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例说两条直线交点轨迹的求解策略.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7527296
  • 上传时间:2017-09-2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3.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例说两条直线交点轨迹的求解策略河北唐山第六十二中学 张俊如 063030求两条直线交点的轨迹是轨迹问题中的重要题型,但学生由于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选择适当的方法,解题时困难较大下面结合实例说明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例 1:(2000 年春季高考)已知抛物线 , ,O 为顶pxy42)0(点,A、B 为抛物线上两动点,且满足 ,如果 于 ,求OBAABM点 的轨迹方程M分析一:因点 是直线 与 的交点,所以,联想到写出直线M与 的方程,用方程组消参的方法求解,其中 可转化为O0BA解法 1:(方程组消参法)设 , , ,),(yxM),4(12ypA),4(2ypB则 , ,,1O,因为 ,所以BA016212ypyOBA解得: 216py又因为 212144ypykAB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4(211pyxy即 …………………………….①212164ypxy又因为 ,所以ABOM直线 的方程为: …………………..②xpy421由① ②得:xy2即: , ………………③042px)(当直线 AB 与 轴垂直时,可求 M 的坐标为 ,满足方程③)0,4(pxyO MBAQ图 1故所求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042pxyx)(分析二:因直线 OM 过定点 ,由解题经验可知,若 ,则)(OOBA直线 AB 必过 轴上的一个定点,记为 ,所以,联想到先求出定点x)0x 的坐标,再用 求解。

      0QO解法 2:设 ,直线 AB 的方程为),(yxMbkxy)0(并设 ,),(1A,2B由 得 pxybk42 0)4(2bxpk所以, ,21k21xkpbbxxy4)(2又因为 , ,OBA),(1yx),(2yxOB所以 021yx所以 , .4kpbpbk4所以直线 AB 的方程为 xy即: )4(pxby所以直线 AB 过定点 )0,(Q又因为 , ,ABOMyx),4(ypxM所以 0)4(2px即: …………..(*)2yx当直线 AB 与 轴垂直时,易求得 M 点的坐标为 ,也满足方程(*))04(p故所求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042pxyx)(点评:解法 1 中方程组消参法是求两动直线交点轨迹方程的重要方法,消参的方法很多,因题而异,应灵掌握解法 2 中用到了直线过定点,这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要善于总结题目的规律特征,解题的经验对解高考题是很重要的,解此题时很多考生都没有讨论直线 AB 与 轴垂直的情况,x应引起重视例 2:已知 M 是双曲线 上的动点,42yx点 A、B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顶点,l 1与 l2分别是过 A、B 两点的直线,且 l1⊥MA ,l 2⊥MB ,求两条直线 l1与 l2的交点 N 的轨迹方程。

      分析一:将 NB⊥MB , NA⊥ MA 转化为斜率之积等于-1,由点 N 满足的两个已知条件列出方程组,采取整体消参法解法 1:设 , ,因为 ,),(0yxM),(yx)0,2(A),(B, BA所以 )2.(120xy由(1) (2)得)3.(120xy因为 ,所以 代入(3)得40yx4,即:122yx经检验点 、 不合题意,)0,(),所以,N 点轨迹方程为 , (点 、 除外)42yx)0,2(),分析二:因为点 N 随着点 M 的运动而运动,说明点 N 的坐标与点M 的坐标一定有着内在的联系,而点 M 又在已知的双曲线上运动,所以联想到用代入法求解解法 2:设 , ,因为 , ,),(0yx),(yxBNMAOAMNl1l2xy图 2B,),2(yxNB),2(0yxMB,,A,A所以 0)2(0yx)2(4)( 10 x由(2)-(1)得 , ∴x4)3(0x把(3)代入(1) 得 4420y把(3) (4)代入 得2x2yx经检验点 、 不合题意 ,)0,2(),所以 N 点的轨迹方程为 , (点 、 除外)42yx)0,(),2点评:求两条直线交点的轨迹方程的常规方法是方程组消参法。

      当两个动点存在某种内在的联系,而其中一个动点在已知曲线上运动,求另一个动点的轨迹方程,经常采用代入法求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