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西藏自治区2018-2019学年高二第一次月考物理---精校解析Word版.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67720293
  • 上传时间:2019-01-0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4.2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20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1. 下列关于电场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  )A. 电场线是电场中实际存在的线B. 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C. 沿电场线方向,场强必定越来越小D. 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答案】D【解析】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而假象出的一系列曲线,A错;电场线不能相交,B错;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但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大小,所以沿电场线方向,场强不一定越来越小,C错;2. 关于库仑定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其实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B. 库仑定律是实验定律C. 库仑定律仅对适用于静止的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D. 根据库仑定律,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则库仑力趋近于无穷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是指放入电场时对该处的电场无影响的带电体,不一定就是体积很小的带电体,选项A错误;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得出的规律,所以是实验定律,选项B正确;库仑定律对静止的点电荷和运动的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都是适用的,选项C错误;当两个点电荷间的距离趋近于零时,就不能看做点电荷了,于是库仑定律就不再适用了,选项D错误;故选B.考点:库仑定律;点电荷.3. 在如下图所示的电场中的P点放置一正电荷,使其从静止开始运动,其中加速度逐渐增大的是图中的(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正电荷受电场力水平向右,使其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要使加速度逐渐增大,也就是所受电场力增大,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的强弱,从图中看出在水平向右的方向上,A图中电场强度减小,B图中电场强度增大,C图中电场强度不变,D图中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B图符合题意.考点:考查了对电场线的理解点评:电场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电场的性质而引入的虚拟带有方向的线,近几年对电场线的考查较多,应认真把握.4.如图所示,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枕形导体上电荷的移动情况是( )A. 枕形金属导体上的正电荷向B端移动,负电荷不移动B.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B端和A端移动C.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负电荷向A端移动,正电荷不移动D. 枕形金属导体中的正、负电荷同时分别向A端和B端移动【答案】C【解析】【详解】当将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发生了静电感应现象,在外电场的作用下枕形金属导体自由电子向A移动,正电荷不移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不带电的枕形金属导体时,发生了静电感应现象,金属导电的实质是自由电子的移动,正电荷不移动5.如图所示,甲、乙两带电小球的质量均为m,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q,两球间用绝缘细线连接,甲球又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在两球所在空间有方向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E,平衡时细线被拉紧.则当两小球均处于平衡时的可能位置是下图中的哪几个(  )A. B. C. D. 【答案】A【解析】首先取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电场力和绳子的拉力,由于两个电场力的和即F电=qE+(﹣qE)=0,所以重力和绳子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即上边的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在竖直方向上,所以上边的绳子保持在绳子位置上.再以下面的球为研究对象,受水平向右的电场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沿绳方向的弹力,在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下面的绳应与竖直方向有向右偏转的夹角,故A图正确;故选A.6.如图所示,为负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为电场线上的两点.设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Eb、a、b两点的电势分别为φa、φb,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a>Eb,φa>φbB. Ea<Eb,φa>φbC. Ea>Eb,φa<φbD. Ea=Eb,φa>φb【答案】B【解析】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所以Eaφb故答案选B。

      思路分析:根据负点电荷电场线的特点进行判断试题点评:考查常见的几种电场线的分布,应该熟练掌握7.真空中两个同种点电荷Q1和Q2,它们相距较近,使它们保持静止状态今释放Q2,且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则在Q2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 速度不断变大,加速度不断变大 B. 速度不断变小,加速度不断变小C. 速度不断变小,加速度不断变大 D. 速度不断变大,加速度不断变小【答案】D【解析】【详解】Q2只在Q1的库仑力作用下运动,由于库仑力做正功,所以Q2的动能增加,速度增加,带电相同的小球受斥力作用,因此距离越来越远,由于电量保持不变,根据库仑定律得库仑力将逐渐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加速度不断减小,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根据库仑定律分析电荷间作用力的变化,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加速度之比的变化8.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有A、B、C三点,A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B点为连线上距A点为d的一点,C点为连线中垂线距A点也为d的一点,则下面关于三点电场强度的大小、电势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A. EB>EA>EC B. EA>EB>EC C. φA=φC>φB D. φB=φC>φA【答案】AC【解析】【详解】AB、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分布知,A点的电场线比C点密,B点的电场线比A点密,则有:EB>EA>EC,故A正确,B错误;CD、等量的异种电荷的中垂线为等势线,则A点的电势与C点的电势相等,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则A点的电势大于B点电势,所以有φA=φC>φB,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

