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电缆作业指导书(20101025).doc
14页工程名称: 高压电缆安装作业指导书高压电缆安装作业指导书编码: 二一年十月作业指导书签名页作业指导书签名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作业内容作业内容批准批准年年 月月 日日审核审核年年 月月 日日编写编写年年 月月 日日注注目目 录录1.适用范围 .42.编写依据 .43.作业流程 .5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 .65.作业准备 .75.1 人员配备 .7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 .76.作业方法 .86.1 安装准备 .86.2 安装作业 .8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 .107.1 质量控制措施 .107.2 质量控制表单 .107.3 检验标准 .11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 110kV500kV 电压等级交联电缆预制式中间接头、终端头安装2.编写依据表 2-1 引用技术标准及规范序号标准及规范名称颁发机构1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4(DL/T 5161.1-5161.17200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 5 部分 电缆线路施工质量检验国家经贸委6DL40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电力线路部分)中国能源部7Q/CSG 1 0002-2004架空线路及电缆安健环设施标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8Q/CSG 1 0010-2004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9Q/CSG 11105.2-2008南方电网工程施工工艺控制规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CSG/MS 0912-2007电网建设工程安全和环境管理设施规范应用手册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参考文件1施工图纸XX 设计院2电力电缆施工手册 (2002.5)中国电力出版社3附件厂家安装说明书及技术资料各厂家3 作业流程图 3-1 作业(工序)流程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施工前准备附件开箱检查及保管绝缘层打磨 工作棚架搭建电缆开线、加温导体压接预制件组装屏蔽处理质量检验结束是否发现异常处理至符合要求是否表 4-1 安全风险辨析及预控措施表序号安全风险预控措施检查结果1临近带电作业感应电触电在带电线路附近作业,应有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在带电线路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避免人员因误碰带电线路触电。
2临时电源触电检查电源箱的漏电开关是否失灵,破损的电源线禁止使用,由电工操作电源箱3作业现场发生火灾作业现场严禁吸烟和明火,必须用明火是应办理动火手续,并在现场备足消防器材料、作业现场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品4煤气瓶开关漏气、没有减压阀或煤气瓶过期使用使用煤气瓶动火前,应检查气管和煤气枪头完好,并配置灭火器,做好用火安全措施5电缆隧道沟内毒气伤人没有防毒措施作业前作好毒气检测工作,进入电缆隧道内先进行通风焊锡和动火施工时要保持空气流通,必要时用风机进行强迫排风6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在塔上或高空平台安装电缆时,严禁往下抛扔物件,做好防高空坠落措施7使用有缺陷的安装专用工具使用前对安装工具进行检查、试用8切割机、手提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器及电源不符合要求,无接地线切割机、手提砂轮机要用橡胶软线,必须装漏电保护和接地线,并检查外壳手柄开关及转动部分是否良好9套管吊装不符合要求,发生碰撞套管进入安装位置时,应缓慢插入,做好法兰对接的导向措施,防止套管碰撞套管未完全固定,不得松开吊钩和吊索套管插入时应注意保护好应力锥,避免应力锥受到损伤必要时装设差速保护装置10在电缆接头井内踩踏电缆接头加强安全技术交底和现场监督。
