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近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模板.doc

11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68779823
  • 上传时间:2024-01-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5.01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近三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Ⅰ试题比较分析南宁外国语学校 何 英比较分析近三年(2007、2008、2009)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对于探究和把握2010年高考命题改革走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试卷结构从全国各省市高考试卷看,全国卷ⅠⅡ、北京卷、重庆卷、四川卷、安徽卷等都保持“30+120”七板块模式,结构上没有什么变化,相对稳定一)语言基础知识(1—4题)12分 (二)社科文小阅读(5—7题)9分(三)文言文阅读客观选择题与翻译(8—11题)19分(四)古典诗歌鉴赏、默写(12—13题)13分(五)文学类大阅读(14—17题)22分(六)语言运用(18—20题)15分 (七)作文(第21题)60分二、命题内容及形式(一)第一板块:语言基础知识1. 题型齐全,相对稳定三年都考查了“成语”“病句”“连贯(逻辑排序)”三个考点,可谓简约有致,指向明确无论改错字,还是改病句,成语运用,都扣住了“常用”和“常见”这个关键词值得注意的是2007字型考察,2008、2009年的第1题都是考察语音语音加字型考察值得关注,而标点与文学常识渐渐被挤到了语基的边缘2. 内容切合当下,与社会生活契合,体现人文关怀。

      语料多来自现实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真实以2007年全国卷I为例:考查了“军旅生活”“志愿选择”“家乡变迁”“食用碘盐”“人际交往”“生态保护”“专利申请”“生命科学”等知识,大力加强人文内涵和审美教育复习设想:1.训练布点齐全,扎实有序地搞好训练,字音、字形、词语、熟语、病句、连贯、得体、修辞等逐个训练,循序渐进特别要求考生对常用字词熟练掌握2.病句类型重点注意:成份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乱(句式杂糅)、语序不当等方面的问题病句常选摘于报刊,故平时要指导学生注意留心用错的词语成语,建议学生多看一些报刊新闻,多听广播,关心热点,关注社会事件,接受灵动鲜活的社会语言,培养语感,提升判断能力二)第二板块:社科文小阅读2007、2008、2009年全国卷社科文小阅读一览表年份选材题型、题量分值考查内容2007非物质文化遗产选择,三题9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筛选并整合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2008盖天图仪考选择,三题92009甲骨文解谜选择,三题9由上表可以看出:1.在材料选用上,取材广泛,自科文材料常会选前沿科技研究成果及与生命相关的内容(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新兴学科、最新的科技知识对人类生存的造福);社科文会关注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和发扬,同时注重社会进步性、提升文化素养、和谐共处的内容。

      2.在难度的控制上,相对稳定总体字数大多在1000字左右,但由于选材注重与考生平时的阅读现状对接,文章总体来说较为容易3.在题型设置上,都为选择题,无变化4.在考点测试中,重视考查筛选辨析能力,突出有效信息的快速提取;重视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重视考查整合和归纳的能力侧重考查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和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综合”能力题侧重考查信息整合、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能力命题设置干扰项的规律也基本定型,对考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相对集中 复习设想:1. 小阅读目前偏重社科文段,即使是自然科学文章,专业知识不会过深,阅读训练时加强对名词述语有关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培养从已知信息推断新信息的能力,还要加强对文章要点概括与分析的能力训练时要注意命题设置干扰项的规律:如张冠李戴、超前判断、因果易位、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概念误解、逻辑混淆等;我们还可以进行一定量的思维能力训练,如归纳、概括、演绎、因果、联想、想象等2. 尽可能扩大阅读面,避免阅读对象的单一化、单纯化,尤其要避免仅凭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阅读的对象复习备考时,读书不妨杂一点,文学、美学、历史、天文、地理以及社会、自然等不妨都读一点。

      三)第三板块:文言文阅读近三年的全国卷文言文阅读题都取材于史传,紧扣浅易具体特点如下: 1.持重稳健,继承传统08、09年全国卷将命题视角仍紧锁“人物传记”传统,与07年全国卷《宋均传》相比,08、09年全国卷的《廖刚传》《魏德深传》几乎就是07年文言文试题的翻版考查的侧重点大致相同,从题量、分值、考点甚至标准都体现了一种相承性如关键字词的考查均来自教材基本篇目中的重点词语,可从教材迁移到试卷上来第08题:文言实词第09题:筛选信息(人物性格、德行、操守、言行、政绩、才干等)第10题:归纳中心(原文内容分析概括)第11题:翻译(两小题)2.紧扣浅易,殊途同归08、09年文言文阅读延续了07年的平易浅近特色,切实贯彻考纲把握“浅易文言文”的这个尺度与原则复习设想:1.2010年文言文备考也应高度重视“史传文”的复习,对传主的德行、品德、操守、言行、政绩、才干等进行梳理,可以《史记》《汉书》《唐书》《新五代史》《宋史》等为训练素材同时,要适当兼顾游记散文及政论、笔记、小品等体裁,以提高备考的针对性2.文言文阅读要抓住浅易特征阅读要扣住高中课本上的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同时让学生能明辨高考要求的相关文言特殊句式及词类用法。

