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扫地机器人项目管理_范文.docx

36页
  • 卖家[上传人]:泓***
  • 文档编号:321969440
  • 上传时间:2022-07-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1.17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泓域/扫地机器人项目管理扫地机器人项目管理目录一、 公司简介 3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 4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 4二、 确认范围 5三、 定义范围 6四、 预防 9五、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 10六、 识别干系人 13七、 管理干系人参与 15八、 产业环境分析 17九、 芯片、控制器、伺服舵机、传感器、减速器构成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 18十、 必要性分析 20十一、 项目简介 20十二、 建设进度分析 2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 25十三、 经济效益分析 26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 2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3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32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34一、 公司简介(一)基本信息1、公司名称:xx投资管理公司2、法定代表人:沈xx3、注册资本:1060万元4、统一社会信用代码:xxxxxxxxxxxxx5、登记机关:xxx市场监督管理局6、成立日期:2010-3-257、营业期限:2010-3-25至无固定期限8、注册地址:xx市xx区xx(二)公司简介公司不断建设和完善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实施“互联网+”企业专项行动,推广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的应用,业通过信息化提高效率和效益。

      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培育产业链,打造创新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外在要求,也是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在需求;既是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需要遵循“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企业宗旨,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回馈社会、实现价值共享,致力于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责任的有机统一公司把建立健全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作为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基础,从制度建设、组织架构和能力建设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机制三)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12月2019年12月2018年12月资产总额17551.3114041.0513163.48负债总额8734.416987.536550.81股东权益合计8816.907053.526612.67公司合并利润表主要数据项目2020年度2019年度2018年度营业收入36461.0029168.8027345.75营业利润5591.534473.224193.65利润总额4555.713644.573416.78净利润3416.782665.092460.0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416.782665.092460.08二、 确认范围确认范围是项目干系人正式承认和接受项目范围的过程,相当于对项目的范围目标作出检验,以确保其是正确的。

      但是范围目标的检查和其他目标有些不一样,因为它并不能在项目组内部实施,而是需要干系人介入为了使项目范围得到干系人的正式确认,项目组必须形成一套正式的文件来说明以下问题:•项目活动和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应该达到的要求•遵循什么样的过程来评价项目工作及可交付成果•判断是否达到要求的准则这样,项目干系人就可以在项目的目标以及如何鉴定目标完成的状态上达成一致,可以准确地评价和判断项目的工作活动和可交付成果是否符合当初的期望,同时也为项目组的工作建立了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工作顺利地完成如果这个项目提前终止,那么这个确认范围过程也应该检查并以书面的形式把项目的完成情况记录下来确认范围不同于后面要讲的质量控制活动确认范围是统一项目干系人在工作结果上如何验收的问题,而质量控制则是在生产过程中判断工作结果是否正确的问题通俗地讲,确认范围的过程是为了向干系人证实结果的正确性,而质量控制则是排除差错两者关注的目标并不一致,但并不排除可能采用类似的技术过程三、 定义范围项目目标主要表现为以范围为核心的要求,就是项目应该完成什么,使项目干系人达成一致的结果项目范围说明书的具体格式和要求和各个组织所处行业领域的项目特征相关,但一般来说至少包括以下各项内容:•项目商业目标:描述促使项目建立的商业需求。

      这部分内容大都来源于项目启动阶段所作的战略规划、市场机会的识别以及进行项目选择的依据这些条件是项目目标的前提和项目存在的基础,但它是来自项目的外部因素,很可能不在项目可控制范围内项目的实施和目标实现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这些关键性的条件是不是会发生变化,就成了组织分配资源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当今外部商业环境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难以预测的情况下,组织需要对这些变化相当谨慎而敏感可能很多项目在创立的时候相当正确,但由于错过最佳的时机而变得无效•项目制约因素及假设:列出项目的制约条件,以及针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前提假设•项目可交付成果总述:列出项目完成所要交付给客户的所有成果这实际上是约定项目的范围目标,是项目活动最主要的结果可交付成果可以专指那些需要最后交付客户的结果,也可以包括那些生产过程中的中间结果•符合的规范与要求:列出交付成果应该达到的要求,以及实施过程中应该遵循的规范标准这实际上是约定项目的质量目标•验收标准:确定对结果进行验收所应遵循的规范和标准•进度里程碑:确定项目的主要里程碑这是对项目的时间目标进行约定•成本估计:确定项目所需要的总成本估计这是对项目的成本目标进行约定项目范围说明书的核心是约定项目目标,在这一阶段以范围目标为主。

