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df
10页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概述:稳态与调节是高考四大命题点之一,命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 “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的负反馈调节2) 血糖、水、体温的调节3) 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综合分析 (4)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关系5) 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实验分析试题大多以实验数据、图表、曲线为命题背景,结合社会、科技及生产、生活实际等新情境进行考查考纲要求:(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3)人脑的高级功能(4)动物激素的调节(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6)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考点分析:考点一、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具体考点: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 反射弧的5 个基本环节和兴奋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 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 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 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3) 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2兴奋的传导特点及分析(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比较过程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0 页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神经纤维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 兴奋区 ) 未兴奋区神经元间突触小泡递质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下一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2) 兴奋传导方向与特点的比较在神经纤维上: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a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在神经元之间: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单向传递a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b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3突触与递质(1) 突触的类型轴突树突型突触:轴突胞体型突触:(2) 递质概念: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 兴奋或抑制 ) 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0 页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种类:包括兴奋性递质( 如乙酰胆碱等) 和抑制性递质( 如谷氨酸等 ) ,但同一个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4、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在神经纤维上a刺激 a 点, b 点先兴奋, d 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刺激 c 点(bc cd) ,b 点和 d 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偏转在神经元间a刺激 b 点, (ab bd) ,a 点先兴奋, d 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 c 点, a 点不兴奋, d 点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5、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验证(1) 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法设计:电激图a 处,观察 A的变化,同时测量b 处的电位有无变化结果分析:若A 有反应,且b 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 A有反应而b 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2) 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法设计:先电激图a 处,测量c 处电位变化;再电激c 处,测量a 处的电位变化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0 页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典例精析:例 1.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解析 : 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反射,所以该反射为条件反射, A项错误;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而不是听觉中枢,B项错误;该过程是经过声音刺激到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最后到肌肉的一系列过程,所以会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C项正确;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的程度,D项错误。
答案 :C 例 2. 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中 A为感受器, E为效应器 B 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B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C 痛觉在图中的方框乙处形成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解析 : 根据 B中的神经节可判断出A为感受器,则E为效应器,故A正确;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故B错误;根据甲、乙两神经中枢的调节关系( 甲调控乙) ,可以判断出甲为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可产生痛觉,而乙为低级中枢脊髓,故C错误;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故D错误答案 :A 例 3. 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 a 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D中内容物使b 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解析 : 突触小体内电信号( 电位变化 ) 转变为化学信号( 递质 )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0 页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兴奋,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答案 :B 例 4.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解析 :A 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 和 C 均为仅由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答案 :D考点二、激素调节具体考点:1、 激素的生理功能性质激素体内来源主要功能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增强心脏活动, 使血管收缩, 血压上升,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肽 和 蛋 白 质类激素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影响代谢胰岛素胰岛( B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胰岛( A细胞)加速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促甲状腺激素垂体促进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0 页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1)血糖的来源有a、 b、c 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a,即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去路有 d、e、f 三条途径,其中主要去路为d,即机体细胞氧化分解葡萄糖,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体现了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2)d 过程进行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分级调节基本模型提醒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下丘脑可以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少,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 少;反之,则多甲状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4.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 5.水平衡的调节 (1) 中枢:高级中枢和渴觉中枢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下丘脑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6 页,共 10 页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2) 抗利尿激素合成部位下丘脑;贮存和释放部位垂体后叶6、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设计(1) 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如: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幼小动物切除甲状腺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幼小动物不做任何处理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只切开皮肤,不切除甲状腺(2) 垂体和生长激素、胰岛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注射法。
如:探究胰岛素对动物血糖调节的影响组别实验动物实验处理观察指标实验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小鼠生活状况对照组饥饿处理的小鼠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小鼠生活状况 (3)实验注意事项:a. 实验时一定注意遵循对照、单一变量原则b. 实验动物选取分组时,要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且饲养时其他条件要一致c. 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可以口服d. 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时,有时还用到移植法,同位素示踪法,如用131I 示踪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及作用原理精品学习资料 可选择p d f - - - - - - - - - - - - - - 第 7 页,共 10 页 - - - - - - - -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典例精析:例 1如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 b 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B在曲线c 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C曲线 a 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通过a、c 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解析 : 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将使血液内胰岛素含量上升,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故a 为正常人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c 为正常人进食后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曲线,b 为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过程中是拮抗作用。
答案 :D 例 2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B Y 除能分泌激素b 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C 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 含量低于正常值 D Z 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解析 :B 项中下丘脑 (X) 才是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使 X、Y活动加强, a、b 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同时Z 除受 Y的控制外,还受神经控制和碘的影响答案 :A 例 3. 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 ab 段和 bc 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颤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C寒颤和出汗减少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解析:从图中可读出,60 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 左右, 60 80 分钟时,体温上升, 80100 分钟时,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