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pdf
69页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北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上轮规划实施评价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汇报提纲 一 概述 ( 目的依据若干问题说明 ) 二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实施情况评价 三 主要控制指标实施情况评价 四 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 五 土地利用效率分析; 六 规划调整修编情况 七 取得的成就 八 存在问题与建议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一、概述 —意义1、 是整个规划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提供供选方案 ---选定一个方案 ---实施方案 ---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 -再回到发现问题 ” --科学管理过程2、 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制订提供有益的借鉴 规划的科学性 、 合理性要在具体的规划实施实践中 , 在具体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只要通过规划实施评价才能使新一轮的总体规划编制变的有的放矢 ;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4一、概述 —工作开展的依据1) 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04]133号 )2) 关于同步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 ( 桂国土资发 [2004]29号)3) 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 北政办发 [2004]141号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是部里确定的在新一轮规划修编前必须开展的前期研究之一 。
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5一、概述 --目的任务实施评价的具体任务是: 通过对 1997~2003七年来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1997-2010) 实施情况专题调研和全面深入的分析1) 对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科学性 、 合理性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价;2) 对总体规划编制方法提出改进建议;3) 对规划实施管理提出有益的对策;4) 同时对规划修编的必要性作出明确的阐述 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6一、概述 —上轮规划的简要回顾1、 年限与时效上轮规划基期年 1996;近景目标年 2000;远景目标年是2010年 该规划 1994~1996年第一次编制; 1998~1999年根据新土地管理法修编, 2000年 8月 1日通过自治区政府批准 2、编制背景与指导思想党中央、国务院于 1996年提出了实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战略决策; 1997年发了 中央 11 号文件; 1998年修改后的新《土地管理法》规定,我国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以有限供给来制约建设用地需求的规划思路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7一、概述 —上轮规划的简要回顾3、 编制方法自上而上的编制模式;采用指令 性指标控制与用途分区相结合的编制方法 ;层层进行指标分解和布局落实 。
总的原则是 , 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低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 , 建设占用耕地和城镇规模不突破上级确定的控制指标 , 补充耕地面积不少于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 4、 规划的总目标和主要控制指标详见后面比较5、提出实施措施一系列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措施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8一、概述 —实施评价方法规划实施评价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对比分析 , 并将定量指标对比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将规划指标与现状实施指标对比分析 , 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及存在的不足 定量指标对比方法是在选取相同尺度的对比指标基础上 , 强调对比指标和对比结果的多样性表达;定性分析强调综合判断 1) 对比指标 选择: 对比指标一般包括两个对比量的差值和两个量的比值 两者含义不同 , 在具体分析时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选用 例如城市用地规模的现状指标与对应规划指标的差含义为: “ 超过了规划指标多少 ” 或者 “ 与规划指标相比还有多少剩余 ” ;而比值的含义则是: “ 完成了规划指标的百分之几 ” 或 “ 超额完成了规划指标的百分之几 ” 2) 对比结果和对比过程的表现方式: 对比结果和对比过程利用数字 、 表格 、 公式 、 直方图 、 饼图 、 趋势线图等多种表现形式 , 直观 , 易于反映对比结果 。
3) 评价结果定量评判法 : 评判法是将这些指标看作序列数据 , 在数学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 折线 ) 因此规划指标和实际指标就分别用两条曲线表示 ,以规划指标对应的曲线作为理论值 , 检查与实际指标曲线的拟和程度 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9一、概述 —基础数据采用问题说明 -现状数据(实施)1、 对 1996-200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进行了新旧地类转换2、 新增建设总规模 、 建设占用耕地和新增建设用地分类现状指标根据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表中的数据 , 将 1997--2003年其他用地 (含耕地 ) 变为建设用地的数量累加3、 补充和减少耕地目标实施情况数据根据历年土地利用变更表,将 1997--2003年与耕地相关的所有地类调整累加统计;再根据涉及到概念内涵,分类整理出对应数据 5、提出实施措施;涉及到 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量 的 采用 2001--2003年的 地籍 数据汇总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0一、概述 —基础数据采用问题说明 -规划指标1、 对上轮规划指标按新旧地类转换要求做了适当归类和分解2、 2003年规划指标分解不完全按匀速;而是尽量按照原规划文本不同阶段给予不同的速度 。
