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住房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399920621
  • 上传时间:2023-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住房是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住房状况不仅是衡量一个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重 要指标,也是展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十年来,随着衡阳经济的快速发展 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乡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居住质量明显提升,但住房状况 中存在的问题仍不容忽视本文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以下简称“六普”)资料为主 要依据,结合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部分数据(以下简称“五普”),运用区组分析、 对比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研究衡阳市人口住房现状,并就当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与 建议一、居民住房状况现根据“五普”和“六普”住房相关数据,从住房水平、住房质量、住房来源、住房支 出以及不同人群住房情况等五个方面来分析衡阳市居民住房的现状一)住房水平达到舒适程度十年来,衡阳城乡住宅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居民住 房条件不断改善六普”资料显示,衡阳城乡常住人口家庭户194.29万户,家庭户平均 户规模为3.48人,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3.83平方米,比“五普”提高7.87平方米,户均 住房间数3.51间,比“五普”提高0.74间此外,人均住房间数达1.01间,按照国际上 住房标准划分的三个等级,即最低标准,每人一床;文明标准,每户一套;舒适标准,每人 一间的标准衡量,衡阳家庭户的总体居住水平已经达到了舒适的程度。

      人均”反映的是现象总体的一般水平或代表水平,不能揭示事物结构的内部差异因 此,通过对家庭户住房面积进行分组分析可以看出,衡阳市有56.94%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 筑面积集中在20-49平方米之间,其次在70平方米以上的占11.73%(见表1);从家庭户 住房间数分组来看,居民家庭住房间数集中分布在二间 24.05%、三间26.78%以及四间 17.51%,所占比重共达68.34%,此外2.28%的家庭户住房间数在十间及以上(见表2)二)住房质量显著改善居住质量与住房类型结构、建筑材料、配套设施以及建房年 代息息相关1•住房建筑结构以多层为主六普”数据显示,居住平房的家庭户占26.22%,居住 楼房的占73.78%,与“五普”相比,居住楼房的家庭户上升了 24.18个百分点同时,住 房楼层主要集中在2-6层楼房,这一比重达到65.39%,居住7层以上楼房的占& 38%,比“五 普”增加了 4.46个百分点,说明住房有向高层发展的趋势(见表3)2•钢筋混凝土楼房呈增多趋势六普”数据显示,衡阳市混合结构的家庭住房成为主 流,占58.52%;采用钢及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占14.95%,比“五普”提高了 0.54个百分点, 因为这种现代化建筑材料结构承受力强、抗压耐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采用砖木结构 的有25.48%,仍占有相当比重。

      3.家庭住房配套设施更趋完善一应俱全的厨房、卫生间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已成为现代 住房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满足居住功能、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六普”数据显示,衡 阳居民家庭住房内有独立使用厨房和抽水式厕所的比例分别为59.74%和19.56%,分别比“五 普”提高了 0.02和12.51个百分点;以燃气为主要炊事燃料的占20.41%,提高了 11.8个 百分点;有管道自来水的占33.90%,提高了 11.78个百分点;有洗澡设施的占49.21%,提 高了 23.87个百分点,其中拥有家庭自装的热水器的占29.45%,提高了 20.6个百分点这 表明十年间住房建设加快的同时,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断加强,使得住房必要 设施的现代化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4•新建住宅和旧房改造速度加快六普”数据显示,衡阳居住在90年代以后修建的 住房内的家庭户占68.56%,比“五普”提高了 20.85个百分点,其中居住在2000年以后新 建的占28. 36%而居住在1949年以前修建的旧房内的家庭户仅占0.97%,比“五普”下降 了 2.9个百分点数据表明,随着旧城改造进度的加快、房地产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居民购 买住房的热情高涨,衡阳危旧住宅已逐渐被质量更好的住房所取代。

      三)居民住房自有率显著提高按照住房来源的性质不同,可将其分为自有住房和租 用住房两种自有住房包括自建住房、购买商品房、购买二手房、购买经济适用房和购买原 公有住房,居民对其所居住的房屋拥有全部或部分产权按此标准,2010年衡阳拥有自有 住房的家庭户占93.08%,比2000年提高了 1.75个百分点;租用住房的占4.74%,降低了 1.11个百分点,其中租赁廉租住房的占0.99%,租赁其他住房的占3.75%在自有住房中,自建房的家庭户占比最大,达74.99%,其次依次分别为购买商品房、 购买原公有住房、购买经济适用房和购买二手房,分别占9.69%、5.68%、1.49%和1.23% 与“五普”相比,购买商品房的比重提高了 7.1个百分点,而自建住房、购买原公有住房以 及购买经济适用房的比重分别下降了 5.07、1.35和0.17个百分点(见表4)由此可以看 出,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人们取得住房的途径从原来单纯依靠政府或单位的福利分配转向以 购房为主,拥有自主产权的家庭不断增多,另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扩大也 使得人们的购房能力和购房意愿不断增强,这同时也印证了中国人“有房心安”的传统心理。

