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经济地理第八章.ppt
94页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第二节 经济地域综合体 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 第四节 经济区与区域管制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经济发展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 经济增长是经济目标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结构的演进是相互关联和互动的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第一节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 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GrossDomestic Product)、国民收入(GrossNational Income)等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区域经济增长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包括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 资源禀赋Ø资源分类:自然资源、经济社会资源Ø自然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 数量 质量 组合→经济活动类型 规模 效益Ø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科技水平落后时代,劳动力资源数量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正比例关系;随着科技进步,区域经济增长更强调劳动力资源的质量;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在收入水平既定情况下,人口数量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Ø资金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资金→资源配置效率→经济增长速度 质量 通过引进资金解决资金瓶颈对经济增长的制约Ø技术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呈上升趋势 提高现有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加快 技术进步 形成新部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增长质量Ø社会环境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多为间接影响,叠加在其它因素之上成为可贵资源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 资源配置能力1.经济体制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和效率经济体制与制度创新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2.政府经济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高效、廉洁、责任、服务型政府可增强资源的配置能力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3.企业组织水平企业的组织水平(制度创新、规模结构、技术水平、数量结构等)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区域龙头(骨干)企业日前成为区域经济组织的核心。
4.区域经济结构合理经济结构影响区域资源配置的效率;只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潮流、有优势资源支撑的主导产业、联系密切的产业结构、有强大增长中心的空间组织核心、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等才能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三) 区位条件1、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它区域的空间关系;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2、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充分利用已具有的优势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四) 外部环境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 区域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区域在与其它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与其它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并所不同;因此,要充分利用和谐的国际环境对经济发展的正面影响;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循环中,同时注意增强抗风险能力。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一) 区域增长极理论 (二)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 (三) 乘数-加速原理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 区域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 1.区域增长极内涵.区域增长极内涵Ø区域增长极:区域增长极:具有推动性的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和和创新行业创新行业及其及其关联产业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Ø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早期早期阶段,通过阶段,通过支配效益、支配效益、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乘数效应、极化与扩散效应作用区域经济。
作用区域经济Ø区域产业结构以区域产业结构以区域增长极区域增长极为核心,空间结构由为核心,空间结构由均衡转变为均衡转变为集聚极化集聚极化————差异加大差异加大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 2.区域增长极特点.区域增长极特点Ø增长极是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Ø增长极是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合的重心Ø增长极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Ø增长极有规模等级差异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3 3 区域增长极的作用区域增长极的作用 支配效应:支配效应:佩鲁认为,佩鲁认为,“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可逆转一个单位对另一个单位施加的不可逆转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或部分不可逆转的影响”,就是,就是“支配效应支配效应”。
