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孩子的心理行为.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0408344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家长的心理健康与孩子的心理行为 本文执笔:高峰课题成员:曹子方、谢叔贞、刘金花、陈建强、李爱珍、倪谷音、王文英、邹宏、张建国、康惠君等 有较严重行为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普通中学的学生家长和特殊学校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差异; 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具有很高的相关性, 而母亲的相关程度高于父 亲; 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女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当前,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竞争的加剧,离异家庭的增多, 升学压力的增加, 以及独生子女的问题等等,使中小学生出现的心理困扰比以往任何时候 更为突出所以,关心孩子心理健康, 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实在是我们家庭教育面临的一 项迫切而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会于 1997 年年初采取整群随 机取样的方法进行调查测试, 对普通中小学初中二年级、小学四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共 1228 人, “特殊学校”学 生及家长 98 人(合计 1326 人,其中男生家长 677 人,女生家长 649 人) ,用国内外常用的 CBCL 量 表和 SCL-90 症状 自评量表逐个进行心理测试 分析研究结果如下:一、当前中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不容乐观,而且日趋严重。

      1228 名被心理测试的中小学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 248 名,心理行为问题检出率为 19.70% 不论是小学还是中 学,女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都比男生要高(小学生:女生 25.80% ,男生 22.30% ;中学生:女生 17.93% ,男 生 12.75% ) 比较了普通中学与特殊学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后者的检出率高达 29.60% 这证实: 具有较严重行为问题的孩子,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二、普通中学学生家长和特殊学校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有显著差异将普通中学学生家长和特殊学校学生家长作比较,表明在 “焦虑” 、 “敌对性”、 “抑郁” 、 “躯体化”及“其它” (指饮食、睡眠等不佳)具有显著差异所以,父母任何心理上细微 的障碍与异常,都会毫无保留地在孩子心灵上打下烙印,带来严重后果三、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具有很高的相关性我们经常说: 在每一个孩子身上, 都能看到父母的影子 这不仅是遗传基因的神奇作用, 而且是父母的性格、感情、行为、语言等多种心理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 的研究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家长没有心理健康问题,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比例就比较少; 而家长自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则其子女有行为问题的竟高达 60.0% ,换句话说,有一半以 上孩子的行为问题与其父母心理健康不佳有密切的关系。

      值得令人关注的是调查数据表明: 母亲的心理健康与其子女心理健康相关程度高于父亲 与子女的相关度这一结论表明:母亲在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动摇 的,毋容置疑的如何提高母亲的素质, 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充分发挥她们在教育子女、 影响孩子心理发展中的优势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调查告诉我们:(一)要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必须先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尤其是提高母亲的心理素质, 乃是当 今家庭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为此,呼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 知识,引进家长学校,不仅使每一个家长都具有健全的心态和人格,而且成为孩子的“心 理保健医生” ,给子女创造亲密、和谐和温馨的家庭环境,防止孩子心理行为偏异的发生二)重视女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迫切当代家长对女孩的期望值普遍提高, 渴望自己的女儿成才, 希望她们在未来激烈竞争的 现实生活中有立足之地,因此,在培养目标、教育要求上常常会脱离孩子的实际,加重她 们的心理负荷,导致心态失衡应该看到男孩与女孩无论在生理上与心理上是有差距的 女孩自我意识成熟早,她们对社会的要求反应敏感,思维又倾向于具体、形象,加上性别 上的某些特殊性,她们在“公平竞争”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付出的代价远比男孩要多。

      如 何优化女孩成长的环境, 如何根据女孩身心特点, 恰如其分地设计她们的未来, 也是家庭教 育中应该研究与解决的问题当然,社会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毕业招工问题) 三)关心当前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代的小学生家长, 由于历史的原因, 他们中不少人没有经历完全的教育, 无论在学 历上、资历上、能力上、社会适应上、品德修养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他们在工作和生活 上遭受到的心理挫折比其他人更多为此,社会与学校更应关心小学生家长的心理健康四)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比较中我们发现家长的“焦虑情绪” 、 “敌对情绪” 、 “抑郁心理” 、 “躯体化症状”对子女 心理行为问题有较为直接的影响正因为家长缺乏为国教子的观念、科学育儿的方法,导 致家庭教育上的失误,心理上的困惑,于是急躁、焦虑、敌对、抑郁等情绪应运而生,反 过来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又会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只有 努力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