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利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反思和忏悔—论《憩园》中的寒儿形象.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84556232
  • 上传时间:2022-04-2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利用自己塑造的人物形彖进行反思和忏悔一论《憩园》中的寒儿形彖作者:黄世智发布吋间:01-09-08【内容提要】巴金的一生都是在反思和忏悔中度过他在《憩园》中塑造寒儿这一人物形彖 的H的也是用来反思和忏悔这可以从《憩园》的主题思想,寒儿的言行和寒儿 与哥哥的关系三个方面来理解关键词】忏悔;自我;人物形象;寒儿Abstract: Bajin had been living introspectedly and repently all his life time .The purpose that he created Han er i n the Repose Garde n is to use this character to introspent and repent. We can analyze and understand the purpose from the theme of Repose Garden ,Haner's words and behaviou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ner and his brother.Key words : repent; myself:character; Haner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几位文学大师中,巴金以其热情的风格和 激进的思想著称。

      而他思想的激进主要表现为他彻底的反对封建专制,向往-种 自由平等的人类理想社会一个人的思想必然在自己的言行中表现出来,一个作 家的思想当然主要表现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即可以从巴金的作品,特别是他的前 期作品中发现他的这种思想,又可以从他离家出走,彻底背叛自己的剥削阶级家 庭等一系列行动中认识到他的这种思想巴金的后期作品风格由前期的热情、直 露转变成客观、含蓄,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为时的思想处于什么状态,至今仍 众说纷纭,没有人做过认真系统的分析研究但如果我们把巴金晚年的思想作为 他青年和中年吋期思想发展的必然总结和归宿,再参照巴金后期作品中表现出来 的思想,我们就不难发现,巴金后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是他的思想由前期向 晚年的过度如果说“反思”和“忏悔”是 巴金晚年思想的主要特点的话,那 么,我们可以从他的后期作品,特别是《憩园》中找到这种思想的最明显表现一个作家想在自己创作的作殆中体现出自己的思想,有多种方法和渠道其 中垠重要,也是最富有艺术魅力的方法就是通过報造典型人物来表现自己的思 想巴金也不例外我们即可以从《家》中的觉慧身上发现巴金的彻底的反对封 建礼教,否定自己旧家庭的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又可以从《寒夜》中的汪 文宣身上发现巴金对自己的这种思想的反思和怀疑。

      血《憩园》中的寒儿形象同 样寄寓着巴金深沉而丰富的思想感情《憩园》是巴金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最能体现巴金后期风格的作品之一巴 金在《憩园》中除了着力塑造主人公杨老三这个人物形象外,还塑造了万韶华、 姚国栋等人物形象寒儿在《憩园》中是一个次要人物,巴金的研究者们也很少 论及这-人物那么巴金为什么在作品中设置这-人物形象呢?他在50年代末 写的《谈〈憩园〉》一文中说:“杨家小孩为然也是虚构的人物我创造他,只是 为了帮助杨老三这句话的意思不过是:有了这样一个小孩,我更容易把杨梦痴 的性格写得明显 [1](p204)这就是作家设置这一人物形象的H的而寒儿的形 象也确实起到了这个作用通过寒儿与其父亲杨老三的关系,我们看到了杨老三 爱儿子,爱家庭的一面,也看到了他欲罢不能的堕落本性,从而使杨老三这-•人 物形象更加丰厚而具有典型性但木文主要探讨的是寒儿这一形象的其他作用和 意义如果把巴金说出来的H的作为燃造寒儿这一形象的表面H的的话,那么 我们要探讨的则是作者塑造 寒儿这一•形象的深层H的如果用弗洛依德的精神 分析理论来解释那么作者H己说的H的就是有意思的H的,血我们耍探讨挖掘 的则是其潜意识H的首先,让我们来看《憩园》的主题思想。

