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古书中的用字.doc
9页1第三节 古书中的用字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书难读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即同一个词时常有不止一个的字形来记录它本节介绍的假借字、古今字、异体字和繁简字,就是古书常见的四类用字现象一)假借字1、什么是假借字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託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莫”---“ 暮” 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 (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 “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 “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 燃”---“ 然” , 借用本义为“ 燃烧” 的 “ 然” ,来记录表示“ 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箕---- 其 借用本义为“ 畚箕” 的 “ 其” ,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呼---- 乎 借用本义为“ 呼叫” 的 “ 乎” 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杵---- 午 借用本义为“ 捣臼的棒槌” 的“ 午” ,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①假借字成为词的假借义专用字a.只表假借义,本义用后起字表示杵 捣臼的椎棒 十二支的第七位 午呼 呼叫 疑问语气词 乎箕 畚箕 代词/语气词 其燃 燃烧 代词/形容词词尾然暮 昏暮 否定代词 莫表本义后起字 本义 假借义 例字b.兼表假借义和本义法则,效法:以身作则 连词 则水名 第二人称代词 汝2鸟名:爱屋及乌 疑问代词 乌男子:匹夫匹妇 指示代词 夫动词:往,前往 代词/连词 之本义 假借义 例字②假借字另造新字表示词的假借义:为假借字专造的后起字,通常称为后起本字彩 文采,色彩 采摘 采呜 感叹词乌呼 鸟名 乌慽 忧愁 斧钺类武器 戚避 避开 刑法 辟假借义后起本字 假借义 本义 例字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 ①在某种意义上借字与本字通用 早晚的“早”写成“蚤” ;《诗经 ·豳风·七月》: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 《史记 ·项羽本纪》:“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屈伸的“伸”写成“信” ; 《周易·系辞下》:“尺蠖 huò 之屈,以求信也。
” 飞翔的“飞”写成“蜚” ; 《史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背叛的“叛”写成“畔” ; 《过秦论》:“故秦之盛地 ……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也 ” 赠送的“馈”——归 《论语·阳货》:“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 修养的“修”写成“脩” ; 《史记》:“臣脩身絜行数十年 ” 屎尿的“屎”写成“矢” , “尿”写成“溺” ; 抗拒的“拒”写成“距” ;②假借字取代本字成为通行字:假借字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了本字,以致最后通行的是借字,本字反而不用或罕用了雕刻---- 彫 鸟名 雕负荷---- 何 荷花 荷没有/亡失---- 亡 求雨的舞蹈 無3假借结果(假借义及其本字)假借字本义 例字(假借字)③偶然情况下用同音字或音近字代替:属于笔误,即别字 《左传》:庄公寤生:寤-牾之误 ? 寤:寤,寐觉而有言曰寤 ——《说文》 牾:牾,逆也——《说文 》(二)古今字 1、什么是古今字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就形成古今字,在前的叫“古字” ,在后的叫“今字” 例如“暮”这个词,本来用 “莫”来记录,后来写作“暮” , “莫”和“暮”就是古今字的关系, “莫”是古字, “暮”是今字。
2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由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 “其”-- “ 箕 ” 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 “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 ,造出了新的“箕” ,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 “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 3、古今字的意义关系 古今字的意义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1)今字承担古字的本义 例如: “队”- “坠” “队” 本义为从高处坠落,后来借用表示队列义,于是用今字“坠”来表示本义 “州”- “洲” “州” 本义是水中陆地,后来引申表示九州、州郡,于是用今字“洲”表示本义A 古字 假借义 今字 本义 段锻4 永泳 或域 须鬚 匡筐 要腰 县悬 然燃 孰熟(会意小篆字形左上是“享”, 左下是“羊”, 表示食物是羊肉;右边是“丮”( jí), 表示手持合起来表示手持熟食来吃。
