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赏析04-13.doc
79页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注释 ①金河:即黑河,在今呼和浩特市城南玉关:玉门关的简称岁岁:指年年月月,下文的“朝朝”同义 ②马策: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喻征战事 ③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或暮春,此处为暮春青冢:汉王昭君墓,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之南 ④黑山:一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译文 去年驻金河今年来守玉门关,天天只有马鞭和大刀与我作伴 白雪还在昭君墓地,我走过万里黄河又绕过了黑山鉴赏 题解 这首意在写征夫长期守边,东西辗转不能还乡的怨情诗的首句写守边时间延续,地点转换;二句写天天战争不息,生活单调凄苦;三句写边塞气候恶劣,暗隐生还无望(归青冢);四句写边塞形胜,点明生涯之不定以怨为题,却无一“怨” 字,用叠字和名词,浑成对偶反复,回肠荡气,虽无“怨”字,怨情自生 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紧紧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前两句就时记事,说的是:年复一年,东西奔波,往来边城;日复一日,跃马横刀,征战不休这两句“岁岁”“朝朝”相对,“金河”“玉关”“马策”“刀环”并举,又加以“复”字、“与”字,给人以单调困苦、无尽无穷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两句从“岁岁”说到“朝朝”,似乎已经把话说尽然而,对于满怀怨情的征人来说,这只是说着了一面他不仅从那无休止的时间中感到怨苦之无时不在,而且从即目所见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无处不有,于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三句写时届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却“春色未曾看”,所见者惟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肃杀如此,令人凄绝末句写边塞的山川形势:滔滔黄河,绕过沉沉黑山,复又奔腾向前这两句写景,似乎与诗题无关,其实都是征人常见之景,常履之地,因而从白雪青冢与黄河黑山这两幅图画里,读者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苦寒与荒凉,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诗虽然不直接发出怨语,而蕴蓄于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回肠荡气 通篇不着一个“怨”字,却又处处弥漫着怨情诗人抓住产生怨情的缘由,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落笔,让“岁岁”“朝朝”的戎马生涯以及“三春雪”与“黄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现身说法,收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的艺术效果,可谓妙绝。
全诗对仗精工,巧于炼字,别具情韵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05江苏卷)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李益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 *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 李益和苗发、司空曙,都列名“大历十才子”,彼此是诗友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本诗亦然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此诗成功地通过微风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心情,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渴望. 诗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所以从微风骤至写起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临窗冥想突然,一阵声响惊动了他,原来是微风吹来于是,诗人格外感到孤独寂寞,顿时激起对友情的渴念,盼望故人来到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象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然而,这毕竟是幻觉,“疑是”而已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
多么清幽静谧的境界,多么深沉的寂寞和思念!可惜这风太小了,未能掀帘进屋来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积尘如土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写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是流水对,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绿琴上积满尘埃,是由于寂寞无心绪之故,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诗中傍晚微风是实景,“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疑似恍惚;一主一辅,交织写来,绘声传神,引人入胜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全诗构思巧妙,比喻维肖,描写细致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而在以巧取胜,以才华令人赏叹。
