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平石河王铁矿地质资源概况.pdf
6页东平县石河王铁矿地质资源概况矿区处于丘陵与冲积平原接壤部位,地势北高南低, 地面标高南部 50m ~60m左右,北部150m 左右,区内最高的大王山海拔标高295.6m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3.4℃,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 -16.5 ℃多年平均降水量870mm ,降水多集中在每年7~8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63.5%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历年平均相对湿度69%初霜一般出现在每年的10 月 20日前后,终霜多在4 月初,无霜期平均199天,最大冻土深度34cm 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区域地层: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鲁西隆断区蒙山-东平凸起西部边缘,汶泗断裂的北部,肥城断裂的西南部本区属鲁西地层区、泰安地层小区,发育晚太古界变质地层,早古生界海相沉积地层及新生界松散堆积物区域地层主要有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寒武系的长清群、九龙群和第四系1. 矿区地层:矿区内地表主要发育有寒武系和第四系地层,泰山岩群山草峪组隐伏于寒武系之下,仅在钻孔中见到 构造及岩浆岩均不太发育①泰山岩群山草峪组(Ar4ts )隐伏于寒武系下部,走向5°~10°,倾向北东,倾角 70°~ 75°。
钻孔揭露最大厚度426m ,为铁矿体的赋存层位 主要组成岩性为黑云变粒岩夹条带状磁铁角闪石英岩、条带状角闪磁铁石英岩等②寒武系(? )a 长清群( ?c ?)出露于矿区北部及中部发育朱砂硐组、馒头组,地表仅出露馒头组上页岩段地层倾向 NW ,倾角3°~5°朱砂硐组( ?c ?Z?)主要见于钻孔中,岩石类型为灰色厚层泥灰岩、白云质灰岩, 夹紫色页岩等岩层总厚度 25m左右与下伏泰山群山草峪变质岩呈角度不整合接触馒头组(?c ?M )由下到上分为石店段、 下页岩段、洪河砂岩段、上页岩段 与下伏朱砂硐组整合接触 石店段为一套不纯的碳酸盐岩组合,厚度 90m左右;下页岩段主要岩石类型以灰褐色砂质页岩、暗紫红色页岩为主,厚度105m左右;洪河砂岩段主要岩性为浅黄色厚层钙质含长石石英细砂岩,发育斜层理、交错层理,厚度30m左右;上页岩段下部为紫红色、 黄绿色砂质页岩夹灰色砂屑灰岩,局部含海绿石;中部为厚层~巨厚层亮晶鲕粒灰岩,夹泥质条带泥晶灰岩;上部以灰绿色页岩为主, 夹薄板状微晶灰岩、 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厚度 35m左右 b 九龙群 (? j )区内发育张夏组( ? jz?) 、崮山组(Gj?) ,出露于矿区北部,地貌上常构成陡峭的山峰。
地层倾向北东,倾角一般在 5°左右张夏组分为上、下两个灰岩段,厚度 215m左右与下伏馒头组呈整合接触关系崮山组分布于矿区的西北角,厚度 21m左右③第四系( Q )大面积分布于矿区南部山间低洼地带以褐黄色砂土为主,夹砂砾石,属冲洪积成因一般厚度 3 m ~10m 2 矿区构造矿区未发现脆性变形构造寒武纪地层呈单斜分布, 在区内形成了单斜状构造,产状为:倾向 NW ,倾角 3°~5°矿区内岩浆岩主要以隐伏花岗伟晶岩脉为主,其次为煌斑岩脉、闪长岩脉花岗伟晶岩呈脉状侵入于山草峪组,与片麻理近于平行产出岩石呈肉红色,伟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少量煌斑岩、闪长岩呈脉状侵入寒武纪地层中3矿体地质特征,矿区内共圈定矿体3 个,编号分别为Ⅰ、Ⅱ、ⅢⅠ、Ⅲ号矿体分布于石河王磁异常带中,Ⅱ号矿体分布于郭家楼磁异常带中 矿体赋存于晚太古代泰山群山草峪组变质岩中,呈似层状单斜产出,产状与围岩产状基本一致Ⅰ矿体分布于0~40 线间,由 26 个钻孔控制 矿体沿走向长 2100m ,控制长度 1984m 矿体赋存标高在 -48.87 ~-569.10m 之间矿体的最小厚度为1.07m ,最大厚度为 21.29m,矿体平均厚度为7.23m。
Ⅱ矿体分布于23~39 线间,沿走向总体呈一南北两端向西弯曲弧形矿体由6 个钻孔控制,矿体沿走向南至47 线为角闪磁铁石英岩,磁性铁品位在6.80~19.58%之间,向北尚未封闭沿倾向除23线尚未封闭外, 31、39 线均已封闭,显示矿体延深由北向南逐渐变小矿体以单层为主,在 31 线-150m标高以上和 -225m标高以下分为二层Ⅲ号矿体分布19′线附近,由一个钻孔控制;矿体由三个单层组成,沿走向两端均未封闭,沿倾向上部已经封闭,下部未封闭4.矿体围岩及夹石矿体赋存在泰山岩群山草峪组中,上伏寒武纪地层, 岩性为页岩、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等矿体顶、底板围岩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另有花岗伟晶岩、磁铁石英岩等黑云变粒岩: 岩石呈灰黑色,中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条纹状、块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斜长石(约占 35% ~50% ) , 石英 (约占 25% ~35% ) ,黑云母(约占15% ~25% ) ,角闪石、石榴石、磷灰石、方解石等少量斜长石呈半自形~他形粒状及边部圆化的板状,具聚片双晶,弱绢云母化;一部分与石英、 黑云母呈镶嵌状分布,另一部分则组成似透镜状多晶集合体与石英相间分布花岗伟晶岩:呈脉状与矿层平行分布,厚度大于2m 。