11恶劣天气作业遇有雷雨,暴雨、浓雾、六级及以上大风等恶劣天气下,不得进行高处作业请您认真检查并签名确认,您的签名意味着将承担相应的安全质量责任施工单位检查人: 监理单位检查人:日期: 日期: 5.作业准备5.1 人员配备工序名称建议工作人数负责人数监护人数施工准备51-工作棚架搭建611附件开箱检查及保管311电缆开线、加温611绝缘层打磨611导体压接411预制件组装611屏蔽处理611注:作业人数根据具体工程量配备5.2 主要工器具及仪器仪表配置序号名称规格/编号单位数量备注1手携式电锯按电压等级把22压接机100T/200T台1含工模3焊机台14煤气枪把35打磨机台36刨刀把37电吹风1000W个38手板葫芦1T个39链条葫芦5T个310加温器台6含加温带11电烙铁把612直尺把313卡尺把314湿温计只16.作业方法6.1 安装准备技术资料:施工图纸、安装工艺、安技措施;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安装负责人、安全质量负责人和技能人员;机具的准备:按施工要求准备机具并对其性能及状态进行检查和维护;施工材料准备:附件、耗材等6.2 安装作业由于 110kV 及以上电缆的终端头、接头的生产厂家较多,每个厂家的制作、安装工艺方法不同,在具体施工中应根据施工图纸、厂家安装制作手册进行终端头、接头制作。
以下安装作业仅供参考 瓷套式终端头安装 .1 按装箱单清点零部件是否足数、完好,核对产品规格是否正确 .2 确定基准面和电缆末端,测量套管实际高度,临时固定电缆,在基准面向上量要求尺寸为电缆末端,并切除多余电缆 .3 按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层和金属护套,并刮去外护层末端的一段石墨涂层 .4 在电缆上包绕加热带,调节加温器对电缆作 80、3 小时的加热以消除机械应力 .5 按尺寸剥除绝缘屏蔽包带 .6 按尺寸剥出导体、削铅笔头,并露出 4-5mm 导体屏蔽,用砂纸打磨导体表面 .7 将接线柱套入电缆线芯,并选用相应的压模进行压接,压接后用砂纸打磨压痕 .8 按尺寸作绝缘屏蔽层末端标记,用玻璃或专用刨刀刮削绝缘屏蔽层,其末端应有 30mm长的过渡斜面 .9 依次用#120、#240、#320、#600 砂带打磨绝缘表面,并测量记录正交方向的主绝缘外径,并应与应力锥内径相配合 .10 在接线柱压接段和电缆铅笔头位置依次用半导电带、绝缘带、PVC 粘带包绕 .11 在绝缘屏蔽层末端按尺寸包绕半导电带、铅带、铜网带,并 PVC 粘带覆盖 .12 依次套入热缩管、尾管 、密封圈、锥托,并放置施工位置以下。
.13 清洁应力锥和电缆外表,并涂上硅油,按尺寸套入应力锥于标记位置 .14 清洁应力锥罩,装入密封圈,套入套管内并固定 .15 将支撑绝缘子固定在电缆终端头支架上 .16 吊装套管,将其固定在支撑绝缘子上 .17 终端头顶部京剧预装配,装入顶盖、压盖、紧圈等,按尺寸调整电缆 .18 装配锥托,拧紧螺栓,收紧弹簧至要求尺寸 .19 拆除顶部预装的零部件,将加热去潮的硅油注入套管内,至要求尺寸 .20 安装顶盖、压盖、屏蔽罩,并套入相应的密封圈 .21 装配尾管,并用铜编织带焊接金属护套和尾管 .22 在尾管焊接范围包绕绝缘带、防水带、PVC 粘带等 .23 清洁收尾工作 图 6-1 电缆终端安装图 预制式中间接头安装 .1 按装箱单清点零部件是否足数、完好,核对产品规格是否正确 .2 将电缆放置于接头井最终接头位置,在中线位置切断电缆 .3 按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层和金属护套,并刮去外护层末端的一段石墨涂层 .4 在电缆上包绕加热带,调节加温器对电缆作 80、3 小时的加热以消除机械应力 .5 按尺寸剥除绝缘屏蔽包带 .6 按尺寸剥出导体,用砂纸打磨导体表面 .7 按尺寸作绝缘屏蔽层末端标记,用玻璃或专用刨刀刮削绝缘屏蔽层,其末端应有 30mm长的过渡斜面。
