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以德报怨,“小媳妇”妈妈母爱绵长.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914008
  • 上传时间:2018-09-0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8.9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以德报怨,“小媳妇”妈妈母爱绵长妈妈生在四十年代初,虽是家里老大,刚生下来外婆就不喜欢重男轻女思想极其严重的她把妈妈扔到水里淹死,挨了外公重重一记耳光,被外公捞上来眼中钉” 一岁被送到穷得揭不开锅的南山上,一个四十多岁的老奶妈家母亲对妈妈的美好记忆只有奶娘,虽然穷得老挨饿,还是感到过一丝母亲的温存三岁回到外婆身边,已有了一个弟弟外婆看妈妈怎么都不顺眼,她坚持认为这个女孩是别人赔给她的,自己的孩子早死了妈妈三岁捡柴, 七岁做饭洗衣, 十岁和大人们上山作了童工挖红薯, 打猪草, 背不动,连滚带爬,常常摔下崖,回家哭都不敢哭一声,怕挨打挨骂半夜睡不成,要砍猪草、煮潲喂猪、要补衣服、要给从城里做衣回来的外公热饭、烧洗澡水鸡叫一遍被外婆骂起来做早饭妈妈的“床” ,是一床破棉絮,加一把烂椅子再大些睡在柜子上妈妈讲自己的童年:“从小没穿过鞋, 无论冬夏打赤脚, 二十三岁才有自己的第一双袜子外婆脾气暴躁,稍不如意就要乱打乱骂,木棒、火钳、扫把抓到什么是什么,劈头盖脑,不管打到哪儿,也不管痛不痛妈妈常常给我们看头上的、背上的、腿上的疤,大大小小,好多处打得起包、流血,罚两三天不准吃饭打的冻的烂起洞洞,流脓流水,没人没钱给弄点儿药。

      肚子痛得打滚,蛔虫从鼻子口里钻出来,自己熬点苦檀子水喝带舅舅走亲戚,把四五岁的妈妈锁在屋里,几天没饭吃,自己去缸里舀凉水喝,更不管晚上怕不怕,哭得要背过气” 外婆七岁丧母,父吸鸦片,无人管教家有田地,有榨房、面房、酒作坊,从小无法无天却在评地主前一把火家产烧了个干净,只评上中农,也没斗成自作主张嫁了一表人材的裁缝外公外公老实,只知做衣挣钱吃饭,一个家由她闹腾再加上外婆总被些稀奇古怪的病痛折磨, 犯杀、 打摆子、 眼睛痛, 最后瞎了一只, 性格就更扭曲可怕她不停地哼哼着,喘气困难,啥事不做,专门骂人打人只有妈妈在身边忍受她的残酷舅舅读了很多书, 去过美国、 日本妈妈一天学也没上,只在村庄直径一公里的范围内,捡柴、挑水、种地、喂猪想去识字班听几天课,外婆也不许,外婆挂在嘴边一句话:“女孩子读什么书, 长大了是别人家的” 就让妈妈在家做苦力,妈妈偷偷去过识字班两个中午,被外婆骂回来给她打扇她怕妈妈学精了不愿当牛作马!妈妈干完公家的活,喂完私人的猪,煮好全家的饭,洗净全家的衣,还要挨打受气,还要给她打扇、捶背所以妈妈只认识上中下、人口手,没有三四岁的孩子认字多妈妈并不傻,买菜算帐比我还快,声音洪亮,说出来押韵好听。