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间的不在现实的经济发展中,经济单位之间由于相互间的不均衡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经济单位处于均衡影响而产生一种不对称关系,一些经济单位处于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经济单位则处于被支配地位支配地位,而另一些经济单位则处于被支配地位增长极中的推动性单位都具有技术或经济上的先进性增长极中的推动性单位都具有技术或经济上的先进性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支配效应,能通过与其他经济单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支配效应,能通过与其他经济单位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以及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对其它位间的商品供求关系以及生产要素的相互流动对其它经济单位产生支配影响经济单位产生支配影响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乘数效应:乘数效应:乘数又叫乘数又叫““倍数倍数””,它本是,它本是1931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提出来的,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减同与其相关的变出来的,指经济活动中一个变量的增减同与其相关的变量发生反应的倍数关系。
量发生反应的倍数关系凯恩斯认为,当政府增加投资支出时,必将导致国民收凯恩斯认为,当政府增加投资支出时,必将导致国民收入成倍的增加,如下图所示:入成倍的增加,如下图所示: 政府投资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投资品需求增加投资品需求增加→→生产投资品的工人收生产投资品的工人收入增加入增加→→消费品需求增加消费品需求增加→→生产消费品的工人收入增加生产消费品的工人收入增加→→…………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展产生示增长极通过产业关联和区域关联对周围地区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范、组织和带动作用,通过循环和因果积累,这种作用不断强化和放大,使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加大不断强化和放大,使其影响范围和程度加大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蝴蝶效应:蝴蝶效应是气象学家洛伦兹1963年提出来的。
原意: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原因: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道理:初始条件的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速其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进行要素和经济活动输出,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若极化大于扩散,则溢出为负,有利于增长极发展;若极化小于扩散,则溢出为正,有利于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总结1: 增长极是建立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其形成必然会改变区域的原始空间平衡状态,出现区域空间不平衡,而且还将进一步加剧区域的空间不平衡格局,导致区域内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总结2: 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则会改变区域原来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使之更为复杂。
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就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总结3: 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 循环积累因果原理1.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 3.卡多尔的循环累积观点(自己总结)提示:弄清他采用的指标及其说明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1 1.冈纳.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Ø美国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缪尔达尔 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导文化等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导致社会经济致社会经济螺旋式螺旋式上升或下降。
上升或下降Ø核心内容:核心内容: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二轮变化又会反过来推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第二轮变化又会反过来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的方向发展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各社会经济各个因素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且具有积累的效果个因素以循环的方式在运动,且具有积累的效果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1 1.冈纳.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Ø积极意义:积极意义:区域内增长点会通过区域内增长点会通过乘数效应乘数效应而逐步而逐步扩展,创造出新增长点或扩大为增长中心扩展,创造出新增长点或扩大为增长中心Ø消极意义:消极意义:落后地区经济循环体系的运行若不摆落后地区经济循环体系的运行若不摆脱恶性循环,就有可能不断积累导致落后的因素脱恶性循环,就有可能不断积累导致落后的因素而不能自拔。
而不能自拔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 2.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低收入储蓄能力小资本缺少低生产率低生产率资本量小投资引诱不足购买力有限供给需求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3 3 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乘数作用和加速原理Ø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凯恩斯Ø乘数效应:经济增长中投资对收入有扩大作用,总投资量的增加可带来若干倍于投资增量的总收入的增加即经济活动间具有连锁性、放大性Ø加速原理:指经济增长中消费或收入对投资的放大作用投资是产量或收入变化率的函数,产量或收入变动率增长,投资将加速增长,反之,加速减少,加速具有正向和负向。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乘数效应和加速原理的关系 同时存在,相互作用,导致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或波动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经济增长次序阶段论(一)经济增长次序阶段论Ø美美国国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学学家家胡胡佛佛与与费费舍舍尔尔19491949年年《《区区域域经经济济增长研究增长研究》》————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的标准阶段次序论标准阶段次序论 自给自足阶段自给自足阶段 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农村工业化农村工业化 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专业化、集约型专业化、集约型 工业化阶段 工业化阶段 工业革命阶段工业革命阶段 服务业输出阶段 服务业输出阶段 信息革命阶段信息革命阶段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三、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二二) ) 经济成长阶段论经济成长阶段论Ø美美国国经经济济学学家家罗罗斯斯托托1960年年《《经经济济成成长长阶阶段段》》一一书书中中详详细阐述细阐述Ø根根据据发发达达国国家家发发展展历历史史事事实实,,提提出出经经济济发发展展的的线线性性成成长长阶段论阶段论,早期分为,早期分为五个阶段五个阶段Ø1971年在年在《《政治和成长阶段政治和成长阶段》》一书中一书中扩展为六个阶段扩展为六个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阶段 