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言文学(050101).docx
10页汉语言文学(050101)一 专业的历史沿革 上饶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长期的专科层次的办学历史,办学水平高,办学质量好 (评为江西省高校专科示范专业),为进一步提高办学层次奠定了基础1980 年代中期,学 校开始筹建师范学院,我系即为开设本科专业作了大量准备工作1990 年代中期,学校有 部分专业以挂靠江西师大的形式开始招收本科生,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于1998 年正式招生 该届学生由我系独立承担并完成全部教学工作,2002 年全体 49 名本科生如期毕业2000 年,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学院,我系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开始自主招生,2000 年——2005 年每年面向全国招收2 个班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2000 级、2001 级 2 个年级4 个班 258 名学生已经毕业,现共有2002级、2003级、2004级3 个年级6个班全日制在校生391人 另有成人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3 个年级210人二 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 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三 专业与学科建设条件1.师资条件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情况序 号类别姓名年 龄学历学位职称教师 资格 证毕业院校01学科带头 人吴长庚56大专/教授具 备上饶师专02学科带头 人胡松柏53研究生博士教授具 备暨南大学03学科带头 人王维汉53本科学士教授具 备江西大学04学科带头 人徐润润56本科/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05学科带头 人程继红43本科学士教授具 备江西大学06骨干教师应子康50本科学士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07骨干教师汲军52本科学士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08骨干教师李亚英58本科/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09骨干教师余和生50本科/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10骨干教师汪应乐43本科学士副教授具 备江西大学序 号类别姓名年 龄学历学位职称教师 资格 证毕业院校11骨干教师陈晓芸39本科硕 士副教授具 备华中师范大 学12骨干教师谢旭慧39本科硕士(在读)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13骨干教师傅慧敏42本科硕 士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14骨干教师朱小阳37本科学士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15骨干教师孙营40本科学士副教授具 备江西师范大 学本专业教师学位情况统计序 号姓名年龄学位职称教师资格 证毕业院校专业方向16孙刚57/副教授具备上饶师专语言学17毛明才57/副教授具备上饶师专教学法18章新传43硕 士副教授具备华南师大语言学19林敏花49/副教授具备赣南师专教学法20吴漱玉54/讲师具备江西教育学院教学法21董泓茵39学士讲师具备江西师大外国文学22辜秋菊42学士副教授具备江西师大写作23陈颖39硕士(在 读)副教授具备上海师大现当代文学24王慧灵35硕士(在 读)讲师具备上海师大现当代文学25张梅39硕 士讲师具备广西师大古代文学26程国栋37学士讲师具备江西师大现当代文学27马宾39硕士(在 读)讲师具备北京师大古代文学28吴丹樱36硕士(在 读)讲师具备北京师大古代文学29郑晓燕29学士讲师具备南昌大学语言学30张小丽28博士(在 读)讲师具备陕西师大古代文学31童岳敏29博士(在 读)讲师具备苏州大学古代文学32周榆华30博士(在 读)讲师具备中山大学古代文学33葛新37博士(在讲师具备上海师大语言学序 号姓名年龄学位职称教师资格 证毕业院校专业方向读)34张文杰39硕 士讲师具备广西师大文艺学35张鹏丽33博士(在 读)讲师具备南京大学语言学36吴立28硕 士讲师具备浙江大学语言学37牟玉华29硕 士讲师具备西南师大语言学38张红花28硕 士助教具备暨南大学古代文学39胡丹35硕士(在 读)讲师具备上海师大外国文学40张建秒34硕士(在 读)讲师具备福建师大现当代文学41汪超25硕士(在 读)助教具备广西大学古代文学42李智耕28硕 士助教具备南昌大学古代文学43吴凑春27硕 士助教具备南昌大学现当代文学44周明华27硕 士助教具备杭州师范学院教学法45岳娟27硕 士助教具备河南大学新闻学2.实验室、资料室、及设备我系资料室现有图书5400册。
有教育实习基地50 余处四 专业特色在积累 1977 年复办以来24 年专科层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较长时间的准备和最近 7 年来本科层次办学的实践,我系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并且初步形成 了以下专业特色1.坚持师范性 教师教育曾经是校、系的唯一办学方向,我系在教师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办学经验和基 础近年来,在校、系开设非师范专业以适应办学面向市场、扩大规模的新形势的同时,我 系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确定把教师教育作为办学的中心方向这不仅因为我们有进行教师 教育的长期经验和雄厚基础,更因为教师教育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不竭的需求2.