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厉害了-我学生!议赏识教育在数学应用教学中评价.doc
5页厉害了,我的学生!——议赏识教育在数学应用教学中的评价龙游县启明小学 童利辉【摘要】小学评价出现这样的反常现象:不少学生考试的分数挺高,但 平时的思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表现的并不强因此,教师仅从解 题结果的判断评价,是不能客观评价学生应用知识掌握情况的教师需要通过对 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分析过程”的评价,了解学生分析能力的发展水平,才 能了解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更好的改进教学,服务学生关键词】 赏识教育应用教学课堂评价【正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 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耍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 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分数混合运算应用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对 培养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等多方面目 标都具有重耍意义教学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对此类问题的“分析过程”采取 生动的、全面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评价为此,我从以下儿方面着手阐述分 数混合应用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过程性评价一、“审题能力”的评价 (一)先读后划,即时评价先读题,学生从应用题的整体上进行首次感知。
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题目 叙述的是一个什么内容的问题,初晓题目的结构,此问题是否是自己比较理解的, 并通过题里关键词、句,初步理解全题的基本关系,即时评价学生的审题效果例:为迎接校庆,五(1)班要做180面小旗,己经做了 5/6,还剩下多少 面没有做?生1:有两个条件,其中“已经做了 5/6,”是关键句师:恩,说的非常好!生2:这道题目就是求180的5/6是多少? 180X5/6师:哦,真的是这样吗?你再考虑一下,有其他学生补充吗?生3:不是,180X5/6算出来是己经做了的小旗,应该还耍180减去它即180-180X5/6师:您真了不起,问题要求是求什么啊?生4:已经做了 5/6,说明还剩下1/6,那就是求180的1/6啊师:你的 审题能力非常的强,……师总评:有少部分学生列式为:180X5/6,分析其错误是学生只注意了题目 中的两个条件,而忽略了 “已经做了”、“剩下”等关键性词语的理解二)边读边想,激励评价再次从题目的整体上进行重复感知一是思考题FI中哪些条件与问题有直接 关系;哪些条件与问题有间接关系;哪些条件与问题无关,是干扰条件或多余条 件二是思考应用题结构中所含的隐蔽条件。
如某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第一次 5人获奖,第二次8人获奖,获奖人数增加了几分之几?学生列出:8-5,这说 明学生没有找出第一次5人作标准量“1”这个隐蔽条件三是思考条件与条件 之间的关系,联想到条件组合可以求出什么问题(中间问题)如看到“己经做 了 5天,每天做75套”,可想到“已做了多少套”;看到“用去2/3”,想到用去 单位“1”的2/3 ,还剩下单位“1”的1/3等等四是思考整个题目所涉及的基本的数量关系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相遇问题中相遇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之间的关系,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 率之间的关系等等当学生的审题能力达到这般水平的时候,我们老师要毫不吝啬的鼓励、表扬 学生,激励他们更好的开动脑筋,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二、“估算能力”的评价(一)正确评价估算结果在课堂中经常会听到“比一比谁估得最准”,“某某同学最能干,估得结果最 接近准确值”等类似的评价,这样的引导评价只关注了估算结果的精确度我们 应该关注估算方法是否简单、方便、合情合理,不是离精确值越接近就越好例:小红家九月份用电42度,比八月份用电节约了 1/7,八月份用电多少度?师:谁先估算下小红家八月份的用电量大概是多少?生1:大概50度。
生2:大概36度此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结果的估算,一个是比42大,一个是比42小,同学 们,请思考到底谁的估算合理呢?说说你的想法生3:我觉得是50更好,因为从“比八月份用电节约了 1/7”中可以知道, 八月份用电比九月多,所以比42大的更合理师评:对啊,九月份比八月节约?是什么意思啊!能体会到吗?节约就是少 的意思,说明八月比九月用的多,也就是说明八月要超过42度,对不对!哎, 刚才这位同学很聪明,我们一起表扬一下他二)重视估算方法的交流与评价在估算教学中让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尤其重要,只要切合估算的目的或解决问 题的需要就是好方法因此,不同的情境会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有时把两个或 几个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有时把两个数同时估小也能解决问题例:五一黄金周,星星游乐场第一天的门票收入为5640元,第二天比第一 天增加了 1/6,第二天的门票收入是多少元?师:请同学们估算下,然后说说你的想法生1:大概是6600元我是这样想的,把5640看成6000, 6000的1/6就 是 1000, 5640+1000 大概就是 6600 了生2:大概是6500元我是把5640看成5400,5400的1/6就是900,5600+900 就是6500 了。