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中世纪西欧、今多贫穷国家中世纪西欧、今多贫穷国家 起飞阶段起飞阶段 产业革命阶段产业革命阶段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 资源资本向垄断资本转变资源资本向垄断资本转变 高额消费阶段高额消费阶段 美国美国1913-1914年进入、西欧年进入、西欧 和日本和日本50年代进入年代进入 追求生活质量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美国美国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罗斯托经济增长阶段模型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阶段主要经济特征传统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 以农业为主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其效果被人口增长所抵消;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人们开始储蓄,金融制度应运而生企业家阶层逐渐形成,其势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出现了地域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起飞阶段人均国民收入快速持续增长,农业技术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走向商品化,劳动力向工业领域的流动加速,资本在部门间的转移加快,大量向工业领域集中,近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阶段主要经济特征成熟阶段“重化学工业”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农业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日益高学历化、熟练化和专业化,人口继续向城市集中。
高额消费阶段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人们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企业垄断倾向越来越明显,消费者权益缺乏保障;在经济生活中出现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并存的局面追求生活质量阶段人们开始追求文化娱乐方面的享受;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超过了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教育、文化、卫生等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三) 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Ø经济增长渐进阶段论——陈栋生等1993年出版《区域经济学》Ø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提出经济增长渐进阶段论 待开发 不发展、不发育阶段 自然经济 成长阶段 工业化初期——产业结构变化 成熟阶段 工业化中期——二、三产业发达 衰退阶段 工业化后期——区位、资源 衰退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区域发现经济增长出现衰退的征兆时,如果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工业化和结构调整政策,就可以防止出现进一步的衰退,使经济增长维持稳定,甚至有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进入新的增长时期。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第二节 经济地域综合体Ø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其最早由形式,其最早由苏联学者苏联学者提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出,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东欧、中国、欧美的理论和实践有深远影响对东欧、中国、欧美的理论和实践有深远影响一、经济地域综合体含义一、经济地域综合体含义Ø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域综合体是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地域组织形式,是以是以专业化部门专业化部门为为主体主体,由相关的,由相关的辅助性部门辅助性部门和为地区服和为地区服务的务的自给性部门自给性部门结合而成的结合而成的经济集合体经济集合体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经济意义Ø利于区域内各经济部门的有机结合——通过专业化与协作,形成内部联系紧密的经济系统,增强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出能力和效益。
Ø完善生产体系——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自然环境Ø各经济和社会组织共同利用统一的基础设施,可以节约社会公共投资,获得外部经济效益Ø有利于以它为中心,开展大规模的区域开发活动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3 3 特点特点Ø主体是专业化生产部门及其相关综合发展部门Ø专业化生产部门是建立在区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基础之上的,分布是以自然资源的分布为依据,一般不受行政区的限制Ø完整的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Ø在科学规划指导下,有计划地建设而成的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4 4 类型类型 1.按经济结构特征分 (1)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加工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综合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1)矿物-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2)燃料-动力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3)农业原料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4)劳动力资源型经济地域综合体; (5)消费品型经济地域综合体2.按形成的主要因素分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3.按经济开发水平分 (1)在新开发区建设并由新企业联合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在已开发地区把改建、扩建、新建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的经济地域综合体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4.按在劳动地域分工中的作用分 (1)具有主要供出口的产品生产部门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具有全国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全国各地消费,且部分出口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3)具有区际意义的部门,产品供许多地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4)具有地区意义的部门,产品供区内各小区消费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5.按地域范围分 (1)大经济区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2)中等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3)小范围的经济地域综合体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结构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 (二)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一)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要素构成与组合方式 1.