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 配套课件 第八单元 第36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pptx
93页第,36,课时,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4,.,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过调节作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5,.,举例说明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2022,广东,T3,2022,重庆,T10,2022,湖北,T17,2021,重庆,T13,2021,河北,T17,2021,海南,T5,2.,内环境的稳态,2023,湖北,T5,2022,海南,T9,2020,海南,T4,2020,山东,T18,内容索引,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课时,精练,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的组成,(1),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淋巴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外,液,细胞内液,(2),细胞外液各部分之间的转化关系,血浆,组织液,淋巴液,2,.,内环境,(1),概念:,由,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内环境。
细胞外液,(2),三种细胞外液组成成分的比较,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液,存在部位,_,_,_,成分来源,消化道吸收;,从,_,回,渗;,淋巴液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渗出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代谢产生,_,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化学成分,都含有水、无机盐、蛋白质等,血浆,中,_,含量,较高,而组织液和淋巴液,中,_,含量,很少,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组织液,组织液,蛋白质,蛋白质,3.,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无机盐和蛋白质,Na,Cl,7.35,7.45,37,4.,内环境的作用,(1),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细胞名称,所处内环境,组织细胞,_,毛细血管壁细胞,_,毛细淋巴管壁细胞,_,血细胞,_,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_,组织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组织液,血浆,淋巴液、血浆,(2),细胞,通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1),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属于人体内环境,内环境是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提示,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食物中的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发生在内环境中,(,),提示,蛋白质被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是在消化道内进行的,与外界环境相通的消化道,不属于内环境。
3),内环境中的成分有葡萄糖、,DNA,聚合酶、载体、神经递质和无机盐,等,(,),提示,DNA,聚合酶是细胞内的物质,载体是细胞膜上的物质,二者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4),淋巴管内的液体、膀胱内的尿液、汗腺导管内的汗液、消化道内的消化液和细胞内的液体都属于内环境,(,),提示,体内液体,体液,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尿道、生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细胞内的液体属于体液,但不属于内环境5),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6),单细胞动物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多细胞动物的细胞都必须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提示,多细胞动物的部分细胞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例如,人的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可以直接从肠腔中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妊娠期母体对葡萄糖需求量增加,为保证血糖供应,机体会做出调整使胰岛素效果减弱;而孕妇妊娠期往往摄入过量糖类,营养过剩,运动量又较低,易诱发妊娠期糖尿病如表为口服,75 g,葡萄糖后血检结果。
1.,该孕妇有无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还可以检测什么成分用于诊断?,提示,该孕妇有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还可以通过检测胰岛素的含量来诊断是否患有妊娠期糖尿病2.,将下列物质归类:,a.,无机盐,b.,细胞因子,c.,氨基酸,d.,血浆蛋白,e.,呼吸酶,f.,维生素,g.,葡萄糖,h.,神经递质,i.,激素,j.,抗体,k.,二氧化碳,l.,尿素,m,.,甘油,n.DNA,聚合酶,o.,脂肪酸,p.,消化酶,q.,麦芽糖,r.,糖原,s.,纤维素,t.,受体,u,.,载体,(1),内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其他物质,2),内环境中不存在的化学物质:细胞内特有的,物质,,,细胞膜上的,物质,,,消化液中和不能直接被吸收的,物质,a,、,c,、,f,、,g,、,m,、,o,k,、,l,b,、,d,、,h,、,i,、,j,e,、,n,、,r,t,、,u,p,、,q,、,s,3.,将下列生理过程归类:,A.,细胞呼吸,B.,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C.,细胞内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D.,消化道中物质的消化,E.,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F.,胰岛素与靶细胞的结合,G.,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的过程,:,;,不发生在内环境中的过程,:,_,。
