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百家姓中经姓和房姓的来源范文.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1824****852
  • 文档编号:309496713
  • 上传时间:2022-06-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6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百家姓中经姓和房姓的来源经姓的来源一 姓氏源流1 来自春秋时的魏国据有关史料记载,春秋魏国的时候有侯叫经的后来的经氏就是他的后代2 出自东汉是光武帝刘氏的族父,他的字为经孙,他的后人于是便以经孙作为他们的复姓,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化简化为经姓3 出自京姓,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小儿子共段叔被封于京,简称京叔段,他的后裔便以被封的邑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有了京氏到了汉代的时候,有一个音乐家叫做京房,元帝的时候被捉,投入监狱,后在监狱中死去他的后代为了避开仇杀,于是将京姓改为经姓二 迁徙分布 经姓望族居住在荥阳(即今日的河南省荥阳县)、平阳(今日的山西省临汾县西南)三 郡望堂号1 荥阳郡:三国时期魏国将当时的河南郡的一部分划出来设置了荥阳郡,相当于今日的河南省郑州地区2 平阳郡:三国时期魏国将当时的河东郡的一部分设置成平阳郡,相当于今日的山西省临汾一带赐宴堂:明朝的时候,有一个叫经济的人是乡中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乡中年纪最大的人明太祖因为这个特地请他吃饭,并且勉励他:“教训子孙孝敬父亲敬重长上,友爱兄弟,勤于生产,节约开支四 历史名人1 经承辅:子兰谷,明朝江都人品行高尚,孝行很好,他在小的时候父亲死了,他于是在家中孝顺母亲,抚养弟弟长大成人。

      隐居于山中,栽梅花、种竹子,成天在田中耕作,除了耕田外就是教化孩子与世隔绝年纪达到七十七岁的时候因年高而逝世2 经元善:号莲珊清朝时期人家中很富有,性情和善,喜爱施舍别人光绪八、九年的时候,直隶发生水灾他从上海来到天津从事救济活动,募款达几百万先后获得清朝嘉奖十几次胜宣怀督班电报的时候,他加入30万两股不久就被任命为上海电报局总办中日甲午斗争以后在上海首先创办了女学堂光绪二十六年1月,慈禧太后想废黜光绪帝,遭到各地地方巡抚的反对经元善以侯选知府的身份联合维新人士蔡元培、黄炎培等人,一共1231人签名上书总理衙门,要求清朝放弃这种准备清朝廷于是按以“叛逆”的罪名,下令将其逮捕他逃亡澳门,请政府于是向澳门总督交涉,要求引渡葡萄牙总督于是将他软禁于澳门大炮台因为各方的反对而罢休义和团失败后,他返回上海,存世的著作有《居易初集》3 经亨颐(1877-1938): 浙江上虞人,经元善之侄,教化家、社会活动家和金石家创办春晖中学并长期从事教化事业,参与国民革命,为国民党左派元老,著有《经颐渊金石诗书画合集》经氏祠堂对联资料经(Jīng)姓源出有三:1.来自春秋时的魏国春秋魏国的时候有叫经侯的后来的经氏就是他的后代。

      2.出自以字为氏东汉光武帝的族父叫经孙,他的后人便以经孙作为他们的复姓3.由京姓所改春秋时郑武公的小儿子共段叔被封于京(今河南省荥阳县),他的后裔便以封邑为姓汉代时,有一个音乐家叫做京房,元帝的时候被捉,在监狱中死去他的后代为了避开仇杀,取“京”的同音字“经”作姓,于是将京姓改为经姓文风遗范平阳郡;忠孝传家赐宴堂——全联典出经姓的郡望和堂号教子平山种竹;赈灾沪市捐献——上联典指明代江都人经承辅,少年时丧父,侍奉母亲极为诚意,又抚养弟弟成名后隐居在平山,植梅种竹,耕读教子下联典指清代上虞人经元善,好行善事光绪年间,直、豫、秦、晋遭受旱灾,他集资数万筹办急赈,上海有协赈公所即从这时起先后历办各省赈灾捐款,募款达数百万栽梅育竹培风水;写字耕田教子孙——全联典指明代孝子经承辅事典盛时毓德尊贤第;纬世明皇赐宴堂——全联典指明代耆老经济是乡中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而且是乡中年纪最大的人明太祖因为这个特地请他吃饭,并且勉励他:“教训子孙孝敬父亲敬重长上,友爱兄弟,勤于生产,节约开支附:盛时帝友;纬世耆英——佚名撰经姓宗祠联全联典指明代耆老经济明经著誉;折桂得名——佚名撰经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经纬下联典指明·经纶。