要素构成 根据功能的差异,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组成要素分为以下几类: 经营性要素——主导专业化部门,它是综合体的核心。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关联性要素——与专业化部门有直接的投入或产出联系的部门 依附性要素——利用专业化部门的废料为原料的部门 基础性要素——包括生产性基础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以及结构性设施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要素组合方式 根据生产循环进行组合,主要是经营性、关联性和依附性要素按照某一资源或产品的生产工艺技术流程以专业化生产经营为核心相互结合起来,形成从资源开采、原材料生产、加工、制造一体化的生产循环体系 为满足生产和生活服务需求,进行组合,发展基础设施,保障生产循环的顺利进行和社会进步。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 专业化与综合发展是经济地域综合体结构形成的基本原则 1.基本概念 专业化部门 主导专业化部门 一般专业化部门 综合发展部门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意义 专业化部门发展的主要意义在于,能够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展区域之间的分工,确立本区域在全国或大经济区中的地位,同时,又能形成区域的经济组织核心,依靠专业化部门的发展来带动和组织其它部门的发展 综合发展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保障和支持专业化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区域内没有被纳入与专业化生产有关的资源,并满足区域内生产和生活多方面的需要。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3.发展方式 专业化部门的选择依据是,有相应的资源优势作基础,包括自然、技术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产品有广阔的市场需求;有较好的产业基础 判断一个部门的专业化水平的指标: (1)区位商; (2)专业化指数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专业化部门选定之后,就需要根据专业化部门发展在产品生产中的资源和原材料供给、产品利用、技术服务、生产设备供给、废料利用等需要选择和发展属综合发展范畴的部门,从而形成内部分工协作、结构有序的生产体系。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三)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空间结构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圈层空间结构模式 特点: 经济地域综合体的核心是工业枢纽或工 业中心,各类企业围绕它呈圈层分布 具体结构如下: 主导专业化部门的大型联合企业组成枢纽的核心 第一圈层是与核心企业有直接生产联系和利用其废料的企业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第二圈层是为核心企业和第一圈层服务的企业 第三圈层是专门为各圈层企业的职工及家属服务的企业 第四圈层是直接为工业枢纽服务的农业单位。
第五圈层是交通和邮电业 第六圈层是为枢纽居民服务的各种非生产性机构,如商业、文化、教育、和卫生等部门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三、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现实有效性评价 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构建起来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经济地域综合体理论的某些内容(如完全按计划地建设与管理)已显得过时,但是仍然有其理论和实用价值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产业集群在最近十几年备受国内外经济 地理学界的关注。
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运行机 制和演化规律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具有特殊的经济效率,在参与 全球化的竞争中表现出很强的生命活力和竞争力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二、产业集群的类型三、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四、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一)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概念:在特定产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机构(如大学、标准代理机构和贸易协会等)的地理集中或所形成的地理集聚体(Porter,2000)。
首先,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和其它机构往往都与某一产业领域相关,这是产业集群形成基础其次,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及其它机构之间具有密切联系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整个联系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这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关键第三,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包括企业的生产销售部门、相关产业部门和支持机构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1.产业集群概念的演化 产业区--新产业区--产业集群早在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已关注具有分工性质的许多相似的小企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现象:称之为产业区(Marshall,1890),但没被重视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经济学家别卡提Becattini(1979)发现意大利东北部的中小企业集聚地区持续高速增长:新产业区皮埃尔和赛博(Piore and Sabel,1984)在《第二次产业分工》中从“弹性专精”或柔性专业化的角度来解释这种生产组织方式。
199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波特教授首次定义了产业集群概念,随后在学术界被广泛沿用并提倡将产业集群作为企业和区域、国家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工具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相关词汇 目前,在学术研究和实践中,与产业集群有关的一些词汇有产业群,企业群,企业集群,地方企业集群,区域集群,区域产业集群,产业区,新产业区,地方生产系统等等这些词汇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其实质的含义都与产业集群基本相同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产业集群的构成 集群大都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公司;专业化投入品、零部件、机械和服务的供应商;处在下游产业的企业(即销售渠道或客户);互补产品的生产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企业;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许多政府机构和对集群有重大影响的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机构(如大学、智囊团、职业培训提供者),以及一些标准的制定机构。
