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M1E变更控制程序.docx
10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5M1E变更控制程序 5M1E 变更掌握程序 1.0 目的 规范 5M1E 变更流程,确保变更过程得到有效的掌握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与产品相关的 5M1E 变更 3.0 职责与权限 3.1 营销部 3.1.1 负责提交工程/设计变更申请给客户,并把客户确认结果准时反馈给工程/设计变 更申请部门; 3.1.2 负责接收客户变更需求并反馈给公司内相关部门; 3.1.3 负责把工厂搬迁、品质经理变更等信息通知客户 3.2 工程/研发:对工程/设计变更过程负全责,包括: 3.2.1 负责工程/设计变更需求提出; 3.2.2 负责工程/设计变更必要性评估; 3.2.3 负责工程/设计变更的 TCN 发行; 3.2.4 负责工程/设计变更方案验证及修订相关资料; 3.2.5 负责 ECN 发行及 ECN 执行状况的检查 3.3 质量部:对产品品质标准变更负全责,包括: 3.3.1 负责从客户投诉、客户退货中总结客户产品品质标准变更的需求; 3.3.2 负责产品品质标准变更的必要性评估和实施变更。
3.4 相关部门: 3.4.1 负责工程/设计变更需求提出; 3.4.2 负责产品品质标准变更需求提出; 3.4.3 负责执行与本部门相关的变更要求 4.0 名词定义 4.1 5M1E变更:指在Man 人,Mahcine 机,Material 材料,Method 法,Measurement 测量, Environment 环境等方面的变更5M1E变更详细体现在工程变更,设计变更,品质标准变更, 环境变更等方面 4.2 ECR:工程/设计变更申请 4.3 TCN:临时变更通知单 4.4 ECN:工程/设计变更通知 4.5 工程变更:工艺方法、包装材料、工艺通用料(硅胶、ACF等)的更改 4.6 设计变更: 4.6.1 CTP:产品设计(结构设计、原材料)及设计资料方面的更改,原材料包括FPC、sensor glass、cover glass、包装材料及客户特别要求的材料 4.6.2 LCM:产品的结构、尺寸、性能、测试、关键材料等方面的变更,关键材料包括 LCD、 IC、B/L、FPCA、PCBA、TP、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等。
4.7 品质标准变更: 4.7.1 内部产品品质标准变更:进料检验标准、制程检验标准、出货检验标准、牢靠性试验标 准等的变更; 4.7.2 客户产品品质标准变更:客户投诉、客户退货引起的品质标准变更 4.7.3 库存未变更产品处理(旧料用完换新料、冻结),旧料出货标示并通知客户. 4.8 环境变更:指工厂搬迁、新增生产线、产品外包、重要品质岗位换人、温湿度变更等 5.0 工具、设备、环境要求 无 6.0 内容 6.1 工程/设计变更的缘由 6.1.1 降低成本; 6.1.2 设计改进; 6.1.3 测试改进; 6.1.4 关键材料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变更; 6.1.5 供应商变更; 6.1.6 工艺改进; 6.1.7 资料错误; 6.1.8 客户要求变更 6.1.9 提升良率 6.2 工程/设计变更需求提出 6.2.1 客户变更需求:由营销部负责接收客户的变更需求,然后统一归口到研发部,由研发部推断客户的变更需求是设计变更还是工程变更,属于设计变更的由研发部负责处理,属于工程变更的以 ECR 形式反馈给工程部。
6.2.2 供应商变更需求:供应商依据《PCN 协议书》提交 PCN 变更申请单给 SQE,由 SQE 确定 是否需要提交给研发部评估如需要,则 SQE 提交给研发部确认是否实施设计变更 6.2.3 公司内部变更需求:研发部基于设计改进、降低成本、测试改进、关键材料市场供求状 况、供应商变更、资料错误等需求,由研发部内部启动设计变更 6.2.4 工程内部变更需求:工程部基于工艺改进、降低成本、产品可制造性、供应商变更等需 求,由工程部内部启动工程变更 6.2.5 相关部门变更需求:相关部门基于产品品质改善、效率提升...等的需求,以邮件或书 面的形式向研发部或工程部提出变更申请;研发部或工程部确认是否进行设计变更或工 程变更,如不同意变更,需在 1 个工作日内回复变更申请部门;如变更申请部门存在异 议,则提交给副总以上裁决 6.3 工程/设计变更必要性评估 6.3.1 工程/设计变更必要性评估需要解决四个问题: u 变更涉及的全部产品型号和客户 u 变更方案是否影响产品品质 u 变更的成本是否能够接受 u 变更是否需要通知客户 6.3.2 当工程/设计变更最终涉及材料变更时,工程部/研发部需到 ERP 中查询该材料变更涉及 到的全部产品型号及对应的客户和客户经理,然后评审是否全部产品型号都需要进行工 程/设计变更。
