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案】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doc
4页教案】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分子和原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文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的感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性质【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是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微观的世界,一起来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环节二:新课讲授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提出问题】已知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那么一滴水中有多少水分子?请查阅课本,资料给出答案学生回答】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教师引导】通过情境,让学生感受1.671021这个数字的大小,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年多才能数完。
提出问题】由此说明分子具有怎样的性质?【学生回答】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间有间隔已知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提出问题】实验: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学生回答】总体积小于100ml,因为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酒精和水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填充了彼此的空隙,因此总体积小于100ml提出问题】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都是有间隔的,氧气经过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变成液态,由此判断分子间间隔与物体状态有何关系?【学生回答】分子间间隔:气体>液体【教师讲述】分子间的间隔一般符合以下规律:气体>液体>固体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教师提问】酒精擦在皮肤上会很快消失,原因是什么?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性质?【学生回答】酒精会蒸发,说明分子会运动教师引导】接下来通过实验来检验我们的猜想,已知酚酞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酞溶液和氨水实验——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①【教师实验】取一烧杯,注入约20毫升蒸馏水,然后加入5-6滴浓氨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由此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红色——可知酚酞与浓氨水混合变红。
②【教师实验或视频播放】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下图所示观察一段时间,有什么现象发生?解释这一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该实验需要时间较长,可以观看视频学生回答】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而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仍为无色,说明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而烧杯b位于大烧杯外,没有氨分子进入,所以溶液仍为无色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教师提问】请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学生回答】实验时闻到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炒菜可以闻到香味,桂花飘香……【教师提问】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由此可至,分子运动的快慢受哪些因素影响?【学生回答】分子运动的快慢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环节三:小结作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分子的三条性质,并且可以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液体>固体3.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