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耳针疗法 完整版.ppt

44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600653266
  • 上传时间:2025-04-1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07M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耳 针,概 述,定义:,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来源与发展,古籍记载,耳脉,阴阳十一脉灸经内经手少阳三焦,灵枢五邪,恶血在内,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备急千金要方,艾灸耳后阳维穴-风聋雷鸣,针灸大成,艾灸耳尖治疗眼生翳膜,民间,针刺耳轮-痄腮/砭石刺耳-斑疹/刺耳垂-红眼病,国外,古希腊,割耳后血管-阳萎不育,古埃及,妇女节育,耳针图的形成,德国针术杂志1957年1号,耳穴42个(耳与内脏的关系),1958年译成中文传入我国,耳针体系,中国耳针体系 法国耳针体系,耳穴标准,耳穴国际标准方案,1987.6西太地区卫生组织通过国家标准耳穴名称与部位1993年,一、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注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之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 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研究显示,刺激相应耳穴可诱发循经感传,耳部存在十二经脉相应的路线,经络联系,手三阳、足少阳经脉、经别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耳前、耳上角,脏腑联系,厘正按摩要术提出耳分五脏,二、耳郭的表面解剖,耳 轮,耳轮结节,耳轮脚,耳轮尾,对耳轮,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对耳轮下脚,耳 屏,对耳屏,三角窝,耳舟,屏上切迹,屏间切迹,轮屏切迹,耳 甲,耳甲艇,耳甲腔,耳 垂,二、耳郭的表面解剖,三、耳穴的分布,耳穴,分布与耳郭上的腧穴,阳性反应点 刺激点,与头面对应的穴位,与上肢对应的穴位,与躯干下肢对应的穴位,与内脏对应的穴位,(,消化系统特点),耳穴分布规律:耳郭像一个倒置的婴儿,耳垂、对耳屏,耳舟,对耳轮,耳甲,四、耳穴的部位 与主治,主治,呃逆、呕吐,皮肤病 血证,(一)耳轮穴位,12区 11穴,1)耳中,(膈),部位,耳轮脚,耳轮1区,主治,发热、高血压、眼病、,肝阳上亢诸症,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部位,耳郭向前对折的尖端,耳轮6/7区交界,2)耳尖,主治,风证(皮肤病、外感、,眩晕、过敏性鼻炎等),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二)耳舟穴位,6区6穴,3)风溪,部位,耳舟内 1、2区之间,(三)对耳轮穴位,13区14穴,主治,内脏疼痛,(心/胃/胆/肾),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4)交感,下脚端,部位,耳轮内缘与,对耳轮下脚交界处,对耳轮6区前端,主治,炎症疼痛,失眠/高血压,癫,痫/戒断综合症,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四)三角窝穴位,5区5穴,5)神门,部位,三角窝后1/3上部,三角窝4区,(五)耳屏穴位,4区9穴,主治,急性炎症/休克,过敏/低血压,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6-肾上腺,下屏尖,部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2区后缘,主治,神经精神障碍,各种慢性病,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六)对耳屏穴位,4区8穴,7-皮质下,(脑),部位,对耳屏内侧面,对耳屏4区,(七)耳甲穴位,主治,心/舌/神/脉,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8-心,部位,耳甲腔正中凹陷中,耳甲15区,主治,胃/牙/前额/肌肉,部位,耳轮脚消失处,耳甲4区,9-胃,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腰/耳,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10-肾,部位,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耳甲10区,主治,月经病、更年期、,座疮、甲状腺等疾病,部位,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前下方,耳甲18区,11-内分泌,(屏间),(八)耳垂穴位,9区8穴,(九)耳背穴位,5区6穴,(十)耳根穴位,3穴,四、耳穴的部位与主治,五、耳针的临床应用,(一)耳穴的探查方法,望诊法,变色,红色,鲜红急病;,淡红、暗红慢性病或恢复期,白色,慢性病;,中白边红,慢性病急性发作,灰色,(淡暗)陈旧性损伤、肿瘤,变形,隆起、结节、条索、凹陷,慢性器质性疾病、肿瘤,丘疹,红色、白色,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慢性,),(一)耳穴的探查方法,血管变化,充盈、扩张、网状,等,心脑血管疾病、炎证,脱 屑,皮肤病/消化吸收功能减退,内分泌紊乱,(一)耳穴的探查方法,2、触诊法,(一)耳穴的探查方法,触摸法,隆起、凹陷、结节,压痛法,、电测定法,、#染色法,(一)耳穴的探查方法,、#耳心(脉)反射诊断,采用光照、手触、棒压刺激耳穴时,桡动脉幅值、频率变化明显者,表示相应部位的病理变化,(二)选穴原则,五、耳针的临床应用,按相应病变部位,胃痛-胃,泄泻-大肠,按中医理论,耳鸣-肾(肾开窍于耳),目-肝(肝开窍于目),按现代医学,月经不调,子宫穴、内分泌穴,按临床经验,失眠、癫狂神门,高血压-高血压点,1、寻找反应点,五、耳针的临床应用,(三)操作方法,可用观察法、按压法和电阻测定法,寻找敏感点及反应点,2、消毒,用75%酒精消毒耳廓。

