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经行发热含义.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天****步
  • 文档编号:263955746
  • 上传时间:2022-03-1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0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经行发热含义 篇一:经行发热的病因病症 给人变更未来的气力 一、经行发热的概念 经行发热是因素体虚弱,或瘀热内阻等,导致气血营卫失调,每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展现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变 二、经行发热的病因 (一)肝肾阴虚 素体阴血缺乏,或房劳多产,或大病久病耗伤阴血经行之时,血注胞宫,营阴愈虚,虚热内生,致经行或经后发热 (二)血热内盛 阳盛之体,或嗜食辛辣之物,热伏冲任,或情怀不遂,肝郁化火,复值经期冲气旺盛,气火内燔,以致经前发热 (三)气血虚弱 素体亏虚,或劳倦思虑伤脾,或病后失养、气血虚弱.经行气随血泄,其气亦虚,气血阴阳失调,而令发热 三、经行发热的病症 经期或行经前后体温升高,呈周期性发作2次以上者可伴有下腹疼痛或月经失调 四、经行发热的治疗 (一)阴虚内热证 主症:经行前后见有发热,午后潮热,烦躁少寐,口干便艰舌红而干,脉细数 治法:滋阴清热,凉血调经 常用方药:青蒿6g,鳖甲15g,丹皮9g,知母6g,生地黄12g,熟地黄、白芍各12g,川芎、当归各9g水煎服,每日1剂。

      (二)气血亏虚证 主症:经期或经后发热,经行量多色淡,神疲畏寒,气短懒言,面目虚浮舌淡嫩,苔白润,脉虚或细略数 治法:补中益气,养血调经 常用方药:黄芪20g,人参、白术各l0g,陈皮6g,当归l0g,升麻、柴胡各3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五、经行发热的预防与调护 (一)保持心情舒畅和饱满乐观的心绪 (二)积极磨练身体,巩固体质 (三)经期制止感受外邪,遏止游泳、冒雨、涉水,以及房事生活等 (四)积极治疗各种妇科疾病本病患者要留神平日治疗与经期治疗相结合 篇二:经行发热 经行发热,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亦名经来发热,包括经行潮热指在每次月经来潮期间,或月经后,展现发热病症者 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展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者,称“经行吐衄”《叶氏女科证治》有“经不往下行,而从口鼻中出,名曰逆经”的记载 「病因病机」 本病的主要机理,多为血热而冲气上逆,迫血妄行所致因气为血帅,血热那么气热,气逆那么血逆临床常见的证型那么有肝经郁火,肺肾阴虚两种 1.肝经郁火索性抑郁,或恚怒伤肝,肝郁化火,冲脉隶于阳明而附于肝,经行时冲气旺盛,冲气挟肝气上逆,火炎气逆,灼伤血络,血随气升,故上逆而为吐血衄血。

      2.肺肾阴虚素体阴虚,经行时神气旺盛,气火上逆,灼肺伤络,络损血溢,以致吐衄 「诊断要点] 本病主要临床特征为每逢月经周期而吐血或衄血,经净后便逐步中断 「辨证施治」 经血逆行,治应本“热者清之”、“逆者平之”的原那么,以清热降逆,引血下行为主,但不成过用苦寒克伐之剂,以免耗伤气血 【疾病信息】 患者,女,27岁,已婚,2022年3月6日上午因发热2天就诊患者于一月前无明显诱因展现高热三天,当时就诊于县级医院,经多项检查均未见奇怪,以“发热理由待查”,用抗生素治疗一周热退此次发病后仍按上次方药治疗未见好转,经人介绍来我处求治 【治疗方法】 检查:查T38.2C,症见患者形体消瘦,面色红赤,两颧潮热;自述发热以午后为甚,时觉有热流袭遍全身,到晚上十二点后周身汗出而发热减轻;伴恶心,头晕乏力,心烦难寐舌质红,苔微黄,脉细数 细询方得知两次发热均正值经期现经量适中,色鲜红,夹少量血块 诊治经过:根据两次发热均随月经周期而发,拟诊为:“经行发热” 中医辨证属邪郁少阳,阴虚内热治宜和解少阳,养阴清热 治疗:方用小柴胡汤合两地汤加减:柴胡20,连翘40,生地30,玄参15,麦冬10,黄芩10,半夏10,栀子10,全皮10,芦根10,海瞟蛸10,黄连8,甘草10。