本义:熟, 煮熟) 止趾B 古字 引申义 今字 本义州洲益溢责债閒間原源臭嗅 (2)今字承担古字的引申义 例如: “取”- “娶” “取” 的本义是获取,引申指获取女人做妻子娶妻的“取”后来专造“娶”字表示 “娶”承担的是“取”的引申义 “解”- “懈” “解” 的本义是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后来就造“懈”来承担松懈这个引申义 古字 本义 今字 引申义 赴讣 敛殓 士仕 支肢 道導 景影 (3 )今字承担古字的假借义 例如: “ 齐”- “齐” ”(“ 齋”) 斋 “ 齐” 的本义为齐平,假借来记录“ 齐敬” 的“ 齐” 这个词(这是本无其字的假借) ,表示祭祖之前对祖宗的崇敬这个意义后来写作“ 齋” “ 齋” 承担的是“ 齐” 的假借义 “ 辟”- “避” “ 辟” 本指法制,假借来记录“ 躲避” 的“ 避” 这个词后来造了“ 避” 字 “ 避” 承担的是“ 辟” 的假借义 (会意小篆字形,从卩,从辛,从口 “卩” ,音 jié,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辛”,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 )古字 本义 今字 假借义與(黨與也。
黨當作攩攩,朋群也與當作与与,賜予也共舉而与之也舁与皆亦聲 )欤戚(本义: 古兵器名,斧的一种) 慽5弟(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 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 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 本义:次第) 悌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从水余聲同都切)塗4.古今字形体上的关系(1)古字+形符→今字:其箕 采彩 韦(形声从舛( chu ǎ n),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韋是違的初字本义:违背) 违取娶 昏婚 州洲责债 昏婚 景影 其箕 止趾 共供 辟避知智 然燃 要腰 孰熟 莫暮 取娶 禽擒辟避 譬僻 卒猝 员圆 取娶 州洲 解懈(2)古字改变形符成为今字:说悦赴讣敛殓没殁振赈张胀 赴讣 错措 振赈 唱倡 敛殓 隔膈 適嫡 没殁 张脹(3)古字略加变形成为今字:母毋大太閒間句勾大太不丕母毋陈阵閒间另:以古字为基础,增加声符网罔 自鼻 食饲(飼)改变古字的声符邪耶 谯诮 蕃藩 挥撝完全改变字形要邀伯霸战颤身娠罢疲辠罪(1)古今字立足于时代的不同和用法的分工,假借字则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意义跟它的本义是否有关。
例如:辟避;荷何(2)有交叉现象有的假借现象导致古今字的产生例如:永泳;或域 避 僻 辟(法律、法度)譬 闢(三)异体字 1、什么是异体字6 读音(包括古音和今音)和意义(包括本义和引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就是异体字的关系又叫重文、或体,是相对于所谓的“正字” (通用字)来说的2、异体字的形体类别 (1 )文字结构类型的不同往往是一为会意字,一为形声字如:泪,从水,从目;涙,从水,戾声 岩巖 泪涙 嵩崧 凭憑 岳嶽 埜野 災烖 (2 )构字部件不同 睹,从目,者声;覩,从见,者声 溪,从水,奚声;谿,从谷,奚声 以上为变换形符构成的异体字遍徧 溪豀 嘆歎 詠咏睹覩 驅敺 暖煖 焰燄炤照 杯盃 瓶缾 忻欣 迹跡再如:綫,从糸,戔声;線,从糸,泉声粮,从米,良声;糧,从米,量声以上为 变换声符构成的异体字线缐 袴褲 煙烟 螾蚓 猿猨 妒妬韵韻 笋筍 踪蹤 粮糧 啼嗁又如:迹,从辵,亦声;蹟,从足,责声村,从木,寸声;邨,从邑,屯声以上为声符和形符都有所变换的异体字村邨 迹蹟 剩賸 碗盌有的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形成的俗字(“正字” ,一般是指合乎字书规范写法和“六书”标准的文献中的通行用字。
“ 俗字”区别于正字而言的一种通俗字体 )夢梦 卻却 傑杰 點点坤堃 哲喆 (3)构字部件相同而位置不同 如: 和——咊;群——羣;鞍 ——鞌;雜——襍鞍鞌 慚慙 群羣 裏裡 概槩7峰峯 略畧 和咊 襍雜 夠够期朞 鵝鵞 注意辨析:异体字的条件很严格有些字本义相同,但是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通用,就不是异体字 例如:“乌”---“ 於” “乌” 和“於 ”原先是同一个字,大概自春秋以后才分化成两个不同的形体 它们在古书中有通用的地方如感叹词 “乌呼”(呜呼) ,也写作“於乎” (於戏) 但作为鸟名的“乌”和作为介词的 “於”却互不相混,分工明确还是有一些义项不通用因此不能算是异体字3.异体字辨识(1)读音相同,但意义广狭不同,有相通之处,也有不通之处,不能看作异体字z 置和寘 相同:放置不同:置,赦免、购买;z 仇和雠 相同:仇敌不同:仇,配偶;雠,应答、校对《詩經·周南》:“寘彼周行 ”《韓非子》:“郑人有且置履者 ”购买; 置办《史记》:“击反虏者,深入多杀为功,赦免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 ” 赦免《詩經·秦風·無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脩我戈矛,与子同仇。
”《左傳》:“祁大夫外举不棄讎,內举不失亲 ”《左傳》:“嘉偶曰妃,怨偶曰仇 ”(2)偶尔通用的字(通假字) ,不可看作异体字如:蚤早剥扑《诗经》:“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四)繁简字 1、什么是繁简字 简化字与其所对应的繁体字合称繁简字汉字简化的历史十分悠久从甲骨文时代起历代都有汉字简化的现象8 这里所说的简化字,有其特定的含义即特指 1956 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所颁布的简化字简化字】特指 1956 年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 (1964 年作修改补充)所颁布的简化字;【繁体字】特指与简化字相应的繁写楷书字体2 、学习繁简字必须注意的几种情况: (1)同形字 有些简化字跟古书中的某个字形完全相同,但实际上是读音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两个字,形体相同纯属巧合 例如:“臘”----“ 腊” “臘” 简化字为 “腊” 臘(là ) ,本义指国君在年终用猎品祭祀祖先鬼神,即臘祭,因而年终的月份也叫做臘月 腊(x ī) ,本义为小动物的整体干肉如《捕蛇者说》有“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腕” , “腊” (x ī)指把捕获的毒蛇制成肉干。
臘(là )简化为 “腊”后,就和“腊” (x ī)混同为一个字了在阅读时需要加以辨析适:適叶:葉术(朮):術腊:臘 (2)同音替代字 简化字中有一些来源于原先意义不同的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样,它既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