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根基主义思想的.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36125092
  • 上传时间:2018-03-25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32.6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根基主义思想的 反理性主义根源*万海松内容提要反理性主义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最终的和最重要的哲学源头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唯理性主义的警惕与担心, 对浪漫主义时代的倾慕与追忆, 对俄国传统东正教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以及与同时代的俄国知识界代表的思想斗争, 均有力促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立场的确立, 使根基主义成为当时有别于斯拉夫派和西方派的第三条道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高度契合在欧洲中世纪时代、18 ~19 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和近现代俄国的思想语境中集中体现的反理性主义精神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俄国现代化所表现出的复杂态度, 亦是其根基主义立场中反理性精神的典型反映关 键 词陀思妥耶夫斯基根基主义思想反理性主义东正教根基主义①作为一个思想流派, 19 世纪中叶前后出现在俄国根基主义是俄国知识界的独创, 它源自俄文“根基” 一词, 作为思想史意义上的根基, 其引申义至少有两层: 第一层是具体性的意义, 指与上流社会、 有教养阶层相对而言的人民、 老百姓、 民间; 第二层是抽象性的意义, 指在前者所承继并保存完好的俄国文化, 主要是东正教文化 〗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目中的根基, 也至少包含这两层引申义, 但作家更多关注的, 应该是作为主体的根基所负载与传承的俄国传统风习, 尤其是以信仰与仁爱精神为核心的东正教文化特质。

      任何一个思想, 都非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 均能在或近或远的历史中追溯到它的最初形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亦是如此, 它与东正教文化密不可分, 前者受后者的影响而生, 又为后者添砖加瓦, 夯实基础它的形成亦非朝夕之间, 促成其萌芽、 成型与成熟的文化渊源, 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态我们认为, 陀思妥耶夫斯基根基主义思想最深远、 最根本的文化源头是反理性主义精神生活在不可避免地受欧洲思想冲击的俄国社会, 陀思妥耶夫斯基即便作为一个出生在典型的宗法制家庭的俄国贵族, 仍然要走出家门, 去接受渐染西制的学校教育, 出入于对欧洲思潮十分敏感、 执著于探索出路并热衷于东西方道路之争的俄国知识圈, 况且又耳闻目睹并亲自参与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的现代化进程, 因此, 他的思想包括根基主义思想在内, 绝不会是仅仅受到单一的俄国宗法制度的影响, 而是得益于不同类型的精神文化的烛照和启发总体而言, 这些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施加影响的不同类型的文化有一个共同的哲学源头,那就是反理性主义精神一作为思想家型的文学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也只是他一生中诸多博大精深的思想与灼见中的一部分有研究者已经部分地指出了这些思想 : “在探索指路明灯式的真理的过程中, 他经历了一系列不同的阶段。

      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社会主义, 基督教, 尤其是东正教 , ‘根基’ 和斯拉夫主义 , ‘黄金时代’ 和同‘正在衰亡的’ 欧洲作斗争, 最后是神权政治, 即教会—国家— — —这就是他主要思想的不同发展阶段……”②然而, 陀思妥耶402*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东正教与俄罗斯文学研究” ( 项目号: 15ZDB092) 的阶段性成果夫斯基作为思想家的伟大, 也许正在于他的思想不受任何一个主义的束缚, 如果用某一个框框来套他的思想, 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和缩小他思想的高度、 广度和深度根基主义思想虽然贯穿了他孜孜不倦地思索的一生, 还时常跟他的其他思想发生交叉和一定的重叠, 却是穿越或统领其他思想精华的一条主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来自他对现实的判断、 思考和展望, 体现他作为思想家的深切的人文关怀陀思妥耶夫斯基虽然未从纯理论的高度去建构和论证其根基主义思想, 形成哲学家或理论家那样严密的体系, 而是将它物化到散见于其小说和政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之中, 辨识度非常之高作家的碎金般的思想均围绕着人和人的精神世界展开, 就其根基主义思想而言, 基本都是从现实出发对知识分子和人民关系的思考与展望。