      四)住房租赁费用上升较快衡阳按租房费用分的家庭户数由“五普”时集中分布的 20元以下、20-50元、50-100元区间整体上升至“六普”时100元以下、100 — 200元、200 — 500元区间其中,“六普”中衡阳家庭户按月租房费用在100元以下的占28. 58%,比“五 普”下降了 57.3个百分点;100-500元的占59.11%,提高了 45.53个百分点(见表5) 这表明物价持续上涨,租房费用随之抬高,租房族的生活成本不断加大具体来看,月租房费用在200-500元之间的家庭户居多,达31.37%,其次为在100元 以下的家庭户,占28.58%,100-200元的家庭户数位居第三,占27.74%而月租费在1000 元以上的家庭户所占比重偏小,仅占3.10%,但较“五普”提高了 3.01个百分点,这说明 受物价水平不断攀升影响的同时,部分民众的观念较“五普”时有所改变,对居住条件的要 求相对增高,逐渐接受租房费用较高的住房五)不同人群居住水平差异较大1•住房水平与家庭户主受教育程度基本成正比,总体上学历越高居住条件越好户主在 一般的传统家庭中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其受教育程度对整个家庭的住房水平有着很大的影 响。

      六普”数据显示,衡阳居民家庭户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和人均住房间数随户主受教育 程度提高而增大的趋势较为明显,尤其是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指标从未上过学的33.02平方米 上升到本科生教育程度的40.3平方米、研究生教育程度的39.92平方米,人均住房间数也 总体呈上升趋势,从未上过学的1.04间逐渐过渡至本科生的1.17间、研究生的1.07间(见 表6)从住房来源来看,教育程度为未上过学、小学、初中的户主自建住房比例较高,分别占 88.43%、88. 91%和78. 92%,而购买商品房的比例较低,分别占1.59%、2.86%和7.34%,这 是因为这部分居民主要集中在农村,而农村居民有宅基地这和高学历家庭正好相反,其中 户主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的自建住房比例分别仅占10.93%和 3.86%,而购买商品房的比例 则分别占45.74%和34.78%2•户主职业不同,其家庭住房水平差异较大六普”数据显示,户主为国家机关、党 群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其家庭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40.39平方米,人均住房间数为 1.1间,两项指标均排名第一,这是因为国家机关、党群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会阶层 较高,收入相对稳定,同时又享有相对较为健全的住房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制度;其次是专 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这也与他们人均收入水平较高有直接关系;而人均住房 面积和人均住房间数相对偏低的是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 人员及有关人员,这反映出从事基本体力劳动的基层工人收入水平偏低影响了住房水平(见 表7)。

      在住房来源方面,总体上看,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 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住房来源主要为购买商品房,商业、服务业人员,农、林、牧、 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住房来源主要为自建住房其 中,购买商品房比重最大的是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家庭,最小的是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两者比重相差43.56个百分点;自建住房比重最大的是 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家庭,最小的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比重相差74.38 个百分点;购买经济适用房比重最大的是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最小的是农、林、牧、渔、 水利业生产人员,比重相差5.31个百分点在租房方面,商业、服务业人员家庭所占比重 最大,达17.85%,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家庭租房的最少,其比重仅为0.29%, 二者相差17.56个百分点二、 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任重道远从上述对全市人口住房状况的分析来看,衡阳居民的总体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比十年前 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主要得益于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以及相关政 策对城乡住房建设的推动但在充分肯定住房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住房困难户仍占一定比例。

      经过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衡阳家庭户住房条件得到 了很大的改善,家庭户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33.83平方米,但未达到全省34.69平方米的平 均水平,而且还存在部分无房户、居住面积小的家庭户以及几代人只住一间房的特困家庭户六普”资料显示,全市常住家庭户中仍有2.36万户没有住房,占总户数的1.21%;人均 住房建筑面积不到8平方米的有3.53万户,占1.82%另外,二代户同居一室的家庭户有 6.19万户;三代人同居一室的家庭户有1.01万户二) 部分家庭住房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从住房建成年代来看,2010年衡阳还有0.97% 的家庭户居住在解放前建造的旧房内,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和农村这些住房年代久远、设施 不全,难以满足现代居住的要求,有的甚至是危房从住房配套设施来看,虽然各项现代化 设施的比重较“五普”时期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全市仍有37.16%的家庭户没有厨房,50.79% 的家庭户没有洗澡设施,54.71%的家庭户与他人合用或没有厕所,66.10%的家庭户无管道自 来水,74.79%的家庭户采用煤炭或柴草作为主要炊事燃料三) 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不够健全为有效缓解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矛盾,中央政府 和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廉租住房政策和公共租赁住房政策等。

      但是, 保障性住房涉及到大量的建设资金、土地和地方政府利益,住房保障规划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直接导致政策性住房供给量不足、保障范围存在部分“真空”、配套制 度建设滞后和政策执行走样等问题,其结果是衡阳部分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依然处于困难时 期四) 住房租赁市场不够规范面对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及有限的土地资源,不断发展与 完善住房租赁体系,是解决住房问题的一个重要且有效的方式但纵观中央及地方政府出台 的一系列调控政策,“重售轻租”的倾向较为明显,租赁住房的建设与规范运行并未得到足 够重视,住房租赁市场基本上是放任、自发、散乱的目前,由于廉租房及公租房等保障面 狭窄,大量流动人口中的部分中低收入人群只能大量、集中地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出租 房中或是群组商品性租赁房,不仅自身住房条件十分恶劣、租赁关系缺乏保障,也给社会治 安方面带来了隐患三、 对改善居民住房条件的对策和建议(一)采取有效举措,助推居民提高购房能力、改善居住条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