      理论上,范围目标的界定需要清晰准确但在现实中,作为项目成果的接受方(或称买方)和成果的实施方(或称卖方)在这一关键问题上的认识是不对等的目标约定得越明确显然对买方越有利,但具体到操作上,却是卖方比买方更具有专业能力对卖方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动力去准确约定“买方想要的”而相反,卖方倾向于将目标定得模糊,或者接近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未必是“买方想要的”,而更可能是“卖方想卖的”同样这一情况也适用于质量目标的确立上约定交付成果应能达到的指标和要求更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显然,大多数买方不具备这种能力买方能够判断的标准仅仅是“其结果是否符合我的需要”但“这个需要”无法作为约束项目目标的技术指标,所以常常出现由于质量目标含糊而最后产生的项目纠纷有鉴于范围和质量目标的这种情况,极容易导致在项目初期买卖双方对目标理解的不一致和偏差为了弥补这种偏差,增加“验收标准”来作为补充也就是说,双方遵循认可的验收标准来判断其最终成果是否符合最初的目标这一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减少这种偏差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但制定验收标准同样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一般的买方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显然,卖方没有动力去制定一个约束自己的标准,所以大多数行业其“验收标准”是借助于第三方所制定的行业规范来实施的。

      在项目初期,卖方一直推销自己有的或者能够做到的,且尽力去承诺对买方需求的满足买方知道自己的需求,但不具备对卖方产品判断的专业知识目标理解上的差距在项目一开始就埋下了矛盾的种子四、 预防虽然可以靠增加质量控制手段来防止将有缺陷的产品交付给客户,从而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质量,但是否会降低缺陷产生的概率呢?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增加质量控制活动只能减少返工成本而不会降低缺陷发生的可能性或许有些人会感觉到:如果有人检查工作成果,可能会促使人们更加认真而仔细地工作,从而会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但我们假设人是相对“理性的”,其工作质量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降低错误发生的可能性呢?答案是:采取措施防止犯错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预防措施与其依靠后续的检查措施(质量控制)来发现问题再修正,还不如在一开始就把它做好预防要求“第一次就把事情作对”但真正的预防和大多数人的直觉理解是不同的所谓预防,就是采取措施保障一次性把事情作正确没有人会有意识地做错事情,但总是以一定的概率出错既然如此,预防所提倡的机制就是在“人是会犯错”的假设基础之上,设置定的措施防止人们出错或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错误而迅速纠正。

      这里的预防机制需要一定的投入才能体现作用大多数人也希望不出错,但却仅仅停留在“期望”和“意识”上,没有采取任何前期的投入来防止出错,自然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判别是否采取了预防措施,主要看是否在预防上有投入认识到了预防的作用,就需要在项目活动中去贯彻预防措施,怎样才能做到呢?第一,实施预防活动的前提是承认“普通人是会犯错误的”这个观念被认可是实施预防措施的前提第二,建立可以让普通人不犯错误的工作方法和流程,并加以遵循这体现了前述“继承和传播成功经验”的基本原则第三,一个建立好的流程要想起到作用,实施者必须对流程的把握到位,这样才能使得好的经验被真正复制和传承所以对实施者进行培训,以掌握不犯错误的方法,也是预防措施得以起作用的必要环节实施以上三个活动,才能真正做到预防但这些活动本身也是需要资源投入的,那就意味着需要分配资源去做这些活动在实践中这就成了一个难点很多人在犯错之后,不得不投入成本去纠正,虽然心疼,而又不得不做而对预防,很多人却心存侥幸,能省则省,认为自己不会犯错其实,预防的投入是必要的五、 质量保证的基本概念为了实现质量所建立起来的一系列质量管理活动,如通过预防措施、质量控制和返工等活动共同作用来保障质量目标的实现。

      如果没有这些措施,就可能出现产品达不到预定要求的情况,也就是质量目标没有实现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对质量目标实现的判别存在“滞后性”例如,消费者对一件专业性较强的产品缺乏专业判断;或者刚买来的时候产品是好的,过了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缺陷;或者外包一个项目,必须在项目开始运作之前选定可以保证质量目标的承包商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对质量目标实现认定的滞后性也就是说,即使不实施这些有利于保障质量目标的活动,在当时也可能不会发生问题,但却可以马上节省这些活动的实施成本这种短期利益行为可能产生诱惑,必要的质量活动因此被忽视但产品的缺陷早晚会被发现,而且发现得越晚,其修复代价越高所以,质量管理实施的真正难点在于此:如何避免追求短期利益而损害长期利益对客户来说,需要判别质量目标状态,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来说需要用某种手段来真实地了解当前质量目标的状态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判别未来交付产品的质量趋势,这就是质量保证的概念为了帮助理解,以下是一些有关质量保证的定义,从这些不同出处的定义中可以看到一些共有的东西,以帮助大家体会质量保证概念的核心理念:•质量保证:在质量体系内所有执行的计划或系统的活动,为项目满足相关标准增强信心。

      •质量保证是一个活动,它向所有有关的人提供证据,以确立质量功能正在按需求运行的信心•ISO8402.3.4中定义的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IEEE中定义的质量保证:质量保证是有计划和系统性的活动它对部件或产品满足确定的技术需求提供足够的信心•GB6583—1994中定义的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从以上来自不同出处但针对同一概念的定义描述中可以看到,所有的定义都反复强调几个关键性的词语,例如,“信心”、“信任”、“有计划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