师评:刚才两位学生的想法很好,一个是看成6000, —个是看成5400,都 是6的简单整数倍,计算非常简单,估算起来非常快,值得大家的肯定三、“数量分析”的评价北师大版的分数混合运算应用题虽然只有三种类型,但运用起来很灵活,多 数学生很难理会其中的数学思维,所以需要老师的认真引导与详细的讲解,能合 理、正确的评价学生对题目的分析思路因此,以北师大版第十一册教材21- 29页:“分数混合运算三例子评价标准参考”例1: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1/3,航模小组是摄 影小组的3/4,问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数量关系分析评价标准1:在这道题目里,气象小组是己知的,在第一个条件里,气象小组是单位“1”, 第二个条件里,摄影小组是单位“1”,重点是先找单位“1”,单位“1”已知, 就是求一个数的儿份之儿是多少?用单位” 1” X儿分之儿=?例2: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50辆车,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1/5,第 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数量关系分析评价标准2:这道问题,需要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 1/5”这句话的意思是 指: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把第一天的成交量看成单位“1”,从图上引 导学生能得出这样的一句:第二成交量是第一天的1+1/5。
比单位“1”多(少) 几分之几”?用单位“1” X (1+几分之几)=?或单位“1” X (1 —几分之 几)=?例3:小刚家九月份用水12吨,比八月份用水节约了 1/7,八月份用水多少 吨?数量关系分析评价标准3:学生通过估计大多能知道八月份的用水量会比9月份多在教学过程中,我 还是引导学生先划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比八 月份用水节约了 1/7,是把八月份看作单位1,因为八月份是未知的,所以设八 月份用水量为X吨,得出方程(1-1/7) X=12o单位“1”不知道,求单位“1” 有两种方法:1. 解方程解:设单位“1”为X1) 用xX几分之几=数量(2) 数量比单位“1”多(少)几分之几?用xX (1+几分之几)=数量或xX (1—几分之几)=数量2. 用除法计算:用数量+ (1+几分之几)=单位“1”或用数量+ (1—几分 之几)=单位“1”学生掌握了这些,对于其他变换的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题型,还是离不开这 类题目的铺垫因此,学生对这些题目数量关系的分析,老师要给予宽容的心, 多给予肯定的评价,多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促使养成会数量分析的好习惯四、建立各指标评价表在新授、复习分数混合运算应用题,或者每次做分数混合运算应用题作业的时候,学生都要把当天的情况记录下表,长期累记,观察变化情况,分析起数据,让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某方面能力的变化。
评价因素 及占分数评价子因素子因素分数自评分数总评得分审题能力40分析关键词、句10挖掘中间问题10题目的类型判断10画线段阁分析10估算能力20结果会大于、小于 哪数?为什么?10结果会接近于某 个数?为什么?10数量分析40写出应用题的 基本关系式20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0总之,《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为应用题教学评价指明了方向,应 用题教学评价应努力实现评价考核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只要我们正确地把 握应用题教学的本质,实现应用题教学“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化,由“习 题解答”向“解决问题”的转化,就能逐步走向应用教学的成功之路,提高学生 的数量关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 素养参考文献】[1] 倪军健.小学数学教学与探究一精彩课堂[M].吉林:延边人民出版社, 2010,243—251.[2]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钟伟民.意义的理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J].教学月刊(小学数学版),2015,(9): 46—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