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课件32医学节肢动物.pptx

60页
  • 卖家[上传人]:sat****105
  • 文档编号:322899879
  • 上传时间:2022-07-07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49.11MB
  • / 6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十二章 医学节肢动物学习目标:1.掌握医学节肢动物的概念、分类及特征2.熟悉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与变态及对人体的危害3.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防治原则第一节 医学节肢动物概述一、医学节肢动物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一)医学节肢动物的概念 医学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凡以骚扰、刺螫、吸血、寄生、传病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均称为医学节肢动物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生活史、危害及防制,措施的科学称为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医学节肢动物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其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和与人类疾病的关系,并利用其生活史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效地控制医学节肢动物及由其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二)医学节肢动物的特征医学节肢动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如下1.虫体两侧对称,躯体及对称分布的附肢均分节2.体壁由几丁质外骨骼组成3.循环系统呈开放式,整个循环系统的主体称为血腔4.发育史大多经历脱皮和变态2.蛛形纲虫体分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或头、胸、腹愈合成为颚体和躯体,无触角,无翅幼虫有足3对,若虫和成虫有足4对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主要有蜱、螨等医学节肢动物分属4个纲,即昆虫纲、蛛形纲、唇足纲和甲壳纲其中昆虫纲和蛛形纲与人类疾病关系密切。

      1.昆虫纲虫体分头、胸和腹3部分头部具有触角1对,胸部有足3对,多数种类有翅12对与人类疾病有关的昆虫主要是蚊、蝇、白蛉等三)(三)医学医学节肢肢动物的分物的分类二、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与变态(一)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 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态是指节肢动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动物、植物因素,以及地理、温度、湿度、雨量、光照及水域等非生物因素它们对节肢动物的滋生习性、食性、季节消长、活动、栖息与越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临床工作者需了解这些关系,从中找出不利于节肢动物生存的关键因素,制定出有效的防制措施,从而控制它们对人类的危害医学节肢动物在从卵发育到成虫的过程中要经过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上的一系列改变,称为变态变态可分为全变态和半变态两种类型2.半变态(不完全变态)生活史过程中有卵、幼虫、若虫及成虫4个阶段,或分为卵、若虫和成虫3个阶段若虫体小,则与成虫形态相似,仅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如虱、臭虫等1.全变态(完全变态)生活史过程中有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阶段,各阶段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及生活习性完全不同,如蚊、蝇等二)医学节肢动物的变态4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致可归纳为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两类。

      一)直接危害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1.骚扰和吸血蝇的骚扰,蚊、蚤、虱、螨等叮刺吸血,被叮刺处有痒感,使人不安,影响工作和睡眠2.螫刺和毒害某些节肢动物,如蜂类等有毒腺,螫刺时可将分泌的毒液注入人体而使人受害,毒液进入受螫者体内,引起局部红肿、疼痛3.过敏反应节肢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唾液和脱落的表皮都是异种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性疾病4.寄生蝇类幼虫寄生引起蝇蛆病、疥螨寄生于皮下引起疥疮等二)间接危害 凡能传播病原体的节肢动物均称为病媒节肢动物,由其传播的疾病称为虫媒病虫媒病的传播方式有以下两种1.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医学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的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虫媒对这些病原体只起运载、传递作用2.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一定种类的节肢动物体内经过生长、发育或繁殖后才能传播给宿主4三、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1)发育式:如丝虫在蚊体内的发育4)经卵传递式:如恙虫病立克次体必须经恙螨卵传递至下一代才能传播给人3)发育增殖式:如疟原虫必须在按蚊体内发育和繁殖,成为子孢子后才能感染人2)增殖式:如鼠疫耶尔森菌在蚤体内的增殖根据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发育或增殖的情况,生物性传播有以下4种类型。

      四、四、医学医学节肢肢动物的防治原物的防治原则(三)物理防治临床工作者可利用热、电、光、声和机械等物理方法杀灭或驱走节肢动物例如,用紫外灯光诱捕蚊,用开水烫死臭虫,用蒸汽灭虱,用蝇笼捕蝇,用粘蝇纸粘蝇,用蚊帐、纱门和纱窗等隔离蚊蝇,等等二)化学防治用化学杀虫剂毒杀节肢动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医学节肢动物化学防治方法常用的制剂有有机磷杀虫剂、合成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昆虫生长调节剂、有机氯杀虫剂、驱避剂等一)环境治理环境治理可使医学节肢动物失去有利的生存条件例如,疏通沟渠、填平坑洼、翻盆倒罐、堵塞树洞、清除垃圾和杂草、搞好粪便管理等4四、四、医学医学节肢肢动物的防治原物的防治原则(五)遗传防治临床工作者可通过改变或移换医学节肢动物的遗传物质降低其繁殖能力,从而达到减少或消灭医学节肢动物的目的例如,培养大量的绝育雄性害虫释放于自然界中,使之与自然界中的雌虫交配,产出未受精卵,使其种群逐渐减少或灭绝四)生物防治临床工作者可利用生物天敌如青蛙、鱼、微生物和寄生虫等杀灭生活史中不同阶段的医学节肢动物第二节 常见医学节肢动物一、蚊 蚊的种类有很多,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录3 350多个种和亚种我国已发现的蚊类有18属374种及亚种。