      促使巴金创作《憩园》的直接原因 是他1941年1月回到成都住了 50天的经历,特别是他五叔的死使他产生了创 作灵感在以后的时间里,他有意无意的,断断续续地构思并完善了杨老三的 故事那么他创作杨老三的故事的H的是什么呢?按照他口己的说法是想表达一 个浅显的道理:“财富并不'长宜子孙’,倘使不给他们一样生活技能,不向他们 指示一条生活道路,'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人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 同时让他们睁起眼睛去看广人世界;财富只能毁灭崇高的理想和善良的气质,要 是它只消耗在个人的利益上面⑴(p196)巴金在为此书写的序和跋里也年表达 了同样的思想而作品也的确表达了这样的主题不过从作家开始创作这篇小说 起,作品的深层面里就包含有其它丰富的主题思想,甚至包含有同其主观FI的相 矛盾的,否定其予设的主题思想的内容•作者一方面认为”财富并不'长宜子孙二但 另一方面又表达出对富裕而精致的生活的欣赏、羡慕;一方面否定家,认为家“这 个小圈子只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另一方面又不由H主地表现出恋家的倾 向一方面对“憩园”的新旧两代主人进行批判,另一方面乂对他们过于温情 这使得整部作品流露出一种挽歌的调子。

      因此,作者在燃造杨老三这一人物吋, H的是批判否定他,但在写作过程中又不由自主地对他身上的某些思想和性格进 行了肯定而这种肯定主要是通过寒儿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出来的寒儿对待杨老 三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丄来说,就是作者对待杨老三态度的另一面这i方面就 连作者也承认:“我更偏袒杨家小孩由于他,我对他父亲也很宽大了最初的 杨老三故事并不是这样可是我写出来的却不同了我木来应半对杨老三作更严 厉的谴责和更沉重的鞭挞的可见我在这场斗争中并未得到胜利o" [1](p201) 作者说的“这场斗争”其实就是其创作的主观H的与客观效果的斗争,理智与感 情的斗争,意思与潜意识的斗争,“本我”与“超我”的斗争其结果是使小说 的思想和人物性格更复杂了,也更精彩了《憩园》的文本给人的印象是:“巴金 不再是一味正面抨击封建阶级的角色,他意识到人性与人世变迁的复杂性在现 实批评的同时,他又夹带着对人性弱点的理解与同情,这使得《憩园》形象也比 较复杂 [3](p268)巴金虽然在19岁就离开了口己憎恨的家但这个家毕竟给 他带来过幸福的童年他虽然对五叔持批判的态度,但五叔也有值得同情理解, 甚至肯定的地方因此,巴金自从离家出走之后,就一直在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进行反思,《憩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作者的反思和忏悔。

      而这些思想又集中体 现在寒儿这一人物形象上作者:黃世智发布时间:01-09-08其次,我们可以从寒儿与杨老三的关系中来探索巴金的反思与忏悔思想寒 儿在《憩园》中第一次出现便是作为一个孝子出现的因为他不顾姚家仆人的多 次阻拦,来到姚家的唯一 FI的就是折枝茶花送给自己父亲而这茶花从某种意义 就是“爱”、“孝”与“幸福”的象征其实作者在接下来的一章,也就是第4 章里就喑示了自己是在借助寒儿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作者写到:“我弯下身 去拾了两片花瓣拿在手里抚摩玉兰树是我的老朋友我小吋侯也有过一个花园, 玉兰花是我做小孩吋最喜欢的东西我不知不觉地把花瓣放到鼻端去我忽然惊 醒地向四周看了看我忍不住要笑我自己这种奇怪的举动我丢开了花瓣但是我 乂想:那个小孩的心情大约也跟我现在的差不多罢 [2](p174)在这一•段话里, 作者把寒儿比作童年的自己花象征着自己童年的幸福•寒儿把花送给自己父亲, 也正是作者自己想做而没有做的事情•因为自己从前背叛了自己的家庭,离开了自 己的家庭现在自己才理解了父辈们,明白自己可能做错了所以作者只有在书 中借寒儿來表达自己的这种忏悔但这种忏悔又是朦胧的,潜意识的,被压制着 的;作者意思到了又不愿意主动承认并表达出来。

