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oc
8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电教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形象、直观、生动 的视觉画面和听觉刺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 生的感性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反观我们现在的小学 语文课堂,不少教师不能正确认识电教媒体的作用,甚至夸 大电教媒体的作用,逢课必用电教媒体,结果,不但不能提 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反而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权利,使学生失 去了领悟课文语言文字的机会,教师也被教学课件牵着鼻子 走,成了一个电脑操作者如何解决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存在 的问题,提高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功效, 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一、课堂教学中使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1. 课本被屏幕取代案例: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师: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生:读过师:你知道其中的哪些故事?生:“三顾茅庐” “空城计” “火烧赤 壁”……师: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故事__ “草船借箭”,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播放电视《三国演义》第40集,周瑜 请诸葛亮商议军事那一部分)学生们都睁大眼睛观看,上 课还可以看电视,多快乐的事!看了大约五分钟后老师问: 通过观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说: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要 诸葛亮十天造十万支箭,但诸葛亮却只要三天。
老师又问: 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我想知道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 老师播放借箭部分,学生看得津津有味,笑声不断语文课 堂上,学生无需翻开课本,但这样的课堂有效吗?整个课堂 没有学生读书的时间,没有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时间,怎能 体会到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怎能培养出学生良好的语 感?2. 思维被画面取代案例: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为了帮学生理解“探”字, 老师播放直观明了的动画,引导说:看见了吗?这就叫“探 出头来”学生的想象被取代,思维被剥夺,失去了 “在主 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机 会省略了学生思考、想象的过程,使学生逐渐地失去了根 据作者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进行思考的能力,这实际上就 是由过去的“人灌”变成了 “机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 展毫无益处3. 老师被机器取代案例: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威尼斯的小艇》老师首先播放威尼斯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 课看完后,老师问:这座城市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到处 都是水、主要交通工具是小艇。
教师趁机导入新课:这节课 我们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教师播放课文范读,要求 学生认真听,注意停顿听完范读后教师问:围绕小艇课文 写了哪几方面的事?学生交流:写了三方面的事,分别是: 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技术、小艇与人们的生活(只有少数 几个学生举手)然后大屏幕投影小艇的图片、独木舟的 片、新月的图片、水蛇的图片,学生通过观看比较,感知比 喻写法的好处,最后在欣赏威尼斯的风光中结束这节课整 堂课教师过于依赖电教媒体,在课堂上,充满激情的范读少 了,工整规范的板书也被电脑所取代,在学生眼里,教师只 是一个电脑的操作者、课堂的旁观者,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 引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正确使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对策与思在课堂教学中,为正确解决存在的问题及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整体功用,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思考1.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适当使用电教媒体 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抽象思维能力弱,在设计课件时,可以让色彩鲜艳一些,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动 画创设情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如教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本课出现的词语都与春天有关,新课伊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春天美丽的动感画并配上欢快的儿歌《春天在哪里》,课文中的词语: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 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都出现在画面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 接触了课文,认识了字词,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在教学生 认识字的笔画顺序时,也可借助动画效果,在屏幕上用描红 的形式展示生字的笔顺,这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 能够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提高识字能力而面对中高年 级,电教媒体教学应该逐步减少形象性的声音画面,而应注 意在激发学生的思维上下功夫,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 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中有这样 一句:“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为了帮学生深 入理解“大不相同”的意思,我先让学生说说“大不相同” 的字面意思,再引导学生想象别处可能是什么样?在学生充 分交流后再投影当时的中国别处情景的图片,配以凄凉的音 乐,引导学生朗读: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这里 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别处 房屋破旧,凄苦冷清;这里行走的大多是__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 他们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别处或行或站的是一一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他们骨瘦如柴、衣衫襤褛……使学生在电 教媒体的辅助下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背 景,为学习下文做了铺垫2.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适时使用电教媒体 我们在设计、使用电教媒体时,首先应该考虑到为语文 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因此,要充分研读教 材,根据教材特点去考虑电教媒体什么时候用,应播放多长 的时间例如《月光曲》一文,分辨事物和联想,体会贝多 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思想感情是本课训练的重点为了 突破这一知识点,当教学进行到第八自然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我用大屏幕将课文插图投影出来引导学生朗读“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 得格外清幽、美丽穷兄妹俩凝神倾听,贝多芬无限深情地 弹奏钢琴的情景紧接着第九自然段,播放钢琴曲《月光II使音乐与插图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其图、听其曲、思其文的浓厚氛围中,随着缓慢而清幽的琴声,此时 不仅文中的皮鞋匠仿佛看到:“月亮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升起”,而且月亮也似乎从学生们的心中升起来了,那微波粼粼的海面在他们的心中荡漾;那轻纱似的微云在学生脑 海中浮现;那海面上的大风在他们的耳边刮起音乐把他们 从幽静、朦胧、抚慰、体贴的境界带入了一种激荡、刚健、 雄伟、充满激情与悲愤的世界,让同学们在这充满激情的音乐声中,在令人浮想连篇的意境中,去体会感受贝多芬即兴 创作《月光曲》时的思想感情,去分辨事物和充分联想……3. 根据表迗情感的需要,适度使用电教媒体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
学生只有融入情 境,与作品中的形象息息相通,产生共鸣,才能真正使教学 成为学生的内部需要,迖到读懂课文、养成能力、升华情感 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课文第三 段揭露了英法联军的罪行而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既遥远又陌 生在教学时成功地运用录像这一视听觉媒体,便能完成情 感转折,并使之迗到高潮如老师过渡:“当年圆明园如此 辉煌,多么令人自豪,但是……”陡然一转,通过大屏幕放 映“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直观鲜明的图像和生动精炼的语 言,具体再现了当年那残酷的一幕学生亲眼目睹了侵略军 的强盗行径,愤怒之情油然而生短暂的录像观看过后,引 导学生到文本中找出描写侵略者强盗行径的词语去体会,引 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再引导学生去朗读促进理解,能迗 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在讲到五 位壮士准备跳崖部分时,我投影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的图片,引导学生观看五位壮士的表情、动作、衣服,发挥 想象选择其中一位壮士写具体在学生静心写话过后播放 《红旗颂》,让学生在激昂的音乐声中读出自己写的话,更 好地引导学生体会五壮士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电教媒体是把双刃剑,只有适当、适时、适度地去使用, 才能真正发挥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让电教媒体更好地 为语文教学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