B,、,E,、,F,、,G,A,、,C,、,D,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人体某器官模型,请分析,B,端有关物质的含量变化1),若该器官为骨骼肌,,O,2,、营养物质,含量,;,CO,2,、尿素,含量,2),若该器官为肺,则,O,2,含量,;,CO,2,含量,3),若该器官为肾脏,则尿素,含量,4),若该器官为胰腺,则进食后胰岛素,含,量,;,饥饿时胰高血糖素,含量,5),若该器官为肝脏,则进食后血糖,含量,;,饥饿时血糖,含量,降低,升高,升高,降低,降低,升高,升高,降低,升高,5.,中度或重度的妊娠期高血压,存在肾脏损伤,肾小球滤过能力下降,使得血浆蛋白经过肾小球漏出,从而生成蛋白尿请结合渗透压的概念及图示模型,解释当肾功能异常时,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提示,肾功能异常出现蛋白尿时,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对水的吸引力减小,水分过多地流向组织液,从而造成组织水肿,组织水肿,的原因,分析,考向一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1.,(2024,海南嘉积中学高三模拟,),如图表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与,b,、,c,、,d,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Na,B.c,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形成组织液,C.d,中含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尿素等化学成分,D.,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物质,1,2,3,4,a,是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细,胞,外液,(b,是组织,液,,c,是淋巴液,,d,是血浆,),中的,但,Na,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A,错误,;,d,(,血浆,),可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组织细胞间隙形成,组,织,液,,B,错误,;,食物,中的碱性物质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会破坏血浆,pH,的稳态,不构成维持血浆,pH,的缓冲物质,,D,错误。
1,2,3,4,巧用单、双箭头判断体液的,4,种成分,单箭头,淋巴液形成:组织液,淋巴液,淋巴,液流向:淋巴液,血浆,双箭头,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2.,(2022,湖北,,17),人体中血红蛋白构型主要有,T,型和,R,型,其中,R,型与氧的亲和力约是,T,型的,500,倍,内、外因素的改变会导致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发生变化,如血液,pH,升高、温度下降等因素,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1,2,3,4,向,R,型转变正常情况下,不同氧分压时血红蛋白氧饱和度变化曲线如图实线所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在肺部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D.,剧烈运动时,骨骼肌毛细血管处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有利于,肌,肉,细胞代谢,1,2,3,4,由题意可知,,R,型血红蛋白与氧的亲和力更高,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红蛋白,氧亲和力呈正相关,温度下降可促使血红蛋白从,T,型向,R,型转变,故体温升高时,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A,正确,;,在肾脏毛细血管处血浆要为肾脏细胞提供氧气,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实线向虚线,2,方向偏移,,B,错误;,1,2,3,4,在肺部毛细血管处需要增加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血红蛋白由,T,型向,R,型转变,实线向虚线,1,方向偏移,,C,错误,;,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氧分压偏低,血红蛋白饱和度偏低,血红蛋白由,R,型向,T,型转变,这样便于释放氧气用于肌肉细胞进行细胞呼吸,,D,错误。
1,2,3,4,考向二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3.,(2022,重庆,,10),某同学登山后出现腿部肌肉酸痛,一段时间后缓解查阅资料得知,肌细胞生成的乳酸可在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被细胞再利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酸痛是因为乳酸积累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所致,B.,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只需通过组织液,C.,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内环境中进行,D.,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有利于缓解酸痛,1,2,3,4,肌肉酸痛是因机体产生的乳酸积累造成的,但由于血浆存在缓冲物质,血浆,pH,下降并不明显,,A,错误,;,肌细胞,生成的乳酸进入肝细胞需要血浆和组织液的运输,,B,错误,;,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的过程在肝细胞中进行,,C,错误,;,促进,乳酸在体内的运输,降低内环境中乳酸的含量,有利于缓解酸痛,,D,正确1,2,3,4,4.,(2021,河北,,17,改编,),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B.,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C.,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1,2,3,4,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B,正确,;,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错误,;,1,2,3,4,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体液的总量也会增多,,D,正确。
1,2,3,4,返回,考点二,内环境的稳态,1,.,内环境的稳态,器官,、,系统,相对稳定,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神经,-,体液,-,免疫,一定限度,正常生命活动,2,.,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1),实验目的,通过比较自来水,、,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推测生物体是如何维持,pH,稳定的缓冲液,(2),实验结果与结论,实验材料,图示,结果,自来水,滴加,HCl,后,自来水,pH_,_,;,滴加,NaOH,溶液后,自来水,pH_,逐渐,减小,逐渐增大,实验材料,图示,结果,缓冲液,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后,缓冲液的,pH_,肝匀浆,在一定的范围内,无论滴加,HCl,还是,NaOH,溶液,肝匀浆的,pH_,均保持相对稳定,均保持相对稳定,结论,肝匀浆的性质,类似于,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