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镇小区建设经典材料_1.docx
4页乡镇小区建设经典材料 统筹计划 因地制宜 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小区建设 镇自从小区建设开展以来,力争实事求是,不辞辛劳,对全镇个小区、个村庄,展开全方面系统的实地调研和民意摸底,依据调查得来的村情民意,经过镇党委政府的讨论研究决定,将镇政府职责定位为统筹资金、制订政策、宣传发动、工作布署、监督考评,各小区、村庄自主建设新村,使我镇合村并建工作愈加合理、愈加贴近民意,也充足调动起了广大农民建设新家园的主动性,促进了我镇社会经济友好的大发展 一、实事求是,为合村并建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镇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村风村情也不尽相同,笼统的一概而论,会给合村并建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考虑到合村并建工作的艰巨性和长久性,我镇党委政府成立了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常务副镇长任副组长的合村并建领导小组,吸收全体班子组员、各工作片片长,农办、财政、经管、国土、城建参与,详细负责组织领导全镇的小区建设;并组建住建办公室,从党政办、教办抽掉4名人员充实到住建办,专员专职,详细负责实施依据需要对应成立了计划组、新址测量组、宅基地摸底组,深入田间地头和老百姓中间,细致调查,摸清摸实,为我镇合村并建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二、因地适宜,合理制订合村并建新模式 依据深入调查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借鉴弟兄乡镇的优秀经验,我镇党委政府数次召集班子组员、工作片片长、小区干部开会研究,制订出镇政府职责定位为统筹资金、制订政策、宣传发动、工作布署、监督考评,各小区、村庄自主建设新村的操作模式;并依据各小区、村庄实际情况确定出多套新村建设模式,比如:政府所在地的新村为政府定价,外商投资建设,对外出售;新村朱家定居点为旧村改造;新村定居点为集体统一建设;新村小区为集体统一建设和群众自建相结合丰富多样又结合实际的建设模式,使我镇合村并建工作更尊重民意、更符合实情,更能调动广大干部、群众主动参与小区建设的主动性 三、制订政策,为合村并建保驾护航 一是我镇出台了《镇合村并建工作方案》和《镇有关推进农村小区建设中农民建房等问题的暂行要求》,并加大对各村建房的稽查力度,从源头上堵口子对于特殊情况由镇合村并建领导小组同意后,由综治办全程监管,建设低矮、小面积过渡适用房今年以来,共控制建房户达成300多户,避免了资源浪费;二是镇上对先期开启的小区拿出合适的激励政策,在地上物赔偿、计划设计等方面给合适补助;三是要求各自然村一律停止原村内的基础设施修建,避免反复建设;四是为了扎实推进小区建设,对各小区重新选举了村民代表,每15-20户推选一名,对新村建设让群众代表全程参加、全程把关;五是镇上已于尚堂信用社、信用社协商,对建楼户给信贷支持,按信用社相关要求、程序办理贷款事宜,每户可贷款5万元;六是要求新村建设和产业调整升级相结合,小区新村建设点周围的500多亩地将建设蔬菜大棚,深机井勘探已完成。
小区已和天津客商达成初步协议,将承租800亩地进行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推进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七是对农民原有房屋的拆迁赔偿和其它政策,将完全根据县里相关文件实施;八是镇上将聘任一名专职建筑质量监理员,对各小区的建设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 四、广泛宣传,为合村并建营造浓厚的思想舆论气氛 我镇自今年合村并建工作开展以来,主动发动宣传攻势,首先,镇党委政府于5月13日召开了由各小区全体班子组员、部分群众代表、全体脱产干部合计300余人参与的动员大会,并印制了余份《镇有关合村并建致广大村民的公开信》,在各小区进行张贴,各村并经过喇叭天天早晚宣传一遍,达成家喻户晓,人人明白;二是外出参观考察前后7次由镇关键领导带队,组织部分小区支部书记、主任和群众代表到齐河、德城区和乐陵希森新村等地进行参观考察部分小区还自发地到无棣大山、河北霸州进行了参观学习,累计参观达400余人次经过参观考察,深入解放了思想,开拓了视野,鼓足了干劲,有效地激发和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主动性截止现在,全镇小区建设报名户数已达成1600多户 五、经典事例,彰显合村并建灵活的计划思绪 新村村组人口1056,280户,村庄占地面积372亩,旧村地理位置优越,距县城公里,村南紧靠至、至两条村村通公路,村内道路又新近铺设完成,交通便利,毗邻小区计划新址,旧村土质土壤不适合种植,村庄中的老房危房比较集中,村民对在原址建楼又很支持,因此依据村情,镇党委政府决定朱家村新村建设模式是在旧村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从靠近小区新址的老房危房较集中的东北角开始,逐步拆建。
既节省了土地,又实现了合村并建的目标新村户型为6连体180平米和7连体154平米两种2层小楼,造型简约漂亮,对旧有林区稍加改造,即可成为该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六、严格把关,保质保量完成合村并建任务 质量是农村小区建设的百年大计,我镇在建设过程中,切实强化质量监管将农村小区工程全部实施公开招标,从根本上为工程质量提供保障出台规范性文件,将工程建设全过程纳入建设主管部门有效监管我镇确立了新型农村小区“五化十通”标准,“五化”,即新村实现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十通”,即路、水、电、气、暖、排污、、宽带、公交、有线电视等基础设施齐全每个新型农村小区全部计划设计了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服务中心,设置劳动保障、民政事务、计划生育等服务窗口;同时配套布局学校、商场、卫生服务、文化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在新建农村小区全部组建了物业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农村小区绿化养护、路面保洁、设施维护和治安巡查,主动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村搜集、镇处理”的运作模式,大力开展小区绿化和环境美化,大大提升了小区管理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