三、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2006江苏卷)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圞[1]原字为外“囗”内“栾”,现字义同去年妻子生日的时候自己还在家里,现在却在天涯与之相望,不能团聚,了一心的乡思 ,两鬓的秋霜,山与水相连接 ,水倒影着晚霞,看到归巢的乌鸦,想起他什么时候可以农耕回来儿女团圆 一起品茶3赏析古典诗歌中,写给情人的作品很多,但写给妻子的作品并不多诗中写到妻子的作品印象中数老杜最多写给亡妻的,著名的有东坡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和贺铸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两篇魏初这篇作品是写给妻子的古典诗歌中的名篇佳什,读来不能释怀 作此词时,魏青崖先生正在宦游的路上有道是“吃皇粮,走四方”,既给皇帝老儿当差,讲不得离乡背井,抛家别眷“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然而,人心都是肉长的,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比如说——妻子的生日!这一天正是魏太太的生日!词的上片首句从“去岁今辰”着笔,点明对妻子的念念不忘,“去岁”与“今辰”构成时间上的今昔对比,给人时间如梭的感觉,包含着归家无望的伤感。
一“却”字点出“去岁”的幸运与“今年”的不幸,流露出曾今拥有的欣喜与今天失去与妻儿团聚机会的怅惘次句“今年”与上文“去年”时间对比强烈,一实一虚,拓展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突出了官身在外、身不由己的无可奈何一“又”表明与妻儿聚少离多的残酷现实,抒发诗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苦与无奈下句“一春心事闲无处”与“两鬓秋霜细有华”构成因果关系,“一春心事”点出思情之长,“两鬓秋霜”点出思情之苦,思情深而至于两鬓都有华发,的确非同一般,可能另有隐情联系下文“何时收拾田园了”,不难看出作者仕途艰难,宦海浮沉,厌倦官场,鄙弃功名所以,两鬓有华,绝非偶然,这其实是人生际遇、夫妻私情等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纵观上片,诗人因混迹仕途的艰难而更加思念妻子,思念那个给了自己精神和肉体寄托的家园;也因思念亲人,思念故乡那一方纯净的土地而更厌弃官场的污浊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上片四句全是叙事,下片过头处写景,就旅途景物略事点染,于是便有峰回路转之妙三句中,一“接”字描写了山水相依的景象,一“明”字突出了霞光映水、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一“接”一“明”点活了静态的画面,使意境浑然一体这迷人的景象值得为唐人李商隐诗下一转语:虽是近黄昏,夕阳无限好!然而大煞风景的是残照的逆光中竟影现出了点点“归鸦”!可见再迷人的景色在游子眼会成为思家情结的膨化剂。
鸦而曰“归”,一“归”字大可玩味鸦”能“归”,人反而不能“归”,竟是人不如鸦了,岂不可怜可悯可哀可叹?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物与人之间的“反衬法”,在古诗词中早就层出不穷了仅与本篇用意相似的例证,便可以随手举出许多如 “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王风·君子于役》: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李白《菩萨蛮》词: “马上少年今健否?过瓜时见雁南归宋人贺铸《夜捣衣》词:所谓“羊牛下来”、“宿鸟归飞”、“雁南归”云云,言外之意都是说“人未归来”不过这些作品均属于“代言体”,是从思妇——也就是太太们的角度去说的至于像本篇那样以游子的身分,用第一人称口吻直接抒发思归心绪的,则先前也有宋人蒋捷的《贺新郎·兵后寓吴》词:“望断乡关知何处?羡寒鸦、到着黄昏后,一点点、归杨柳因此,这里的“满林残照见归鸦”还算不得新发明但它是在摹写旅途风光之际很自然地带出来的,不像前举各例之刻意;这样山水相连、水天相接、残照染林、归鸦点点等意象营造出空旷清冷的氛围,共同营造了一段聊骋望以消忧、反触目而更愁的沉郁顿挫,烘托反衬思情之苦 面对此景此境,诗人只能聊以自慰,设想归家耕田,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情景几时”一词,充满渴望,又有些许担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能不能回,允许不允许回都是未知数啊!“了”字精当,写出了对田园生活的热情,对年终岁尾静享天伦之乐的向往。
儿女团圆”概写家庭的美好生活,是“面”,“夜煮茶”是具体生活的细节,是“点”点面结合,勾勒出一副其乐融融的秋夜合家品茶图夜煮茶”这个细节情景具有极强的典型性和凝练性把物境、场景、家事、人情、人生哲理包孕其中,含蓄隽永是以境写情、以境传理的典范在夜深人静的背景下,一家人围坐在炉火旁边,倍感家庭的温暖、亲情的融洽这中间,夫妻之恩、亲子之爱、儿女之乐通过煮茶的细节传达了出来让人联想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冬夜》里描写的父亲冬夜给儿女煮豆腐吃的情节两篇相较,真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这一细节又让人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幸福往往不是那些大场景人生的幸福往往蕴含在看似轻淡琐碎,实则不易抓住的生活细节中有人倾其一生在追名逐利、聚敛钱财,做着人上人的好梦,以为拥有了金钱和地位就拥有了幸福,实则不然幸福衡量的标准不是名、权、利,而是你拥有人间真、善、美的总量这些,一般人都是有同感的因此,每当我们读了这些情节往往会击节称赏,往往会被打动、被征服总之,下片写景抒情,情蕴景中又虚实相生,虚中有实把诗人思念妻子,思念家园的心情推向极致全词结构精巧,上片叙事,下片写景,情渗透在叙事、写景之中而人事景情又由一条关涉“去年”、“今年”、“几时”的时间线索所绾结。
感情发展极有层次:由开头点出思情,到“鬓华”加强一层,再由下片借景烘情,情之浓已流诸笔端,结尾宕出一层,将思情推向极致,给人极强的感染力这样一首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的佳作,确实是古代天下人妻的幸运作此词时,魏青崖先生正在宦游的路上有道是“吃皇粮,走四方”,既给皇帝老儿当差,讲不得离乡背井,抛家别眷“悲欢离合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然而,人心都是肉长的,常年在外,哪有不想家、不想妻子儿女的呢?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日子,比如说——妻子的生日!这一天正是魏太太的生日!这可是个比春节比元宵比端午比中秋比重阳比除夕比一切顶顶重要的节日还要重要的日子!做先生的一定得有所表示,拿出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深深地爱着她,正在苦苦地念着她魏先生只好写信了虽然荒郊野外一时半会儿未必找得着捎信的人,但不妨先写了备着,前头总有驿站、驿使,运气好的话没准儿能碰着刚巧要回家的老乡慢是慢了一点,可那时的太太们都理解,她们有耐心等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写信未。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