      与疾病有关的蚊类主要有按蚊属(Anopheles)、库蚊属(Culex)和伊蚊属(Aedes)蚊可通过叮人吸血传播多种疾病,对人类的危害很大一)形态特征 蚊的体表有鳞片,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体长为1.612.6 mm,分头、胸和腹部分(图32-1)一、一、蚊蚊图32-1 成蚊的外部形态(雌)1.头部似半球形,有复眼、触须、触角各1对,头的前下方有一个向前伸出的刺吸式口器(喙),末端有1对唇瓣喙包含上内唇和舌各1个、上下颚各1对,这6根针状器官包藏在鞘状的下唇内(图32-2)雌蚊的上颚和下颚末端尖且呈锯齿状,借此刺入皮肤上内唇与舌组成食管,吸吮到的血液由此入蚊胃,舌内有唾液管,开口于末端雄蚊的上颚和下颚均不发达,故不能刺入皮肤吸血一)(一)形形态特征特征图32-2 雌蚊口器的构造2.胸部分前胸、中胸、后胸3节,中胸发达前、中、后胸的腹侧面各有1对足中胸侧面有翅1对,翅脉除前缘脉及亚前缘脉之外,还有6条纵脉,其中2,4,5纵脉分叉,为蚊类的特征翅脉上有由鳞片组成的白斑或暗斑,是蚊的分类依据3.腹部由11节组成,仅见8节,最后3节变成外生殖器雌蚊末端具1对尾须,雄蚊则为钳状抱器,是蚊种鉴定的依据。

      腹部背面有淡色鳞片而形成纵纹、横带或斑,具蚊种鉴别意义一)形态特征三属蚊的卵、幼虫、蛹、成虫各期形态比较如图32-3所示图32-3 三属蚊的卵、幼虫、蛹、成虫各期形态比较3 蚊为全变态,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阶段,前3期生活在水中,成虫生活在陆地3.食性雌蚊在10 以上即开始叮人吸血,最适宜温度是2335,湿度在52以下时则常不吸血偏嗜家畜也吸人血的蚊种有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嗜吸人血的蚊种与传播疾病有密切的关系2.栖息场所雌蚊的栖息场所因种而异家栖性的嗜人按蚊、淡色库蚊、致倦库蚊多在人室、畜舍吸血和栖息半家栖的中华按蚊吸血时飞入人室或畜圈内,吸血后停留在人室、畜圈或飞回野外1.滋生地按蚊多产卵于清水中,如大面积的沼泽、稻田及灌溉沟渠等处;库蚊多产卵于污水坑中;伊蚊则产卵于雨后积水的小容器中,如盆、罐、树洞等处二)生活史及生态4(二)生活史及生态55.越冬当外界气温低于10 时,受精的雌蚊将体内储存的养料变为脂肪,不食不动地躲藏在阴暗潮湿的避风处越冬大多数蚊种以成蚊越冬,伊蚊则以卵越冬4.季节消长温度、湿度及雨量对蚊的季节消长有很大影响在江南地区,蚊虫从3月开始出现,5月密度上升,79月密度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蚊为全变态,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及成虫4个阶段,前3期生活在水中,成虫生活在陆地三)我国的主要传病蚊种1.中华按蚊灰褐色,成蚊体中型或大型,雌蚊触须上有4个白环,以顶白环最宽翅前缘脉上有两个大白斑,第6纵脉上有两个暗斑2.微小按蚊棕褐色,体型小,触须上有3个白环,翅前缘脉上有4个白斑3.大劣按蚊灰褐色,触须有4个白环,翅前缘脉有7个白斑4.淡色库蚊与致倦库蚊淡褐色至深褐色,两种蚊形态相似,体型中等,喙与跗节上无白环,第26腹节背面基部有白带5.三带喙库棕褐色,蚊体型小,喙及跗节上有白环6.白纹伊蚊黑色,体型小,中胸盾板的前半部正中有一条明显白色纵纹3(四)与疾病的关系4.登革热病原体为登革病毒,以骨及关节剧痛为特征,流行于广东、广西及海南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及白纹伊蚊1.疟疾人类疟疾的传播媒介为按蚊在我国平原地区为中华按蚊,南方山区和森林地带主要为微小按蚊和大劣按蚊,长江流域的山区和丘陵地带为嗜人按蚊2.丝虫病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主要为淡色库蚊、致倦库蚊,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3.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原体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等病毒可在蚊体内越冬,能经卵传至下一代。