      点睛】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通过电场线的分布进行判断9.一带电粒子从电场中的A点运动到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则  (      ) A. 粒子带正电 B. 粒子加速度逐渐减小C. 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 D. 粒子的电势能不断减小【答案】BC【解析】由图所示,粒子从A到B,根据曲线运动条件可知,电场力逆着电场线方向,所以粒子带负电.故A错误;从A到B,电场线越来越疏,所以电场强度减小,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逐渐减小,所以加速度逐渐减小,故BC正确;由图所示,粒子从A到B,根据曲线运动条件可得,电场力逆着电场线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所以电场力对粒子做负功,速度不断减小,电势能逐渐增大,故D错误.故选BC.点睛:电场线虽然不存在,但可形象来描述电场的分布.对于本题关键是根据运动轨迹来判定电场力方向,由曲线运动条件可知合力偏向曲线内侧.10.如图所示,a、b为竖直向上的电场线上的两点,一带电质点在a点由静止释放,沿电场线方向向上运动,到b点恰好速度为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带电质点在a、b两点受到的电场力都是竖直向上的B. a点的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C. 带电质点在a点的电势能比在b点的电势能小D. 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电场强度大【答案】ABD【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带点质点受两个力,重力和电场力.由静止向上运动,可判断出电场力的方向,根据电场力做的功,判断电势能的变化.通过带电质点初末速度为零可比较出两点的电场强度.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带电质点由a点到b点的运动,必为先加速后减速,质点的重力不可忽略(若不计重力,则释放后质点必做加速运动),所以质点所受的电场力应向上,A正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B正确;电场力一直做正功,带电质点的电势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开始时电场力大于重力,后来电场力小于重力,所以a点的电场强度较大,D正确.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1分)11.在电场中的P点放一电荷量为4×10-9C的点电荷,它受到的电场力为2×10-5N,则P点场强为 N/C,把放在P点的点电荷电荷量减为2×10-9C,则P点的场强为 N/C,把该点电荷移走,P点的场强又为 N/C。

      答案】: 5×1035×1035×10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可得,P点场强为5×103N/C;P点场强与放不放电荷无关,只与场源电荷有关考点:电场强度的定义式点评: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只与场源电荷有关,与试探电荷无关12.把一电量为q=10-10C的检验电荷放入某一电场中A点,具有电势能为10-8J,则该点电势为______V.若在该点放入另一电荷q=-10-10C,则该点电势为______V答案】100 100【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将的检验电荷放入电场中A点,具有电势能为,则A点的电势为,在该点放入另一电荷,电势不变,仍为100V考点:电势【名师点睛】本题运用电势公式时,一般各量要代入符号计算.电势的物理意义理解要到位:电势是描述电场的能的性质的物理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试探电荷无关13.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 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6中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0=______(用L、g表示),其值是______.(g取9.8 m/s2).【答案】 (1). 2Lg (2). 0.70 m/s【解析】设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竖直方向:2L−L=gT2,得到T=Lg,水平方向:v0=xt=2LT=2gL,代入数据解得v0=2×1.25×10−2×9.8=0.7m/s.【点睛】本题是频闪照片问题,频闪照相每隔一定时间拍一次相,关键是抓住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由Δy=gT2求相邻点间的时间间隔.三、计算题(14题9分,15题和16题每题10分,共29分)14.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0.1kg的石头,石头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石头离手时的速度是20m/s.g取10m/s2.求:(1)石头离手时的动能;(2)石头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3)石头离地面15m高处的速度【答案】(1)20J (2)20m (3)10m/s【解析】【分析】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即可求出石头离手时的动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即可求解石头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和石头离地面15m高处的速度;【详解】解:(1)根据动能的表达式得:EK=12mv02=12×0.1×400=20J (2)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mv02=mgH解得H=20m (3)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12mv2=12mv02−mgh 解得:v=10m/s15.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倾角为θ,高为h的斜面上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时的速度为v,然后又在水平面上滑行s位移后停止在C点,物体从A点开始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答案】mgh−12mv2; μ=v22gs【解析】【分析】物体从A点开始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h,摩擦力做功,初动能为零,末动能为12mv2 ,根据动能定理求解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摩擦力做功为-μmgs,初动能为12mv2 ,末动能为零,根据动能定理求出μ;【详解】解:(1)设物体从A点下滑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根据动能定理得 mgh−W=12mv2 得到W=mgh−。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0 对点精练一 精解实词含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 对点精练一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7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任务组三 任务四 因形悟神立象尽意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3 课文2 劝学.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专题02 现代文阅读II(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3讲 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练习)(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 文言文阅读之文化常识(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2讲鉴赏诗歌语言(讲义)(原卷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 诗歌形象类鉴赏(讲义)(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四 精准分析概括形象.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4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选择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8部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散文 任务组一 整体阅读.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 第01讲强化读文技能 (练习)(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3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判断信息正误.docx 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卷(新课标版)(解析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6 对点精练一 精准分析思路结构.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35练.docx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微专题之第16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