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土保持学考研复习资料.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532092143
  • 上传时间:2023-12-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25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土壤侵蚀模数:指单位面积土壤及土壤母质在单位时间内侵蚀量的大小,是表征土壤侵蚀强度的指标,用以 反映某区域单位时间内侵蚀强度的大小2田间持水量: 指在地下水较深和排水良好的土地上充分灌水或降水后,允许水分充分下渗,并防止蒸发,经过一定时间,土壤剖面所能维持的较稳定的土壤水含量(土水势或土壤水吸力达到一定数值) 3 径流 径流是指降雨及冰雪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4 山洪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 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一般分为暴雨山洪、融雪山洪、冰川山洪等5 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 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 强等特点6 水土流失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壤侵蚀及水的 流失7 水土保持对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主要有植物措施(如水保造林、水保种 草、水保耕作等)和工程措施(如坡面工程、沟道工程、挡墙工程等)。

      8 加速侵蚀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如滥伐森林、开垦陡坡、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耕作等引起的土壤侵蚀强度超过自然侵蚀强度的现象9 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不影响水的正常用途的情况下 ,水体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量或自身调节净 化并保持生态平衡的能力10 土壤抗冲性土壤抗冲性是指土壤抵抗径流对其机械破坏和推动下移的性能其值大小受到土壤质地与结 构的影响11 土壤抗蚀性:土壤抵抗雨滴打击和径流分散的能力土壤分散性高,团聚力弱,胶体数量少,腐殖 质含量低和坚实性大等,是土壤抗蚀能力小的基本标志12 沙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和部分半湿润地带, 由于人为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 质荒漠的地区出现风沙活动的土地退化过程13石漠化是中国西南湿润岩溶地区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是由于不合 理的人为活动参与岩溶自然过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呈现类似荒漠景 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是水土流失顶级表现14 切沟侵蚀是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切力量增大,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沟头,并形成一定高度的 沟头跌水,这种沟蚀称为切沟侵蚀15 侵蚀基准面具有某一特定高程,控制某一河段或全河的纵向侵蚀过程的水平面。

      河流下切到该水平面以后将逐渐 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下切到该平面以下16 农田防护林 以保护农田免受风沙等自然灾害,改善农田小气候环境为目的而建立的人工林,通常为带状,在农田 上纵横交错,构成农田防护林网17 允许土壤流失量小于或等于成土速度的年土壤流失量18 土地资源承载力 在保持生态与环境质量不致退化的前提下,单位面积土地所容许的最大限度的生物生存量19 常态侵蚀 在自然条件下,未受到人类活动影响所发生的侵蚀过程常态侵蚀即流水侵蚀戴维斯在论述地貌发育理想模式侵蚀轮回时,专门把流水侵蚀称为常态侵蚀,而把冰川、风、海水等等侵蚀称为非 常态侵蚀20 土壤侵蚀速率 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土壤在外营力作用下产生位移的物质量 21 流域治理 为了充分发挥土地资料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流域为单位,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合理 安排农,林,牧,副各业用地,因地制宜的布置综合治理措施,对土地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22 混合侵蚀 在水流冲力和重力共同作用下的一种特殊侵蚀形式,在生产上常称其为泥石流23 河流横向侵蚀 一般是指河(沟)道与流向垂直的两侧方向的侵蚀24 达西定律:表示液体在层流状况下,在多孔介质中单位流量与水力梯度的比例关系。

      表达式:Q=kFh/L .其中: Q为单位时间渗流量,F为过水断面,h为总水头损失,L为渗流路径长度,k为渗流系数25谢才公式V=c(RJ)P5计算明渠和管道均匀流平均流速或沿程水头损失的主要公式式中v为断面平均流速(m/s) ; R为水力半径(m), J为水力坡度,C为谢才系数(0.5m/s)简答:一、雨滴击溅侵蚀的作用过程及其表现 答:击溅侵蚀是指裸露的坡地收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雨滴的特性包括雨滴形态,大小, 降落速度,接地时冲击力,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过程:雨滴在高空形成之后,具有质量和高度,因而获得势能,其势能随雨滴质量高度而异,公式为 Ep=mgh 其中Ep为雨滴势能,m为雨滴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雨滴高度当雨滴下落时,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 Ek=1/2mvA2,Ek为雨滴动能,m为雨滴质量,v为雨滴终点速度动能势能的消长关系: mg(h1-h2)=1/2m(v2A2-v1A2)当雨滴降落接地瞬间,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而对地表做功,使土壤颗粒分离, 飞溅,至此一个雨滴对地表产生的溅蚀过程完成裸露的坡地收到较大雨滴打击时,表层土壤结构遭到破坏,把土粒溅起,溅起的土粒落回坡面时,坡下比 坡上落得多,因而土粒向坡下移动。

      随着雨量的增加和溅蚀的加剧,地表往往形成一个薄泥浆层,再加之 汇合成小股地表径流的影响,很多土粒随径流而流失溅蚀破坏土壤表层结构,堵塞土壤空隙,阻止雨水 下渗,为产生坡面径流和层状侵蚀创造了条件二、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答:(1)把防止和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2)提高土壤抗蚀能力3)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营造水土保 持林,调节径流,防止侵蚀,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4)在已经遭受侵蚀的土地上防止水土流失, 注意采用改良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把保护土地和改良土地结合起来5)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水 土流失6)因地制宜7)生态---经济效益兼优原则8)以“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区域(或流域)的综合 整治与经营三、导致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营力有哪些 答:促使土壤侵蚀发生的基本力量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内营力和外营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 约,并形成地表轮廓和直接决定土壤的侵蚀形成的发生和其发展过程1) 内营力作用的表现按不同的成因可分为:1 水平运动 2 垂直运动 3 褶皱运动 4 断裂运动 5 岩浆运动 6 地震(2) 外营力作用的主要能源来自太阳能,外营力作用的形式有很多,如流水、地下水、波浪、冰川、风沙四、小型水库库址的选择有哪些条件 答:库址选择是水库工程中有关全局的问题,应从经济、安全、合理几方面考虑。

