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说课稿.docx

19页
  • 卖家[上传人]:雨水
  • 文档编号:147058804
  • 上传时间:2020-10-0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3.01KB
  • / 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一节说课稿 王 越一.教材内容与地位“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先联系前面所学的有关细胞学基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阐明了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再通过对染色体化学成分分析得知,它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那么,遗传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呢?教材在此埋下伏笔,然后通过两个经典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最后列举少数生物只有 RNA而没有DNA的事实,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结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一小节在第三章中占有重要位置,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这部分内容,才能在生物性状遗传和变异的复杂现象中,从根本上懂得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结构,妙用科学史实例,把知识的传授过程优化成一个科学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渗透科学方法教育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能力培养(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遗传的物质主要是DNA,也有RNA,这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强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有利于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难点:(1)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RNA也是遗传 (2)探究科学发现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四、 学情分析4.1 学生已经具备了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掌握了生物的生殖过程、染色体的化学组成、蛋白质与核酸的元素组成等相关知识,这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4.2 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他们的心智还不能有效控制其行为冲动,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五.教学方法设计直观教学法:利用插图、挂图、以及多媒体课件,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认识。

      层进设问法:使学生开展科学探究,这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讨论法:在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既深化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探究法:选用探究法教学适宜开展教学,能充分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通过对孟德尔规律的学习以及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过程,我们已经知道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与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关,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1)设疑导入:遗传物质是染色体、蛋白质,还是DNA?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问:遗传物质具有什么特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遗传物质的特征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先介绍两种肺炎双球菌的类型,播放视频资料(或出示挂图),展示实验现象,让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假设格里菲思实验:a、 注射R型活细菌→小鼠活b、 注射S型活细菌→小鼠死c、注射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活d、R型活菌+加热杀死S型细菌→小鼠死亡,分离出S型活菌各小组之间会有不同的假设,例如,有的小组可能会提出这样的假设:当已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加入到R型细菌中混合培养后,S型细菌却死而复生,导致小鼠死亡;有的小组会提出“已经死亡的S型细菌的某种活性物质使R型细菌转变为S型细菌”,等等。

      这时,要告诉学生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80—100OC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会失活,,DNA双链将解开;当温度降至55OC左右时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却不能恢复对于这些假设,先在班级进行交流,经过讨论后大家会觉得第二种假设更具有探究的价值假设是否成立,必须经过实验的验证,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在此过程中,教师点拨,帮助学生认识到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严密性,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并对比艾弗里实验,得出结论:只有DNA具有转化作用 (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1.出示T2噬菌体模式图,由学生归纳其结构为什么选用噬菌体做实验材料?2.出示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图亲代噬菌体原宿主细菌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2P标记DNA无32P标记DNADNA有32P标记DNA是遗传物质35S标记蛋白质无35S标记蛋白质外壳蛋白无35S标记①这个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②怎么知道噬菌体注入细菌内部的物质是DNA而没有蛋白质呢?③为什么不用15N、18O、14C等元素标记,而用32P、35S? 3.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DNA)→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和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组装子代噬菌体。

      综合以上两个实验,可以得出DNA是遗传物质4.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过程,得出RNA也可以是遗传物质综合以上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的侵染实验,可以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想达到以下几个目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初步具备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七.板书设计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和结论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首先,我对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一节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遗传的细胞基础(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等),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我将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确定本节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说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 通过分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能力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模拟科学发现的过程,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体会到生物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2)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3)体验生物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生物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说教学重点难点:为了使学生能较顺利用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四、说教法众所周知,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者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法上我主要体现“启发式”的理念,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同时我还采取1、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2、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五、说学法我们常说:“现在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这节课我主要采取一下方法:1.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间的合作,学生参与整个课堂及课下活动,既发挥了集团军的作用,学生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人合作和交流我还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探究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和学法基础上,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及受精作用的过程,说出遗传物质的载体是染色体,然后教师引导: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究竟谁在遗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呢?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以课本为学习材料,自己来探究和解决这一问题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探究活动之一:实验材料的探究 ●铺垫: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这是科学研究取得成败的关键。

      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它们共同具有的物质基础都是蛋白质和核酸   ●设疑:既然都含有蛋白质和核酸,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合适?   ●学生讨论:(略)   ●学生探究: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等生物类群来进行分析、比较、筛选最佳材料   ●教师点拔: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含有的物质越少,分析起来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容易得出结论,并且误差小病毒是最合适的实验材料,成分与染色体相似,在生殖过程中两种成分分开,生活史短,繁殖力强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这一部分,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思维轨迹,分析每一步实验说明一个什么问题,设计的意图何在?以学案的形式,事先印发给学生:实验步骤现象结论设计意图分 析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注射到小白鼠体内将无毒性的R型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注封到小白鼠体内  (以上空白地方由学生填写)  ●质疑:同学们,如果你是当时的科学家,你认为在确定“转化因子”的实验中,关键的设计思路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略)  ●多媒体展示,[美]艾弗里和他的同事的实验,让学生的思维过程与科学家的思维过程进行碰撞与比较。

        预测:哪一种情况能促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为什么?  实际:只有加入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并且DNA的纯度越高,转化效率越大结论1:“转化因子”—DNA, DNA是遗传物质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设疑:噬菌体非常小,实验时怎样观察?  引导提问:①DNA和蛋白质的化学元素构成? ②“旁栏思考题”:为什么选择35S和32P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蛋白质和DN。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