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肝降脂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doc
4页1保肝降脂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摘要】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属祖国医学的“胁痛” 、 “痰证” 、“积聚”等范畴,保肝降脂丸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即是对丸药制备及其治疗理论依据的总结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脂肪肝;保肝降脂丸 我们根据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不同证候进行辩证分型,确定不同的治法治则为化痰祛瘀,调理肝脾肾 《问斋医案》指出:“治痰要活血,血活则痰化 ”痰自津化,瘀由血生,津血同源,痰瘀亦同源,痰浊久停致血瘀,瘀血内阻生痰湿痰瘀同病,单祛其痰则瘀难化,专攻其瘀则痰难消,唯痰瘀同治方可奏效临证须辨痰瘀之轻重,痰重瘀轻者则祛痰兼行瘀,瘀重痰轻者则行瘀兼祛痰在化痰祛瘀的同时,须重视疏肝理脾补肾,不可一味攻邪 保肝降脂丸治疗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其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报道如下: 1 治则及方解 1.1 保肝降脂丸的处方组成:生山楂 30g,郁金 15g,泽泻20g,葛根 30g,茯苓 20g,生白术 30g,党参 20g,车前草20g,滑石 20g,茵陈 30g,柴胡 30g,香附 20g,枳实 30g,蒲公英 30g,海金沙 10g,金钱草 20g。
1.2 治则:脾失健运是脂肪肝发生的病理基础,肝失疏泄是该病2的病理变化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该病为外感湿毒之邪,复因嗜食肥甘厚味、饮酒过度致湿热内蕴,煎灼津液为痰,痰之粘滞性质,必然影响脏腑气血功能,由痰生瘀,痰瘀同病此类患者初期可无明显症状,继而可见头重如裹,胸脘胀满或口苦而粘,渴不欲饮,纳呆,恶心欲呕,困倦乏力,便泻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治以化痰祛瘀、健脾利湿同时患者因湿热内蕴,土壅侮木,或因肝郁化火,木郁土壅,肝胆失于疏泄,气滞不能布津,津停为痰,痰碍气行则气滞,气滞困阻血络则为瘀,瘀血停滞日久,又可化为痰湿症见胁肋胀痛,烦躁易怒,口苦而粘,吐酸,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数正如《知医必辨》云:“人之五脏,……惟肝一病即延及它脏 ”治以化痰祛瘀、清肝利胆[ 1] 1.3 方解:药选生山楂、郁金、泽泻、葛根等化痰祛瘀,以绝肝脏产生脂肪之源;茯苓、生白术、党参、车前草、滑石等健脾利湿,脾胃得健,气化功能旺盛,湿去则痰瘀不能再生药选茵陈、柴胡、香附、枳实等疏肝理气,气畅则湿易除,瘀易化,从而防止了痰瘀再生;蒲公英、海金沙、金钱草等药增强胆汁排泄,因胆盐能促进脂肪酸吸收,有助于脂肪的代谢。
2 制备及质量控制标准 2.1 制备:将以上中药一十六味按照各自的配方配料,先行炮制、烘干、粉碎过 100 目筛、混匀,取上述药粉加入适量的炼蜜做成每粒重 9 克的蜜丸即得)一次 2 丸,一日 3 次2.2 质量控制标准: 【性状 】本品为丸剂,呈黑褐色,味微苦 3【鉴别 】取本品 2g,加石油醚(60 —90℃)10ml,超声处理 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 l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 VI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酸 G 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一乙酸乙酯一醋酸(10: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本品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参照《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附录 IL) 【功能主治】:本品具有化痰祛瘀、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的功效,主治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等证 【用法用量】:一次 2 丸,一日 3 次,口服 【规格 】:9g/丸 【包装 】:纸盒装,10 丸/盒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有效期】六个月 3 讨论 该病当属祖国医学的“胁痛” 、 “痰证” 、 “积聚”等范畴。
病因为外感湿毒之邪郁遏中焦,阻碍气机,肝气郁结,脾失健运,复因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蕴毒生痰,痰阴血络,久而成瘀;瘀血内阻,更使津液停聚而变生痰浊,痰之粘滞,又影响气血的运行,痰4瘀胶结发为本病;久病诸脏腑功能皆受损,终必及肾,肾中精气亏虚,藏精和气化功能失调,则水不养木温土,肝脾不调,膏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为痰为瘀,痹阻于肝,更使虚实错杂,胶结难解该病病机为肝郁脾肾亏虚,痰瘀互阻病理基础为气虚,正如《景岳全书》云:“水谷津液但化得其正则成津血,化失其正则为痰浊,痰涎本皆气血 ”[2] 参考文献 [1]王麟士. 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荟萃,2002,24(17):1479~1481 [2]付丽, 卢宁,周红.活血化痰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2,4(1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