      妈妈被训练得干活麻利,做饭好吃我也问过,为什么不逃走,不管她妈妈说“小时候是怕,大了是不忍心她这个样子去靠谁?她生了我,是我妈,她也可怜,一条裤子,没有换洗的, 洗一下都得躲到被子里去冬天穿个空心棉袄,补得不知道原来的样子,饿得没东西吃,又穷又病,哪来的好心情”外婆是个很恶的人,我十二岁她才去世大妹敢给她翻白眼,小妹敢骂她瞎眼老太婆我善良,会帮她把几只小鸡邀回鸡笼,会帮她给她宝贝儿子写信她不用煮碗鸡蛋请高中生写了外婆识文断字不讲理,她不会写我写信得到她逐句口授,她再戴老花镜逐字校对我得到两块冰糖或者因鸡瘟而“牺牲”的爆炒鸡胸脯作为奖赏外婆说:“在生是恶人,死了是恶鬼”,她真的很可怕多年来,我一见到她的遗像就很恐惧,我从不敢进她住过的屋,我宁可绕好远的路,避开她的坟头她的杀气很大,二十多年久久不散直到我们长大了,邻居老奶奶们还说起妈妈苦难的童年、青年时代那种打骂、挨饿、没衣服穿、不让出嫁,不如旧社会“小媳妇”的惨状,让我们要孝顺我妈她们曾因看不惯外婆的狠而不惜跟她吵架结仇外婆一句:“我 ** 屙的,关你屁事” 男人说,她吵:“她是你野婆娘哦”?顶得人无可奈何外公说她这样对女儿过份,她吵:“她是你小妈呀,是你嫩婆娘啊,你那么顾她”?外婆多次把外公买回过年的肉扔到粪坑里,嫌买得不好。

      邻居觉得可惜,再帮她捞起来,洗洗干净,送还她再煮了吃妈妈大半生没能摆脱外婆的控制,媒人骂走一个又一个二十八岁才让嫁人,也没由妈妈作主为了找个能上门的男人给外婆养老送终,妈妈嫁给了三十六岁,离过一次婚,同样不识字的山上男人他不光长得丑,而且脾气臭,还有严重气管炎妈妈一千个不愿意,可是毫无办法这个男人就是我的父亲,生下大女他有丁点高兴,生下二女满脸不高兴,生下三女吵了妈妈整个月子,要把小妹送人 那个要来的伯父家的“养子” 在我家过了二十多天妈妈以泪洗面,死死抱着她的小女,生怕睡着了,一不小心,他把小妹偷出去送人从我记事起,他就是个老头,干一点事把全家骂遍,“莫种东西” (意思让我们莫吃饭)挂在嘴边,他却能吃我们娘儿四个的饭五十岁了, 还是一副老了谁也不靠的横,六十岁才慢慢学乖点我们是女儿,骂了就骂了,我们最痛恨他骂我妈凭什么,我妈妈下嫁你好几个档次,你有什么资格这副德行?三个女儿对父亲的“高度评价” 是: “天下男人死绝了,也不嫁给他这样的人” 妈妈从七岁到四十二岁,侍候外婆整整三十五年每顿饭端到手里我记事以来,眼见婆婿吵架妈妈左右为难,每天睁开眼没有一刻清闲干完山上干家里,丢了耙耙儿是扫把。

      忙完老母忙女儿,喂完人再喂猪我们每天给外婆送饭,一个两个碗端去,妈妈大摞大摞抱回来清洗、煮沸,怕外婆的肺病传给孩子给她洗衣服、拆被子、擦澡、买药、倒尿桶卖东西得点钱还给外婆买点饼干,买斤白糖上了四年石油本科, 又读了三年英格兰洋文的舅舅每月会给外婆寄点钱,主要用于吃药外婆囤积粮票、 存钱,对我家的贫穷视而不见到 83 年去世, 存了 600 斤粮票, 700 多块钱,在那时已是一个富婆了外婆在临死时,全交给了一个邻居,要别人大办后事她不信任妈妈,也没给妈妈留下一分钱可“愚蠢”的妈妈至今还在给她烧钱叫饭妈妈一生信奉 “人穷志不短,穷要穷得硬气” 断顿挨饿大妹哭跳我要吃饭的日子,借不到学费女儿上课没有书本的日子,也没去舅舅外婆面前借过一分钱儿时的梦很甜,可睡梦中总有妈妈的哼哼声小时半夜醒来,总见妈妈和衣而卧,半倚床栏,惊问妈妈为何不睡?妈妈浑身骨头酸疼,根本躺不下来,睡不着啊!转眼父亲也老了,两个妹妹常开他的斗争会父亲总是笑咪咪地喝他的酒,吃他的饭,再也没有过声如洪钟、暴跳如雷的中年疯狂妈妈拦女儿:“无论怎样,他是你们的父亲,没有功劳有苦劳只有今生,没有来世,都七十岁的人了,还能活几年”?我们为母亲报仇雪恨的想法不能让母亲快乐。

