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峡云南能投大姚县小黑箐至弥兴220kV内部联络线工程环评报告.docx
188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三峡云南能投大姚县小黑箐至弥兴220kV内部联垒线工程建设单位 (盖章) : 三峡云投发电(大姚)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单位 (盖章); 云南莱恩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中 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目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二、建设内容 19三、生态环境现状、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38四、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1五、主要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1六、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66七、结论 69电磁环境影响专项评价 70附图附图 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 2: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 3:项目区水系图;附图 4:项目区植被类型图;附图 5:项目区土地利用类型图;附图 6: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图;附图 7:塔杆一览图;附图 8:线路方案比选图;附图 9:220kV 小黑箐升压站出线间隔规划示意图;附图 10:220kV 弥兴升压站出线间隔规划示意图附件附件 1:项目委托书;附件 2:核准批复文件;附件 3:项目线路路径走向征求意见表;附件 4:大姚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大姚县 220kV 小黑箐光伏升压站送出线路工程建设项目 涉及大姚县段塔基拟用地范围三区三线”查询情况说明;附件 5:姚安县自然资源局关于大姚县 220kV 小黑箐光伏升压站送出线路工程建设项目 涉及姚安县段塔基拟用地范围三区三线”查询情况说明;附件 6:现状监测报告;附件 7:电磁类比监测报告附件 8: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准予《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弥兴光伏电站 (130MW) 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行政许可决定书;附件 9: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准予《三峡大姚县小黑箐光伏发电站 50MW 光伏发电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表》的行政许可决定书;附件 10:三审单。
—II—三峡云南能投大姚县小黑箐至弥兴 220kV 内部联络线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 名称三峡云南能投大姚县小黑箐至弥兴 220kV 内部联络线工程项目代码2212-532300-04-01-211518建设单位 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姚安县地理坐标工程起点:东经 101°16′39.774″ ,北纬 25°40′3.316″;工程终点:东经 101°10′17.827″ ,北纬 25°22′36.244″;中心点:东经 101°44′2.571″ ,北纬 25°01′47.759″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161 输变电工程用地 (用海) 面积 (m2 ) / 长度 (km )线路路径长度:6.90km +38. 15km;姚安县段:38. 15km;大姚县段:6.90km; 占地总面积 5.04hm2建设性质☑新建 (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 (核准/ 备案) 部 门(选填)楚雄彝族自治州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项目审批 (核准/ 备案) 文号 (选填)楚发改能源〔2022〕463总投资 (万元)6313环保投资 (万元)159环保投资 占比 (%)2.5施工工期9 个月是否开工 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 (生态影响类) (试行)中专项评价设置要求,明确不设置其他专项。
具体分析如下表:专项评价的类别涉及项目类别地表水水力发电:引水式发电、涉及调峰发电的 项目;人工湖、人工湿地:全部;水库:全部;引水工程:全部 (配套的管线工程等除外) ;防洪除涝工程:包含水库的项目;河湖整治:涉及清淤且底泥存在重金属污染的项目地下水陆地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地下水 (含矿泉水) 开采:全部;水利、水电、交通等:含穿越可溶岩地层隧道的项目生态涉及环境敏感区 (不包括饮用水水源保护— 1—区,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以及文物保护单位) 的项目大气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干散货 (含 煤炭、矿石) 、件杂、多用途、通用码头:涉及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项目噪声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运输业涉及环境 敏感区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 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的项 目;城市道路 (不含维护,不含支路、人行天桥、人行地道) :全部环境风险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全部;油气、液体化工码头:全部;原油、成品油、天然气管线 (不含城镇天然气管线、企业厂区内管线) ,危险化学品输送管线 (不含企业厂区内管线) :全部注:“涉及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位于、穿 (跨) 越 (无害化通过的除外) 环境敏感区,或环境影响范围涵盖环境敏感区。
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针对该类项目所列的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输变电》 (HJ 24-2020) “附录 B”和《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 (生态影响类) (试行) 》“表 1 专项评价设置原则表”要求,项目应设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规划情 况1 、《楚雄州高压配电网远景饱和规划》;2 、《楚雄州“十四五”智能电网发展规划》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无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符合《楚雄州高压配电网远景饱和规划》,《楚雄州“十四五”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相关规划—2—其他符合性分析1.与楚雄州“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1.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符性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楚雄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 方案的通知》 (楚政通〔2021〕22 号) ,提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中发〔2018〕 17 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云 政发〔2020〕29 号) 等文件精神,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 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 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促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本项目与楚雄彝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分 区管控分区的相符性分析详见表 1- 1表 1- 1 本项目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项 目具体要求本项目情况符合性生 保 护 红 线 和 一 般 生 态 空 间执行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云 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将未 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自然保 护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重要湿地、基本草原、生态 公益林、天然林等生态功能 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划为一般生态空间根据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公开版) 查询结果,新建 220kV 小黑菁至弥 兴输电线路,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 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基本草原 等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区 域本项目永久占地仅为塔基, 占 地面积相对较小,线路塔基以间隔 点位的形式占地,塔基占地范围内 的植被属常见物种,分布较广,对 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有限,对生态 系统服务功能基本无影响本项目的输变电线路在运行期不排放废 水、废气等污染物施工期做好环 境保护和水土保护措施,合理处置 固体废弃物,尽量采取生态影响最 小、无害化方式穿 (跨) 越,建设 项目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接 受本项目为减少占地面积,优化 基础型式和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组 织,角钢塔采用全方位不等高接腿, 减小地表扰动面积,减少植被破坏, 通过采取水土保持和恢复植被等减缓措施和补偿措施,将项目建设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符合—3—环 境 质 量 底 线水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到 2025 年,国控、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优良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区域、流域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巩固改善到2035 年,地表水体水质优良率全面提升,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水功能要求,全面消除劣Ⅴ类及以下水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稳定达标根据楚雄州生态环境局发布的 《2021 楚雄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显示,项目区地表水达标本项目线路施工不外排废水,不会降低地 表水质量,不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大 气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到 2025 年,环境空气 质量稳中向好,10 县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稳 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到 2035 年,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10 县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天数 逐步提高根据《2021年楚雄州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1 年 1 月 1 日至 12 月31 日,监测项目为: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PM2.5 、PM10 、氮氧化物,监测结果表明:2021 年楚雄州环境空气质量 351 天为“优良” ,环境空气优良率为“100%”; 项目区大气境质量较好。
施工期产 生的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施工作业 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 运输建设材料过程中车辆的尾气、 运输扬尘及施工现场堆放的粉末状 建筑材料这些都可能对线路沿线 及施工场地周围地区的环境空气产 生一定影响,但施工场地在户外, 地势空旷,施工期产生的废气经大 气消散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本 项目建成后不排放废气,不会降低 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所以本项目不涉及大气环境质量底线符合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底 线到 2025 年土壤环境风险防范体系进一步完善,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2035 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施工期产生的施工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用于洒水降尘,施工废水不外排;施工人员就近租住周边民房,生活废水依托周边居民点现有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生活垃圾由临时垃圾桶收集后统一交由环卫部门处理;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产生的废机油储存在油桶中,及时交给有资符合—4—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 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质的单位回收处理;施工余土尽量就地平整,弃土运和建筑垃圾至指定地点合理处置运营期不涉及生 产用水资 源 利 用 上水 资 源 利 用 上 线水资源利用上线: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稳定达到水资源利用“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考核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