      着眼于俄国社会现实, 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根基主义思想的出发点和中心进行抽象的理论论证, 本来就非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好; 追求高度严密的逻辑体系, 本身亦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坚决反对的; 只有对现实的热切关注和对未来的深切忧虑, 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兴趣所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浪漫主义时代思想的倾慕与追忆, 对俄国传统东正教文化的认同与发扬, 以及与同时代的俄国知识界代表的思想斗争, 均有力促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立场的确立, 这其中, 可以说, 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直都对唯理性主义的抬头或泛滥充满了警惕、 担心, 甚至焦虑历史上看, 在欧洲的文化界, 从教父时代、 中世纪至近代, 就一直存在着关于 “原罪与自由意志、 知识与信仰、理性与直觉” 的思想争论, 其本质无外乎理性主义和反理性主义的角力按照德国法兰克福学派中的主将马克斯·韦伯( Marx Weber) 的说法, 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学术界通常认为, 工具理性是指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地达到目的的理性, 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因此, 工具理性又被称为功效理性或效率理性而价值理性主要体现为一个人对于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 。

      价值理性是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精神属性整合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 人的精神属性对人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具有主导作用, 并由此产生人头脑中的理想自我、 现实自我, 价值理性就是通过跳动理想自我, 潜移默化地体现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 ”③韦伯在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一书中指出, 新教伦理强调通过勤勉等职业道德和世俗工作的成功来荣耀上帝, 获得上帝的救赎, 由此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同时也使得工具理性走向极端化, 宗教的原初动力开始丧失, 物质和金钱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直接目的, 工具理性由手段变成了目的, 成了支配和控制人的力量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则坚决反对这种反客为主的工具理性, 尤其是在资本主义席卷欧洲、 逼近俄国的 19 世纪下半期,他对工具理性泯灭人的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本质的批判与日俱增, 强烈呼吁俄国社会要回归以东正教文化为主要载体的价值理性反理性主义思想在欧洲古典文化、 俄国宗法制文化、普希金( А. Пушкин) 以来的俄国文学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同时代人的思想论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形成了一次次势头旺盛的反理性主义浪潮。

      因此, 从宽泛的意义上说, 在这三个兼具历史地理意义的典型的文化阶段所表现出的反理性主义思潮, 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根基主义思想在古代、 近代和现代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二从最远的源头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表现为他对欧洲古典时代以来及中世纪的信仰文化和文学的偏爱, 体现为对古典主义和启蒙运动中的理性精神的拒斥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根基主义思想受到了欧洲古典哲学中以谢林( Schelling) 为代表的直觉观的深刻影响出于对理性破坏信仰的担忧, 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展现出突出的反理性主义特点, 也就是对工具理性的拒斥, 同时也是对价值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颂扬最明显和直接的体现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 , 这也是他一贯对唯理性主义及其衍生思想嬉笑怒骂的哲学根源之所在这也反映了俄国哲学对西方理性主义的拒斥, 强调理性主义方法的局限性, 表明非理性的直觉体验方法的不可或缺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反启蒙主义( 或者说是基督教启蒙主义) 态度与其反理性主义立场密不可分对 “环境决定论” 和 “社会达尔文主义” 的批驳, 贯穿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著述, 是他反对启蒙主义中的唯理性主义的一种体现。

