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I).doc
44页2019-2020年高二生物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 (I)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题1分,21-3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 B. 蛋白质工程能生产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C. 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 D. 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 2.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单倍体育种 B. 杂交育种 C. 基因工程育种 D. 多倍体育种 3.下列属于基因工程技术培养的新品种的是( ) A. 耐寒的小黑麦 B. 三倍体西瓜 C. 太空椒 D. 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抗虫棉 4.如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 ) A. 解旋酶、限制酶、DNA聚合酶 B. DNA酶、解旋酶、DNA连接酶 C. 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 D. 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 5.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 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C. 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 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6.如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根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mRNA B. 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 C.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但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 D.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7.下列关于“21三体综合征”与“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比较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者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二者可通过观察染色体数目分辨 C. 二者都一定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 D. 血细胞形态可用于区分二者 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B. 病毒会发生基因突变但是不会产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 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D.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9.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仅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B. 仅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C. 基因或染色体异常而引起的疾病 D. 先天性疾病就是遗传病 10.从理论上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 A. 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 B. 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 C. 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 D. 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 11.关于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B. 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变大,但物种不进化 C. 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12.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栽培水稻杂交,培育产量高的杂交稻,这是利用了( ) A.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 C. 环境的多样性 D. 基因的多样性 13.对基因组文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文库的基因是通过一个受体菌承载的 B. 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建立的是基因组文库 C. 基因文库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或一部分基因 D. 基因的功能是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唯一依据 14.如图为利用转基因水稻大规模生产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生产流程,图中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Ⅰ、HindⅢ、SmaⅠ为三种限制酶.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是图中③ B. 在培养基中应加入四环素筛选到含重组质粒的土壤农杆菌 C. 用HindⅢ、BamHⅠ双酶切的目的是保证人血清白蛋白基因和质粒的定向连接 D. 检测水稻胚乳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及其是否成功转录的方法都是DNA分子杂交法 15.果蝇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BB、Bb为灰身,bb为黑身.若人为地组成一个群体,其中80%为BB的个体,20%为bb的个体,群体随机交配,其子代中Bb的比例是( ) A. 25% B. 32% C. 50% D. 64% 16.在某作物育种时,将①②两个植株杂交,得到③,将③再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③到④过程还可以用硫酸二乙酯处理 B. ⑤×⑥的育种方式获得的后代都可育 C. 若③的基因型为AaBbdd,则⑧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D. 由③到⑧过程可能发生突变和基因重组 17.如图所示为种群与物种的关系图解,关于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物种可以有很多种群,因为地理隔离阻碍了基因交流 B. 若物种2是由物种1形成的,则物种1一定发生了基因频率的改变 C. 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D. 物种1形成物种2的必要条件是地理隔离 18.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 B. 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C. 基因重组导致纯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D.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19.优生优育关系到国家人口的整体质量,也是每个家庭的自身需求,下列采取的优生措施正确的是( ) A. 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 B. 杜绝有先天性缺陷的病儿的根本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 C. 产前诊断可以初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 通过遗传咨询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猫叫综合征 20.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B.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C. 生物的精子和卵细胞一定是单倍体 D. 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 21.分析下列所示的细胞图,它们所含有染色体组的情况是( ) A. D、G、H图细胞中都含有1个染色体组 B. C、F图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C. A、B图细胞中都含有3个染色体组 D. 只有E图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22.如图为人WNK4基因部分碱基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示意图.已知WNK4基因发生一种突变,导致1169位赖氨酸变为谷氨酸.该基因发生的突变是( ) A. ①处插入碱基对G﹣C B. ②处碱基对A﹣T替换为G﹣C C. ③处缺失碱基对A﹣T D. ④处碱基对G﹣C替换为A﹣T 23.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 目的基因的检测表达 24.下列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中需要模板链的是( )①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 ②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③反转录法 ④通过DNA合成仪利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①④ D. ②③ 25.某研究所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多糖(类似于人体中的糖蛋白).在人体细胞中糖蛋白必须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才能形成.如果要采用基因工程和发酵工程技术让微生物来生产脑啡肽多糖,应该用下列哪种微生物作受体细胞( ) 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T4噬菌体 D. 大肠杆菌质粒 26.同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其根本原因( ) A. 基因突变频率高 B. 产生新的基因组合机会多 C. 产生许多新的基因 D. 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27.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这个现象可以说明( ) A. 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 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 基因突变与温度有关 D. 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28.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B. 自然选择 C. 共同进化 D. 地理隔离 29.如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 A. 重组和易位 B. 易位和易位 C. 易位和重组 D. 重组和重组 30.绿色荧光蛋白(简称GFP)含有1条多肽链,由238个氨基酸组成,能发出绿色荧光.下列有关GF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在控制GFP合成的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应该大于1428个 B. 合成GFP的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和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参与 C. 将GFP整合到胚胎干细胞中,可用于胚胎发育中细胞的标记定位 D. 转入GFP基因的植物细胞能发出荧光说明该基因在植物中成功表达 31.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蟹的数量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 中间体色更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 B. 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弱 C. 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 中间体色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32.某校的一个生物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开展了色盲活动,他们先从全校的18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0名学生中(男女生各半)作为首批调查对象,结果发现有女性色盲患者6人,男性色盲患者12人,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30人,那么在该校全校学生中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约为( ) A. 6.75% B. 9% C. 13.5% D. 18% 33.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可以( ) A. 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C. 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 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发生突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 34.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其DNA是一个有部分单链区的环状双链DNA.(注: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产生子代DNA)如图所示乙肝病毒在肝脏细胞中的增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过程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引起乙肝病毒的变异 B. ②过程在生物学上叫转录,需要的酶是RNA聚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