.8 依次用#120、#240、#320、#600 砂带打磨绝缘表面,并测量记录正交方向的主绝缘外径,并应与预制件内径相配合 .9 依次套入热缩管、铜保护壳、密封圈、绝缘环等,并放置施工位置以外 .10 用专用工具将预制件或安装主体套入电缆一侧,并临时固定和保护 .11 将连接管套入两侧电缆线芯,并选用相应的压模进行压接,压接后用砂纸打磨压痕 .12 在连接管处安装均压套,并作固定和引线连接 .13 清洁电缆外表,并涂上硅油,按尺寸套入预制件或安装主体于标记位置 .14 在预制件两侧绕包半导电带、绝缘带,并作屏蔽层处理 .15 安装铜保护壳和绝缘环,并连接固定,两侧用铜编织带连接金属护套和铜壳 .16 铜壳两侧焊接范围依次用防水带、环氧泥、绝缘带、PVC 粘带包绕密封 .17 将去潮的混合物注入铜保护壳内,直到注满为止,并对注入口作密封处理 .18 安装接地线或交叉互联线, .19 安装环氧外保护壳,固定并作两侧末端的密封保护,注入绝缘混合物,并对注入口作密封处理 .20 清洁收尾工作图 6-2 电缆中间接头安装图7.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7.1 质量控制措施安装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电缆附件安装技术培训,具有一定的电缆附件安装技术经验,并严格遵守制作工艺规程,编写安装工艺监督检查表。
7.1.2 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前,应熟悉安装工艺资料,做好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7.1.2.1 电缆绝缘情况良好,无受潮、进水;7.1.2.2 附件规格应与电缆一致,零部件应齐全无损伤,绝缘材料不得受潮、密封材料不得失效壳体结构附件应预先组装,清洁内壁,结构尺寸符合要求7.1.2.3 施工用机具应齐全、整洁,便于操作,消耗材料齐备7.1.2.4 对于新产品和非常规材料,必要时应进行试装配,并对相关尺寸预先测量和计算7.1.2.5 在室外制作电缆终端与接头时,应搭设临时工作棚架关键工序时,建议其空气相对湿度宜为 85%及以下,温度宜为 5307.1.2.6 电缆终端与接头安装时,应防止尘埃、杂物落入绝缘内,严禁在雾或雨中施工7.1.3 制作电缆终端和接头时,应做好记录,注意事项如下;.1 制作电缆终端头与中间接头时,从剥切电缆开始应连续操作至完成,尽量缩短主绝缘暴露时间;在装配预制件和安装主体时,必须连续工作,不允许间断停顿7.1.3.2 电缆加热校直时,应特别注意对电缆本身的保护,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必要时,还应施以适当的保护措施3 电缆加热自然冷却后,用直尺检查电缆的校直情况:每 400mm 长度范围,弯曲 2mm 以下,在电缆圆周上每 90 度测量一个方向,共 4 个方向。
4 剥切电缆时不应损伤线芯和保留的绝缘层,金属护套切断处的断口适当扩张和磨去毛刺5 绝缘屏蔽层末端过渡斜面严禁使用界刀或绝缘剥削刀,只能使用玻璃片或专用刨刀小心刮削,过渡处不允许有凹坑或台阶,其断口应整齐平滑7.1.3.6 安装应力锥、预制件或安装主体前,仔细检查电缆绝缘表面是否光滑平整、尺寸是否准确、标记是否做对7 电缆线芯压接前,确认应套入的零部件是否全部套入,并做好保护措施8 导体压接时,不许弯曲,确保电缆线芯与导体连接管水平在同一轴线上9 应力锥和预制件只能用无水酒精而非其它清洁剂清洁10 所有零部件的密封槽必须带有密封圈,安装时密封圈需涂上密封硅胶11 所有半导电带或金属绕包带严禁绕包至预制件绝缘段等要求绝缘的范围上,在半导电层打磨的砂带严禁打磨电缆主绝缘部分12 所有带材绕包时,要 50%搭接,自粘带要 70%拉伸13 重要部件,特别是应力锥、预制件、安装主体的内表面、密封圈、密封槽及配合面间不能造成刮痕,部件之间配合良好14 进行封铅或搪锡工序时,一定要在规定点用热电偶检测金属护套表面温度不超过 120,以免损伤电缆内绝缘15 所有安装零件平面应贴合、螺丝拧紧;多个螺栓固定的零部件组装时,每个螺栓的拧紧勿一拧到底,以逐个断续拧紧为宜,并用力矩扳手进行校验。
16 需要加热的硅油最好加热至 100左右高温去潮后注入,并按照不同气温下的工艺尺寸控制注入量7.1.3.17 电缆终端头上应有明显的相色标志,可选择在屏蔽罩外表面涂上相序颜色,与接入系统的相位一致电缆终端头和接头安装完毕后,应核对安装记录,并确认所有工序是否完成、相关人员是否签名7.2 质量控制表单表表 7-17-1 电缆终端头电缆终端头序号序号检查项目检查项目控制类型控制类型检查方式检查方式资料编号资料编号1施工环境条件WP/2附件、材料质量WP/3电缆就位WP/4电缆加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