      启蒙主义是 18 世纪在西欧各国展开的启蒙运动的理论产物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争取建立以“天赋人权” 为基础的 “理性王国” , 争取政治自由和公民平等因此, 他们认为传播知识和接受教育是建立新的 “理性王国” 的精神基础 环境决定论” 是随着启蒙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思想 法国启蒙运动者坚定地认为, 既然环境决定着人的精神世界, 那么就应该相应地改变环境, 使它能够促进积极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也坚持环境决定作用的思想, 他们已开始得出这样的结论: 必须对社会进行根本的改造, 消灭敌视人的现存制度 ”④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环境决定论” 颇为反感,尤其对当时隐藏在 “环境决定论” 背后的个人的丑恶的政502论陀思妥耶夫斯基根基主义思想的反理性主义根源治动机深恶痛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 , “环境决定论” 倾向于将一切对单个人不利的因素归罪到社会和环境的头上, 认为别人或者环境才是这些罪恶的元凶, 一旦个人犯了罪却不用承担任何的法律和道义责任, 这样一来, 不但会使罪行得不到惩处, 反而更容易让罪犯愈加堕落, 更加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担心的不仅是社会环境的恶化, 更主要的是, 他担心纵容“环境决定论” 泛滥将直接导致人的内心普遍变得空虚, 人们不再相信最高的上帝, 没有了上帝, 就没有了上帝的威慑作用, 于是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础就将趋于崩溃。

      就这个意义而言 , “环境决定论” 有意放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别有用心地歪曲了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 忽视和压制了启蒙主义的人文关怀的一面正如俄国思想家谢苗·弗兰克( Семён Франк) 所指出的 : “一方面, 启蒙主义因为自己狭窄的理性主义而疏远了美学上更为深刻的和宗教上更有生命力的本性; 另一方面, 启蒙哲学的实际成果— — —法国大革命, 突然发现了人的实质在其盲目的、 恶的、 魔鬼的原则里, 这个原则起初是被启蒙运动所否定的, — — —这个成果仿佛是对启蒙主义的人道主义的谎言和肤浅的试验性的揭露 ”⑤出于这个原因,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对 “环境决定论” , 也间接地反对派生出 “环境决定论” 的启蒙主义思想他曾在 《作家日记》 里的《解放俄罗斯农夫的善良瑞士人》 一文中, 调侃屠格涅夫 《贵族之家》 中的老一辈地主伊凡·拉夫列茨基, 说他是为了实践当时风靡一时的卢梭的启蒙主义思想, 才不顾父亲的激烈反对, 引诱并硬是娶了自家的女仆为妻, 尽管始乱终弃至于 “社会达尔文主义” , 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 在自然界主张优胜劣汰法则的达尔文主义根本不能适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除了人类特别是弱势群体需要人道主义的关怀和友爱之外, 根本的症结在于它是与基督的回答 — — —“人不是单靠面包而活着的” 格格不入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 1873年、 1876 年和 1877 年的 《作家日记》 中多次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进行过论战比如, 在 1873 年 《作家日记》 中的杂文 《当代谎言之一》 中声称 : “我们所有这些欧洲的高级教师爷们、 我们的光明和希望, 所有这些穆勒们、 达尔文们和施特劳斯们有时对当代人的道义责任的看法太令人惊诧 ”⑥在 1876 年给彼得堡玛丽娅剧院乐团男高音演员瓦·阿·阿列克谢耶夫的信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讽刺道, 社会达尔文主义只会从人身上发现动物本性, 而完全忽视了人的精神世界 : “基督根本不涉及任何理论, 他直接宣称: 除了动物本性之外, 人身上还有精神的世界 ”⑦出于对直觉主义和自由意志的偏爱,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能地接近了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上半期欧洲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流派, 终生喜爱歌德( Goethe) 、 席勒( Schiller)和拜伦( Byron) 等浪漫主义诗人, 其最初的幻想家题材的小说, 无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熟悉浪漫主义时代诗人们的诗句, 尤其在其晚期长篇小说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中, 德米特里和伊凡兄弟俩, 对席勒的诗歌相当熟稔, 谈话时能随手拈来, 而且无不符合各自形象、 契合小说语境。

      由于其对浪漫主义的倾心与追慕, 陀思妥耶夫斯基主张艺术的非功利化倾向, 这也使他有别于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们的实用主义美学观 他将美的领域和艺术领域区分开来时, 提出了美在人的生活中的价值问题, 在他看来,生活虽然与美学有关联, 但却处于。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