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职业病危害与尘肺病的预防.ppt

84页
  • 卖家[上传人]:ji****72
  • 文档编号:54408869
  • 上传时间:2018-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8.49MB
  • / 8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职业病危害因素 与尘肺病的预防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与尘肺病的预防,,一、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二、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三、尘肺病对人体的危害,,,,,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五、生产性粉尘的防治措施,,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Ⅰ,,Ⅱ,,Ⅲ,,Ⅳ,产生原因,统计数字,基本特点,对策措施,学习 要点,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一、统计数字(2010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10年新发职业病27240例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23812例,617例,1417例,1394例,,,,,,,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行业分布,煤炭,铁道,有色金属,13968例,2575例,2258例,上述三大行业新发职业病数 共占全国报告职业病病例数的69.02%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一)尘肺病( 23812 ) 2010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23812例,死亡病例679例57.75%的病例分布在煤炭行业新病例中,煤工尘肺12564例,矽肺987例,,占总量的94.21%,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二)职业中毒 ⒈急性职业中毒:2010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事故301起,中毒617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4.54%。

      报告急性职业中毒起数最多的为化工行业,占21.59%;急性职业中毒人数最多的为煤炭行业; 引起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涉及30余种,居首位的为一氧化碳,共发生78起175人中毒; 病死率最高的为硫化氢中毒,47人中毒,死亡8人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⒉慢性职业中毒:2010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417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人数排在前3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 ⑴铅及其化合物中毒人数499例(占35.22%) ; ⑵苯及其化合物中毒人数272例(占19.20%) ; ⑶砷及其化合物中毒人数157例(占11.08%) ; 上述三种有毒物质引起的慢性职业中毒人数占全部中毒人数的65.5%主要分布在轻工、冶金和电子等行业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三)职业性肿瘤 2010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80例其中: ⒈苯所致白血病49例; ⒉焦炉工人肺癌18例; ⒊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共10例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四)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等疾病 2010年共报告1314例,其中: ⒈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47例(其中噪声聋多达333例); ⒉职业性眼病251例; ⒊职业性皮肤病226例; 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25例(其中中暑117例,手臂振动病100例);,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⒌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201例(其中布氏杆菌病159例,森林脑炎42例), ⒍其他职业病64例。

      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二、基本特点 ㈠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众多,患者总量巨大 有报道称我国产生有毒有害因素的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威胁的人数超过2亿由于劳动者基数巨大加之较高的职业病发病率,我国职业病发病人数高居世界首位,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据统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至2010年,全国累计报告职业病749970例其中: ⒈尘肺病676541例 ⑴现患527431例; ⑵已经死亡149110例(死亡率为 22.04%) ⒉职业中毒47079例 ⑴急性职业中毒24011例; ⑵慢性职业中毒23068例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近20年来平均每年新发尘肺病人近1万例2010年新发职业病和尘肺病数量,分别比2009年增长了50.26%和64.28%有专家预计今后5年乃至15年职业病发病总数还将呈继续上升的趋势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㈡群发性职业危害事件多发,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由于我国接触职业危害的人数日益增加,职业危害的扩散面积不断加大,以及中小企业职业卫生的状况仍然没有得以改善,可以预见,在近中期我国职业危害的形势仍然会十分严峻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职业中毒和尘肺病等这些长期未予解决的职业病的发生情况仍然十分严重,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劳动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因职业健康损害事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给未来的职业卫生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一次性造成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患病的群发性职业病的事件,不仅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例如: ★2003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蔺草草席加工业爆发160多人的尘肺病案; ★2009年3月,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向家坝镇3个村寨中的400多位曾在安徽石英砂厂打工的农民中有30位患上尘肺病,患病率为7.5%; ★2009年5月和12月,前后两批来自湖南耒阳和张家界共300多名工人因在深圳建筑工地从事地基爆破工作而患尘肺病;,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2010年11月,北京房山区史家营煤矿300多名矿工被确诊为尘肺; ★2010年底,甘肃省古浪县146名曾经在酒泉市从事煤矿和金矿采掘工作的农民工患尘肺; ★2011年初,广东佛山市皓昕五金首饰有限公司近500名工人先后被诊断出患有尘肺病或者肺部出现小阴影等异常 ★湖北省咸宁市一家石英砂厂12名工人在一次体检中全部诊断为尘肺病,其中11人为Ⅱ期,1人 为Ⅲ期 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㈢职业危害分布行业广,中小企业危害重 从煤炭、冶金、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到汽车制造、医药、计算机、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