贸易协会和其他支持集群成员的私立部门联合体Porter,2000)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三)产业集群的特征 特征:柔性专业化、网络化、根植性和空间集聚企业共存于某种特定产业(部门)内,或相邻于相关支撑产业因此,产业集群表现出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在内部联系上,典型的产业集群内部各企业之间存在着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呈现出网络化的特点根植性是指产业集群内部的各种网络关系和企业的活动是构建在地方社会结构之上的根植性表明了产业集群与地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一种紧密关系产业集群是在“地方”上生长起来的,其发展又有深深的“地方”烙印,其生命力根源于“地方”特殊的环境产业集群还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并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比较稳定的具有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空间上的接近或者集聚常常是识别一个产业集群的重要依据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本质特征:网络化,即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
产业集群是众多相关企业的地理集聚,但这仅仅是表象,其本质特征是企业依托网络基础上的密切交流和分工合作,由此而产生的网络创新是集群发展的根本动力集群与集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集聚是大量企业在某一特定区位的“扎堆”,它们之间不一定产生联系而集群是以企业之间的网络联系为基础的,是企业集聚与企业网络的综合,即集群=集聚+网络产业集群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是因为集聚优势和网络优势的双重作用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四)产业集群的鉴别一个集群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存在一组地理上接近、在特定领域(属于一个生产系统)专业化的企业,这个条件是集群存在的底线;2.主要由中小企业组成或者至少中小企业的数量比大企业的数量多;3.满足前两条的企业地理集中必须由组织间网络(基于企业间劳动分工,形成复杂开放的经济体系)和反映本地产业结构的相关产业的支撑性机构构成。
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确定为是一个集群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产业集群的类型 研究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分类标准对集群进行了多种分类1.根据集群中的企业网络或网络结构来分类如:1988年,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根据集群内企业的技术水平、集群变化的广泛性以及企业间协作与网络化程度三个标准,将集群分为非正式集群、有组织集群、创新集群、科技集群和孵化器及出口加工区五个类型;海特(Hayter)根据企业网络所有权集中程度和协作程度组成的二维框架对集群和其他形式的生产系统进行了分类;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亨德里(2005)根据联系网络是否具有地方性,将产业集群分为地方性网络、国家创新系统和国际性生产流通网络(以国际网络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国内学者仇保兴按照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权力结构将集群分为“市场型”、“椎型”和“混合网络型”三种;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学者马库森的分类和韩国学者朴杉沃的分类。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马库森研究了美国、日本、韩国、巴西这4个国家的产业集群情况,划分出了马歇尔式产业集群、轮轴式产业集群、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和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4种产业集群韩国学者朴杉沃依据地方性或非地方性产业联系把产业集群划分为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中心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卫星型产业集群、高级中心和辐射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高级卫星型产业集群(包括2类)、首创高技术产业集群共9种类型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根据集群发展形态分类(李新春,2000)历史形成的产业集群沿全球商品链形成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产业集群3.根据区域内产业来分类(王缉慈及其研究团队)以发展传统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以发展高技术产业的产业集群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三、产业集群的形成与演化机制(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二)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三)产业集群的风险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原因偶然因素历史文化传统资源禀赋的作用本地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接近相关的原料和设备供应商接近最终市场或原材料集贸市场特殊的智力资源或自然资源政策激励等等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集聚经济原理的解释:获得规模经济、外部范围经济、节约运输成本、获得区域品牌效应。
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减少不确定性、克服机会主义,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分工,循环累积,集聚自增强创新理论的解释:创新环境、知识积累和扩散;竞争刺激创新、有利于降低创新风险产业组织理论的解释:企业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加速新陈代谢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四、产业集群对区域空间结构变迁的影响形成某产业的极化空间分布格局区域空间结构分化:产业集群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导致区域经济的空间分化,形成或强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业集群的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产业集群的城市区位选择,对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的重心转移、城市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影响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第三节 经济区与区域管制 一、经济区 二、区域管制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经济区(一) 经济区的概念(二) 经济区的基本特征(三) 经济区的类型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一) 经济区的概念 经济区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活动区域。