岩石浅肉红色,伟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组成矿物为微斜长石70% ~80% 、石英 20% ~30% ,含少量斜长石、黑云母微斜长石为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径粗大;粗大微斜长石晶体中分布细粒石英、斜长石石英分布在微斜长石晶体内磁铁角闪石英岩:深灰色,柱粒状变晶结构,条带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 (约占 40% ~45% ) ,角闪石(约占 25% ~30% ) ,磁铁矿(约占 10% ~20% ) ,其次为黑云母、石榴石、方解石、磷灰石等矿体夹石不多, 岩性多为黑云变粒岩, 个别为花岗伟晶岩和磁铁角闪石英岩5矿石质量(1)矿物成分,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少量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偶见黄铜矿 脉石矿物以石英、普通角闪石为主,其次为辉石、黑云母、石榴子石、绢云母,副矿物有磷灰石2)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以柱粒状变晶结构为主柱粒状变晶结构:磁铁矿呈半自形~他形粒状粒径一般0.05 mm ~0.5mm ,矿物重结晶现象明显石英呈粒状多晶集合体,粒度一般0.03 mm ~0.5mm ;普通角闪石呈柱状与辉石、磁铁矿等聚集分布,柱长一般0.2 mm ~1mm 矿石构造主要为条带状构造,其次为块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矿石中的磁铁矿、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组成暗色的条带与石英组成的浅色条带相间排列构成条带状构造。
不同部位条带宽度各有差异 具此种构造的矿石品位变化较大,一般条带越明显矿石品位越高块状构造: 矿石中的各种组成矿物相对均匀分布该类矿石品位一般偏低3)矿石化学成分矿石的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FeO 、Al2O3、CaO 、MgO 、S、P,其次为 Cu 、Pb、Sn、Mn 、Ti、Cr、Ni、Mo 、V、Ag、Zn、Co等矿石中SiO2含量 38.85~45.38% 、 FeO含量 14.56~15.20% 、 Al2O3含量 2.17~2.55%、 CaO 含量 2.68~2.75%、 MgO 含量 1.79%、 S含量 0.39~2.07%、P含量 0.06~0.09%,其余成分微量4)矿石类型矿石自然类型:本区钻孔内所见矿石氧化作用微弱, 属原生矿石矿石自然类型依据矿石的构造、主要组成矿物分类, 确定为条带状角闪石英磁铁矿5)矿床成因矿床赋存于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变质岩中以往铁矿勘查工作将其确定为沉积变质型铁矿床,属变质铁硅建造铁矿 省内已勘探的苍峄铁矿、韩旺铁矿以及同属本成矿带的彭集、大牛及矿区西侧的梁林铁矿等均为同一类型矿床赋存于山草峪组中下部层位,具层控特性 矿体属泰山群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与泰山岩群的形成演化过程是一致的。
泰山岩群是发育在早期陆壳固结以后的稳定陆块上滨海-浅海环境的火山 -碎屑沉积建造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在海盆中,胶状氢氧化铁和二氧化硅交替沉积,形成互层状硅铁沉积建造, 经受区域变质作用时,在热力和定向压力作用下,产生重结晶作用及片理化作用,形成磁铁矿、石英、角闪石等主要矿物6)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该矿床的矿石为角闪石英磁铁矿类型,其结构构造简单, 含铁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磁铁矿为主要回收矿物磁铁矿半自形到他形晶粒状及粒状集合体,呈条带状分布 黄铁矿沿边缘被磁铁矿交代,两者关系密切,需经细磨才能使之完全分离据有关试验数据得知:有害元素S、P含量较低,试验得到的铁精矿达到了国家质量标准尾矿品位数据上偏高,但从岩矿鉴定、物相分析可看出其中多为弱磁选难以回收的铁矿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