      我国各类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0%以上,职业危害也突出地反映在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个体私营企业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恶劣,劳动者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职业病危害严重 尘肺病发病工龄有缩短的趋势;超过半数的病例分布在中、小型企业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㈣对劳动者健康损害严重 由于职业病具有隐匿性、迟发性的特点,其危害往往会被人们忽视尘肺病等慢性职业病一旦发病往往难以治愈,伤残率极高,严重影响劳动者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㈤职业危害流动性大、危害转移严重 在引进境外投资和技术时,一些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企业和工艺技术由境外向境内转移与此同时,境内也普遍存在职业危害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的情况 我国有近2亿农民工,其中大部分在务工单位从事接触有毒有害的作业由于劳动关系不固定,流动性大,接触职业危害的情况十分复杂,其健康影响难以准确估计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㈥职业病危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影响长远 职业病本身具有的“潜伏期长”、“发病滞后”等特点和农民工流动性大、自我防护意识薄弱等因素,致使很多农民工职业病患者往往在调整务工单位或返乡之后才发现明显症状,给职业病的工伤认定、补偿和早期治疗带来很大难度,使很多患病农民工身体饱受病痛折磨,整个家庭也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㈦农民工成为主要的受害群体 国有煤矿农民工尘肺病发病状况调查表明,接受健康检查的农民工患病率高达4.74%,最短患病工龄只有1.5年,平均6.69年,与正式职工发病最短工龄25年、发病率0.89%的数字相比,农民工职业病具有发病工龄短、患病率高的特点,其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 E:\安全教肓片\安全生产教育片\培训视频资料\《今日说法》+20110620+他们该怎么办.mp4,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三、我国职业病防治问题产生的原因 ㈠用人单位未履行职业病防治法定义务 一些用人单位没有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不足,对劳动者健康重视不够,防治主体责任不落实,没有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理措施,违法行为大量存在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㈡政府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⒈一些地方政府部门片面追求GDP,忽视了对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的保护 ⒉一些地方政府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关系,职业病防治未能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监管机构不健全,基层监管力量薄弱 ⒊监管体制不畅,部门之间监管职能分散,缺少协调配合,没有形成监管合力;,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⒋部分地方和部门监管措施不到位,执法不够严格,对违法行为处理不力。

      ㈢防治工作基础比较薄弱 ⒈许多工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施、设备简陋,职业病防治投入不足,管理水平低 ⒉职业病防治能力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职业卫生服务水平低下 ⒊职业病预防、控制技术急需提高,宣传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⒋多种原因导致劳动者维权艰难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生产装备水平不高和工艺技术相对落后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在煤炭,冶金、化工等职业病危害较严重的行业,改善工作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在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大量农民进城就业,他们流动性大,健康保护意识不强,职业病防护技能缺乏,加大了职业病防治监管的难度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广泛应用,新的职业危害风险以及职业病不断出现,防治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近年全国各类事故死亡人数,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我国职业病与尘肺病发病人数对照图,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事故死亡与职业病和尘肺病发病人数对照图,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四、对策措施,政府层面: ⑴加大《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力度; ⑵将职业病预防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企业职业卫生违法行为,严厉查处企业职业病危害事故。

      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四、对策措施,企业层面: ⑴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自觉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义务 ⑵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职业卫生现状评价工作,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作业条件,确保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含量(浓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 ⑶依法为员工加入工伤保险,以保障受伤害员工的合法权益,降低企业风险第一节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⑷按规定组织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及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劳动者职业健康损害状况,尽早发现和治疗职业病 ⑸对疑似职业病和确诊职业病患者要按规定进行诊断和治疗,合理安置他们的工作,保障他们的生活 ⑹加强对员工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提高职业病预防技能 ⑺按规定发放个体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员工正确的佩戴和使用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概念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职业活动中存在的不良因素 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 的有害因素,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1,2,3,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⒈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借助于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制成劳动产品的过程,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粉尘、噪声、震动、高温、辐射及生物性有害因素。

      ⑴化学因素,⑵物理因素,⑶生物因素,,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⑴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等,主要包括工业毒物、粉尘等⑵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潮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异常的气象条件,噪声、振动、辐射等⑶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以及在作业环境中可能存在某些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如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等第二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与职业病,⒉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