      因此,书小的“我”惊醒后又 “丢开了花瓣”由此可知,口此以后书中的寒儿的言行,都含有作者自己言行 的成分既然寒儿对待父亲的态度可用一个“孝”字来概括,而作者自己从前没 有这么做,现在又没有机会这样做那么作者内心深处所要表达的只能说是反思 和忏悔了现在我们再往下看寒儿怎么对待父亲的,也就是看作者怎么通过寒儿来表达 自己忏悔的小说的第26、27两章是通过寒儿之口讲的杨老三的故事当然这 也使作者更容易通过寒儿之口表达自己的反思和忏悔半大家都同意卖掉父亲留 下的房产时,只有杨老三不同意并说:“你们要卖就卖吧我决不签字我对不 起爹的事情做得太多了[2](p252)可见,作者肯定了杨老三还有孝心而杨老 三Z所以留恋父亲留下的房子是因为那里有他对幸福童年的记忆寒儿对杨老三 的孝心产生在同样的基础之上其实,杨老三的话,也是巴金想说的肺腑之言 当大家都孤立杨老三吋,寒儿站在父亲一边他甚至认为父亲对那位妓女的感情 也是真诚的为父亲被哥哥赶出家门后,寒儿自始至终心中牵挂着他,寻找他, 照顾他当杨老三因偷锅盔吃被打时,“杨家小孩红着脸流着泪奔到哑巴面前, 推开哪个汉子的手,大声骂着:'他又没有犯死罪,你们做什么打他?你看你把 他打成这个样子!伤〈们只会欺负好人。

      ⑵(p222)在这里,寒儿所说的、做的, 正是巴金自己潜意识里想说的做的在接下来的一章里作者描写的父子情深的细节更让人感动当作者看到寒 儿细心护理受伤的父亲时,禁不住由衷的写道:“我注意地望着那两只小手的动 着它们表现了多大的忍耐和关切这不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孩的事情,可是他 做得非常仔细,周到,好象他受过这一类的训练似的⑵(p225)而杨老三在体 验到儿子的孝心与爱心的同吋也表现出更多的后悔、自责,甚至自虐后来他躲 避开寒儿,最终死去,也是为了寒儿,为了向家庭赎罪如果说寒儿的言行可以用一个“孝”字來概括,杨老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可 以用一个“孝”字来概括血作者又这么来写,说明作者也肯定了 “孝”,并在 潜意识里对自己的“不孝”进行反思和忏悔写到这里,也许有人禁不住要问: 巴金不是最强烈地反对封建道德之一的“孝”吗?的确如此特别是他青年吋期 更是如此但是我们也知道,巴金一生的追求和信仰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 “忠”而对于自己长辈和家庭的忠就是“孝”而且我们要把作为封建礼教的“孝” 和作为基本人性道德的“孝”区别开来巴金肯定的是后者巴金青年时期将“忠” 和“孝”截然分开,到了中年之后才对口己这种思想进行反臥也许他明白了“孝” 也是“忠”的一种,并对自己以前的不孝进行忏悔。

      从巴金内心来说,他未必 对家庭完全抱有敌意,他在思想上,心理上不可能真正摆脱家庭这--伦理组织的 影响和诱惑他对家庭形式的狂热抨击,对高家人院种种不肖子孙的声讨和谴责, 其本身也许正包含了他对这种组织形式的本能关怀 [4](p126) “随着吋间的流 逝,他心中的激愤之情淡化了,开始意识到大家庭也有它值得留恋的地方,那儿 个被他鞭挞的长辈也有他们的另一面在他的《憩园》和《怀念二叔》中,我们 可以发现,巴金对他所批判的大家庭的认识和情感的变化 [4](p138)美国的内 森・k・茅在其《巴金》一•书的第六章《论〈憩园〉》中说:“在探究父与子的关 系上,巴金否定了他早期的信念,即家族制度是绝对有害的[5](p661)由于 这不是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所以我只能在此点到为止四我们也可以通过寒儿与其哥哥的关系來看巴金怎么通过寒儿这一•形象來反 思和忏悔的只要你认真地阅读《憩园》的第26、27两章,你就会不由口主地 问:为什么杨老三的两个儿子对待他的态度截然相反?哥哥对待父亲似乎太坏 了,弟弟对待父亲又太好了,都不易理解但是,只要你理解了写作《憩园》吋 的巴金,理解了巴金的思想与人格,你就会理解寒儿与其哥哥两个人物形象。

      其 实,寒儿及其哥哥两个人物形象正代表着巴金人格和思想的两个方面如果从纵 向理解,哥哥代表着巴金从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