      3、耳穴刺激方法:,常用毫针刺、耳穴压丸、电针、揿针、穴位注射药物等方法耳穴疗法的压豆材料,有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丸等,其中以王不留行籽最为常见用胶布制成,0.6,平方厘米乘以,0.6,平方厘米之大小方块亦可用从药店购买的专用于耳穴压豆治疗的耳豆板禁忌症,皮肤感染,皮肤过敏、耳廓有炎症、溃疡或皮损者,不宜采用贴压法,评估,1.,核对医嘱,了解患者主要症状,发病部位及相关因素2.,患者体质及压豆部位皮肤情况3.,个体差异,心理状态告知,压豆局部有酸、麻、胀、痛感局部可能出现辅料过敏现,象计划,1.,物品准备 治疗盘、,75%,酒精、胶布、压豆材料生王不留行籽、绿豆、白芥子、六神丸等2.,病人准备,:,介绍压豆的目的和方法,以取得合作3.,环境准备,:,病室整洁,舒适操作步骤,1.,按要求着装,修剪指甲,洗手2.,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3.,安置合理体位4.,选准穴位处先以,75%,酒精棉球擦耳廓皮肤,再用干棉球擦净,用镊子夹起中间粘有压物的小方胶布,置于所选之穴区,并将其粘牢压紧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以按压,直至耳廓发热潮红按压时注意将拇、食二指分置耳廓内外侧,挟持压物,先作左右圆形移动,找到敏感点后,即采用一压一放式按压法。

      注意事項,1.,在,饥饿,、吃太,饱,、酒,后,、身,体,虛弱、太累之,后,精神,极紧张,、大出血、不,适合,貼耳穴點2.,有特定疾病如心,脏,病、,气喘,、肝功能,异常,,注意不可,强,刺激3.,当过度疼痛时,,,会影响,睡眠或,导致头痛,,,这时,便,应,取下王不留行子,4.,外耳有炎症或刺激,区,患有,湿疹,、,溃疡,、,冻疮,,不能,采,用耳穴,疗法,5.,妊娠五,个,月前,妇女,不宜,采,用耳穴,疗法,,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忌用耳穴,疗法,反复对压,每穴持续半分钟左右按压的强度当根据患者自我感受而定,不可太过用力,慢性病及年老体弱者当轻刺激每贴压耳豆一次,可在耳上放置,3,天,5,天,每天自行按压,2,次,3,次,帖压,5,次为一疗程,休息一周,再进行下一疗程一般两耳轮换帖压5.,操作中观察患者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6.,操作后协助着衣,安置舒适体位7.,洗手,记录评价,选穴准确,操作方法正确、熟练患者对压豆疗法的满意度疾病症状缓解程度四)适应范围,各种疼痛性疾病,如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等神经性疼痛;扭伤、挫伤等外伤性疼痛;各种外科手术后的伤口疼痛;内脏疼痛;,各种炎症性病症,如对急性结膜炎、中耳炎、牙周炎、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炎等有一定的消炎止痛作,用;,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如对眩晕、高血压、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神经衰弱,等,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肠炎、荨麻疹等,可改善免疫功能;,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单纯性甲状腺肿、甲功能亢进、绝经期综合征等,耳针有改善症状,较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作用,传染病,如对菌痢、疟疾、扁平疣等,耳针能恢复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各种慢性病,如腰腿痛、肩周炎、消化不良、肢体麻木等。

      除上述病症外,耳针还可以用于针刺麻醉、妇科疾病,预防感冒、孕车、晕船以及处理输液反应,还可以用于戒烟、戒酒,五)耳针的注意事项,严格消毒,预防感染、炎症或损伤,部位禁止针刺或耳穴压丸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耳针应结合临床检查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五、耳针的临床应用,脏腑患病时相应耳穴变化,(1)组织细胞层次:,角化层变薄-电阻,生长层棘层增生变厚-结节隆起丘疹样物,大量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2)组织化学层次:,酸性磷酸酶活性存在(正常时不存在)/过氧化氢酶活性存在-提示处于杀菌解毒等防御状态,(3)组织化学元素,:,Zn.Fe.Ca上升,K、Mg下降,素问,金匮真言论,: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灵枢,五阅五使,:耳者,肾之官也,灵枢,脉度,: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千金方,:心气通于舌,非窍也,其通于窍者,,寄见于耳,荣华于耳,证治准绳,: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杂病源流犀烛,: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厘正按摩要术,: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谢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