      孝弟门庭声望远;勤俭家风本源长——佚名撰经姓宗祠联上联典指明代孝子经承辅下联典指明代耆老经济房姓的来源一、姓氏起源房姓诞生于距今约4300-4700年前,是帝尧(陶唐氏)的后代,帝尧为中华人文开基之祖(中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尧帝时期起先),也是中华房氏血缘始祖二、郡望堂号 清河堂: 郡望堂号,为中华房姓总堂号中华房姓望起于清河, 故用此堂号 房氏望出清河、济南、河南 1、清河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郡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地区2、济南郡:汉代有齐郡之地设置济南郡,治所在东平陵相当于今山东省临淄一带因玄龄公故里在此而成郡望3、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将秦朝三川郡改为河南郡 相当于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因房乾的后代及房融/房琯公故里在此而成郡望三、历史名人房玄龄(579年—648年):唐司空,初唐名相, 名乔,字玄龄(也叫元龄), 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幼警敏,博综典籍,工书善文, 书兼草隶隋末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玄龄于渭北投归李世民,任秦王府记室,屡从秦王出征,网罗人才,参谋划策玄武门之变,帮助李世民削平群雄夺取帝位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

      李世民赞扬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封为梁国公授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加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监修国史,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心官员;擅长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房玄龄一支于唐开国以后五代三宰相,备极荣耀. 主编二十四史之<晋书>房氏祠堂对联资料房(Fáng)姓起源于姬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尧的儿子丹朱,因为没有治理天下的实力,尧就把帝位让给舜这是禅让制的肇初,也是“公天下”的起先舜继位以后,改封丹朱于房(今河南省遂平县),为房邑侯其子陵,袭封后以封地为姓,史称房陵,为房姓开姓始祖贤声重望清河郡;德政齐名国器堂——全联典出房姓的郡望和堂号清河绵世泽;凌阁耀家声——上联典指指房姓望起于清河郡,世代相传,绵延不绝下联典指唐开国宰相房玄龄与其他二十三位开国功臣由名画师阎立本画象,并挂于凌烟阁上世受唐皇室供奉的事昌平为政;清白传家——全联典指北史晋州刺史房谟,字敬放,洛阳人正光末历昌平、代郡太守所在善廉惠,除太宁太守。

      神武入洛,征为丞相右长史,以清直甚被赏遇,官终晋州刺史,世称清白,卒谥文惠七郡建威荣太守;五经书库有鸿儒——上联典指南朝宋建威府司马房元庆,清河人武帝时,历七郡太守,后为青州建威府司马下联典指隋代国子博士房晖远,字崇儒,世传儒学,桓以教授为务远方负笈而从者,动以千计,被称为“五经书库”博采群谋,鳞选瀛州学士;精通三略,肩膺皇室功侯——上联典指唐代司空房玄龄博综典籍,善属文居相位十五年,夙夜勤强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下联典指明代名将房宽,洪武中,以济宁左卫指挥练兵北平,移守大宁,以功封思恩侯附:五经之库;三辅之师——佚名撰房姓宗祠联上联典指隋·房晖远下联典指隋·房恭懿贞妻割耳;贤母授诗——佚名撰房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北朝燕魏溥妻房氏事典下联典指北魏·房景先母事典隔岭开花发;凌空月殿新——此联为唐代大臣、翻译家房融《谪南海过始兴广胜寺果上人房》诗句联博及群收,道选瀛州学士;精通三略,荣拜思恩武侯——佚名撰房姓宗祠通联上联典指唐代司空房玄龄下联典指明代名将房宽百家姓中经姓和房姓的来源。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