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pdf
3页气相色谱中的内标法与外标法内标法与外标法一、内标法 什么叫内标法 ?怎样选择内标物 ? 内标法是一种间接或相对的校准方法在分析测定样品中某组分含量时,加入一 种内标物质以校谁和消除出于操作条件的波动而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以提高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内标法在气相色谱定量分析中是一种重要的技术使用内标法时, 在样品中加入 一定量的标准物质, 它可被色谱拄所分离, 又不受试样中其它组分峰的干扰,只 要测定内标物和待测组分的峰面积与相对响应值,即可求出待测组分在样品中的 百分含量采用内标法定量时, 内标物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理想地说, 内标物应当是一个能得到纯样的己知化合物,这样它能以准确、 已知的量加到样 品中去,它应当和被分析的样品组分有基本相同或尽可能一致的物理化学性质 (如化学结构、极性、挥发度及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等)、色谱行为和响应特征,最 好是被分析物质的一个同系物当然,在色谱分析条什下, 内标物必须能与样品 中各组分充分分离 需要指出的是, 在少数情况下, 分析人员可能比较关心化台 物在一个复杂过程中所得到的回收率,此时,他可以使用一种在这种过程中很容 易被完全回收的化台物作内标, 来测定感兴趣化合物的百分回收率,而不必遵循 以上所说的选择原则。
在使用内标法定量时,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的峰高或峰面积的比值? 影响内标和被测组分峰高或峰面积比值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方面的、色谱方面的和 仪器方面的三类 由化学方面的原因产生的面积比的变化常常在分析重复样品时出现化学方面的因素包括: 1、内标物在样品里混合不好; 2、内标物和样品组分之间发生反应, 3、内标物纯度可变等对于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来说, 色谱方面的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色谱上 常见的一些问题 (如渗漏 )对绝对面积的影响比较大,对面积比的影响则要小一 些,但如果绝对面积的变化已大到足以使面积比发生显著变化的程度,那么一定 有某个重要的色谱问题存在, 比如进样量改变太大, 样品组分浓度和内标浓度之 间有很大的差别, 检测器非线性等 进样量应足够小并保持不变,这样才不致于 造成检测器和积分装置饱和 如果认为方法比较可靠, 而色谱固看来也是正常的 话,应着重检查积分装置和设置、斜率和峰宽定位 对积分装置发生怀疑的最有 力的证据是:面积比可变,而峰高比保持相对恒定,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应注意什么? 在用内标法做色话定量分析时, 先配制一定重量比的被测组分和内标样品的混合物做色谱分析, 测量峰面积, 做重量比和面积比的关系曲线,此曲线即为标准曲 线。
在实际样品分析时所采用的色谱条件应尽可能与制作标准曲线时所用的条件 一致,因此,在制作标准曲线时,不仅要注明色谱条件(如固定相、柱温、载气 流速等 ),还应注明进样体积和内标物浓度在制作内标标准曲线时,各点并不 完全落在直线上, 此时应求出面积比和重量比的比值与其平均位的标准偏差,在 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单点校正,若所得值与平均值的偏差小于2,曲线仍可使 用,若大于 2,则应重作曲线,如果曲线在铰短时期内即产生变动,则不宜使用 内标法定量 二、外标法 用待测组分的纯品作对照物质, 以对照物质和样品中待测组分的响应信号相比较 进行定量的方法称为外标法 此法可分为工作曲线法及外标一点法等工作曲线 法是用对照物质配制一系列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确定工作曲线,求出斜率、截距 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 准确进样与对照品溶液相同体积的样品溶液,根据待测组 分的信号, 从标准曲线上查出其浓度, 或用回归方程计算, 工作曲线法也可以用 外标二点法代替 通常截距应为零, 若不等于零说明存在系统误差工作曲线的 截距为零时,可用外标一点法(直接比较法 )定量 外标一点法是用一种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对比测定样品溶液中i 组分的含量。
将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在相同条件下多次进样,测得峰面积的平均值, 用下式 计算样品中 i 组分的量: W=A(W)/(A) 式中 W 与 A 分别代表在样品溶液进样体积中所含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的 峰面积W) 及(A)分别代表在对照品溶液进样体积中含纯品i 组分的重量及相应 峰面积外标法方法简便,不需用校正因子,不论样品中其他组分是否出峰,均 可对待测组分定量 但此法的准确性受进样重复性和实验条件稳定性的影响此 外,为了降低外标一点法的实验误差,应尽量使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与样品 中组分的浓度相近 外标法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 色谱分析中的一种定量方法,它不是把标准 物质加入到被测样品中, 而是在与被测样品相同的色谱条件下单独测定,把得到 的色谱峰面积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面积进行比较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外标物与 被测组分同为一种物质但要求它有一定的纯度,分析时外标物的浓度应与被测物 浓度相接近,以利于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三、定量分析中怎样选择内标法或外标法 选一与欲测组分相近但能完全分离的组分做内标物(当然是样品中没有的组分) , 然后配制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得相对校正因子。
再将内标物 加入欲测组分的样品中, 进样后测得欲测组分和内标物的定量参数用内标法公 式计算即可内标法是将一定量的纯物质作内标物,加入到准确称量的试样中, 根据被测试样 和内标物的质量比及其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之比,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选择内标物有 4 个要求: 1.内标物应是该试样中不存在的纯物质; 2.它必须完全溶于试样中,并与试样中各组分的色谱峰能完全分离; 3.加入内标物的量应接近于被测组分;4.色谱峰的位置应与被测组分的色谱峰的位置相近,或在几个被测组分色谱峰中 间内标法的优点是测定的结果较为准确,由于通过测量内标物及被测组分的峰面积 的相对值来进行计算的,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操作条件等的变化所引起的误 差 内标法的缺点是操作程序较为麻烦, 每次分析时内标物和试样都要准确称量, 有时寻找合适的内标物也有困难外标法简便,但进样量要求十分准确,要严 格控制在与标准物相同的操作条件下进行,否则造成分析误差, 得不到准确的测 量结果内标与外标都是定量的一种方法而已,至于哪一种方法好与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做不同的分析, 面对着不同的要求, 再加上分析成本分析效率等等问题,我想简 单而有效进行定量分析来满足要求才是最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