注重基础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属于传统专业,之所以具有很强的专业生命力,就在于其自身的基础性 特点这种基础性体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职业技能的学习,而且还是由此 拓展从事其他职业的基础,这也就是本专业培养目标确定为在培养基础教育中文师资以外还 培养其他方面中文应用型人才的缘由同时,本科教学还将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预 备人才,更加凸现其打基础的性质3.拓展应用性 高等院校要适应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就是要面向市场培养学生,使毕业学生具有 较强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自开办以来,努力加强应用性教学一直是 专业教学所关注的重点,在构建课程体系、进行课程教学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等方面都特别 致力于培养学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4.突出地方性地方性院校无疑要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本专业的办学目标就是为赣东北 地区培养中学语文教育师资以及其他方面的语文应用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我系组织教师深 入发掘并充分利用地方性教学资源为教学服务,有机地把赣东北独有的厚重的红色传统和悠 久的历史文化以及其他地方性特点融汇于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学以及素质教育的过程之中,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5.追求创新性 传统专业要在新的时代获得持续发展,就必须不断在专业教学上不断创新教学创新首 先体现在课程体系上的创新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结构一直在作调整完善在保 证最基本的主干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删部分课程,并且把课程组合成几个既有专业共同性 又具有不同发展方向的模块,以适应学生按个人特点和需求作选择同时,组织教师积极开 展教学改革,在教材建设上,在教学方法上,以及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上,结合各课程 的特点不断进行改革的研究和实践五 人才培养1. 招生、就业情况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已毕业 3 届 5 个班级共计 307 人,目前在校本科学生 3 个年级 6 个班共计391 人。
本专业毕业学生考取研究生和就业情况统计班级人数考取研究生情况就业情况考取人数考取率就业人数就业率1998 ( 1 )49510.2%44100%2000 ( 1 )( 2 )10165.9%95100%2001 ( 1 )( 2 )15763.8%151100%合计307175.5%290100%本专业毕业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情况统计班级人数英语英语四级考试英语六级考试通过人数通过率通过人数通过率1998 ( 1 )493979.6%612.2%2000 ( 1 ( 2 )1015352.5%1110.9%2001 ( 1 ( 2 )1578554.1%1912.1%合计30717757.7%3611.7%2. 人才培养培养目标:自 1958 年学校创办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为本地区培养中学语文教师 随着新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依据学院“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体,以高职和 成人教育为两翼,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格局”的办学规划,作为学院办学体系的主体, 我系确定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新的质量观,全面 提高办学效益,服务上饶,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培养本科层次的基础教育中文师资和其他 方面中文应用型人才,以及适应更高层次学习的研究型预备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能遵纪守法,为人师表;要求学生掌握汉语 言文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能 阅读古籍,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主干学科: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公关文秘主要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 文学”、“外国文学”、“文学概论”、“写作学”、“语文教育学”等修业年限:4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六 科学研究2000年 1月——2005年6月本专业教师出版的学术著作(含教材)序 号著作名称作者岀版时间岀版单位01诗人审美心理论稿徐润润2000. 05江西高校出版社02豫章丛书•江南野史孙冈q2000. 07江西教育出版社03初中古诗文解析吴丹樱2000. 09中国文联出版社04朱陆学术考辩五种吴长庚2000. 10江西教育出版社05辛弃疾接受史研究程继红2001. 12吉林人民出版社06豫章丛书•理学类编吴长庚2002. 12江西教育出版社07话题作文 素材与思路大全(初中版)程继红、董泓 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