3、 基期年问题: 上轮规划名义基期年是 1996年 规划文本中指出 , 基期年采用 97年校正数据 , 校正数据刚好与 199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一样 , 所以 1997年与 1996年间所有地类增减量应该为零 或者说 1997年才是上轮规划的实际基期年 所以在后面的文本中 , 有些地方的 1996年实际上是 1997年的数据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1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评价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1996年全 市土地利用结构概图---土地 总面积401607.2公 顷50121.15110023.75241462.32农用地 6 1 %建设用地 1 2 %未利用地 2 7 %2 0 0 3 年全市土地利用结构概图- - - 土地总面积4 0 1 6 0 7 . 2 公顷243762.45105936.7351908.01农用地 6 1 %建设用地 1 3 %未利用地 2 6 %土地利用结构比较概图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农用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地1 9 9 6 年状况2 0 0 3 年现状2 0 0 3 年规划目标2 0 1 0 年规划目标 单位:公顷2 0 1 0 年规划目标土地利用结构75.8%12.7%11.4%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2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评价 —农用地利用结构变化规划目标年农用地结构图- - - - 总面积3 0 4 5 4 5 . 1 公顷39%6%37%0%18% 耕地 1 1 7 4 4 4 . 2 公顷园地 1 8 8 9 9 . 9 公顷林地 1 1 3 5 0 0 . 0 公顷牧草地 1 6 . 6 公顷其他 5 4 6 8 4 . 4 公顷农用地利用结构比较概况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耕地 园地 林地 牧草地 其他1 9 9 6 年面积2 0 0 3 年现状2 0 0 3 年规划目标2 0 1 0 年规划目标 单位:公顷2 0 0 3 年全市农用地结构图- - - 总面积2 4 3 7 6 2 . 5 公顷49%43%0% 5%3%耕地 1 1 8 2 6 2 . 5 公顷园地 8 3 6 4 . 7 9 公顷林地 1 0 4 1 0 8 . 7 公顷牧草地 1 6 . 6 3 公顷其他 1 3 0 0 9 . 6 9 公顷199 6年 全市农用地结构图--- 总面积241 462 .3公 顷48%4%44%0%4%耕地 117 544 .2公 顷园地 96 52. 1公 顷林地 10 530 3.5 公顷牧草地 16. 6公 顷其他 89 45. 9公 顷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3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评价 —建设用地利用结构变化建设用地结构比较图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城市用地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 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1 9 9 6 年现状2 0 0 3 年现状2 0 1 0 年规划 单位:公顷2 0 0 3 年建设用地结构图14.7%5.3%42.5%8.9%6.4%12.1%10.1%城市用地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1 9 9 6 建设用地结构图15.4%5.2%43.9%7.4%5.1%12.5%10.6%城市用地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201 0年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总面积5 116 421.1%10.2%24.2%9.4%9.8%12.7%12.5%城市用地建制镇农村居民点独立工矿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建设用地2015-10-12 北海市国土资源局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14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评价 —主要特点土地类型 土地总面积401607 面积 比重 面积 比重 增加面积 减少面积 面积 比重 增加面积 减少面积小计 241462.32 60.12 243762.45 60.7 2300.13 304545.2 75.83 60782.75耕地 117544.15 29.27 118262.61 29.45 718.46 117444.2 29.24 -818.41园地 9652.14 2.4 8364.79 2.08 -1287.35 18900 4.71 10535.21林地 105303.49 26.22 104108.73 25.92 -1194.76 113500 28.26 9391.27牧草地 16.63 0 16.63 0 0 16.6 0 -0.03其他 8945.91 2.23 13009.69 3.24 4063.78 54684.4 13.62 41674.71小计 50121.15 12.48 51908.01 12.93 1786.86 51164 12.74 -744.01城市 7696.7 1.92 7613.81 1.9 -82.89 10800 2.69 3186.19城镇 2622.85 0.65 2766.24 0.69 143.39 5200 1.29 2433.76集镇村庄 ( 农村居民点 ) 21995.81 5.48 22079.19 5.5 83.38 12400 3.09 -9679.2独立工矿 3684.18 0.92 4618.66 1.15 934.48 4828.2 1.2 209.54公路 1864.11 0.46 2614.17 0.65 750.06 3563.7 0.89 949.53铁路 227.49 0.06 227.59 0.06 0.1 707.4 0.18 479.81水利(水库、水工建筑) 6245.73 1.56 6260.17 1.。
