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doc
10页九年级化学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中考第一轮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水二、考点清单1、知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2、认识水的组成3、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的区别、净化水的方法4、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水污染的来源及危害5、知道六大营养素6、学会构建水的知识网络了解与水有关的实验三、全面突破知识回顾:(一)水的分类与净化:1、常见水的分类:(1)蒸馏水、纯水——纯净物(2)自然界中的水、各种饮品、矿泉水、有色水、石灰水等——混合物水属于纯净物中的化合物,化合物中的无机化合物,氧化物. 2、水的净化:软水和硬水的鉴别与转化:(1)鉴别:肥皂水、蒸发(2)转化:煮沸、蒸馏(二)水的组成和构成:1、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试管中有无色气泡冒出,电源正、负极所连试管中产生气体体积比为1:22)各极产生什么气体?如何验证?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氢气:点燃,罩一干燥烧杯3)化学方程式?2H2O2H2↑+ O2 ↑4)实验结论?元素知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微观实质: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2、“H2O”的含义:表示(1)水(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3)一个水分子(4)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三)水的应用:1、水能灭火2、水是人类重要的6大营养素之一组成水的H和O元素都是人体的常量元素3、实验中的水:(1)基本实验操作:(2)水的电解(3)过滤、蒸发、配制溶液(4)铁的生锈(5)水在实验中的用途: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 ;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的物质 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的物质 (6)探究蜡烛燃烧后的产物:(7)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8)二氧化碳的性质:4、水是重要的资源(1)水污染的危害:影响工、农、渔业的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还会直接危害人体健康2)保护水资源:防止水体污染;(工业、农业、生活污水);节约用水.(四)与水有关的化学反应1、有水参加的化学反应:(1)分解反应:水电解(2)化合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pH值大于7;二氧化碳与水 ,反应后溶液呈酸性,pH值小于72、写出有水生成的反应(1)化合反应:氢气燃烧 (2)分解反应:①过氧化氢分解 ②碳酸分解 (3)置换反应:氢气还原氧化铜 (4)复分解反应:①金属氧化物和酸 ②碱和酸 ③碳酸盐和酸 (5)其它反应:碱溶液与非金属氧化物(五)水的检验和吸收:1、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CuSO45H2O2、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淡蓝色的液体 B、水的密度是1g/cm3C、1.5L水的质量是1.5kgD、水的沸点是100℃E、水电解生成两种无色气体 F、在0℃时水会形成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G、水不能燃烧 H、自然界中的水一般都含有杂质I、纯净的水是单质【解析】考查水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分类【答案】E F G H例2: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解析】可按自来水厂的净水程序净水【答案】B例3: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和全社会的责任.下列做法有利于防止水资源污染的是( )①农业生产中要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 ②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③不用含磷洗衣粉 ④将海水淡化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解析】水体污染主要由工业、农业、生活等方面造成答案】C例4:将浑浊的河水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你认为上述简易净水器(填“可以”或“不可以”) 将硬水变成软水解析】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有毒、有色、有特殊味道的物质不能将水转化为纯净物或软水答案】吸附 混合物 不可以例5: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设计灵感源于一个“方盒子”,容纳了许多“水泡泡”和许多的“水分子”下列关于水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水分子是极小的水滴 B. 1个水分子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C. 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 水分子不能再分【解析】考查:(1)分子的性质(2)分子由原子构成【答案】C例6: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_ (填字母,多选题)A. 水分子不断运动 B. 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 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 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解析】水蒸发是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或运动速率。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物理性质由分子的聚集体决定答案】A C例7:图1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与时间关系图,图2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甲试管生成气体A,则甲应连接电源的 极(2)0s~3s间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与8s时甲乙两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 (填“相同”或“不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答1点即可)【解析】记住连接电源正负两极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名称联系学过的氢气、氧气的知识【答案】(1)负(2)不同 氧气的溶解性比氢气强 例8: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1)写出化学式:甲 ;乙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MnO2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通读全题后找出突破口。
根据“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想到我们学过的二氧化碳和甲烷,运用所学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推断答案】(1)H2 C (2) CH4 + 2O2 CO2 + 2H2O (3)2H2O2 2H2O+ O2 ↑例9:纯水清澈透明、不含杂质,而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为纯水和硬水,请你参与小明同学对水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⑴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⑵区别纯水和硬水的方法有多种小明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取样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请你设计另一种方法(简述步骤、现象和结论): ⑶小明在做实验时,发现硬水在蒸发的过程中,产生了少量气体并得到一种难溶性的固体[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难溶性固体可能是碳酸盐[设计实验]①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中,观察到 的现象,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向这种难溶性的固体中滴入 ,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则这种固体可能是碳酸盐;若这种固体是碳酸钙,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馈与应用]通过上述实验得到启发,在家里可用 除去热水瓶胆内壁上的水垢。
解析】生活中常用煮沸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里常用蒸馏方法使硬水软化检验硬水、软水的常用方法有:①加热蒸干法,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无固体析出的为软水;②将肥皂水分别加入到盛有软水和硬水的烧杯中,搅拌,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甚至没有泡沫的是硬水,而且有浑浊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H2O碳酸盐能与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有关反应方程式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答案】⑴蒸馏 ⑵分别取样于烧杯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纯水;无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 ⑶①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 Ca(OH)2 === CaCO3↓+ H2O ②稀盐酸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食醋 四、本讲小结关于水的知识主要是在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的第三单元学习的.其中涉及到了水的组成的测定,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的保护在上、下两册书中与水有关的知识也特别多,比如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金属的锈蚀也与水有关,六大营养素中也有水。
水是最常见的溶剂而在酸、碱、盐的学习中,很多的反应也都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而且很多重要的反应也都有水生成有些物质应密封保存也与水有关所以水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物质,同时也是很重要的五、应考锦囊本专题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部分以典型物质——水为线索把多个单元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联系在一起,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本专题是学生在学习完整个初三化学的基础上进行的知识、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专题落实好本专题的内容会为以后的综合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六、超前思维:(碳和碳的氧化物)1、碳:(1)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 性,此性质属于 性质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化学方程式 ( 反应)不完全燃烧(氧气不充足),生成CO:化学方程式 ( 反应)②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化学方程式 ( 反应)实验现象: 木炭还原氧化铁:化学方程式 ( 反应)2、二氧化碳: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各元素之间的质量比 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1)物理性质: 色, 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 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2)化学性质:①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②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