1.经济区的代表性定义 苏联学者的观点——经济区是在劳动地域分工中形成的地域生产综合体例如,著名经济地理学家H.H.巴朗斯基指出,经济区“是具有全苏规模专门化的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经济区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形成各具特色,其内部具有共同经济生活和长期经济联系,且在全国或地区担负着专业化生产任务的地区生产综合体《地理学词典》)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我国学术界关于经济区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经济区是在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杨万钟教授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经济区也就是经济区域,是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由一组经济活动相互关联、组合而形成的经济地域单元,是一种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实体李小建等人的观点)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二) 经济区的基本特征 1.组织上的同质性或群体性 2.空间上的相对排它性 3.对外联系的开放性 4.组合上的层次性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三) 经济区的类型 1.经济类型区 2.部门经济区 3.综合经济区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1.经济类型区 概念:经济类型区是指内部经济活动特征相似的经济区。
特点:区内经济活动在某个或某些方面相似程度高,而与区外的差异性比较大常见的经济类型区主要是通过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的问题来进行识别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常见类型: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判断,有经济发达区、中等发达区、欠发达区(或称为不发达区、落后区);依据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判断,有贫困区、萧条区等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部门经济区 概念:部门经济区是指由某个经济部门的相关组织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所形成的经济区 特点:区内的经济活动具有生产、经营特征的一致性,而且,相互之间存在生产和经营方面的联系或类似。
一般来说,部门经济区的资源基础和发展条件基本相同,内部面临的发展问题也大体相似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常见类型:常见的部门经济区有工业区、农业区、商业贸易区、旅游区等它们还可根据内部的行业构成进一步地划分,例如,工业区就可以分为原材料工业区、加工工业区;加工工业区又可分为机械工业区、电子工业区等 另外,部门经济区也可以按其内部行业的数量分为综合性部门经济区和单一部门经济区综合性部门经济区是由一个部门的多个行业组成,单一部门经济区则只有一个行业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3.综合经济区 概念:综合经济区是指区内国民经济体系相对完整的经济区。
由于它在区域和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经济空间组织功能,被经常用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计划、规划之中,所以,一般所指的经济区即为综合经济区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特点:区内包括了若干经济部门,其中有少数部门成为主导部门,各经济活动以主导部门为核心存在经济、技术、乃至社会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从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区内有一个比较强大的经济中心,通过它对周围地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并依托其它的城市(也可以称为次级的经济中心)把各地区(它们的吸引腹地)连接成一体,构成空间体系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区内的各种交通、通信网络和组织联系构成了复杂的经济网络,这个网络在区内传输着各种资源、要素,为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
常见类型:综合经济区按空间尺度可以进一步分为大经济区、基本经济区和基层经济区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二、区域管制(governance)1.基本概念: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交换和政府自上而下调控之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2.基本内涵: 组织内容:政府、非政府组织、半官方机构、私营公司、压力群体 组织关系:相关组织之间的合作形式,不是上下之间的控制关系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3.基本特点:(1)在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单纯政府上下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更有效地促进区域发展。
2)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各个利益主体协商的形式,解决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协调区域发展中的效率与公平、近期与长期利益的关系3)需要建立一套多中心、分散化、独立与制衡的决策机制和解决争议的机制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4.西方国家的区域管制 区域管制的概念来自于西方,最早处于协调环境问题,逐渐应用于社区、城市、区域和国家层次目前,为了面对全球化竞争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许多大都市区、都市带、城市密集区都在寻求行政区的内部合作,对区域和城市进行管制如:美国、欧洲和英国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西方国家城市区域管制的特点:(1)地方分权:管制权力下放,由政府转移给民间,地方政府、非政府组织与社会民众共享权利。
2)伙伴制和多重管制: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伙伴合作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通过共同参与、协商、对话制定政策和实施干预3)注重决策过程和地区向导:各利益主体组成一个联盟,发挥各自的优势,提高决策效率管制注重地方发展的需要,符合广大民众的需要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5.我国的区域管制 (1)我国的区域管制: 一是为了协调经济区内的关系,建立了有国务院牵头、有关地方政府、参与的综合协调机构如:长三角经济区办公室、东北经济区办公室 二是在一定的、经济区框架内,由各地地方政府执法组织,形成一定形式的区域合作组织,通过协商机制解决有关的区域发展问题如:长三角地区城市市长联席会、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专员)联席会议 从组织性质上看,前者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管制,后者是地方政府之间的管制都局限于政府之间,没有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2)我国的城市经济区管制: 一是实行市带县,把区域性中心城市周围的县划归城市管辖 二是大中城市、管辖的县(市)撤县设区,将周边联系紧密的县或者县级市划为市辖区这种管制的优越性和缺陷共存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 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湖北师范学院地理科学系 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主讲:王晓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