      4蚊虫防治由于蚊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加之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单纯依赖化学灭蚊的做法已不可取因此,当前多采用综合治理措施,包括环境治理、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及法规防制等法规防制是指利用法律或条例规定防止媒介蚊虫的传入,对蚊虫防制进行监督及强制性灭蚊相关部门特别要加强机场和港口的检疫,防止媒介携带入境、通过运输工具扩散知识链接蝇(fly)的种类有很多,与疾病有关的有非吸血蝇、吸血蝇和蛆症蝇3类一)形态特征 蝇躯体多毛,分头、胸、腹3部分(图32-4)蝇多为舐吸式口器,口器末端有1对唇瓣,上有假气管,是藏污纳垢的场所;有的蝇种的口器为刺吸式蝇的前胸和后胸退化,中胸特别发达雄蝇的外生殖器是蝇种分类的重要特征二、蝇图32-4 蝇的形态和生活史(二)生活史及生态 蝇的发育为全变态除少数蝇种(如麻蝇)直接产蛆外,绝大多数蝇的生活史分卵、幼虫、蛹和成虫4期成蝇羽化后23天即可交配,再经23天产卵卵期为1天,幼虫期为48天,蛹期为 36天,从卵发育至成蝇需810天,1只蝇可繁殖十几代成蝇的寿命为12个月蝇类多滋生于腐败的有机物上,有的喜食粪便,如金蝇、丽蝇、麻蝇等;有的喜食垃圾,如舍蝇、绿蝇等;有的喜滋生于腐败的动植物上,如绿蝇、厕蝇、舍蝇等。

      根据蝇的滋生习性、食性特点和特有的形态结构,成蝇可黏附(携带)大量的病原体,而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1.非吸血蝇类(1)舍蝇:体长58 mm,呈灰褐色,胸背有4条黑色纵纹,翅第4纵脉末端向上强弯曲,腹部为橙黄色2)丝光绿蝇:体长510 mm,体带有绿色金属光泽,颊部为银灰色,胸背鬃毛发达3)大头金蝇:躯体肥大,体长811 mm,显蓝绿色金属光泽,复眼深红,颊部橘黄4)尾黑麻蝇:体长612 mm,种类较多,呈灰色,胸背有3条黑色纵纹腹背部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5)巨尾阿丽蝇:体长512 mm,显暗蓝色金属光泽,全身多毛2.蛆症蝇类蛆症蝇类可寄生于人体,常见种类有纹皮蝇、牛皮蝇和羊狂蝇等3.吸血蝇类吸血蝇类(如厩螫蝇)形似舍蝇,体长58 mm,有刺吸式口器三)我国的常见蝇种(四)与疾病的关系蝇类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传播疾病和蝇蛆病1.传播疾病(1)机械性传播:蝇类主要的传病方式,所传播的疾病有: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眼病、结膜炎等这些疾病的传播媒介是非吸血蝇类2)生物性传播:有的非吸血蝇;在非洲,舌蝇可传播锥虫病2.蝇蛆病蝇类幼虫寄生于组织和器官中可引起蝇蛆病例如,寄生性蝇类羊狂蝇幼虫寄生于眼,纹皮蝇幼虫寄生于皮肤,腐食性或尸食性蝇类麻蝇和丽蝇幼虫可引起口腔、耳鼻咽蝇蛆病,绿蝇幼虫可引起创伤蝇蛆病。

      三、白蛉 白蛉是一种小型吸血昆虫,世界上已发现600多种,我国目前已报告30多种一)形态特征 白蛉成虫长1.54 mm,体灰黄色,全身密布细毛,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有黑色复眼1对,有刺吸式口器;触角1对,由16节组成;触须1对,向下后方弯曲,由5节组成白蛉的口器与口腔、咽相连:口腔形似烧瓶,后部常有口甲和色板;咽内有咽甲,其形状和结构可为分类依据1.生活史白蛉的发育为全变态雌蛉卵巢发育成熟后产卵于土壤中。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