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室废弃物、污水管理制度.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夏**
  • 文档编号:479572642
  • 上传时间:2023-1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4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污水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使实验室的废水得到更有效的控制,防止和减少废水对水体 和环境的污染2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各类污水的管理及处理流程3规范性引用文件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4职责4.1实验室人员主要负责实验室产生的污水的治理工作,定期监控、 分析污水处理情况,,确保污水处理效果达到标准要求;4.2工艺技术部、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负责推行清洁工艺和配方,减 少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4.3环保部负责对污水管理的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委外监测工作;4.4检测中心负责对污水定期进行内部监测;4.5各单位配合实施污水治理和管理5. 工作程序5.1污水来源主要包括实验室普通用水和实验废水;5.1.1普通污水的管理a) 普通污水主要包括清洁用水、厕所水与其它污水;b) 定期对污水排放管道、污水处理装置进行检修,纳入厂区 统一生活废水处理;5.1.2工业废水的管理a) 实验废水主要包括化工配制的冲洗废水、实验残液、冷凝 水,;b) 总工办制订废水处理的作业指导书,规范有关处理方面的 内容工艺技术部、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在产品设计中要努力 推行清洁工艺和配方、使用污染较低的原料、减少污染工序、 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和污染物含量;c) 冷却、绿化、清洗要采用循环用水,尽量减少污水的排放;5.2处理工艺公司将所有的生活污水纳入污水管道,并汇集到污水处理站进行 预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统一进行处理。

      实验用水经预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处理池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 统一进行处理5.3监测与检查5.3.1废水污染物排放浓度应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三级标准5.3.2检测中心负责管理污水的内部检测工作,定期对污水进行水质 分析,并记录在《污水处理检测报告》上,一份抄送工程环保部,由 工程环保部根据检测结果与污水处理厂进行收费核对5.3.3工程环保部每月委托检测中心对污水进行一次检测,确保按照 要求达标,并做好考核工作;5.3.4各单位对污水的纳管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好记录,若发现违 章情况及时协调处理如不能顺利解决,要上报管理者代表或分管领 导严禁公司任何人员擅自直接排放污水6记录实验室废水管理溶液的配置1. 配制溶液时预先计算好所需液体的量,尽量减少配置溶 液时废水的产生2. 废弃的溶液必须经过预处理后方可进入厂区污水处理 系统,酸碱性较强的废水先中和后再排入污水处理管 道3. 对于含重金属,有毒有害的废弃溶液,经废液桶收集后 统一进行处理仪器的清洗1. 清洗仪器时采取尽可能节省水源的方法,减少清洗用 水的产生2. 清洗用水须经预处理后进入厂区污水处理系统实验残液实验残液均须统一收集入废液桶进行统一处理。

      生活用水纳入厂区生活用水处理系统冷凝、保温级加热用水排入下水管道,纳入生活用水处理系统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1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实验中经常会产生某些有毒的气体、液体和固体,需要及时排 弃如不经处理直接排出可能污染周围空气和水源,使环境污染,损 害人体健康因此对废液、废气和废渣要经过一定的处理后,才能排 弃1.1废气处理对产生少量有毒气体的实验应在通风橱内进行通过排风设备将 少量毒气排到室外,使排出气在外面大量空气中稀释,以免污染室内 空气产生毒气量大的实验必须备有吸收或处理装置如 NO2,SO2,Cl2,H2S,HF等可用导管通入碱液中使其大部分吸收后排出,CO 可点燃转成CO2在反应、加热、蒸馏中不能冷凝的气体,排入通风橱之前要进行 吸收或其他处理,以免污染空气常用的吸收剂及处理方法如下: ⑴氢氧化钠稀溶液处理卤素、酸气如HCl,SO2,H2S,HCN等等、甲醛、 酰氯等等⑵稀酸H2SO4或HCl处理氨气、胺类等等⑶浓硫酸吸收有机物⑷活性碳、分子筛等吸附剂吸收气体、有机物气体⑸水 吸收水溶性气体如氯化氢、氨气等为避免回吸,处理时用防 止回吸的仪器1.2废液处理实验室废液可以分别收集进行处理,下面介绍几种处理方法:⑴无机酸类将废酸慢慢倒入过量的含碳酸钠或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中或用废碱互相中和,中和后用大量水冲洗。

