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docx
36页2024年度青海省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1、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A.稳定性B.广度C.分配能力D.范围【答案】 C2、下列关于幼儿一日常规活动说法错误的是( )A.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不去户外活动B.要让幼儿在间隙活动中及时饮水,允许幼儿根据自身需要喝水C.吃饭前教师要组织幼儿进行盥洗活动D.幼儿入园后必须进行晨检【答案】 A3、儿童最早玩的游戏类型是 ( )A.练习性游戏B.规则游戏C.象征性游戏D.建构游戏【答案】 A4、在幼儿入小学后,有的新生在老师询问作业时,很轻松地说,“我不喜欢做昨天,爸爸带我去姥姥家了,所以我没写这种现象要求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要( )A.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B.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C.培养幼儿的主动性D.培养幼儿的独立性【答案】 B5、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体现了幼儿心理发展具有的特征是( )A.稳定性B.阶段性C.连续性D.顺序性【答案】 B6、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 )方面的发展A.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B.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C.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D.学习兴趣、自我保护、学习品质【答案】 A7、幼儿园一个小朋友常以奇异、刻板的方式对待某些事物。
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有的甚至出现自我伤害,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游戏、衣物不感兴趣,往往对一般儿童不喜欢的玩具或物品非常感兴趣,这位小朋友可能患有( )A.自闭症B.恐惧症C.焦虑症D.缄默症【答案】 A8、“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这属于( )的目标A.社会领域B.语言领域C.健康领域D.科学领域【答案】 B9、幼儿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0 ~2 岁B.3 ~4 岁C.5 ~6 岁D.6 ~10 岁【答案】 A10、下列不属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艺术领域的内容与要求的是()A.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觉和表现方式B.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造玩具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C.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D.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答案】 C11、环境与教育目标相一致的原则是指环境的创设要体现环境的( )A.目的性B.优美C.教育性D.多样性【答案】 C12、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社会组织形态、社会机构和其中的社会角色是指( )。
A.人际关系B.社会环境C.社会行为规范D.社会文化【答案】 B13、幼儿教师了解儿童最好的信息来源是( )A.同龄人B.社区人士C.家长D.教养员【答案】 C14、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是()A.关键期B.敏感期C.最近发展区D.转折期【答案】 C15、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稳定的特征是指人的( )A.性格B.能力C.个性D.气质【答案】 C16、在婴儿期,儿童常常通过哭、喊、扔东西来吸引成人的关注这反映了他们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是( )A.模仿B.操作学习C.使用工具D.习惯性【答案】 C17、关于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的共同点和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造性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B.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C.幼儿在规则性游戏中所运用的经验是已经内化为幼儿自身经验体系中的经验D.两种类型的游戏都能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答案】 A18、 “发展儿童的好奇心”这一目标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的( )A.知识方面B.方法方面C.情感个性方面D.技能方面【答案】 C19、下列原则不是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的是( )。
A.安全保育B.保教结合C.以游戏为基本活动D.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答案】 A20、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 )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A.感受美、欣赏美B.欣赏美、表现美C.感受美、表现美D.感受美、创作美【答案】 C21、 从一个人行为的一个方面可看出他的个性,这是个性( )的表现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社会性【答案】 B22、皮亚杰的“三山实验”考察的是( )A.儿童的深度知觉B.儿童的计数能力C.儿童的自我中心性D.儿童的守恒能力【答案】 C23、除了专门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外,幼儿在园内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包含在()之中,这是幼儿园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A.课堂B.游戏C.日常生活D.学习【答案】 C24、下列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传播的是()A.流行性乙型脑炎B.猩红热C.细菌性痢疾D.病毒性乙型肝炎【答案】 D25、我国幼儿园中班一般为( )A.2—3岁B.3—4岁C.4—5岁D.5—6岁【答案】 C26、( )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做儿童来看待,同时还强调指出,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
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福禄贝尔【答案】 B27、会区别左右,会使用辅助材料装饰建造物体,会合作建造物体,这种结构游戏的要求是针对( )A.小班B.中班C.大班D.学前班【答案】 C28、幼儿园教师选择教育教学内容最主要的依据是( )A.幼儿发展B.社会需求C.学科知识D.教师特长【答案】 A29、有的幼儿不大喜欢与他人交往,他们平时很安静,常常独处或独自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出退缩或畏缩,很少表现出主动、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攻击性行为他们属于( )幼儿A.被抛弃型B.被忽略型C.被拒绝型D.受欢迎型【答案】 B30、幼儿游戏的基础和源泉是( )A.生活经验B.教师引导C.同伴引导D.家长指导【答案】 A31、2岁前婴儿直觉行动式的思维使得其动作具有一些特点,以下错误的表述是( )A.动作有试误性 B.动作无计划性 C.精细动作发展迟缓 D.动作停止思维停止【答案】 C32、儿童能以命题形式思维,则其认知发展已达到(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 D33、属于情绪障碍的行为是( )。
A.夜惊B.恐惧症发作C.梦游D.拒绝上幼儿园【答案】 B34、 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统称为客观因素,下列关于客观因素描述不正确的是( )A.遗传提供心理发展的可能性,社会环境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B.对儿童心理影响程度而言,自然环境要远远大于社会环境C.如果机体生理期尚未成熟,及时给予某种刺激,也难以取得预期的结果D.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答案】 B3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结构可以分为4个方面,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 )A.早期阅读B.早期识字C.双语教育D.语言障碍矫治【答案】 A36、儿童心理发展中,提供最初的自然物质基础并制约生长发育过程的因素是( )A.遗传B.生理成熟C.教育D.主观因素【答案】 A37、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 A.1.5~2岁B.2~2.5岁C.2.5~3岁D.3~3.5岁【答案】 A38、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学活动B.亲子活动C.阅读活动D.日常生活【答案】 D39、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要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B.让该幼儿坚持到下课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D.停止教育活动,督促所有幼儿喝水【答案】 A40、在幼儿的交往关系类型中,被拒绝型的幼儿主要表现出( )。
A.社会交往的积极性很差B.既漂亮又聪明,总是得到教师的特殊关照,鹤立鸡群C.长相难看衣着陈旧,不爱干净D.精力充沛,社会交往积极性很高,常有攻击行为【答案】 D41、根据游戏规则的内隐或外显,可将游戏分为( )两大类A.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B.智力游戏与非智力游戏C.无意游戏与有意游戏D.角色游戏与音乐游戏【答案】 A42、儿童分别扮演白蝴蝶、红蝴蝶、黄蝴蝶,一起进行“三只蝴蝶”的游戏该游戏属于()A.智力游戏B.体育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答案】 D43、如果母亲能一贯具有敏感、接纳、合作、易接近等特征,其婴儿容易形成的依恋类型是( )A.回避型依恋B.安全型依恋C.反抗型依恋D.紊乱型依恋【答案】 B44、角色扮演法的第一阶段的因素是( )A.简单再现B.情景迁移C.以物代物D.角色扮演【答案】 B45、表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