活,甚至卡死,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找出卡模原因,排除故障否则,将会扩大故障,导致模具损坏 引起卡模的主要原因有:模具导向不良、倾斜或模板间有异物,使模板无法平贴;模具强度设计不够或受力不均造成模具变形,例如模座、模板的硬度、厚度设计太小,容易受外力撞击变形;模具位置安装不准,上下模的定位误差超差或压力机的精度太差,使模具产生干涉;冲头的强度不够、大小冲头位置太近,使模具的侧向力不平衡这时应提高冲头强度,增强卸料板的引导保护 1.3 模具损坏和维修 冲压生产的模具费用高.通常模具费占制件总成本的1/5-1/4这是因为,除模具制造难度大、成本高外投入生产后的模具修理和刃磨维护费用也高,而模具的原始造价仅占整个模具费用的40%左右因此,及时维修模具,防止模具损坏,可以大大降低冲压生产的模具费用 模具损坏后,还有一个维修和报废的选择问题一般来说冲压模具的非自然磨损失效,例如非关键零件的破坏以及小凸模折断、凸模镦粗变短、凹模板开裂、冲裁刃口崩裂等故障.大部分可以通过维修的方法使其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重新投入冲压生产。
但是当模具的关键件严重损坏,有时凸、凹模同时损坏一次性修复费用超过冲模原造价的70%,或者模具寿命已近则维修的意义不大,这时应该考虑报废模具:除大型模具、结构复杂的连续模外当模具维修技术过于复杂、修模费用太大,难度大必然使维修周期过长,严重影响冲压的正常生产,应选择提前失效报废,重新制造模具 在正常情况下,冲模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过量磨损从新模具制造交付使用直至冲制零件的毛刺超标、零件尺寸与形位精度超差,而模具又不能再修复或根本无修复价值,则模具就只能报废从新模具投入使用到失效报废一般要经过多次维修和刃磨 2 制件质量缺陷 最常见的制件质量缺陷是产品尺寸超差只有少数产品存在表面质量问题 2.1 尺寸超差 尺寸超差是冲压制件的严重缺陷对此,首先要检查、核对模具的设计,排除设计和制造的原因如果超差尺寸和材料厚度有关,应检测冲压材料的厚度和材质、硬度 冲压生产过程中引起尺寸超差,主要是模具的磨损、定位导向不良和制件产生变形模具的刃口磨耗.会造成毛刺太大或切外形尺寸变大、冲孔变小、平面度超差,应该刃磨或更换模具定位导向不良包括没有导向、导销或其他定位装置没有起作用,送料机没有放松,定位块磨损使送距过长,导料板长度不对或导料间隙太大等。
制件在生产中变形,主要有撞击变形,例如制品的吹出气压太强或重力落下撞击太大变形:出料时受挤压或括伤变形,应及时清理出料位置或加大出料空间:顶出不当变形例如顶料销配制不当、弹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