6.3.3 工程部/研发部完成工程/设计变更必要性评估后,应在 1 个工作日内回复给 ECR 发出部 门;工程部回复的 ECR 由副总以上批准,研发部回复的 ECR 由副总以上批准;ECR 不需 要受控发行 6.3.4 当确定需要进行工程/设计变更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需要通知客户确认 u 客户提出的变更需求 u 客户规定的变更项目 u 公司规定的需通知客户的工程/设计变更项目如下: 序号 项目 变更内容 1 LCD LCD 变更 2 IC 工艺变更,版本升级,尺寸变化,程序升级 3 FPC 材质变更,形状结构变更,走线变更 4 背光 亮度变更,颜色变化,关键结构与公差变更,灯源更换 5 偏光片 材料供应商更换 6 PCB Layout 变更,关键尺寸变更,材质变更 7 以上材料影响牢靠性要求(温湿度、ESD、EMC 等)都要求向客户提出 8 LCM 结构 关键尺寸变更,公差变更,对客户组装有影响的变更 9 电性 功耗,VOP,电流规格变更,对抗干扰有影响的变更 10 sensor glass 走线变更、形状变更、材质变更 11. cover glass 材料变更、形状变更。
6.3.4.1 当需要通知客户时,工程部/研发部负责预备相关变更资料(包括:变更后的设计资料, 相关测试验证报告, 变更验证后的产品样品以及对应的产品规格书等),填写 ECR 或客户自己规定的表单,经审批后提交营销;由营销向客户申请承认如客户不同意更改,则变更终止;如客户同意变更,则由工程部/研发部发行 ECN 进行变更 备注:工程部/研发部须执行 6.4-6.5 项后才能预备好相关变更资料 6.3.4.2 当不需要通知客户时,转 6.4 项 6.3.5 当工程部/研发部确定需要进行工程/设计变更,但又需要一段时间做验证时,为防止相 关部门用旧方式处理在手订单,工程部/研发部必需马上发行 TCN 通知相关部门实行适 当的对策如无需时间验证,则工程部/研发部可以直接发行 ECN 6.4 TCN 发行 6.4.1 TCN 申请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6.4.1.1 通知相关部门需实行的临时对策; 6.4.1.2 统计旧料,给出明确的旧料处理看法; 6.4.1.3 冻结 BOM,防止 BOM 的非预期使用 6.4.2 针对量产型号,商务部假如没有接到 TCN,则相关型号的量产订单不需经过技术评审; 商务部假如接到 TCN,则相关型号的量产订单需经过技术评审。
6.4.3 TCN 表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6.4.3.1 工程部/研发部负责填写具体的变更方案和给出明确的旧料处理看法原则上由客户端要求变更需要营销负责呆滞状况(各部门协作)收集反馈客户(客户需担当因变更导致的呆滞损失),供应商变更导致呆滞损失由品质发文要求供应商担当相应损失内部变更应遵循旧料消耗完毕原则 6.4.3.2 PMC 负责统计旧料的数量(要求 PMC 在 1 个小时内完成旧料统计),包括: 1)供应商端的物料、仓库库存物料、产线库存物料; 2)产线库存半成品; 3)产线库存成品、仓库库存成品、客户端库存成品(必要时) 6.4.3.3 各部门需实行的临时对策(由工程部/研发部明确给出)包括: 1)针对发行 TCN 的量产型号,商务部在手订单是否需组织技术评审; 2)PMC 是否暂停物料请购; 3)选购是否要求供应商暂停生产,是否取消订单; 4)研发部何时冻结 BOM; 5)生产线是否停产; 6)质量部是否冻结或隔离相关产品和物料 6.4.3.4 各部门发行的 TCN 由副总以上批准, TCN 的审批需在 1 个工作日内完成。
6.5 变更方案验证及修订相关资料 6.5.1 变更方案验证由工程部/研发部依据各自专业领域的方法实施 6.5.2 验证结果合格时,工程部/研发部应准时修订图纸、BOM、规格书、工艺文件等相关资料并支配文件受控发行 6.5.3 工程变更方案验证结果由总工批准,设计变更方案验证结果由技术总监批准 6.6 ECN 发行 6.6.1 当 TCN 中确定变更的内容完成相关预备工作(例如物料承认)后,由工程部/研发部发ECN 通知各部门变更正式实施 6.6.2 ECN 表单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变更内容:变更前和变更后不同之处; 2)给出明确的旧料处理看法; 3)BOM 解冻状况; 4)相关资料变更状况; 5)变更前变更后物料和成品的标识方法; 6)供应商/仓库/IQC/SQE/生产线/制程品管/设备部等需要实行的措施和留意事项 6.6.3 ECN 表单的有效期一般为 1 个月,不能超过 3 个月 6.6.4 工程部依据变更内容涉及的部门确定需会签部门(未涉及的部门可不参加会签);PMC必需参加 ECN 会签,且 PMC 只对旧料处理方式的可操作性进行评审。
ECN 发行后的旧料消耗掌握由 MC 管理 6.6.5 各部门发行的 ECN 由副总以上领导批准;ECN 的审批需在 1 个工作日内完成 6.6.6 工程部/研发部应依据变更内容涉及的部门确定 ECN 发放范围,在发放 ECN 的同时必需 回收 TCN 6.6.7 文控中心发行 TCN/ECN 时,先回收旧文件再发放新文件 6.6.8 TCN/ECN 发行流程 6.6.8.1 与 LCM 相关的 TCN/ECN 发行流程 粗流程:研发部LCM 工程部文控中心各相关部门 具体流程:研发工程师拟制 TCN/ECN(DCN)项目经理审核-技术总监批准项目助理--LCM 工程的产品工程师接收并转换为新的 TCN/ECNLC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