      根据经验应注意下 列几个问题:(1) 地形要肚大口小2)有适宜的集水面积3)坝址和库址地质良好,基础稳固,无下陷情况 (4)库 址靠近灌区且比灌区高5)坝址附近要有足够和适用的建筑材料6)坝址附近要有适宜开挖溢洪道的山垭 (7)水库上游宜草木丰茂,因光秃的山岭易受雨水冲刷,水库容易淤积,影响水库寿命除以上各点外,选择库址还要考虑施工、交通运输等条件五、水土保持工程分哪几种类型及作用如何答:(1)山坡防护工程:作用:用改变小地形的方法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将雨水和融雪水就地拦蓄,使其渗入农地、草地或林 地,减少和防止形成坡面径流,增加农作物、牧草以及林木可利用的水分同时将未能就地拦蓄的坡地径 流引入小型蓄水工程在有发生重力危险的坡地上,可以修筑排水工程或支撑建筑物防止滑坡作用其措 施有:梯田,拦水沟埂,水平沟,水平阶,水簸箕,水窖,蓄水池等2) 山洪排导工程:作用:在于防止山洪或泥石流危害沟口冲积锥上的房屋、工矿企业、道路及农田等具有重大意义及社 会意义的防护对象属于山洪排导的有排洪沟,导流堤等3) 山沟治理工程:作用: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减缓沟床纵坡、调节山洪洪峰流量,减少山洪或泥石流 的固体物质含量,使山洪安全排泄,对沟口冲积锥不造成灾害。

      其措施有:沟头防护工程、谷坊工程、拦 沙坝、淤地坝及沟道防岸工程4) 小型蓄水、用水工程:作用:将坡地径流及地下潜流拦蓄起来,减少水土流失危害,灌溉农田,提高作物产量工程有小水 库,蓄水塘坝、淤滩造田、引洪漫地、引水上山等六、水土保持林对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有哪些答:水土保持林是为防止、减少水土流失而营建的防护林实践证明:水土保持林具有防止多种水土流失 的功效1) 它具有对溅蚀的消减作用,这样就可以根除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原因,防止地表土壤侵蚀,如面蚀、片 蚀、细沟蚀等形式的土壤侵蚀2) 由于林地枯枝落叶层对地表径流的分散、滞缓和过滤作用,防止了径流的进一步集中,过滤了细小颗粒 的泥沙防止了地表土壤孔隙的堵塞,减缓了径流流速和流量,这样就削弱了径流的侵蚀力,起到了防止地 表径流冲刷性侵蚀的作用,如各种面蚀及沟蚀的进一步发展3) 因林木具有强大的根系分布在一定的土壤、岩石内,极大地增强了土壤的抗剪强度,同时由于林木生理 蒸腾的巨大排水作用对滑塌界面层水分的减少作用,可以起到防止各种重力侵蚀的作用,如滑坡、崩塌、 泄溜等重力侵蚀4) 具有防止河流冲淘、水库、湖泊的淤积的作用在防护林、库塘林体系的保护下,进入河流的泥沙减少 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

      5) 水土保持林防止了各种形式的水土流失形式,在疏松物堆积较多的石质山地沟道中因林木根系的巨大固 土作用防止了潜在重力侵蚀的危险,又削减了暴雨的洪峰流量,这样就防止了如泥石流等灾害性水土流失 的发生水土保持林对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需辅佐以其他措施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水土流失七、 简述水力侵蚀的防治原则答: (1)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强化治理,重视预防,制止新的水土流失;(2) 以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单产,解决粮食问题为突破口,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3) 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和连片治理,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4) 坡沟兼治,加强治坡,坚持农业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三结合的综合治理;(5) 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以治理保证开发,以开发促治理;(6) 统一规划,合理布置突出重点区域,加强灾害性水土流失预警八、 沟谷侵蚀制约因素及其作用答: 1、降雨因素:大雨时,因为水量比较大,具有较大的能量,它冲刷沟谷,并通过溯源侵蚀向源头伸长2、 地质因素:在基岩出露的地区,冲沟除沿原始凹地生成外,还常沿各种不同的构造线发展,包括节理、 断层、岩层层面和不同岩性的接触面等因此,其延伸方向,排列形式和密度等,往往与地质构造和岩性 的特征密切相关。

      3、 地形因素:在岩性均一和地形相同的坡面上,冲沟的间距大致相似,排列形式主要由坡度决定,一般在>30 度的坡地上多作平行排列,而在<30 度尤其是<20度的坡地上,由于冲沟之间易于互相兼并,则多为树枝状 排列特别是在坡长不一致的情况下,还容易形成树枝状的冲沟网4、 土壤因素:土壤对水分的渗透能力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土壤的透水性越好,越不易发生地表径 流,侵蚀强度越小 5、植被因素:植被能有效降低地表径流的流速和流量,从而降低地表径流的侵蚀力和 对泥沙的搬运能力九、简述我国流域治理的发展趋势答: 1 现状:以流域为单元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已成为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形式流域治理规划随 着我国流域治理工作的开展而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流域综合调查,资源的评 价和利用,流域规划方法,效益评价和决策2 发展趋势:今后在流域治理规划的目标上着眼于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以生态经济 学理论为规划指导思想,以系统科学理论为工作方法进行优化设计,航空遥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为手段和 工具建立流域治理与规划信息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