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课落花生.docx
10页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落花生》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榴”等6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 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k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
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 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 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运用谜语导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增加学生的诗歌积累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出示课件4)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
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非常重要,这是在检查学生预习的效果,同时也是在扫清阅读的障碍,为接下来的理解分析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设计意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环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 四、布置作业 1.会写课后10个生字2.熟读课文 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 一、复习引入,交代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既能回忆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又能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重点,有的放矢新课教学( )分钟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出示课件13)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 ①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 种花生→()→()→()(板书:收花生 品花生 评花生)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