      妈妈很厚道,总有借钱借粮的时候借了面条还更白更精的;借了平碗米还冒尖的;借了一般的谷,还更饱满的;救济因病因灾更穷困的乡亲大家公认妈妈是个苦命的人,是个好人儿时的记忆里,妈妈骨瘦如柴衣服上、裤子上补丁摞补丁却要给女儿们夏天做件花衣服,买双漂亮的塑料凉鞋过年给我们做套新衣,买双胶鞋稀稀的红薯饭,先给每个女儿捞碗米,自己吃几块红薯,喝碗米汤5 个人下斤面条,还要心疼丈夫干活重,女儿学习用脑,每人放砣猪油唯独她自己,只吃几片菜叶,什么也不放妈妈在我眼里, 总是吃得很少, 干得很多 我不知道她哪来的精神?舍不得让我们做饭、扫地、洗衣、打猪草,总在跳绳、玩泥巴、抓小鱼、藏猫猫,自由自在我们三姐妹是全院著名的“耍公子” 邻居表婶都看不惯说:“瑞菊,你那几个女儿什么都不做,以后长大了怎么办” ?妈妈回答:“莫耽误孩子读书” 回头又对我们语重心长地说:“妈小时候挨了太多的打,晓得很痛挨了太多的骂,晓得很伤人心妈可怜,你们不要走妈的路妈舍不得打你们一下,舍不得骂你们一句你们要好好读书,妈老了才有指望,你自己才不受穷受累”现在想来,已为人母的我很愧疚,小时不知道帮妈妈减轻负担,大了也没实现妈妈让我做个读书人的梦想。

      从小就立志要让妈妈幸福,还记得七岁的我,坐在家门口的石头上,对妈妈说:“我长大了,一定每个月给你寄50 块钱” 妈妈高兴地说: “好啊,我睡着了都要笑醒”妈妈以德报怨,乐观坚强小时苦,她想到长大了就好了长大了还苦,她想到孩子长大了就好了 妈妈总用明天会更好的信念支撑着苦苦的人生82 年土地承包迎来了妈妈的第一个春天,全家过上了不愁吃穿的生活2000 年迎来了生命中的第二个春天,妈妈搬进了城里宽敞漂亮的四室两厅妈妈带大外孙女再带小孙儿,现在是小妹家的总管兼主厨看到孙儿孙女们要啥有啥,玩具成堆,充满羡慕,她说:“投生为现在的独生子女真幸福”一向被认为丑陋的父亲,此时在西装、皮鞋、假牙、宽边黑呢帽的包装下,倒有一种精干脱俗的气质有人开玩笑:“老头看起来像个归国华侨”哦,我的妈妈,女儿边写边哭女儿已不能改变你苦难的历史,一定努力给你幸福的未来!写这篇文章,我心很痛,泪水无声地流淌看似小说中的人物,其实是我真实的外婆、父亲和母亲我有时在想:母亲悲苦的命运,一方面怨外婆心狠、扭曲的性格;另一方面也怨那个物质贫乏、重男轻女的时代舅舅是一块宝,妈妈像一根草即使一个旧社会的丫鬟,碰到这种主子,她可“辞职炒鱿鱼”,而妈妈无法磨灭血脉相承的印记。

      妈妈又生三个女儿,重男轻女思想七、八十年代虽有减轻,但并未根除,于是我们又成了母亲脖子上的锁链在父亲的叹息,邻里“绝户”、 “半孤”的骂声中,母亲用1 米 47的瘦弱身躯为我们撑起一片幸福的天空如今我们用努力、用孝顺赢得了邻居们“还是生女儿好”的赞叹今天,我的女儿终于有了和男孩儿一样美好的童年三代女儿的童年,折射出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只有大政策好,才能实现物质富足,才能带动文化繁荣、思想更新真的很幸福,我们都生活在今天的阳光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