      实词、虚词、活用是重点,略加文言特殊句式)3.在翻译时,要让学生明白一定要直译,找踩分点字、词和句,并字字落实,同时熟练掌握翻译“六字法”技巧,以练带总结4. 培养学生养成上下文推断的习惯四)第四板块:古典诗歌鉴赏 2007、2008、2009年全国卷古典诗歌鉴赏一览表年份分值作者作品体裁题型及内容20078分苏轼《望江南》词简答题(两题):(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20088分潘大临《江间作四首》五言律诗简答题(两题):(l)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20098分姜夔《次石湖书扇韵》宋诗简答题(两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分析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大成的品格,第三局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由上表可以看出:1.“唐宋诗词”担当主角2008年,虽处在“自主”与“新课标”的“双重”催生下,但高考诗鉴赏并没有呈现“突变”的态势,基本与2007年诗歌鉴赏趋势总体保持一致,唐诗宋词仍担当主角,取材则稳中稍有变。

      2009年稍有改变,题目更趋于“见仁见智”的开放题2.文学巨匠与平民作家的作品都有参选文学巨匠他们符合“重要”“闻名”“代表”“楷模”等要求如苏轼,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中,“苏轼”成为“出镜率”最高的作家,全国卷、上海卷、重庆卷均考查了苏轼;湖南和四川考了王安石的作品但多考查“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诗”3.宋代诗词考查频率明显加大近三年全国卷诗歌鉴赏考的都是宋代文学家的作品4.考查重点明确集中近三年的诗歌鉴赏,设题都非常规范,严格围绕“语言艺术”“思想情感”“表达技巧”设题5. 诗人情感基本都通过借景抒情展现如2008年诗歌鉴赏题: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由此表达了作者向往一种隐逸生活的情怀复习设想:1. 诗歌鉴赏仍以“唐诗宋词”为复习备考重点,毕竟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里面的瑰宝,没有唐宋诗词的中国文学是苍白与虚幻的尤其针对近年宋代诗歌选用较多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适当加强宋诗、宋词训练,这点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2. 以“形象(抒情主人公、意象和意境)”“语言(诗眼、关键字)”“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为重点,适当进行“同题比较”“主题比较”,比较阅读鉴赏”的训练,因从近几年的各省市试卷看,诗歌比较鉴赏成为一大“亮点”。

      3. 抓古诗文阅读(朗读),以读带练4. 提高学生审题能力,教会学生从诗题入手、从诗人入手、从注释入手、从题材入手,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同时加强答题技巧方法训练,要求学生切实掌握诗歌鉴赏“六模式三步骤”,并能灵活运用5. 同时将整体赏析纳入规范训练,关注评价诗歌内容和作者的情感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考查有一个新变化;在传统的“形象”“语言”“技巧”三大考查领域外,往综合考查方向发展,如2007年湖南卷出现了以赏析短文的形式鉴赏诗歌的题目诗歌鉴赏五)第五板块:文学作品阅读2007、2008、2009年全国卷文学作品阅读一览表年份选文题型题量作者体裁分值考察内容2007《总想为你唱支歌》简答题四题吕锦华散文22分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形象)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08《阳关古道苍凉美》简答题四题寅公散文22分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2009《彩色的荒漠》简答题四题雷抒雁散文22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由上表可以看出:1.偏爱散文,关注社会,注重文化品位。

      从题材来看,大多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积淀的生活感悟类散文;从作家作品来看,大多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当代文坛影响较大的名家新作占主导地位从选文的风格来看多是语言清新优美、感情质朴的抒情散文,特别是有忧患意识,有悲悯情怀,关注民生和社会进步发展的散文近三年选文居然都是关于大西北的散文2.题型设置上采用简答题形式3.设题规律:命题遵循基本阅读规律,即从语义的理解到有关信息的识别与筛选,再到对相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这是一般阅读规律,也是命题规律,更是解题规律命题尽量顾及一般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尽量体现由语义到综合分析的过程,组成由浅入深的序列,形成梯度,同时命题的角度有侧重性,综合性也较明显4.命题以能力、素养为先,以知识、基础为重的方向综观2007年试题,都是考查阅读一篇文章应该具有的基本理解和鉴赏能力,一般学生都能根据原文信息和高中生应有的阅读积累进行整合作答对考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也相对集中,如归纳、概括、演绎、因果、联想、想象等;都要求体现语言文字的表述书写能力,力求能区别出语言表述的简练精确、形象生动、特色鲜明等特点5. 重视鉴赏能力的考查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单独命题的各省市的试卷,都加大了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的考查,同时还涉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

      从题干表述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的用意是什么”“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往往着眼的就是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综合性较强,能较好的体现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进行考查的特点复习设想:1.文学作品会以散文为主,会更倾向于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丰厚,对现实生活有启示或有借鉴意义的文章因此,读书不妨泛一点,中国作品、外国作品、现代作品、当代作品,都“游览”一些教师注意有针对性引导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