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章区域分工龚勤林.ppt
22页区 域 经 济 管 理 学主讲:龚勤林四川大学经济学院第八章第八章 区域分工区域分工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本章章着着重重分分析析区区域域要要素素流流动动的的动动因因和和基基本本类类型型,,研研究究区区域域合合作作的的内内涵涵,,原原则则和和组组织织形形式式,,探讨我国要素流动和区域合作的现状与趋势探讨我国要素流动和区域合作的现状与趋势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区域要素流动 一、区域要素流动解析一、区域要素流动解析 1 1、区域要素流动的内涵、区域要素流动的内涵 区域要素流动是指可流动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在区内和区域之间的地域空间位移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区域要素流动 2 2、区域要素流动的客观基础、区域要素流动的客观基础 从最一般的含义来说,要素跨区域流动的客观基础是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生产要素之间的差异性——“生产要素差所谓生产要素是指生产要素在数量、质量、种类、地域空间配置,市场收益率,成本等方面所存在差异的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区域要素流动 3 3、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方向、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方向 (1) 向需求引力最大的方向流动; (2)向收益最大化的方向流动; (3)向最近的区域流动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区域要素流动 二、区域要素流动类型二、区域要素流动类型 1 1、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 (1)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由区域劳动力供求状 况引起并将影响区域劳动市场供求 (2)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会造成多种外部性。
(3)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对生产要素构成,贸 易构成和贸易量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区域要素流动 2 2、区域资本要素流动、区域资本要素流动 区域资本流动不仅具有内在的经济动因,一些非经济因素对区域资本流动也产生影响,对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与知识技术要素流动具有诱导性作用第一节第一节 区域要素流动区域要素流动 3 3、区域技术要素流动、区域技术要素流动 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技术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生产要素,区域技术要素流动对其它生产要素区域流动的促进和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在以知识,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开放型市场经济体系中,知识、技术的区域扩散与集聚将成为区域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基础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一、区域合作内涵及其演进一、区域合作内涵及其演进 1 1、区域合作的内涵、区域合作的内涵 区域合作指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是不同的区域在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开发过程中,彼此相关和相互依赖的各经济单位或组织之间,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和物质利益,在互利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合同,协议或章程,组织起来的种种联合体和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联系。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2 2、区域经济合作演进、区域经济合作演进 合理的区域经济合作必须以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因为人类的劳动具有鲜明的社会性,社会劳动必然伴随着社会劳动分工,为了具体地揭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需要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来加以考察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二、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基础 1 1、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和演化、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和演化 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资源,环境和其他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发展结构与水平的不同区域差异可分为自然形成的与历史形成的两类区域差异是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前提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2 2、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与调整、区域经济利益的实现与调整 区域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与调整,宏观国民经济体系或多区域经济体系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实现和调整,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和方式,构成区域经济合作的客观经济基础。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与原则三、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与原则 1 1、区域经济合作内容、区域经济合作内容 区域经济合作实质上是各区域生产要素在更大地域空间范围内实现优化组合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跨区域商品流通,生产技术协作和经济联合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2 2、区域经济合作原则、区域经济合作原则 (1)自主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层次性原则 (4)经济效益原则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四、区域经济合作的组织形式 1 1、按劳动地域分工的不同层次划分、按劳动地域分工的不同层次划分 (1)省(区)际间的经济协作 (2)对口支援的省(区)经济协作 (3)省(区)毗邻地区的协作 (4)省(区)内的经济协作 第二节第二节 区域经济合作区域经济合作 2 2、按性质和作用化分、按性质和作用化分 (1)城市经济联合体 (2)资源开发协作区 (3)经济不发达协作区 (4)经济开放地区 (5)部门经济协作区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区域要素流我国区域要素流 动与经济合作动与经济合作 一、我国的区域要素流动一、我国的区域要素流动 1 1、我国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我国区域劳动力要素流动 利益位势差的存在是劳动力流动的直接动因,生产的社会化是劳动力大规模全面流动的根本原因。
从本质上说,劳动力流动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的客观要素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区域要素流我国区域要素流 动与经济合作动与经济合作 2 2、我国区域资本要素流动、我国区域资本要素流动 资本是劳动者用以增加社会财富,社会价值的手段,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臆,区际之间的资金流动极小,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关于鼓励企业并购政策出台以来,以资产重组为主要方式的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张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区域要素流我国区域要素流 动与经济合作动与经济合作 3 3、我国区域技术要素流动、我国区域技术要素流动 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的跨区域流动国家计划或其它方式的干预依然存在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区域要素流我国区域要素流 动与经济合作动与经济合作 二、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二、我国的区域经济合作 1 1、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特点、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特点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总的看来,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东西合作,二是南北互补,三是接壤区协作 第三节第三节 我国区域要素流我国区域要素流 动与经济合作动与经济合作 2 2、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1)区域经济合作朝着长期稳定的方向发展 (2)区域经济合向全方位,多样化,多层次、大跨度的方向发展 (3)区域经济合作向名优产品聚集,向产品系列化方向发展 (4)区域经济合作向科技型市场化方向发展思考题:•区域要素流动的客观基础是什么•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容、原则及组织形式有哪些•简述要素跨区域流动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简述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