      5剂,水煎服,日1剂嘱留神下次经期处境4月3日二诊,经来当日再度展现发热,但较上两次为轻,伴下腹部刺痛 为查明病因,经B超检查,提示:盆腔中度积液守上方加丹参15,益母草105剂,日1剂药后经尽热退,下腹刺痛消散再诊舌质红,脉弦稍数辨证为气滞血瘀,虚热内拢 方予:柴胡10g,白芍15g,赤芍15g,生地25g,甘草6g,败酱草30g,全皮15g,失笑散10g,香附10g,益母草12g,玄参10g,枳壳10g,泽兰10g,萆薢15g,桂枝6g 【治疗效果】服完该此方药,再做B超复查及PPD[结核菌素]试验均正常随访至今每值经期正常 【留神事项】 1.经行发热中药治疗预后较好,如伴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者,经后需持续治疗,方能彻底治愈 2.经行发热由气虚或阴虚引起的,总由患者体质虚弱,经行脏腑气血或阴虚生内热所致,故经后应持续调养,并适当加入户外活动,巩固体质,促进机体对经行期气血变化的适应性,可以防止经行发热 3.经行发热一般经后自然逐步消退,假设病程日久,反复发病,甚至经后热度反而升高者,应根据其临床表现,作必要的检查,明确发热理由举行治疗 篇三:中医妇科学 2022年中医医师《中医妇科学》大纲 第一单元 绪论 要点 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主要著作及对中医妇科学进展的重要影响 其次单元 女性生殖器官 细目一:外生殖器 要点: 1.阴户的位置 2.阴户的功能 细目二:内生殖器 要点: 1.阴道的位置及功能 2.子门的位置及功能 3.子宫的位置形态及功能和特性 第三单元 女性生殖生理 细目一:女性一生各期的生理特点 要点: 1.胎儿期 2.新生儿期 3.儿童期 4.青春期 5.性成熟期 6.围绝经期 7.老年期 细目二:月经的生理 要点: 1.月经的生理现象 2.月经产生的机理 3.月经的周期变化与调理 4.绝经机理 细目三:带下生理 要点: 1.带下的生理现象及作用 2.带下产生的机理 细目四:妊娠生理 要点: 1.受孕机理 2.妊娠的生理现象 3.预产期的计算方法 细目五:产褥生理 要点: 1.临产先兆 2.正产现象 3.产褥期生理 细目六:哺乳生理 第四单元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细目一:病因. 要点: 1.寒热湿邪 2.情志因素 3.生活因素 4.体质因素 细目二:病机 要点: 1.脏腑功能失常 2.气血失调 3.冲任督带损伤 4.胞宫、胞脉、胞络受损 5.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 第五单元 妇科疾病的诊断与辨证 细目一:四诊 要点: 1.问诊 2.望诊 3.闻诊 4.切诊 细目二:辨证要点 要点: 1.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的辨证要点 2.辨病与辨证 第六单元 妇科疾病的治疗 细目一:常用内治法 要点: 1.调补脏腑 2.调理气血 3.温经散寒 4.利湿祛痰 5.调理冲任督带 6.调治胞宫 7.调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细目二:常用外治法 要点: 1.坐浴 2.外阴、阴道冲洗 3.阴道纳药 4.贴敷法 5.官腔注入 6.直肠导入 7.中药离子导入 8.介入治疗 细目三:中医妇科急症治疗 要点: 1.血崩证 2.急腹症 3.高热证 4.厥脱证 细目二:月经先期 要点: 1.月经先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先期与经间期出血的鉴别 4.辨证论治 细目三:月经后期 要点: 1.月经后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3.月经后期与早孕的鉴别 4.辨证沦治 细目四:月经先后无定期 要点: 1.月经先后无定期的定义 2.病因病机 — 1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