      ⑵氢氧化钠、氨水用6mol/L盐酸水溶液中和,用大量水冲洗⑶含汞、砷、锑、铋等离子的废液,控制酸度0.3mol/L[H+],使其生 成硫化物沉淀⑷含氤废液 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在10以上,加入过量的高锰酸 钾(3%)溶液,使CN-氧化分解如含量高,可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 氢氧化钠溶液⑸含氟废液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钙沉淀6)可燃性有机物 用焚烧法处理1.3废渣处理废弃的有害固体药品严禁倒在生活垃圾处,必须经处理解毒后丢 弃处理方法可参阅有关文献下面介绍一些处理方法,失效药品的销毁亦应参考处理⑴溶於水药品用大量水冲稀流入地沟⑵不溶於水的油状易挥发溶液尤其是二硫化碳、乙醚、苯等不能倒入 地沟,以免地沟着火爆炸或发散有害气体,量大的废液应回收量小的 要在通风橱内销毁或於空旷通风处销毁具体的销毁办法:可燃性液 体放在盘内燃烧不可燃液体让其自然挥发溅於外面的药品用乳化 剂使之乳化再冲入地沟3剧毒药品用化学方法处理成无毒品或毒性低药品再排放4自燃物、易爆物的销毁 销毁此类药品时要远离火源,并备有灭 火器例如金属钠、金属钾小量的用乙醇分解大量的要在空旷处烧 掉存放以的金属钾须及时销毁锌等金属分次加入5%盐酸分解。

      黄磷用湿沙盖着铲入盘中,放在空旷处使自燃高氯酸等危险物用水 冲稀、冲走5酸酐、酰氯类 一般是将药物小心分批慢慢倒入地沟中,同时放 大量水冲走而下述药品要特别小心发烟硫酸用大量碳酸钠围在容器周围,在安全地方将瓶子打碎, 慢慢加入地沟中,同时用大量水冲走氟氢酸在安全地方碎瓶,用碳酸钙小心中和,然后用大量水冲走6油状物加乳化剂乳化后排走7凡溅出挥发性、刺激性药品、有毒药品,应立即打开室内排风 工作人员离开实验室,由有经验人员处理处理时要载防护用品 如护目镜、胶手套、胶围裙及呼吸器等8凡染有危险药品的容器、滤纸、废渣原则上与该药品处理方法相同不要随便抛弃在垃圾箱内9凡用完药的空瓶必须洗净才能弃去以免别人洗瓶时发生事故易燃易爆化学品应急预案为加强本部门的消防安全,预防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引起火灾、爆 炸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财、物的安全,本着“预防为主,防消 结合”的宗旨,切实做好防火防爆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 定如下易燃易爆化学试剂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适用于研发部研发人 员及研发助理人员等一) .组织及职责1. 一旦发生事故时,全体在岗员工统一编入研发部实验室应急组织, 必须服从全室的统一指挥。

      2. 在岗操作人员应认真进行岗位检查,发现事故险情,应立即上报 研发部主任,并及时通知与本岗有关联的岗位,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 施,将事故控制在最小程度,损失降低到最低的水平二) .报警方式1. 发生火灾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拨打119报火警,同时拨打研发 部与研发部部长报告同时通知与本岗相关联的岗位,以便 采取应急措施2. 实验中由于大量使用可燃有机溶剂,在加热精馏、溶剂回收、明 火操作时引起火灾或爆炸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拨打研发部 报告同时通知与本岗相关联的岗位,以便采取应急措施在灾 害较大,无法控制时,要立即拨打119报警3. 发生人员烧伤、中毒或窒息等事故时,第一发现人在积极抢救的 同时,应立即拨打研发部报告,情况严重时,应立即拨打120或 110求救,同时立即向有关部报告灾情三).应急措施1. 实验操作中发生着火时:火势小时,在岗人立即用消防器材灭火, 火势大时其他人马上用消防器材灭火,另一人应立即拨打向研发 部、厂安环部报警,启动所有灭火设施2. 发生重特大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化验室消防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指 挥小组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看是否需要疏散周边居民和员工):3. 通讯、物资供应组成员打报119火警后,立即指派专人负责 到迎接和引导消防车进入事故现场,并及时将事故汇报指挥中心;同 时打120,请求医疗支援。

      4. 现场疏散组立即前往各既定路线疏散附近围观居民和员工按指定 路线进行撤离,同时安排人员在各路口阻止前往事故地点的无关人员 和通行车辆5. 研发部人员立即调度各项化验生产工作停止,全力投入抢险6. 操作人员立即切断事故发生地和邻近实验间的总电源、气源及一 切可诱发事故的因素7. 总指挥带领全体员工立即携带消防器材奔赴现场灭火8. 在事故无法控制时,现场指挥立即组织全体员工撤离事故现场9. 专业消防队到达后,由现场指挥负责报告火情,火场发生地连带 不安全因素等,并负责指挥消防车供水,协助灭火,听从指挥10. 医疗人员对伤员进行包扎,利用救护车及时送到医院抢救四).事故处理1. 轻伤事故的报告不超过20小时,重伤以上重大事故的报告不超过 1小时(从发现起计算)2. 发生事故的次日,应将事故基本事实情况、结果及责任人的处理 意见,书面报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3. 发生事故的负责人在事故后,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在所属单 位、部门大力宣传,杜绝再次发生类似事故4. 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尽快恢复生产5. 责任分析:划分事故责任,确定是突发的责任,人为责任,还是 仪器设备、材料、结构和试剂等自身缺陷引起的责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