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阮郎归》诗词鉴赏5篇最新.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h****
  • 文档编号:238158125
  • 上传时间:2022-0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5.30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阮郎归》诗词鉴赏5篇最新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苦痛③劫:围棋术语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阮郎归》诗词鉴赏5篇最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阮郎归》诗词鉴赏 篇1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苦痛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1.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起先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迟疑不决,落子迟缓  (20xx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新课标卷Ⅰ)    “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起先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春风吹雨已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照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事实上渗透着哀痛心情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当转为明朗,心情应当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照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衬托花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伤;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  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限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的一种奇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干脆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身的动作,生动而又精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阮郎归》诗词鉴赏 篇2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耒阳,湖南省耒阳县;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  (1)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词的下阕作者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词的上阕写了灯火、云、鹧鸪、村等景物构成了一幅山村傍晚时分宁静寥落的生活画面  (2)词的下阕运用对比、用典,用从前驰骋疆场和如今的憔悴乏累对比;用诸葛亮挥羽扇整纶巾的典故(或用屈原《招魂》之典),表现了作者岁月蹉跎、英雄老去、壮志难酬、功业难成、失魂落魄、满腹哀怨、抚今追昔、漂泊憔悴的情感《阮郎归》诗词鉴赏 篇3  《阮郎归》原文  旧香残粉似当时,  人情恨不如  一春犹有数行书,  秋来书更疏。

        衾凤冷,枕鸳孤,  愁肠待酒舒  梦魂纵有也成虚,  寻堪和梦无  作品赏析  :  此词抒写的是居者思行者的情怀,但它同其他同类主题的作品比较,在技巧上自有特色作者在词中运用层层开剥的手法,把人物面对的情感冲突逐步推上尖端,推向绝境,从而展示了人生当中不行解脱的一种深厚的苦痛  上片起首两句将物与人比照起来写,意谓往昔所用香粉虽给人以残旧之感,但物仍故物,香犹故香,而离去之人的感情,却经不起空间与时间考验,渐渐淡薄,今不如昔了上片歇拍两句,是上两句的补充和延长,举出人不如物、今不如昔的事实,那就是行人春天初去时还有几行书信寄来,到了秋天,书信越来越稀有了上片四句,即物思人,感昔伤今,抒写了女主子公对行者薄情的满腔怨恨  词的下片转而叙述女主子公夜间的愁思,抒写其境况的凄凉、相思的苦痛  过片两句,写词中人的情感体验,给予客观的`物象——衾与枕以女主子公清冷、孤寂的主观情感,将女主子公的内心感受渲染得淋漓尽致这里写衾与枕而着眼于凤与鸳,还有其象征意义,是词中人因见衾、枕上绣的凤凰、鸳鸯而想到情侣的分别,以凤凰失侣、鸳鸯成单,来示意自己的境况已经物是人非、今非昔比了愁肠”一句,是其人在愁肠百结之际希望在酒醉中求得短暂的解脱,这是她可能找到的消愁的方法。

      但这里只说“待酒舒”,未必真入醉乡,而酒也未必真能舒愁联系下两句看,其愁肠不仅未舒,更可能徒然加重相思之情和幽怨愁恨  结拍两句,写一觉醒来时的空虚和惆怅既然人已成各,今已非昨,而又往事难忘,后会难期,那就只有在入睡之际,寄希望于梦中与相思之人重温旧情了尽管梦境幻而非真,虚而非实,梦回后反而会令人惘然若失但梦里倘能相见,总也聊胜于无可是,最可悲的是,夜来空有相思,竟难成梦,连这一点片刻的虚幻的安慰也得不到,就更令人难以为怀了  这结拍两句是层层逼进的写法上句说已看穿了梦境的虚幻,好像有梦无梦都无所谓,无望之情已跃然纸上,而下句一转,把词意又推动一层从下句再回过来看上句,才知上句是衬垫和加重下一句的,也可以说是未发先敛,欲擒故纵,从而形成跌宕,显示波澜这种写法,有一波三折、一唱三叹、荡气回肠之妙,将女主子公的一腔怨情抒写得撼人心魄,读来使人为之销魂  冯煦在《六十一家选例言》中说:“淮海、小山,古之难过人也其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此词即堪称用语浅淡,味致深浓作者在词中采纳层层深化、步步紧迫的手法,将思忆之情、怨恨之痛抒发到无可回旋的地步,使人产生异样的黯然心情,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阮郎归》诗词鉴赏 篇4  阮郎归·有怀北游  张炎  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

        瞥然飞过水秋千  清明寒食天  花贴贴,柳悬悬  莺房几醉眠  醉中不信有啼鹃  江南二十年  鉴赏:  张炎经验国亡家破的惨变后,誓做大宋遗民,不为元朝作事他一生都在追求那种隐居山中隐士生活一生中为躲避元朝廷的征召到处流浪仅有一次,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九月,张炎为元朝廷逼召,与好友曾心传(遇)、沈尧道(钦)一起由杭州到大都,为元宫延缮写金字藏经,次年春天完成即返杭,此次入京约有半年的光景这就是词题中所说的北游此次北游,给词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他离开京都后很长时间,还是记忆犹新这首《阮郎归》就是他在离京二十年之后写的追怀他那次京都生活的小词《阮郎归》诗词鉴赏 篇5  阮郎归梅词  苏 轼  暗香浮动月黄昏,堂前一树春东风何事入西邻,儿家①常闭门  雪肌冷,玉容真,香腮粉未匀折花欲寄岭头人,江南日暮云  ①儿家:我家  1.上阕堂前一树春的春字用得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的抒情主子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  参考答案:  1.春在句中指代梅花,(1分)用春字既写出了梅花盛开的热情景象,营造出浓浓的春意氛围,又让人们联想到梅花是报春的使者,梅花给人们带来了春天,增加了艺术感染力4分)  2.词中的抒情主子公是一个孤独而孤独的闺中女子(或者说是独守空房的思妇)春风吹拂,梅花盛开,可这位女子感受不到春意,闭门不出,可见其孤独孤独;她肌肤洁白,面容娇美,然而却无心装扮,脸上脂粉涂抹不均,可见其心情不好;她折梅花想寄给远行的人以表思念之情,可暮色苍茫,云雾充满,无法可寄,更让她怅惘伤感概括形象2分,详细分析4分)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0页 共10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第 10 页 共 10 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